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查权配置问题研究

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作者:周欣  页数:290  

前言

摆在您面前的这部专著,是周欣教授在其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增补、充实而成的。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提笔为之作序,甚感荣幸,说来也算是一种缘分。我与周欣共事多年,不仅同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律系教书,而且都是从事刑事诉讼法学的教学与研究,在同一间办公室相对而坐,还一起合作搞课题研究,多次同行到外地调研,共同指导研究生,如此等等。在十多年间,我们几乎是天天见面,接触和交谈频繁,因而对她的为人与治学,可谓相知甚深,总的印象是:她心地善良,办事能力较强,谦虚好学,具有上进心,在一起相处融洽。如果再用简洁的语言来描述,可以概括为四句话:性格开朗,待人坦诚,勤奋刻苦,治学严谨。周欣于1986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毕业,获刑法学硕士学位。1994年来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先在侦查系任教,后被任命为研究生部副主任,以后又转任法律系副主任,主讲过刑事诉讼法法学、刑法学、刑事侦查学、刑侦总论等多门课程。1996年被聘为副教授,2004.年晋升为教授。在她担任了硕士研究生导师后,由于要开设研究生外国刑事诉讼法课程,她又勇挑重担,承担了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为此,她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专攻外国刑事诉讼法,不久就出版了《欧美日本刑事诉讼——特色制度与改革动态》一书。上述经历,使她对中外刑事诉讼法学广泛涉猎,并且对刑事诉讼中如何优化各项权力的配置,有了横向与纵向的比较。

内容概要

本书从理论和实务,域内和域外,纵向和横向多视角对侦查主体设置、侦查权限划分和侦查权控制三个方面对侦查权配置问题进行探索和比较。并结合我国刑事诉讼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逐一进行剖析和论证,提出尽可能详尽的立法建议与改革方案。    全书以侦查概念为研究起点,重点围绕侦查权与侦查主体、侦查权配置的理论架构等基础理论问题进行探究,并以不同国家和法域为视角,对侦查权配置三方面的内容进行考察比较。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侦查主体设置状况进行梳理,重点探索我国侦查主体设置应当遵循的原则、侦查权限划分的基本框架和在诉讼框架内完善侦查权控制体系等问题。

作者简介

周欣,女,1960年生,198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获刑法学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获诉讼法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律系副主任、教授。主要从事诉讼法学教学与科研工作。出版《行政诉讼实用指南》、《常见多发犯罪的认定与处罚》和《欧美日本刑事诉讼——特色制度与改革动态》三部专著,并在核心期刊发表数十篇论文。主持两个部级科研课题,2001年获公安部软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书籍目录

导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方法与预期目标第一章  侦查权配置相关基本范畴  一、侦查概念与价值    (一)侦查概念界说    (二)侦查价值  二、侦查权概念与属性    (一)侦查权概念界定    (二)我国侦查权属性    (三)侦查权与行政权相互关系  三、侦查主体概念与侦查机关性质    (一)侦查主体概念与特征    (二)我国侦查机关性质  四、侦查权配置概念    (一)侦查权配置不同理解    (二)侦查权配置内容第二章  侦查权配置理论基础  一、当代国家权力配置学说    (一)何为国家权力配置    (二)影响侦查权配置的国家权力配置学说  二、现代刑事诉讼权力配置理论    (一)刑事诉讼特征    (二)刑事诉讼权力配置理论  三、我国侦查权配置特色理论与原则    (一)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与人民代表大会制    (二)列宁检察制度理论指导下的法律监督原则第三章  域外及我国港澳台侦查权配置考究  一、侦查主体    (一)侦查主体设置状况    (二)两大法系侦查主体设置之异同  二、侦查权限    (一)影响侦查权限的主要因素    (二)技术侦查权的立法与适用原则  三、侦查权控制机制类型    (一)侦查主体内部控制机制    (二)司法对侦查权的控制机制第四章  我国侦查主体的设置  一、侦查主体设置状况    (一)新中国侦查主体设置与发展历程    (二)侦查主体的扩充    (三)侦查主体设置特征  二、侦查主体设置原则    (一)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设置侦查主体原则    (二)侦查主体权力性质协调一致原则    (三)侦查主体设置必要性原则    (四)侦查活动便利性原则    (五)侦查主体资源有效利用原则  三、侦查主体资格及权力授予程序之反思    (一)监狱赋予侦查权有违反立法程序之嫌    (二)检察机关作为侦查机关有悖权力  配置合理性之道    (三)“行业公安”设置有随意扩大侦查权之势    (四)公安机关内部侦查权再分配有“全警皆侦”之虑    (五)“私人侦探”业有与国家侦查主体分立抗衡之意第五章  我国侦查权限的划分  一、侦查权限划分基本构架    (一)从刑事案件管辖权范围上划分权限    (二)从强制侦查权适用主体上划分权限    (三)从侦查权设置程序上划分权限  二、侦查权限划分原则    (一)权力与权利相平衡原则    (二)权力与职责相匹配原则    (三)权力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原则    (四)权力强度与程序繁简成正比原则    (五)权力效益最大化原则  三、侦查权限划分理性检讨    (一)行政案件与刑事案件立案管辖衔接路径    (二)羁押权限随意化及修改建议    (三)技术侦查权法治化及立法建议第六章  我国侦查权的控制机制  一、侦查权控制主要模式    (一)内部监督    (二)人民检察院对侦查活动司法控制    (三)人民法院对侦查活动事后控制  二、侦查权控制模式理性思考    (一)侦查权控制行政色彩浓厚    (二)监督机制薄弱无力  三、诉讼框架内完善侦查权控制机制    (一)提升人民检察院对侦查主体监督的有效性    (二)完善和加强自侦权的内外部控制机制    (三)取消羁押场所侦查职能,确立羁押复查制度结语主要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当前,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刑事司法体制的改革,法学界也围绕刑事诉讼公权力的配置问题展开广泛深入的研究。其中,如何合理配置人民法院审判权、人民检察院检察权巳成为学界高度关注的热门话题。但是,由于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有关我国侦查权配置的研究犹如一片待开发的“处女地”,以侦查为内容的研究成果也主要集中在侦査程序、侦查行为等方面。事实上,在我国侦査权配置领域内,既有因"国情"导致的历史性问题,也有因刑事司法体制改革引发的新情况、新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侦查主体的设置、侦査权限的划分及侦查权的控制三个方面。例如,侦査主体的设置具有扩大化趋势,公安机关内部呈现“全警皆侦”的态势,羁押权行使过于随意化,技侦手段缺乏法律规制,侦查权与行政权混用,侦查权控制机制行政色彩浓厚,司法控制机制薄弱。

后记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宋英辉教授。宋英辉教授之于我,亦师亦友。写作过程中,他给予了我悉心指导和无私帮助,他严谨的学风、善思的习惯、饱满的精神都在无形中为我树立了前进的榜样,带给我在困境中继续走下去的信心和力量。寥寥数语,难表满腔的感激!同时,我要感谢关怀教导我的陈光中先生,他渊博广深的知识、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幽默睿智的谈话风格,都给我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从论文的选题、框架的制定,直至论文的撰写和修改过程,都饱含着先生无限的心血。每次与先生的接触,先生敏锐的视角和一针见血的点评都让我受益良多。师恩浩荡,没齿难忘!此外,在学术领域内,如果没有程味秋教授、崔敏教授近乎手把手的指导与耐心教诲,很难想象我能够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迈出这样大的一步,他们是我学术上的领路人!我将铭记终身。

编辑推荐

《侦查权配置问题研究》是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侦查权配置问题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深入浅出,分析的很透彻,有独到的见解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