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人生

出版时间:2011-5-1  出版社:九歌  作者:馬卡  页数:320  
Tag标签:无  

前言

小說家、導演  小野:這是一本讓讀者讀起來感到很矛盾的小說。作者透過小說中的人物的獨白常常諷刺這個被一些似是而非的大道理所欺騙的虛偽荒謬世界,因為這個世界其實是:「上帝是一隻狗,牠一放屁就形成了一個世界,也因此我們的世界是臭的。」小說中的人物非常討厭那些經常說著人生大道理的衛道人士,或是宣揚人生光明面的傳道者,可是他們自己也不停說著一些似是而非的大道理,而且說得理直氣壯。小說中的人物很討厭自以為知識淵博滿腹經綸的人,可是小說中卻又不斷提到一些世界級的大作家的作品,卡繆的《異鄉人》、巴爾札克的《驢皮記》、杜斯托也夫斯基的《卡拉馬助夫兄弟們》、馮內果的《貓的搖籃》、《第五號屠宰場》、卡夫卡的《蛻變》、紀德的《偽幣制造者》、毛姆的《人性的枷鎖》、果戈里的《死靈魂》。彷彿小說中的人物都是愛讀書的文化人。這就我說的矛盾,甚至有點矯情。我就是在這樣抱著負面的、不以為然的、懷疑的心情下往下閱讀這本小說。漸漸的我感受到這本小說不是寫實主義的,它是超現實的,是表現主義的,是象徵主義的。這樣解讀後所有的懷疑都轉化成了好奇往下閱讀。如果這本小說轉換成影像的話,它應該是用高對比的光線來烘托整部作品那種怪誕荒涼的氣氛,它不會有太多的長鏡頭,它會用大特寫逼迫我們去聞聞那些死亡後的屍臭,或是自殺後人體流出的骯髒東西,或是被切得見骨的傷口裡的蒼蠅的幼蟲,是的,作者連處理死亡的狀態都用了許多慘不忍睹的畫面,讓死亡都是那種飽受凌虐後的不得好死。有人問蔡明亮說為什麼他的電影總是那麼絕望陰慘荒蕪,他的回答好像是說唯有讓作品呈現出人類可能面對最絕望的真實後,才能了解光明和希望。他說他的作品其實是積極光明的。或許,這部小說想呈現的東西也是這樣吧。不過這樣說,似乎又在講大道理了。小說家、名主編  季季:書名契合結構,每一小節都像個口袋,裝著不一樣的人,不一樣的故事,以及探到口袋深處都不一定看得清楚的人性糾結。這些口袋大小各異,作者藉一個年輕女子遇難三個年輕男子涉嫌的弔詭,像電影分鏡般一幕幕展開故事。主場景在臺北「卡繆咖啡館」及其樓上的小套房,延伸場景則遠至中國大陸與歐洲、非洲;探討主題是死刑存廢,延伸議題則包括殘障與人道,跨國企業與貧窮、暴力,性向與謊言,文化美容與文學經典,以及外遇、賣淫、政治等等。多重階級與多重文化論述不斷碰觸交錯,可讀性高,但部分議題與論述超重,展現作者以小搏大的意圖,似也有意挑戰讀者的眼力與耐力。小說家、出版家  陳雨航:企圖很大,討論人類生存、道德、性、罪惡等問題,提出許多可思考的角度。對人們固定思考以及成見等也有針砭意圖。有當代社會的戲劇性情節,聳慄的、前端的思想作為,還有寬廣的時間和場景(從臺灣到非洲),展現了作者說故事的能力。有意思的是常用西方(少數東方)名作小說加以點評,這些看法不囿於定見,令人莞爾。是一部西洋式的中文小說。

