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竊的孩子

出版时间:20070501  出版社: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Keith Donohue  译者:朋萱,朱孟勳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一個9到99歲看了都會動容的「現代成人童話」!
美國新銳作家凱斯.唐納修(Keith Donohue)一鳴驚人處女作!
如果有人偷走你的人生,你要怎麼辦?
住在賓州鄉間的男孩亨利.戴在七歲時負氣離家出走,被蟄居森林中的妖精綁架。假扮他的妖精隨著協助尋人的消防隊員回家,從此展開新生活。他必須適應新父母,隱藏自己的真實身分,還得不時捏塑身體跟上歲月的腳步,因為妖精永遠不會長大。然而他掩藏不了神童般的音樂天賦:母親費盡心思栽培,父親卻懷疑他並非己出。亨利.戴懷著不可告人的身世之秘,求學、成長、學藝,在發覺自己能力有限之後頹然放棄鋼琴。在他腦中反覆閃現的是百年前的德國記憶,夢中呢喃的是陌生的言語。就在他進入大學攻讀作曲的時候,長期疏遠的父親舉槍自殺,亨利.戴被迫放棄學業,回家照顧母親。他和鄰家女孩黛絲相戀、結婚、成家,想要平靜度日,可是前世種種在心頭徘徊不去,而那個被他奪走人生的孩子則使他一直心懷愧疚。最後他決定遠赴捷克,尋訪上個世紀的某個波希米亞小鎮;並且譜寫一首交響曲,傾注一切不能言說的愧疚和秘密,驅除自己的心魔,也請求那個孩子的原諒。曲名就叫做〈失竊的孩子〉。
而那個被妖精抓走的男孩呢?他歷經溺斃而後救活的儀式,重生為妖精,從此告別文明,忘卻往事,甚至連書寫和原本的語言都不再熟悉。妖精喚他作「A一袋」,他和妖精住在森林中,學著覓食、打獵、躲雨,偶爾潛入人類家中竊取衣食,但絕對不能有任何接觸。這群「野孩子」徜徉於森林裡,仰望夜空星子,與群獸嬉戲,同時尋找合適的綁架對象,好讓首領伊格爾假扮成他/她,重回人間。然而文明的腳步不斷逼近,市郊住宅區擴張連連,很快就要危及妖精的林中家園。「A一袋」始終不願忘記自己的過去,乃藉由偷來的零落紙筆,從其他妖精口中拼湊那段早已遠去的生命。他和外號「小黑斑」的女妖精每晚溜進鎮上的圖書館,在夾層隔板間闢出一方天地,那裡有文字、有故事、有著人類文明的總和。夜復一夜,他們點起蠟燭,流連於想像的世界而忘返。
故事以妖精和男孩的觀點交互進行,他們距離彼此並不遙遠,只是一個置身文明,一個回歸原始。他們的生命幾度交會,只是都擦身而過。當亨利的罪惡感達到極限,瀕臨崩潰邊緣,他的交響曲究竟能不能帶來自我救贖?當林間妖精死傷四散,「A一袋」會選擇追尋線索,跟隨他深愛的小黑斑,還是毀掉那個偷走他一生的妖精?
