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技术建构共同体?

出版时间:2009-6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洁  页数:18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对英尼斯和麦克卢汉思想形成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较为完整的展现,并在此基础上梳理归纳了两人的基本观点及其意义。     全书共分五章,内容包括传播技术建构共同体:解读英尼斯、麦克卢汉的新视角;“技术民族主义”——加拿大国家历史与社会文化中的传播技术思想;英尼斯:政治经济学视野中的传播研究;麦克卢汉:社会心理学视野下的传播研究;从英尼斯到麦克卢汉:作为文化的传播技术。

作者简介

李洁,1978年生,湖南怀化人,华东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复旦大学传播学博士,在《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大学》、《现代传播》、《求索》、《世界民族》、《暨南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并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参与教育部重大项目、上海市社科基金等多项课题。主要研究方向为传播技术与文化、西方传播理论。

书籍目录

总序序绪论第一章  传播技术建构共同体:解读英尼斯、麦克卢汉的新视角  第一节  英尼斯、麦克卢汉生平简介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英尼斯、麦克卢汉技术思想研究的新视角第二章  “技术民族主义”——加拿大国家历史与社会文化中的传播技术思想  第一节  传播技术缔造的国家  第二节  追寻中的“加拿大共同体”——“一战”后加拿大社会状况与学术思潮  第三节  加拿大技术文化的悖论  第四节  传播技术与民族共同体:抹杀?超越?第三章  英尼斯:政治经济学视野中的传播研究  第一节  媒介与坍塌的民主共同体——英尼斯的传播思想  第二节  权力的技术——从经济史研究到传播研究  第三节  传播研究中的制度主义方法论  第四节  追寻西方文明变更的轨迹——20世纪文明史研究谱系中的英尼斯  第五节  借学术之手,补文化之天——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英尼斯第四章  麦克卢汉:社会心理学视野下的传播研究  第一节  媒介与重建的心理共同体——麦克卢汉传播思想  第二节  语言达成交流梦——语言与文学批评中的媒介思想  第三节  控制心灵的媒介——麦克卢汉的广告研究  第四节  媒介技术的乌托邦——麦克卢汉与美国技术思想  第五节  完美媒介与宗教共同体理想——作为天主教徒的麦克卢汉第五章  从英尼斯到麦克卢汉:作为文化的传播技术  第一节  摧毁共同体VS重建共同体——英尼斯、麦克卢汉技术与共同体思想辨析  第二节  传播学脉络中的英尼斯与麦克卢汉  第三节  “文化决定论”与“技术决定论”——英尼斯、麦克卢汉研究取向的学术史辨析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传播技术建构共同体:解读英尼斯、麦克卢汉的新视角  第一节 英尼斯、麦克卢汉生平简介  在很大程度上,英尼斯被视为加拿大学者的象征,他是“第一位获得国际声誉的加拿大本土社会科学学者”,被称为“加拿大经济史之父”,还是经济史协会第二任主席(1942-1944)、美国经济学协会第54任主席(1952)。直至今天,多伦多的圣·乔治大学仍矗立着他的铜像,旁边的石碑上撰写着他的生平,多伦多大学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个学院。  1894年,英尼斯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牛津郡南诺维奇镇一个清贫的农庄家庭,他的成长几乎与加拿大的现代化历程相伴随行。在这个“世界老年时候孕育的一个年轻国家”中,各种最新的交通、信息系统和传播技术迅速改变着他身边的一切:2岁时,马可尼发明了电报,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照相机;7岁时,无线电通信在加拿大出现;从11岁开始,英尼斯每天清晨7:00都要乘火车前往中学上学,他总是喜欢去吸烟车厢待着,因为这里聚集着各具特色的人物,闲聊着他们千姿百态的人生故事。也许正是从这时起,交通技术在他看来不仅是运输工具,更是新思想与新生活的符号。真正意识到铁路对祖国的重要性则始于1915年,他在大学期间为生活所迫,前往西部的曼尼托巴省参加一项为期5个月的支教活动。通过这段经历,他对加拿大的西部、西部与整个联邦的关系等均有所了解,并对交通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  英尼斯的父亲是英国移民的后代,母亲则是苏格兰移民的后代,他们与周边的人们一样,都是虔诚的浸礼会教徒。父母期望英尼斯成为教师或者牧师,英尼斯从学院毕业后在当地中学担任了两年教师,以筹措下一步的学费。他于1912年前往多伦多,进入麦克马斯特大学学习。这是一所专门培养浸礼会教友子弟的教会大学。英尼斯主修历史与政治经济学。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传播技术建构共同体?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