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

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江苏大学出版社  作者:赵顺娣,陈留平 著  页数:426  

前言

  21世纪以来相继暴露了一系列财务丑闻,导致安然、世通等业界巨人轰然倒下,由此催生了美国的《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COSO发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它向人们昭示企业内部控制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在这一浪潮席卷下,2003年财政部颁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和17项具体规范征求意见稿,形成了完整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2006年6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发布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构建了国有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上市公司率先执行。这是我国继正式颁布和顺利实施与国际接轨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审计准则》之后,在会计和审计领域推出的又一与国际接轨的重大改革,意味着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正在向国际标准靠拢。新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为中国企业首次构建了一个企业内部控制的标准框架,有效解决政出多门、要求不一、企业无所适从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内部控制监管效率、降低监管成本,有利于优化企业管理和增强企业竞争实力,有利于保障经济安全、维护资本市场稳定。《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上市公司应当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自我评价报告,并可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中介机构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实施对于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具有重要意义。这个被称为“中国版SOX法案”的规范,被无数人寄予了厚望,《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实施必将对中国的上市公司、金融机构和大中型企业的规范化运作带来实质性推动,同时,对于企业加强经营管理以及中国资本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高速、稳健的发展,应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经济效益,而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是确保企业目标实现的有力工具。无论是传统的制造业,还是新兴的产业,都必须建立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内部控制制度。

内容概要

  《企业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分为理论篇和实务篇两部分。理论篇以切合实务为出发点,针对企业的入理特点,尽可能详尽具体地解说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和管理技能。理论篇系统地介绍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概念、作用、研究现状。

书籍目录

理论篇第1章 内部控制绪论1.1 内部控制的必要性1.2 内部控制研究现状1.3 内部控制概念1.4 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公司治理、风险管理的关系第2章 内部控制的发展2.1 内部控制起源2.2 国际内部控制的发展2.3 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第3童 内部控制国际比较3.1美国的内部控制3.2 英国的内部控制3.3 加拿大的内部控制3.4 巴塞尔协议3.5 COBIT框架第4章 内部控制理论4.1 舞弊理论4.2 控制论4.3 系统论4.4 委托代理理论4.5 信号传递理论第5章 内部控制目标5.1 内部控制目标的演变5.2 内部控制目标系统5.3 内部控制目标的设定第6章 内部控制要素(上)6.1 内部环境6.2 风险评估第7章 内部控制要素(下)7.1 控制活动7.2 信息与沟通7.3 内部监督第8章 内部控制设计与实施8.1 内部控制设计要求8.2 内部控制设计原则8.3 内部控制设计程序8.4 内部控制实施第9章 内部控制评价9.1 内部控制评价的概念9.2 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要素9.3 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第10章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10.1 内部控制信息的质量特征10.2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10.3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鉴证第11章 内部控制展望11.1 完善内部控制理论11.2 重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11.3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融合实务篇第12章 内部控制基础12.1 总则12.2 内部控制制度架构12.3 内部控制方法12.4 内部控制基础工作12.5 附则第13章 组织架构内部控制制度13.1 控制目标13.2 适用范围13.3 控制活动13.4 相关制度第14章 人力资源内部控制制度14.1 控制目标14.2 适用范围14.3 控制活动14.4 相关制度第15章 企业文化内部控制制度15.1 控制目标第16章 全面预算内部控制制度第17章 销售内部控制制度第18章 采购内部控制制度第19章 生产内部控制制度第20章 存货内部控制制度第21章 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第22章 无形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第23章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第24章 筹资内部控制制度第25章 对外投资内部控制制度第26章 合同内部控制制度第27章 关联交易内部控制制度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3.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尚存在不足 我国的上市公司由于各自发展历程不同、管理水平差异化等原因,目前对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和实践与国外相比,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有较大差距。内部控制的工作还处于一种建立并初步实施的阶段,存在很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在内部控制方式上,中国企业的“重管理轻治理”传统依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杨莹指出,在金融危机发生时,大部分上市公司能够针对性地加强内部控制管理,但内部控制实施效果的监督工作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更多的还是一种“救火式”的管理,内部控制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形成一种常态,更没有建成内部控制的长效机制。  其次,内部控制执行力不足。例如规章制度与行动脱钩,企业的管理层写一套却做一套;内部控制规章制度过时,很多已不符合实际管理需要;内部控制制度未被真正落实,工作中存在不照章办事的现象,还有的企业内部控制流程存在重复建设和部门间规章不一或相抵触的现象;有些企业明知故犯,管理层凭主观意识办事,只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而忽视对内部控制实施情况的监督,这也是内部控制执行力不足的原因之一。  德勤的调查为我国企业敲响了警钟:内部控制建设任重道远,企业应加快步伐,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1.加强会计核算,提高信息质量的需要  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使企业经营者在利益目标上与企业的所有者并不一致。企业经营者对会计信息的关注主要基于其个人利益目标以及对其政绩、声誉的影响,因此如果企业的内部控制不严,则企业经营者提供给企业所有者的会计信息就有可能被扭曲。同时,由于企业经营者与债权人的利益目标不一致,债权人所获取的会计信息也可能是虚假的。为了使会计信息使用者得到准确的会计信息,加强内部控制是关键的一环。  2.规划组织结构,遏制管理腐败的需要  在目前已发现的企业领导人贪污腐败事件中,薄弱的内部控制是导致腐败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企业的权利过于集中,企业的内部控制不严,就会给贪污、挪用企业财产等非法行为带来可乘之机。一些单位负责人为了达到偷逃税收、谋取私利或小团体利益等非法目的,常常授意、指使甚至强令其员工办理一些非法事项,从而损害了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因此,企业应加强内部控制,合理规划组织结构并抓好内部监督,以便从源头上治理和彻底根除企业管理层经济犯罪与腐败。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企业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分为理论篇和实务篇两部分。理论篇以切合实务为出发点,针对企业的入理特点,尽可能详尽具体地解说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和管理技能。理论篇系统地介绍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概念、作用、研究现状。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