輝煌紀錄
■ 入圍2006年度鵝毛筆大獎(The Quill Award),該獎有「圖書界的奧斯卡」之稱
■ 雄踞亞馬遜網路書店文學小說榜&奇幻科幻榜雙料冠軍
■ 2006年軌跡雜誌(Locus Magazine)推薦年度最佳新人作品
■ 入圍2006年度Borders Original Voice Award,由全美第二大連鎖書店Borders評選,過
往得主包括《追風箏的孩子》、《風之影》、《幻影書》和《愛的歷史》等書
■ 蟬聯《紐約時報》&美國「獨立書商協會」暢銷排行榜
■ 售出25國版權(勝過《追風箏的孩子》)
■ 全美精裝版銷量遠勝《追風箏的孩子》,是《不存在的女兒》的兩倍多
■ 亞馬遜網路書店書店百大書評家搶先好評、兩百多位網路讀者書評推薦
■ 《紐約時報書評》、《出版者週刊》、《新聞週刊》、《娛樂週刊》、《今日
美國》、《華盛頓郵報》、《底特律自由報》、《匹茲堡郵報》、《蘇格蘭周
日報導》、《圖書館月刊》、《Kirkus書評》等媒體佳評如潮
■ 名家推薦包括:奧黛麗.尼芬格(《時空旅人之妻》作者)、彼得.畢格(《最後的
獨角獸》作者)、布萊恩.奧多爾蒂(布克獎候選人、《馬葛衛神父的葬禮》作者)等
■ 《紐約時報書評》主筆珍娜.瑪斯林(Janet Maslin)認為《失竊的孩子》將成為「讀
書會的永久選書」(on its way to book-club immortality)
作者說──故事背後的故事
《失竊的孩子》的靈感來自葉慈的同名詩作,以及綿延數百年的愛爾蘭妖精故事。作者唐納修稱本書是「寓言寫實主義」(fabulous realism):寓言裡的妖精彷彿就出沒在街頭巷尾,不再是傳說裡的角色,而是極可能發生在我們生命中的真實故事。
當我開始著手寫《失竊的孩子》時,最先出現腦中的畫面,是一個小男孩躲在大樹洞裡,他的臉緊貼著樹脈,下定決心不要被人找到。
他那種冀望獨處的叛逆,震懾了我。那是一個普遍存在於世界各地的畫面,是兒童無法掙脫作為兒童宿命的挫敗,是渴求獨立不成的失望。(然而,當妖精調換兒出現,抓走了他。男孩自此成了自己幻覺的受害者,被自己最恐怖的夢魘擄走。)
同時,就如同我在意那個藏在樹洞裡的小男孩一樣,我知道,我也想要寫出一個成人,他努力地想要回憶起他孩提時期的夢,他同樣被困在成年人的約束裡,心力交瘁。為了戲劇張力,這兩種情感狀態必須要有所牴觸,產生衝突。
這就是為什麼故事裡有兩個旁白的人,述說著彼此糾結交錯的故事──一個是成年人,努力地想要記起他那段「被偷」的童年;另一個是小孩,被困在永遠是七歲的時間裡。基本上,衝突主要是介於成年的亨利.戴和小孩的A一袋之間,所以故事裡的兩個人物都必須是活著的,他們平行、相互對映的生活,要有歡樂、有挑戰,而且還要容許他們倆見面。因此,我需要想辦法用樸實的情節、無華的文字鋪陳故事的隱喻。
就在這時候,調換兒的民間傳說躍然出現。
從創世紀以來,幾乎在世界各地的文化裡,都有神秘奇幻的調換兒和妖精,飛翔在人類的幻想角落裡。許多鄉野甚至傳說,調換兒和妖精會溜進百姓人家,用複製品調包,偷走嬰兒和小孩子;或者,他們會誘騙小孩子離家出走,來到荒野生活,成為他們神奇不老族的一分子。小孩被妖精偷走,調換的精靈則變身成為那個小孩。
在現實生活中,這種傳奇故事也因為人類的生活難題,而得以發揚光大。這主要是因為一些父母親沒有能力照顧小孩、協助小孩成長。這些父母常會對打算要棄養的小孩說,他們根本就不是人類,是妖精調換兒偷走他們的親生孩子,而後留下的替身。對這些父母來說,用妖精調換兒的理由,來甩開不要的小孩,顯然要比甩掉自己親生孩子來得容易多了。
然後,透過我們豐富狂野的想像力,以及對於黑暗、未知的恐懼,調換兒的傳說於是進一步演變成恐怖故事。「小鬼,你給我小心點,不然調換兒就會來抓走你!」或者,換個角度,「你之所以跟別的小孩這麼不一樣,是因為你是一個調換兒。」
葉慈的〈失竊的孩子〉是一首名詩,以文學的形式,用民間傳說來評判真實的世界。讀這首詩的時候,我們很容易被一些美妙的畫面吸引──被精靈們藏起來的大大的莓子醬桶,以及精靈們「對打盹的鱒魚小聲地說悄悄話」;在詩的最後一節,葉慈也描繪了一幅人類家庭的生活,那是失竊的孩子所遺忘了的景象。但是,他最後卻說,孩子所離開的,是「一個充滿傷悲,遠超過他能瞭解的世界」。
這首詩的意象,對於我要寫的一個關於七歲和記得曾經是七歲的奇幻故事來說,真是太完美了。
於是,我問自己:如果調換兒真的存在,那會怎樣?如果讓男孩和一群妖精生活在森林裡,而同一時間真實世界的另一面會是如何?要是他被調換兒取代,而這個調換兒也長大了、變成了成年人,甚至他還瞞過所有人,讓大家都以為他就是真正的亨利.戴,只有他自己知道,真正的亨利一直在森林深處,那,又會怎樣呢?
