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传承

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韦晓康、 张延庆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9-10出版)  作者:韦晓康,张延庆 编  页数:706  

前言

除奥林匹克运动之外,中国还有自己独具特色的体育——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源远流长,独具风采。在各式各样的习俗活动叫。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几乎是不可缺少的内容。这种现象至今还遗存在一些民族的生活中。可以说,凡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就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存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促进人类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之所以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经久不衰,不仅具有民族文化内涵,而且因为它融文化、体育为一体,不但能娱乐身心,而且还具有良好的健身作用。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断传承下去,最好的途径之一就是纳入教育体系。将这些简单易学、健身性强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体育教学活动,是我们近年来一直在探索的问题。但是由于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较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实践和创新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我国少数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进行系统研究,使尽可能多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成为教学科目,而且通过实践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使之成为简单易学、教育功能强、锻炼价值高的课程,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我们借助我院获得中央民族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学科方向之一,“中国少数民族艺术教学创新研究”子课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实践和理论创新研究”项目的契机,特举办“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发展战略论坛”,为致力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共同推动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我们的指导思想是:1.深入探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以直接的少数民族体育实践为引导,探索适合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多元性特征的民族体育教育规律。特别是在培养符合我国民族地区当代文化建设需要的创作、管理人才的研究成果中,找到少数民族体育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核心点,从而促进当代少数民族体育教育的发展和创作的繁荣。2.从全方位多视角给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实践教学和理论研究层面上的宏观指导,以便确定学科定位、人才培养和解决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今后的发展方向,展现、总结一大批中国少数民族体育创新与发展的科研成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体系提供新思路与内涵。本次论坛由中央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发起,不仅得到了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民族传统体育分会、中央民族大学的大力支持,而且还得到了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北方民族大学体育部、中南民族大学体育部、云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贵州民族学院体育学院、大连民族学院体育部、湖北民族学院体育学院、西藏民族学院体育系、西南民族大学体育系等10所民族院校的协助。正因为同仁们的鼎力支持与通力合作,才使我们完成该论著的组稿。面对体育全球化的强劲走势,保护、继承、弘扬和创新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体现时代性、规范性和应用性,建立起完善的学科发展体系,形成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不断贡献具有可操作的应用性研究成果,从而提高民族体育的整体发展水平和融入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我们坚信,中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将以崭新的时代风姿继续为丰富人类体育文化作出新的贡献。