内容概要

  我想在這裡再強調一次,小童不是我們殺的。  咖啡館樓上,住著想考檢察官的阿勞、成天讀小說的艾達與希望發展網路事業的菲力,立志成為女記者的小童則在新搬來後分別進入三人的生活,更要求三人共同來完成拍攝紀錄片的計畫。原先只是按劇本演出,可是最後弄假成真,小童在紀錄片完成之後身亡。雖然三人皆否認犯行,甚至有證人看見四人在拍攝後一道返回住處,但小童的死法與紀錄片的安排如出一轍,讓撲朔迷離的案情幾乎未審先判。  咖啡館裡,檢察官、作家、網路大亨與女記者,談論著轟動社會的公投審判案件,審判台上的三個年輕人以紀錄片的方式殺害了一個女孩子。看似光鮮的四個社會精英份子高調發表自己的看法,背後卻各自藏著不甚光彩的黑暗秘密。  背景殊異的主角們,隱隱相互牽引。如同每個相連的口袋,都有自己的空間,也裝著各自不同的故事。綿密的鋪陳把看似無關的細微情節緊密糾合,層層剝除後才發現彼此無法分割。

作者简介

  馬卡  1981年出生,本名周立書。自幼患有注意力渙散症,27歲始啟筆創作。2008至2010年間,因工作關係旅居於非洲的史瓦濟蘭,認為除了台灣外,史瓦濟蘭是相見恨晚的另一個故鄉。  落筆並沒有固定的規則,認為每個人皆為自我世界的主角,因此從不薄待筆下多為市井小民的任何角色。他慣於冷眼看世界,他喜歡嘲笑人性,他是荒謬、性格的透明小說家。著有《迷走巴士》。

书籍目录

明天,也許,我們將一道離去。─卡繆〈米諾陀,阿麗亞德妮的石頭〉名家推薦出 生1卡繆咖啡館2阿 勞3卡繆咖啡館4阿 勞5卡繆咖啡館6艾 達7卡繆咖啡館8阿 勞9卡繆咖啡館10艾 達慶生會與婚禮11艾 達12卡繆咖啡館13貍貓.菲力14卡繆咖啡館15阿 勞16卡繆咖啡館17貍貓.菲力18卡繆咖啡館19艾 達20卡繆咖啡館阿勞的日記阿里的記事葬 禮後 記九歌二○○萬小說獎總評/季季

