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权益保障研究

出版时间:2009-2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作者:徐中起,田艳,王瑛  页数:323  
Tag标签:无  

前言

  《民族法理论探索》丛书是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中国当代民族问题战略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民族法研究中心的主要研究成果,并且由国家“985工程”专项经费资助出版。我们立足于将民族法学的基础理论与当前国家关于民族问题的相关立法、民族政策以及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实际相联系,既注重理论的丰富与发展,也关注民族地区法制建设实际。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邀请了国内民族法学界较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共同开展项目研究。  国内民族法理论研究已有20余年,有了一定的学术积累,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成果,也形成了一支专业学术队伍。中国已经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理论体系。

内容概要

本丛书主要涉及如下研究方向:(一)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实践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创新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地区经济法制建设,民族自治地方刑事法律制度研究,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法制建设研究,民族自治地方环境资源法制研究,广西瑶族地区的自治制度研究,民族经济法律制度研究,俄罗斯民族文化自治与人权保障,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研究;(二)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历史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古代至清代少数民族“自治”研究,近代少数民族“自治”研究,新中国成立以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发展研究;(三)少数民族权益保障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少数民族权益保障基础理论研究,以及民族教育、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对少数民族权利的司法保护等具体的少数民族权益保障研究。

书籍目录

总论 导论  一、对文化和文化权益的理解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少数民族文化权益概述  第一节 文化遗产概论    一、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的定义    二、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现状    四、具体的保护实践  第三节 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    一、少数民族文化权益的界定    二、少数民族文化权益的基本要素  第四节 少数民族文化权益保障的必要性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安全的中心一环    二、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是该民族的重要特征     三、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其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第二章 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障的现状——以丽江古城为例    一、丽江古城近十年的变迁    二、丽江古城法律保护的现状   第二节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一、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商业化     二、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庸俗化     三、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原生环境被破坏     四、滥设“文化保护区” 第三章 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障的现状——以鄂伦春族桦树皮制作技艺为例     一、鄂伦春族桦树皮制作技艺概述     二、鄂伦春族桦树皮制作技艺法律保护的现状   第二节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度开发     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主体不明     第三节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探索     一、立法方面     二、执法方面     三、少数民族社区的自觉保护 第四章 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权益保障的整体研究分论 第五章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权益法律保障研究 第六章 少数民族宗教权利保障研究 第七章 少数民族受教育权保障研究 第八章 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障研究 第九章 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少数民放文化权益保障的特别措施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总论  第一章 少数民族文化权益概述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少数民族文化权益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令人担忧,其对少数民族乃至全人类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文化遗产,本节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理论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主要指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它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它包括民间传说、习俗、语言、音乐、舞蹈、礼仪、庆典、烹调以及传统医药等。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最后文本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方式、知识、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被不同社区和群体在适应周围环境和自然的过程中、与其历史的互动中不断地再创造,为他们提供持续的认同感,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根据这个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口头的传统和表现方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二是表演技艺;三是社交习俗和仪式节庆事件;四是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五是传统手工技艺。这是一种立足于整个世界范围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要,适用于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一般的、普遍的分类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征求意见稿)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具体包括:(1)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2)传统表演艺术;(3)民俗活动、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技能,以及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编辑推荐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权益保障研究》文化表现形式,包括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是个人和各民族能够表达并同他人分享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的重要因素。从法律视角来探讨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保障问题,事实上就是用法律手段来保护和促进我国的文化多样性,这是事关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权益保障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正版很赞,是我喜欢的书 。。。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