内容概要

  除奥林匹克运动之外,中国还有自己独具特色的体育——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源远流长,独具风采。在各式各样的习俗活动叫。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几乎是不可缺少的内容。这种现象至今还遗存在一些民族的生活中。可以说,凡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就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存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促进人类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之所以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经久不衰,不仅具有民族文化内涵,而且因为它融文化、体育为一体,不但能娱乐身心,而且还具有良好的健身作用。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断传承下去,最好的途径之一就是纳入教育体系。将这些简单易学、健身性强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体育教学活动,是我们近年来一直在探索的问题。但是由于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较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实践和创新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我国少数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进行系统研究,使尽可能多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成为教学科目,而且通过实践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使之成为简单易学、教育功能强、锻炼价值高的课程,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鉴于此,我们借助我院获得中央民族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学科方向之一,“中国少数民族艺术教学创新研究”子课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实践和理论创新研究”项目的契机,特举办“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发展战略论坛”,为致力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共同推动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我们的指导思想是:  1. 深入探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以直接的少数民族体育实践为引导,探索适合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多元性特征的民族体育教育规律。特别是在培养符合我国民族地区当代文化建设需要的创作、管理人才的研究成果中,找到少数民族体育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核心点,从而促进当代少数民族体育教育的发展和创作的繁荣。  2. 从全方位多视角给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实践教学和理论研究层面上的宏观指导,以便确定学科定位、人才培养和解决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今后的发展方向,展现、总结一大批中国少数民族体育创新与发展的科研成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体系提供新思路与内涵。  本次论坛由中央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发起,不仅得到了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民族传统体育分会、中央民族大学的大力支持,而且还得到了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北方民族大学体育部、中南民族大学体育部、云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贵州民族学院体育学院、大连民族学院体育部、湖北民族学院体育学院、西藏民族学院体育系、西南民族大学体育系等10所民族院校的协助。正因为同仁们的鼎力支持与通力合作,才使我们完成该论著的组稿。  面对体育全球化的强劲走势,保护、继承、弘扬和创新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体现时代性、规范性和应用性,建立起完善的学科发展体系,形成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不断贡献具有可操作的应用性研究成果,从而提高民族体育的整体发展水平和融入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我们坚信,中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将以崭新的时代风姿继续为丰富人类体育文化作出新的贡献。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新形势下中国南疆民族体育长廊与东盟邻国合作发展的研究中国壮乡武鸣“三月三”歌圩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发展研究广西泛北部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态势研究浅析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及特征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藏传佛教文化中的藏族传统体育湖北省少数民族传统竞技体育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研究高脚竞速运动对体适能的影响影响民族传统体育推广普及的因素与对策研究鄂西民俗文化与体育旅游互动发展探索张有平对新疆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可持续发展的分析研究后奥运时代新疆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趋势新疆少数民族体育旅游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民族体育文化与新疆体育产业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用品营销创新对策研究大学生参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归因初探在高校开展蹴球运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再论土家族祭祀仪式中的体育文化载体“舍巴”少数民族体育健身舞开展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的调查研究民族院校民族传统体育赛事招商可行性研究湖北省高校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思考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地域体育文化研究西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与特色课程的开发关于民族传统体育融人高校体育教学的思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全民健身运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探析都市社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少数民族女大学生体质现状分析改革开放30年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变化及展望体育游戏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高脚竞速普及的价值趋向鄂伦春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价值取向研究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探析敦煌古代武术的社会学功能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策略论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浅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中的开展西北地区宗教祭祀与武术研究中国古代蹴鞠运动起源、发展及消亡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与发展研究论西北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现状及如何发展简论方棋的推广价值试论贫困地区应开展毽球运动回族传统体育研究的领域、对象及其价值回族传统体育的尚武特色及其成因民族体育与民族舞蹈的关系发展云南省特色民族体育促进当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试论新形势下如何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论少数民族地区村落妇女体育的发展针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展开的学生调查分析在现代体育的影响下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问题的思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论云南省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传统武术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对中国古代女性参与体育活动的探讨浅析珍珠球运动绚丽多彩的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秋千运动项目玉龙县石头乡农村乡镇体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高校武术教育的探索与对策云南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体育文化及其发展研究“天人合一”传统哲学观在中国传统体育中的反映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青海土族与云南少数民族秋千文化对比呈现鄂伦春族成年人的抑郁和社会支持现状及相关性研究西方现代体育主导地位下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本的保护与发展试论影响民族传统体育推广普及的因素与对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教育研究后奥运时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前瞻确立多民族多元文化体育史观蒙古族传统体育——搏克的文化研究文化融合与民族健身操的发展多民族的交流与融合对我国少数民族武术传承与发展的影响从“那达慕”的变迁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舞龙运动发展诸多因素的分析与探讨武术教育在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中的价值研究现代舞龙运动的文化定位和发展导向研究水族铜鼓文化与“铜鼓舞”第二部分 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依托精品课程建设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与优质资源研究“民族传统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讨巴山舞对大学生三维健康的影响土家族竹马球运动的应用价值分析对土家族摆手舞主要动作术语的规范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体育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学科构建的探析……第三部分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创新研究

章节摘录

二、结果与分析(一)“长廊”是构建和谐社会,传承中华民族体育文化手段之一红水河流域内居住着汉、壮、瑶、苗等12个民族,在生产生活实践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它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广西民族体育文化渊源的基因。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迅速,广西民族传统体育竞技文化与东盟邻国(泰国、越南、新加坡、老挝、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合作交流刚刚起步,就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借举办“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的东风,广西把更多目光投向了与东盟邻国的合作与交流上。(二)打造南疆“长廊”民族体育品牌从查阅资料看,20世纪80年代始,伴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热潮和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90年代广西已对东南亚民族体育竞赛合作交流进行研究。如广西民族大学体育学者就东南亚体育合作交流发展模式,对广西毗邻的东南亚壮、泰民族体育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中国南疆民族体育长廊应用到全民健身计划与东盟邻国交流与合作,进而开展广西与东盟国家民族体育竞技生态文化活动与旅游产业资源开发。就广西而言,把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打造成红水河流域的中国南疆民族体育品牌“长廊”的工作,正在处于开展中,并初步形成国际合作理论的研究系统。广西体育史上最具规模、涉及范围最广的两项全民健身建设工程,日前在广西南宁宣告启动。广西计划在8年时间内投入16.3 亿元,启动中国红水河流域民族体育工程和中越边境全民健身工程。

编辑推荐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发展、创新与人才培养探索》:中央民族大学国家“十一五”、“211工程”建设项目。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传承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