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之旅

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安徽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世平  页数:311  字数:350000  

前言

  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一直在安徽省委机关工作,并曾多年从事政策研究。这样一个集党政机关和研究机构特点于一身的单位,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紧贴改革开放实践,多方面了解安徽、多层次研究安徽、多角度服务安徽的得天独厚的平台。近日幸有些许闲暇,得以将近30年来研究成果作一粗略整理,从中选出至少在当时有所影响的60余篇,分为6个专题编辑成册,不避附庸风雅之嫌,但享敝帚自珍之乐。  整理编辑本书的过程,回味无穷、感受丰富。政策研究部门的工作往往不为局外人所了解,看似简单甚至刻板的每一篇成果,无不凝聚着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反复思索的观点提炼,搜肠刮肚的文字打磨。古语曾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描绘了自然恬静的田园生活;改一字成“日出而作,日落而思”,反映劳力劳心的政策研究工作,自忖还是比较贴切的。得失相当、甘苦相依,回味30年调研实践,翻阅60篇调研成果,尽管已事隔多年,其形成过程仍然历历在目,当年这些成果发挥的或大或小的作用、引起了或大或小的影响,至今回想起来仍然激动不已。当然我深知,政策研究部门每个人的成果,无论何种形式,都是长在这棵大树上的绿叶,都是生于这块土地上的青草,都是来自这个团队的结晶,我的内心永存感激。  选编甫定,掩卷长思。安徽,一个多么深邃而美好的名字,一块多么富饶而美丽的土地。我们有缘生长于斯,有幸躬耕于斯。

内容概要

编入本书的60余篇文章,主要是作者撰写的部分调研和学习成果,不包括直接为党委政府重大决策服务的工作类文稿。
全书分为发展战略研究、企业改革研究、县域经济研究、综合改革研究、学习考察报告、工作业务学习等部分,收录了谈谈县级市的改革与发展问题、对承包制几个问题的再认识、天长县经济在治理整顿中稳步发展等?容。

作者简介

张世平
安徽省肥西县人,1952年生。1971年至1977年在肥西县将军岭任代课教师,1982年1月毕业于安徽大学经济系。曾任中共安徽省委政策研究室副处长、处长,含山县委副书记,安徽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安徽省委办公厅主任,安徽省委副秘书长、秘书长,安徽省委督查组组长。

书籍目录


发展战略研究
安徽省1952——1985年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和基本经验
“七五”期间发展科学、教育、文化事业的战略目标和要求
谈谈县级市的改革与发展问题
安徽省20世纪90年代建设资金形势预测和对策研究报告
关于皖江开发开放的几个问题
对蚌埠市“十五”计划基本思路的几点建议
城镇化——“加快发展 富民强省”的重要途径
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政策建议
加快皖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几点认识
加速经济一体化 实现发展新跨越——关于放开搞活、加快发展安徽省沿边地区的调研报告
沉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企业改革研究
对承包制几个问题的再认识
改革给企业技术进步插上腾飞的翅膀——安徽轮胎厂技改承包的调查
“五连冠”的奥秘——合肥日用化工总厂的调查
关于提高预算内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的几个问题
苦练内功 柳暗花明——皖南电机厂的调查与思考
企业改革访谈录
依靠制度创新 强化企业管理
认认真真抓管理 扎扎实实搞改革——记安徽省含山瓷业有限责任公司
走机制创新与弘扬优良传统相结合之路——安徽新集矿区高速高效发展的调查
金牌怎样才能变成效益?——关于安徽中联环保设备公司的调查
从荣事达看城镇集体企业的制度创新
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的研究报告
破解融资难题 健全服务体系——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研究报告
县域经济研究
天长县经济在治理整顿中稳步发展
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改革第一线见闻录
富裕农民是关系安徽全局的大事
依托产权改革 促进转机建制——含山县县属企业改制情况调查
乡镇财政解困的有效途径
加速县域经济发展是安徽省“十五”期间的一项重要任务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举措——对和县开展“一事一议”工作的调查
关于安徽省农村土地抛荒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新思路发展 全方位融人——广德县发展县域经济的做法及启示
关于加快绩溪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综合改革研究
关于“傻子瓜子”的情况调查和加强管理的意见
安徽省利用深圳窗口的调查与思考
安徽省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几个问题
在调整中求发展求效益
从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安徽省丝绸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出路
利用后发优势 加速经济发展
国合商业组织结构应进行调整
认真落实1号文件 加大扶贫攻坚力度——省委政研室负责同志答记者问
加快安徽省第二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构建再就业机制的几个问题
以市场开拓带动开发建设——关于加快“两山一湖”旅游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服务配套成龙 办事廉洁高效——芜湖市组建行政服务中心的经验
学习考察报告
四川、湖北考察报告
江苏三资企业调查
与晋江人谈晋江
造一方?土 引四海客商——江苏昆山开发区侧记
浙江省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调查
保持竞争优势 实现稳定增长——从邯钢看国有优势企业的持续发展
关于江浙两省推进城镇化工作的考察报告
湖北省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趋势
关于发展对日旅游促销宣传的几点建议
围绕“唯一”选择 创新体制机制——湖南省宁乡县招商引资情况调查
学习归来话CEPA
工作业务学习
统一认识 改进方法 提高水?——关于加强新形势下调研工作的几点体会
紧密结合实际 切实加强干部作风建设
探索规律 完善机制 进一步加强督查工作
后记

章节摘录

  从全面社会主义建设的1952年开始,到1985年的33年间,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绩,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贫穷落后的社会面貌得到很大改变,但是经历的道路十分艰难曲折,发展水平仍然较低。正确评估发展成就,客观分析历史进程,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对于指导今后发展十分有益。此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可以用以下几句话概括:  一是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落后的经济面貌得到初步改善,但总体看还跟不上全国的前进步伐。1985年我省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和工农业总产值分别是1952年的7.6倍、5.3倍和7.3倍;粮食、棉花、油料总产分别是1952年的2.4倍、4.6倍和5.7倍;原煤、发电量、棉布产量分别是1952年的11.1倍、269.8倍和9.8倍;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是1952年的17.5倍,出口商品收购额是1952年的44倍,自营出口商品总额是1952年的45倍。33年间,我省同全国一样经历了“三起两落”。“一五”时期我省经济发展较为顺利,农业增长率高于全国,但是“二五”期间各项指标“落”的幅度也高于全国。1963年至1965年三年恢复时期,我省经济发展速度接近全国平均速度,其中农业总产值增长率高于全国,但“三五”、“四五”时期绝大部分指标增长幅度又低于全国。“六五”时期我省各项经济指标的年均增长率才第一次全面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发展的曲折大于全国、低潮年份较多,造成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总的速度低于全国。  二是奠定了相当规模的物质技术基础,初步展开了生产力布局,但一些重要的比例关系还有待进一步调整。33年间,我省基建投资达数百亿元,全省人民还投入了相当多的劳动积累,新增固定资产近200亿元,使国民经济的物质技术基础大为加强,工业普遍实现了机械化,并拥有一定的现代化手段;建成了一万多个工业企业,形成了包括煤炭、冶金、机械、化工、轻纺等十几大门类的工业体系;兴修了四千多座水库,提高了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建成了十几座中小城市;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事业,逐步形成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科研体系。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躬耕之旅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