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七十年 【贰】

出版时间:1998-6-1  出版社:遠流出版社  作者:唐德刚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晚清七十年》
人物與時代交互作用的歷史鉅構
長江三峽的曲折動盪,是中國人的驕傲,也是中國自然史上的潮信地帶;「鴉片戰爭」,開啟了晚清滄桑的序端,也為19世紀後半一段段外強進逼,寫下了中國二千年一遇的「社會文化大轉型」現象。在旅美史學大家唐德剛的慧眼中,「人文史觀」一如「自然史觀」,1840年的一場戰役不僅掀起了中國社會政治型態的大變革,也使歷史潮流中的三峽,尤需歷時二百年的詭譎動盪,方能進入壯闊的太平洋。
這場轉型之旅,唐德剛交融三峽史觀與人文探索於《晚清七十年》,成就一部客觀而深入的中國近代史書,為國內當前空乏的史書出版挹注巨浪。

作者简介

1920年生于安徽省合肥县西乡山南馆唐老圩,德刚幼时在私塾念书,旧学邃密,十多岁即已圈点过一遍《资治通鉴》。1939年秋考入重庆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旧址更名南京大学;1962年中大在台复校)历史学系,和黄彰健等人同学;此一时期的中大历史系有“沙坪坝的黄金时代”之说,柳诒徵、朱希祖、缪凤林、郭廷以、向达、沈刚伯、贺昌群、白寿彝、韩儒林等史学家皆执教于此;1943年毕业,获学士学位。1944年在安徽学院史地系讲授《西洋通史》。1948年,赴美留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曾讲授《汉学概论》、《中国史》、《亚洲史》、《西洋文化史》等课程,并兼任哥伦比亚大学中文图书馆馆长7年。1972年受聘为纽约市立大学教授,后兼任东亚研究系主任12年。曾任纽约文艺协会会长。2009年10月26日因肾衰竭卒于美国旧金山家中,享年89岁。
唐德刚的散文值得一读,旅美学人、中研院院士夏志清教授誉之为“唐派散文”。夏志清先生在《胡适杂忆》序中说,唐德刚先生“应公认是当代中国别树一帜的散文家。他倒没有走胡适的老路,写一清如水的纯白话。德刚古文根柢深厚,加上天性诙谐,写起文章来,口无遮拦,气势极盛,读起来真是妙趣横生。”但两人的政治立场不尽相同,夏志清有一回曾说:“唐德刚,你这个‘共产党’到这儿来干什么?”[1]
唐德刚与师郭廷以,都是中国近代史的大家,也是华裔史学家中口述史的主要推动人物。
他受柳诒徵及其他学衡前辈影响极深,肯定中国文化。对美国华人史有所研究。他曾表示中国大陆的现代化必须与传统相结合,绝对不能绝对否定中国传统而全盘西化。
他在中国时曾在国军内当小兵,做过中学教员。在美国长期从事历史研究及口述历史工作,与当时政要如顾维钧、李宗仁、陈立夫等人多有接触,甚至成为好友。他和当时人在纽约的胡适则为忘年之交,有师生之谊,曾著《胡适口述自传》(1981)、《胡适杂忆》(1979)。
他曾参与发起在全球征集一亿人签名要求日本偿付战争赔款的运动。2002年因钓鱼岛事件与杨振宁一同发表声明,声讨李登辉。
张学良说唐德刚“把钱看得太重了”[2]。
夫人吴昭文是中国国民党CC派元老吴开先之女。
=============================
著作一览
史学:
《中美外交史百年史1784-1911》
《美国民权运动》
《中国之惑》
《晚清七十年》
《袁氏当国》
《毛泽东专政始末1949-1976》
口述回忆录与传记:
《李宗仁回忆录》
《顾维钧回忆录》
《胡适口述自传》
《胡适杂忆》
《张学良口述历史》
文学作品:
《五十年代底尘埃》(收有《梅兰芳传稿》)
《战争与爱情》
其他:
《史学与红学》
《书缘与人缘》
《第三种美国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晚清七十年 【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