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历史与理论研究

出版时间:2009-1-1  出版社: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作者:刘海峰  页数:238  

前言

  孟子说过:“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这句话现在成为经济界的名言。我认为,做学问也与此类似,即要有自己的看家本领或根本的专长,类似于经济上的恒产。有了自己的“学术特区”和“自留地”,就能持之以恒地在其中耕耘,乐此不疲。  治学的路数多种多样,有的人喜欢宽广,有的人愿意专精。我相信“学贵自成体系,钻研应有重点”的道理。由于自己信奉“学贵专精”的信条,所以走的是偏专精的道路。钻研精深,就像打一两口上千米深的竖井,其价值可能不亚于打几十口几米深的浅井。了解日本学界的人便知道,许多日本学者专精于某一领域,十年八年就钻研某一问题,拿出来的成果通常都相当厚实。各个学者之间较少重复研究,从单个学者来看,可能研究面不是很宽,但就全国来看,几乎每个问题都有人研究,而且都有一定的深度。这比大兵团作战,大家研究的问题差不多、提出的观点也类似要好得多。  当然,宽与窄、博与约是相对的,在一部分人看来很专的研究,可能在另一部分人看来却很宽。10多年前,有位教育史学界的前辈看到我出版的著作中,既有《唐代教育与选举制度综论》这样的断代教育史著作,又有《科举考试的教育视角》这种通论性的专门史著作;既有《福建教育史》这种区域教育史著作,也有与潘懋元先生共同编著的《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这种全国性的高等教育史资料,便认为我的研究面十分宽广。但他还不大知道我也发表过高等教育理论方面的系列论文,也不晓得我对现代考试制度也有一定的研究。  做学问的人不少,但学问成体系者很少。提出一些见解者很多,但提出原创性思想的人不多。要真正使学问成体系,我想最好还是知博守约,一专多能,即厚积而薄发,博观而约取。否则什么都想研究,什么都研究不深。一个人的精力有限,能在一两个领域中有所成就已很不简单了。我自己的高教研究,主要涉及中国高等教育史、一般高等教育理论、高等教育考试三个方面,虽然还谈不上什么建树,但力求有自己的特色。

内容概要

  《高等教育历史与理论研究》治学的路数多种多样,有的人喜欢宽广,有的人愿意专精。我相信“学贵自成体系,钻研应有重点”的道理。由于自己信奉“学贵专精”的信条,所以走的是偏专精的道路。钻研精深,就像打一两口上千米深的竖井,其价值可能不亚于打几十口几米深的浅井。了解日本学界的人便知道,许多日本学者专精于某一领域,十年八年就钻研某一问题,拿出来的成果通常都相当厚实。各个学者之间较少重复研究,从单个学者来看,可能研究面不是很宽,但就全国来看,几乎每个问题都有人研究,而且都有一定的深度。这比大兵团作战,大家研究的问题差不多、提出的观点也类似要好得多。

作者简介

  刘海峰,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1977年考入厦门大学历史系,1984年硕士毕业后到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工作,1987年起任副所长,1988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992年晋升教授。1993年国家公派留学英国半年,在伦敦大学、剑桥夫学做高级访问学者。1994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1996年任所长。2000年访日半年,在日本创价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已出版《科举学导论》、《科举考试的教育视角》、《高考改革的理论思考》等著作12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教育研究》、《历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

书籍目录

第一编 高等教育历史探讨高等教育史学科建设初探高等教育史学科建设再探高等教育史研究三探在教育与历史之间——高等教育史研究四探鉴古知今与知今通古——以教育史研究中的科举评价为例中国高等学校的校史追溯问题中国高校校史确定的原则与标准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特点第二编 高等教育理论思考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精英性追求卓越: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精英教育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起伏与进退院校合并、升格与发展中的更名问题研究型大学的历史与文化底蕴传统文化与中国大学的特色大学教师的生存方式第三编 高等教育考试研究自学考试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高考改革与素质教育中国高考制度的功能与影响关于恢复高考的一则考证科举研究与高考改革论科举的高等教育考试性质为科举制平反不等于否定废科举科举学的形成与发展

章节摘录

  教育史是姓“教”还是姓“史”?应该说既姓“教”也姓“史”,更准确的说法是姓“教”名“史”。对教育史学科而言,教育与历史二者缺一不可,没有教育学作指导的教育史研究可能较为盲目,而没有历史学作基础的教育史研究则可能流于空洞。龚自珍说:“出乎史,人乎道;欲知道者,必先为史。”要深入研究教育史,还应打好史学基础,借鉴史学研究成果。  历史学是一门古老且较成熟的学科,也是教育史最亲近的学科。中国教育史学从产生到发展都曾不断借助其他学科尤其是历史学的研究成果。一些学者认为,在当今教育学科体系中,教育史学的学科地位呈下降趋势,教育史学与其他史学学科研究水平间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增大;教育史学界应认真思考如何借鉴史学研究成果,使教育史学日益科学化,提高教育史研究的理论水平。①实际上,自近代以来,东西方国家和地区都出现了教育史学科由盛而衰的现象。19世纪中叶以后,因应西方教师培训的需要,教育史逐渐发展成独立的学科,以至被称为与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并列的四大教育学基础学科之一。但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及新兴学科不断地发展,教育史逐渐退出原有的舞台,这在英国的师资培育课程演变史中十分明显。②中国自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之后,发展到今天,我国内地和台湾地区师范教育课程与教育史的关系都呈现由密转疏的趋势。究其原因,固然是因为学生修课总时数减少,课程连带受到压缩,但可能的原因还有:与其他科目相比较,教育史较缺乏实用性,它不似教材教法、教学媒体、教育心理学等,立刻能用;在四大教育学基础学科中,它与现实的关联也不如其他三门强;加上受历史事实所限,它又不像德育原理、教育哲学等理论性较强的科目,能配合实际调整内容大纲。因此在各门课程竞逐有限学时的情况下,教育史只有沦为弱势科目而被牺牲。  ……

编辑推荐

  这套丛书的出版,可以认为是中国高等教育学界新锐学术力量前沿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具有对全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引领作用,也为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从大国走向强国,从国内走向国际打下坚实的基础。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高等教育历史与理论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