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通信原理

出版时间:2007-1  出版社: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作者:杨一荔 编  页数:179  

内容概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字通信已广泛普及应用。《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十一五”规划教材:数字通信原理》共分5章,主要介绍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及组成、信源编码、时分多路复用与数字复接技术、数字信号的传输、差错控制编码原理及方法等。《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十一五”规划教材:数字通信原理》的内容简明扼要,重视基本概念及原理的介绍,避免复杂的数学推导,表述深入浅出。《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十一五”规划教材:数字通信原理》适合通信及信息类专业的专科学生作为教材,也可作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1.1 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1.2 信息、信号及分类1.3 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1.3.1 模拟通信系统1.3.2 数字通信系统1.4 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1.4.1 有效性指标1.4.2 可靠性指标1.5 数字通信的特点1.6 数字通信系统的发展及应用本章小结习题第二章 信号数字化编码原理2.1 脉冲编码调制——PCM2.1.1 脉冲编码调制(PCM——Pulse Code Modulation)的概念2.1.2 抽样2.1.3 量化2.1.4 编码与解码2.1.5 单片集成PCM编译码器2.2 差值脉冲编码调制——DPCM2.2.1 DPCM原理及实现2.2.2 自适应差值脉冲编码调制——ADPCM2.3 参量编码与子带编码(SBC)简介2.3.1 子带编码2.3.2 参量编码2.4.图像编码技术2.4..1 图像通信与图像信号2.4..2 图像信号数字化2.4.3 数字图像压缩编码的主要国际标准本章小结习题二第三章 时分复用与数字复接技术3.1 时分多路复用(TDM)3.1.1 时分多路复用的概念3.1.2 PCM同步时分多路通信系统的构成3.1.3 时分复用的同步3.2 PCM30/32路基群系统3.2.1 PCM30/32路基群系统帧结构3.2.2 PCM30/32路基群定时系统3.2.3 PCM30/32路基群帧同步系统3.2.4 PCM30/32路基群端机系统构成3.3 PDH数字复接技术3.3.1 准同步数字体系(PDH)3.3.2 PCM复用和数字复接3.3.3 数字复接的实现方法3.3.4 数字复接的同步与码速调整3.3.5 数字复接的系统构成3.3.6 同步复接与异步复接3.3.7 PCM零次群和PCM高次群3.4 同步数字系列(SDH)3.4.1 SDH的概念及特点3.4.2 SDH:信号的帧结构3.4 .3 SDH的复用结构和步骤本章小结习题三第四章 数字信号传输原理4.1 数字信号基带传输原理4.1.1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模型4.1.2 常见的基带信号4.1.3 常用数字基带信号传输码型4.1.4 数字信号无码间干扰传输原则4.1.5 扰码和解码4.1.6 眼图4.1.7 均衡技术(Equalization)4.2 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4.2.1 二进制振幅键控(2ASK,OOK)4.2.2 二进制移频键控(2FSK)4.2.3.二进制数字相位调制4.2.4 数字调制系统性能比较4.3 现代调制技术4.3.1 正交振幅调制(QAM)4.3.2 正交相移键控(QPSK)4.3.3 最小频移键控(MSK)4.3.4 高斯滤波最小频移键控(GMSK)本章小结习题四第五章 差错控制编码5.1 概述5.1.1 误码的原因5.1.2 差错控制方法5.2 常用检错码5.2.1 差错编码基本原理5.2.2 几种简单差错控制编码5.3 线性分组码5.4 循环码5.4.1 循环码原理5.4.2 循环码编码器5.4.3 循环码译码器5.5 卷积码本章小结习题五参考文献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数字通信原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