好玩的部分這才開始!兩個敘述者的故事,像螺旋似地相互絞繞,彼此連動,宛如塞爾特繩結(Celtic knot)。
偷走了亨利.戴人生的調換兒慢慢地發現,很久以前,他也曾經是一個人類的小孩,也是一個失竊的孩子,他也必須努力掙扎回想那個童年、面對他的夢,以及自己充滿悲傷的世界。而真正的亨利──現在和妖精們生活在一起的A一袋──所面對的,則是二十世紀後半調換兒神話的逐漸消逝。作為這消逝神話的一分子,他的角色意義是什麼?另一方面,他還和所有小孩一樣,仍舊需要努力面對宿命、學習妥協、將家庭拋在身後、放下童年,以便勇敢追尋愛、快樂和前途。

作者简介

凱斯.唐納修(Keith Donohue, 1959.6.28~),出生於一個愛爾蘭裔的美國家庭,是七個小孩的中間那個,他幽默地說,從小就覺得自己可能是個調換兒。就讀匹茲堡大學時,拜在桂冠詩人山繆.海澤(Samuel Hazo)門下求藝,並靠寫作獎學金完成學業。他夢想成為一個小說家,卻苦無出版機會。
畢業後唐納修回到華盛頓老家,進入美國藝術基金會工作,擔任文書助理,長達八年。後來在妻子的鼓勵下,決定重回校園攻讀文學博士,希望能在大學任教、教學之餘創作。但在職進修之路漫長,唐納修花了十年功夫才取得學位,論文是關於愛爾蘭現代文學。而因教職難覓,他進入華盛頓文化與藝術資源中心工作。雖然工作不如意,但鎮日與藝術家為伍,使他再度燃起創作熱情,《失竊的孩子》故事也逐漸在心中成形。
2001年唐納修以「調換兒」的傳說為想像起點,用近代美國為故事舞台,建構出一則關於童年記憶、關於文明和原始對話的成人童話。他以八個月寫完初稿,但接下來的兩年中,《失竊的孩子》輾轉流浪於各文學經紀人間,始終無人聞問。在這段時間內,他先後遭逢母親病逝和失去工作的巨變,就在他幾乎要放棄希望的時候,終於獲得經紀人彼得.史坦伯格的賞識。在史坦伯格的積極推介下,《失竊的孩子》以六位數美金的高額預付版稅賣給Doubleday出版社。其後經過一年多的琢磨和改寫,2005年《失竊的孩子》終於付梓出版,而且一炮而紅,成了美國獨立書商協會的重點選書,不但登上紐約時報排行榜,在主流文學和奇幻文學圈內都大受好評,亞馬遜網路書店更簽下《失竊的孩子》的電影版權,作為進軍好萊塢的試金石。
目前唐納修正在撰寫一本以美洲神話為背景的小說。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失竊的孩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