章节摘录

他們將性別的祕密留到最後。著綠色隔離服、戴著口罩的丈夫站在正在用力、滿頭汗水的妻子的身旁。對於滿口穢言的妻子,他深感意外,不過總能諒解;當嬰兒被擠出產道時,他彷彿也感受到一股撕裂的椎心痛覺。不僅如此,他覺得柔軟的嬰兒已然被擠得不成人樣,如同尚未烘焙就給壓壞的泥娃娃;一度,他認為嬰兒通過產道猶能存活是種奇蹟。當嬰兒總算平穩落到醫生手上,並發出宏亮哭聲時,他才鬆了口氣。他將臉湊近他太太,打算體貼問候她一聲時,沒料到,她卻冷不防用三字經咒罵他,並狠狠賞了他一巴掌。聲音之響亮,在場醫護人員都大吃一驚。接著,她昏死過去了。無端被甩個耳光的他,深感委屈,於是蹲下身子掩面哭了起來。是個女孩;他們將她取名為小妮(Sunny),以盼她臉上永遠掛有如陽光般的燦爛笑容。1. 卡繆咖啡館在我們的時代裡,茫然是一種通病,因此需要自我放逐的人日漸增加,只是大多數人不選擇在咖啡館裡長坐虛度,而在一種可以轉移精神的地方,例如網咖、酒吧、二輪電影院,又如KTV;在巴爾札克的《驢皮記》裡,就算你輸得精光,出賭場時,看守寄放物品的老頭子仍會將你的帽子還給你,似乎還有那麼一絲最後的情分;然而在我們的時代裡,人一旦進入這類精神轉移的地方,則是毫無保留,徹底奉獻;屆時,我們會如同人形裁縫檯一般,存在於電腦、電影前,或浸在歌、酒精裡,彷彿不到自我消失,我們不願罷休一樣。比起巴爾札克敘述的時代,我們尋求一種極端,失落感卻更重,因為大多數的我們,在走向極端的道路上,徹底迷失。自從那件事後,館內已很少如此絡繹不絕了,咖啡館老闆想,但他其實不是很在意咖啡的銷量。他經營這間咖啡館,只是為了維持生活。對他而言,人生的物質不是很重要,精神生活亦是如此。事實上,他已盲了,看不見生活的意義。自從太太死了後,他過去的努力目標已然消失。現在的他如同傀儡,有時也搞不清楚自己存在的意義為何。咖啡館老闆終日坐在咖啡館的角落位置,桌上擺有一台筆電,旁邊擱有一杯雙倍甜度的香草瑪奇朵;坐在角落的他鎮日安安靜靜盯著電腦螢幕,不時敲著鍵盤,眾多客人因此以為他的身分是館內常客。部分客人猜他是神祕的小說家,猶如《哈利波特》的J. K.羅琳,也許正潛心創作驚人小說;有些客人以為他是程式設計師,資訊能力高強的他,可以痛快當個獨立工作者;也有些客人對他深感同情,他們認為他是對生活毫無熱情的人,因此才將時間擲扔在虛度的空間裡。「也許是受了什麼打擊吧!」他們會看著他,悵然慨道。部分女人感嘆時,甚至感到心痛,而不自覺撫著胸口。這些女人清楚明白自己心痛的原因,那是因為咖啡館老闆的外貌出眾。身高近一米九的他,擁有二分之一葡萄牙血統,再加上體育系出身的背景,外型看來不僅有西洋貴族的優雅神韻,也有運動男生的陽光氣息。女人都清楚明白,當英俊男人獨自沉默時,她們自然替他心疼。他將咖啡館全權交給一個年輕人打理。年輕人叫德夫,不僅認真負責,且誠實可靠。蓄著鬍子、肥壯的他總給人篤厚的印象。在咖啡館老闆的太太歿世前,德夫已替咖啡館老闆工作。當時他只是大學生,主修冷門的俄文系。「我知道來咖啡館打工跟俄文沒有關係,但我對語言很有興趣,」男大學生來面試時,他太太說,笑得彷彿不孕好幾年終至懷孕一樣,「不知道你願不願意說幾句俄文給我聽聽?」男大學生不勝羞赧摸著頭表示,他的俄文十足彆腳,只會說「你好」、「請」、「謝謝」和「對不起」;其他的,他說,老師一旦教完,即打包成禮物,一概還給老師了。「那你有喜歡的俄國文學家嗎?」他太太又問,「你知道,我十分欣賞杜斯妥也夫斯基,尤其喜歡《卡拉馬助夫兄弟們》,你喜歡嗎?」「坦白說,」他有點頓舌地說,「我對俄國文化茫無頭緒,甚至連俄國總統都不認得。」咖啡館老闆夫婦聞言,忍俊不禁,認為他絲毫不虛偽、真實得可愛︵他們就是因痛恨虛偽,從而雙雙自職場早退,經營咖啡館︶,於是聘用他了。