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司法公正论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曙  页数:324  

前言

2l世纪的中国诉讼法学将向何处去?这是每一位诉讼法学者都应当关心的重要问题。历史是昭示未来的一面镜子。我们不妨先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一下我国诉讼法学发展的轨迹和趋势。我国近代诉讼法学肇始于一百多年前的清末修律。1906年,清政府创办了京师法律学堂,由沈家本亲自制定的法律学堂章程将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均列为主要课程,这标志着诉讼法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开始独立存在。之后,夏勤、陈瑾昆、蔡枢衡、熊元襄、石志泉、邵勋、邵锋等学者在翻译和介绍日本、德国等国诉讼法律与诉讼理论方面都作出了杰出贡献,并在此基础上对诉讼法学基本原理进行了可贵的探索。至20世纪40年代,旧中国的诉讼法学理论体系得以初步形成。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旧中国的“六法全书”被废除,原有的诉讼法学理论体系和研究成果也被抛弃。受当时的政治环境影响,中国的法学理论工作者开始将目光转向前苏联。在20世纪50年代,伴随着前苏联法学教授来华授课,一批前苏联的诉讼法学著作被翻译推介到我国。我国学者开始在学习前苏联诉讼法律制度与法学理论的同时,结合中国无产阶级专政的实际经验与需要,尝试创建我国的诉讼法学理论体系。然而,不久后的“反右”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动乱,法律虚无主义甚嚣尘上,诉讼法学研究长期陷人停滞。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

内容概要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公正问题一直爱到人们的强烈关注。由于刑事司法关涉之权利的重大性,刑事司法的公正性问题更是为很多人所瞩目。本书在梳理公正理念的历史流变之后,指出了公正理念的历史流变之后,指出了公正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们和重塑了社会公正与司法公正的关系。在超越了寻求具体的个案正当裁判之后,本书从刑事司法公正对司法、立法的影响入手,在一个宏观和微观相契合的层面上论述了刑事司法公正理论中的若干问题,如刑事实体公正、刑事程序公正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等。在日益强调社会和谐与推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背景下,有关刑事司法公正的基础性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作者简介

张曙,1978年生,浙江海宁人。2000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此后,连续在该校获得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曾在《政法论坛》、《法学杂志》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参与《刑事一审程序与人权保障》、《律师参与辩护、代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刑事诉讼法》等多部著作及教材的撰写、编写;参与或主持多项省部级、厅级科研项目。

书籍目录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思路及方法第一章 公正的一般问题  一、公正理念的发展历程    (一) 古代的公正观    (二) 近代西方社会的公正观    (三) 现代西文社会的公正观    (四) 马克思主义的公正观  二、公正的基本内涵    (一) 公正的分层理解    (二) 公正本质上是一项“关系”原则  三、公正在社会中的地位    (一) 公正与其他价值目标的比较    (二) 公正在社会中的基础性地位  四、社会公正的基本内涵    (一) 有关社会公正的论争    (二) 社会公正的底线要旨    (三) 社会公正与司法公正的关系第二章 刑事司法公正概述  一、概念界定:刑事司法公正中的“司法”  二、型事司法的特征:系统论的分析    (一) 控辩双方的力量特征    (二) 系统主体的心理特征    (三) 社会特征  三、刑事司法公正及其评价    (一) 公正与司法    (二) 刑事司法公正的受众对象    (三) 刑事司法公正之评价  四、刑事司法公正与立法公正    (一) 法律的形式公正与实质    (二) 刑事司法公正与立法公正的关系    (三) 罪刑相适应:刑事立法公正与司法公正的重要联结点  五、弄事司法公正中的相关难题    (一) 对公正至上的理解    (二) 公正与诉讼成本    (三) 公正与和解:惩罚与宽恕、第三章 刑事实体公正  一、刑事实体公正的基本内涵    (一) 刑事实体公正的衡量指标    (二) 刑事实体公正与丛林正义  二、实现实体公正的基本条件    (一) 准确地认定据以定罪量刑的案件事实    (二) 正确地适用实体法  三、错案分析    (一) 正确/错误与错案的存在性    (二) 错案的界定    (三) 错案的主要成因    (四) 社会对待错案的理性态度  四、影响刑事实体公正的若干因素    (一) 法官的伦理精神    (二) 法官的能力    (三) 发现事实真相的科技水平第四章 刑事程序公正第五章 刑事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关系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公正问题的产生由来已久,且影响广泛。可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追求公平正义的历史。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无论是政治家、思想家还是普通的民众,都怀有浓厚的兴趣探讨着公正问题。从古至今,公正理念本身经历了一个发展、演进的历程。从理论上对公正的理念进行梳理,有助于我们把握公正的重要内涵和特点,并借此分析公正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一、公正理念的发展历程(一)古代的公正观1.古希腊、古罗马的公正观自古代开始,诸多思想家对公正理念进行了不懈的探讨。在外国,由于通说认为政治思想从古希腊开始,因此从古希腊思想家为后人留下的宝贵思想财富中,我们可以领悟到外国古代公正观的精髓。苏格拉底将公正视为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的德行:“正义和一切其他德行都是智慧。因为正义的事和一切道德的行为都是美而好的;凡认识这些事的人决不会愿意选择别的事情;凡不认识这些事的人也决不可能把它们付诸实践;所以,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

后记

正如麦考密克和魏因贝格尔所言,“正义是一个无所不在的问题”,纵观古今,正义问题确实时时刻刻地影响着国家和个人的行为。毫无疑问,正义是人类文明中最为鲜明夺目的标志之一,同时也是无数学人为之倾注大量心血的议题。中国社会在20世纪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取得了空前的文明发展和进步,这足以成为我们思考正义问题的思想平台。而刑事司法领域中的正义问题也是衡量一国法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呼唤社会公正和社会和谐的今天,刑事司法公正已经成为人们深切关注的显性话题。本书也是在此背景下完成的。在博士毕业一年多的时间里,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只能在工作之余断断续续地将博士论文修改完毕。在决定付诸出版之际,需要对在学习和工作方面给予我帮助的老师和朋友表示谢意。感谢我的导师陈光中教授,先生高尚的人品、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深深影响了我,使我对学术和人生有了重新的认识和追求。在读博士期间,有幸参与了先生主持的多个课题并得以去外地实务部门调研,正是这些宝贵的机会使我经常持一种“实践理性”去冷静地思考众多理论问题。论文的写作更是得益于先生的诸多指导,从文章框架的设定、观点的斟酌到文字的修改都凝聚着先生的心血。在论文写作痛苦不堪、无从继续时,正是先生的谆谆教导和勉励敦促我不断地思索和创作。先生对我的关爱和指导我将铭刻于心。

编辑推荐

《刑事司法公正论》为法大诉法学博士文库丛书之一,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刑事司法公正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年前拜读了一下未来导师的专著,没有来得及做笔记,总体感觉是本书视角广阔,某些观点也颇为新颖,引言尤其精辟,总之是本好书,能给人以思考和启发!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