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支持

出版时间:2012-2  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  作者:江波 著  页数:227  

内容概要

江波所著的《文化支持: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文化的研究》从学校文化建设的视角探讨促进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文化的理论模式及对策实践。
《文化支持: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文化的研究》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即综合了比较研究法、行为事件访谈法、文献研究法、个案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讨论法等心理学研究方法,从城乡文化的内涵入手,探究城乡文化的差异及其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冲突,测查了农民工子女的文化适应现状,探究了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文化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帮助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文化的学校文化支持模式。结合实验学校苏州市26
中的实践,从学校文化的视角探究了心理支持、养成教育、艺术教育对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文化的促进作用及操作方案。

作者简介

  江波男,1973年生,江西九江人。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应用心理学硕士生导师,全国心理技术应用高峰论坛副秘书长,江苏省心理学会工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主要从事管理心理学、广告与消费心理学的教学科研工作。著有《广告与消费心理学》《广告效果测评》等学术著作8部,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教育科学研究》等全国核心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完成了中新集团、仁和集团、捷美集团、苏州相城区政府、苏州木渎镇政府、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苏州科技学院附属中学、苏州市第四中学、吴江市长安花苑小学、苏州工业园区新加幼儿园等十余家单位的组织文化建设项目。

书籍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城乡文化的:中突与融合
第一节 城乡文化的冲突
一、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内涵
二、城乡文化差异的表现
三、城乡文化冲突在学校教育中的表现
第二节 城乡文化的融合
一、城乡文化的融合与尊重、包容
二、城乡文化的融合与教育一体化
第三节 学校文化对文化适应的影响
一、城乡文化的跨越与文化适应
二、城市文化、学校文化与文化适应的关系
第二章 农民工子女文化适应现状研究
第一节 农民工子女的现状研究
一、农民工子女的数量与结构
二、农民工子女的适应状况
三、农民工子女的适应障碍
第二节 苏州市农民工子女的适应状况调查研究
一、苏州市农民工子女状况
二、苏州市农民工子女适应现状调查研究
三、促进农民工子女文化适应的建议
第三章 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文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第一节 不同班级类型农民工子女学校适应的差异研究
一、文献综述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与建议
第二节 不同班级环境类型与农民工子女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
一、文献综述和问题提出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研究讨论
五、结论
第三节 农民工子女学业情绪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
一、文献综述
二、问题提出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结果
五、讨论
六、结论
第四节 社会支持与农民工子女生活满意度:学校适应的中介作用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结果
三、讨论
第四章 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文化的学校文化模式构建
第一节 学校文化
一、学校文化的概念界定
二、学校文化的功能
三、学校文化的构成
第二节 学校文化支持模式
一、学校文化支持模式的构建思路
二、学校文化支持模式的框架
第三节 学校理念文化体系的构建
一、和合文化
二、审美文化
第四节 学校物质文化体系的构建
一、学校环境文化的建设
二、班级环境文化的建设
第五节 学校行为文化体系的构建
一、养成教育
二、家校合作
三、心理支持
第六节 学校制度文化体系的构建
一、教师管理制度的审美化
二、学生管理制度的策略化
三、学校行政服务制度的人本化
第五章 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文化的心理支持研究
第一节 心理支持
一、心理支持的概念界定
二、心理支持的模式构建
第二节 外部心理支持系统的构建
一、学校心理支持系统的构建
二、政府心理支持系统的构建
三、社区心理支持系统的构建
四、家庭心理支持系统的构建
第三节 内部心理支持系统的构建
一、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二、学会交往,融洽关系
三、识别情绪,管理情绪
四、坚强意志,面对挫折
五、快乐学习,培养特长
第六章 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文化的习惯养成研究
第一节 习惯养成的概念界定及心理学意义
一、习惯养成的概念界定
二、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第二节 习惯养成的心理学理论基础
一、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四、陶行知的知行合一理论
五、叶圣陶的习惯养成思想
第三节 农民工子女习惯养成现状
一、农民工子女的不良习惯
二、影响农民工子女习惯养成的因素
三、农民工子女在习惯养成方面存在的困境
第四节 促进农民工子女良好习惯养成的对策
一、学校:构建科学合理的习惯教育体系
二、家庭:农民工子女教育应从习惯培养开始
三、子女:增强主动意识,做习惯的主人
第五节 农民工子女习惯养成教育展望
一、政府加大教育投入,实现教育公平
二、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强化对农民工子女的习惯养成教育
三、倡导合作交流,培养健全人格
第七章 艺术教育促进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文化的研究
第一节 艺术教育对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文化的价值
一、完善认知,启发思维,培养创造力
二、艺术移情,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三、顽强意志,培养抗挫心理
四、以美引善,提升人格魅力
五、愉悦审美,推动生活环境和谐化
第二节 艺术教育对农民工子女的心理扶持模式
一、艺术学科之间的融合
二、艺术学科和文化学科之间的融合
三、教与学的融合
四、艺术课程和校园文化实践的融合
第三节 艺术教育促进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文化的措施
一、校园文化艺术节
二、校园艺术活动
三、艺术课程
第四节 农民工子女艺术教育展望
一、引导社会各界正确认识艺术教育
二、加快考试制度改革的步伐
三、完善学生评价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问卷
附录2 访谈内容
后记

章节摘录

  农民工子女跟随父母由农村迁移到城市,其原有的生活环境、教育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们被视为城市的边缘人,是新兴的弱势群体,权益也往往被忽视。由于其在家庭条件、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基本素养等方面与城市人存在较大的差异,他们难以在城市中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陌生的环境和冲突的城乡文化无疑会给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压力,威胁着他们的心理健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开始关注文化适应对民工子女心理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但在提出解决方案之前,我们应先来了解一下农民工子女文化适应的现状。  第一节农民工子女的现状研究  一、农民工子女的数量与结构  (一)第二代移民人口--农民工子女数量激增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农业发展不景气和现代农业的需求所产生的巨大推力与城市化发展中所欠缺的劳动力、城乡差距日益拉大所产生的拉力共同作用下(李强,2004),中国最本分的农民变得“不安分”起来,他们纷纷卷起铺盖,放弃祖祖辈辈形成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不约而同地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出贫困的乡村、封闭的山区,走向繁华的城镇、开放的都市。他们“怀揣着梦想”、“背井离乡”,从熟悉的农村来到陌生的城市,从乡村的主人变成了城市的边缘人,希望能在城市中求得生存与发展空间。他们奔波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从事非农业工作,为城市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但他们户籍仍在农村,成为流浪于城乡间的弱势群体--民工(程仙平,2009)。  ……

编辑推荐

  苏州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和谐社会视域中弱者权益保护”成果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文化支持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稍后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