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像景

出版时间:2009-12  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  作者:徐铮,袁宣萍 著  页数:108  
Tag标签:无  

前言

锦和绣是丝绸最为华丽的两种装饰技法和效果。锦用天机抛梭织出,唐人颜师古在注《急就篇》时说:“织彩为文日锦”;绣以神针引线铺就,《周礼·考工记》日:“五彩备谓之绣”。周代的五彩只是指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赤、青、黄、黑、白五色,而到唐人的织彩则是对丰富多彩的统称了。用多色织出或是绣成的丝绸当然是绚丽多彩、耀眼夺目的,因而,世界上凡是绚丽多彩的事物就可以用“锦绣”两字来描述了。从此以后,我们的成语中就有了锦绣大地、锦绣中华、锦绣前程、锦绣河山、锦篇绣帙、锦心绣口、铺锦列绣等等,锦绣之词,琳琅满目。2002年,苏州大学出版社组织编著《中国丝绸通史》,在一些丝绸老专家的提议下,总编辑吴培华邀我担任主编。此书在全国的丝绸历史专家及出版社编辑的共同努力下,于2005年正式出版,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获得了首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和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等大奖。此后,苏州大学出版社又提出在《中国丝绸通史》的基础上再出一套简明而轻巧的普及版,于是,我们又策划、编写了这套“中华锦绣”丛书。

内容概要

“中华锦绣”丛书和《中国丝绸通史》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在《中国丝绸通史》的编写中,我们是以考古发现或传世实物、历史文献和历代图像及其照片为依据的;而在“中华锦绣”丛书中,我们更为注重的是传承至今的纺织染绣的传统工艺,虽然以丝绸为主,但也包括棉、毛、麻、丝各类,虽然以汉族为主,但更注重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纺织品种。       在2008--2009年中,我们牵头将“中国蚕桑丝织技艺”成功地申报了人类非物质文物遗产代表作名录,这里的蚕桑丝织就是中华锦绣的同义词,就是中国纺织染绣的代表作,就是中国丝绸文明和纺织文化的象征物。由此,我们藉新编的“中华锦绣”丛书,结合已经出版的《中国丝绸通史》,一纵一横,一动一静,希望以此来构建中华文明和丝绸纺织文化的一个立体形象,达到弘扬我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目的。

书籍目录

前富第一章 历史溯源 杭州丝绸生产历史 西方的技术革新与像景生产 近代中国丝织技术革新 杭州像景的诞生第二章 都锦生沧桑 草创茅家埠 兴衰艮山门 迈入新时代 契机与挑战 附录:《国民政府工商部对杭州都锦生丝织厂基本情况的调查(1931年6月)》第三章 工艺分类与题材 西湖锦上观 别有风景好 人从像中来 再现书画美第四章 像景生产工艺 组织结构设计 意匠图的绘制 轧制纹板 织造与后加工第五章   文余 杭州生产像景的其他厂家 数码像景技术与生产

章节摘录

插图:提到杭州像景,人们自然而然想起的一个名字就是“都锦生”(图l-22)。毕业于浙江甲种工业学校机织科的都锦生在担任教职时潜心研究织物结构,1921年在杭州茅家埠的老屋中,率先用手拉机织出第一幅黑白丝织像景《九溪十八涧》,并于次年5月在茅家埠正式创办都锦生丝织厂,开始以西湖风光为主要题材批量生产风景像景,产品风行全国各地,这就是为人所熟悉的都锦生创业故事。建设委员会调查浙江经济所统计处于1932年对杭州市丝绸业作了调查,其调查报告也称:杭州丝织厂(单指生产丝织像景者,与其他绸厂区别),始于民国十一年;首创者为都锦生,设厂于艮山门外。[1]然而,关于究竟是谁首创丝织像景,还有另一种说法,即首先试制丝织像景的是袁震和。如《杭州丝绸志》称,民国六年,袁震和首先试制丝织风景画成功,用纯经丝织成,细致精美。次年,又在上海设震大丝厂,企图扩展缫丝业务,丝厂产丝用“平湖秋月”牌号,并织成“平湖秋月”和“雷峰塔”的西湖风景作为丝织广告。如果此说属实,则早在1917年袁震和绸庄就已织出了像景,比都锦生还早4年。说到袁震和,人们可能并不熟悉。

编辑推荐

《杭州像景》:中华锦绣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杭州像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书内容很好 我觉得蛮好的 非常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