外表給人開朗、幽默印象的咖啡館老闆,私下經常覺得自己是個脆弱的靈魂。他認為自己一定得依附在另一個靈魂上,才能夠感覺完全,要不然會感到失落,猶如靈魂頓然失了色彩,又像靈魂忽然沒了水分,隨時就要蒸發過度而消失一樣;他是一個無法單獨存在的靈魂。他曾自我探索,試圖釐清自己為何如此無法忍耐孤寂,他明白,部分原因是他天生的多愁善感;另個原因,他想道,也許是他的生長背景。十歲以前,他是幸福的孩子,未遭遇太多頓挫;對當時的他而言,美滿生活是種極簡單的必需。他父親是國立大學的英文系教授,高大俊爽、博學高才的他,絲毫沒有學究的味道,且教法幽默、活潑,儘管是系裡所謂的「大刀老師」,但很多學生,尤其女學生,對他崇拜不已;母親則是來自葡萄牙一處海濱城市的美麗女人凡麗莎,棕髮大眼、鵝蛋臉的她,清新得彷彿才剛出生一樣。她在葡萄牙時,是酒吧的女侍;在他父親一次跨國學術交流裡,兩人相識進而相愛、熱戀,最後她拋棄葡萄牙的一切,遠赴臺灣與父親共築愛巢。然而,他母親在他十歲那年,獨自返葡萄牙的娘家時,不幸給一群殘暴的中年男人姦殺了。加害人並非陌生人,而是自小與她一塊長大的鄰居,其中阿布里斯還是他母親青梅竹馬的初戀情人。加害人的殘暴手法令人髮指─他母親的雙乳不僅被割下,陰道也被刀切得慘不卒睹─以致這起姦殺事件在葡萄牙成了轟動社會的頭條新聞。當地驗屍官接受媒體採訪時,都不禁落淚,直說自己根本無從想像受害者所歷經的痛苦,因為這一切惡毒行為,竟是在她意識清醒下進行的。加害人中最後落網、同時也是整起姦殺案件的主謀阿布里斯,凌晨時分在一間小酒館遭拘捕。當時正下著毛毛寒雨,警車抵達警局時,現場仍聚集大批媒體及圍觀的民眾,其中部分是凡麗莎的親友。阿布里斯下車後要求接受媒體採訪,他的態度未如預期般,出現懊悔、恐懼、憤怒,或直呼冤枉等,反而是令人費解的理直氣壯,彷彿所有的一切,是出自凡麗莎的要求。身穿淡藍色西裝、一頭棕髮,外貌有如時尚男模的他,在步入警局的前一刻,忽然連聲高呼「高級的葡萄牙人不該自甘墮落……」現場於是興起了一陣騷動,接著就是一陣激烈的謾罵,他隨後也被凡麗莎的高中女性好友以酒瓶擊中腦部,雖見血,但無大礙。總之,加害人一行人認為嫁給臺灣人的凡麗莎作賤自己,義憤之至的他們,故決議替偉大的葡萄牙肅清。不過媒體後來披露,他們殺人絕非種族問題;欠缺理智、自我控制力的他們,與一群無法控制生理衝動的畜牲庶幾近之,主嫌阿布里斯犯案的動機是為報復凡麗莎不肯同他復緣,其他二人則根本是為了逞私慾而犯下駭人之罪。而他們對媒體的說法,不啻瞎說,目的就是為混淆社會視聽,讓大眾的注意力自姦殺轉而投向一種薄淺的種族意識,以圖逃罪減刑罷了。然而,他們失敗了,沒有人同情他們;輿情譁然之下,不少人投書到媒體,痛斥這些喪盡天良的變態殺人犯別把國民當傻子。「他們是一群野性凶頑的野狗罷了!」葡萄牙當地的媒體如此說道。凡麗莎死後,他的父親開始墮落。頹靡不振的他一夕之間喪失了教書的能力,鎮日就是酗酒,成了一個就連白天夜晚都搞迷糊的醉鬼。他記得他父親經常獨自在街角的酒吧買醉。那是一間甚受外國人青睞的酒吧;他去過數回,但實在不喜歡涉足酒吧;每回看見酒吧裡圍著白色圍裙的女服務生,他自然會聯想起母親,而當母親的形象映現在腦海時,他就會看見她全身赤裸、慘不忍睹的死樣。那回半夜,他做了一個夢。他夢見全身赤裸的母親在空無一人的街道上狂奔,臉上神情滿是驚恐,彷彿正被一群瘋狂、憤怒無比的鬥牛給追逐一樣…

编辑推荐

  ★ 九歌兩百萬長篇小說徵文入圍作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口袋人生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