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浮生

出版时间:2010年1月  出版社:三聯(香港)  作者:黎耀祥  页数:1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黎耀祥以實而不華的文字,低調而冷靜的觀察,撰寫他於演藝生涯沉澱了二十四年對演技與人生的思考精髓。作者希望讓人明白演戲的意義之餘,也了解演戲和生命之間的關係。  全書共有五十多篇談演技方法文章,分為「形體設計」、「節奏表達」與「演員思考」三部份,並附二萬字訪談,配上坊間少見的黎耀祥童年照及演藝生涯造型照。  本書將讓你認識一個前所未見的黎耀祥。  作者簡介  黎耀祥  演員。預科畢業後於1983年加入無線電視營業部當文員,1985年加入無線電視第三期演員進修班,1986年開始幕前演出。二十四年來曾演出電視劇集超過一百部,亦不時參與電影演出。  多年來為人津津樂道的角色包括:《畢打自己人》的余家昇、《巾幗梟雄》的柴九、《秀才愛上兵》的孿生兄弟戴從文與戴從武、《Click入黃金屋》的方心明、《同撈同煲》的佐治、《鐵血保鏢》的尚忠、《楚漢驕雄》的韓信、《西遊記》的豬八戒、《樂壇插班生》的羅仁、《射鵰英雄傳》的周伯通及《人在邊緣》的□□等。  2008年,黎耀祥憑一人分飾兩角的《秀才愛上兵》,奪得萬千星輝頒獎典禮最佳男配角。2009年更憑《巾幗梟雄》柴九一角,榮登三料「視帝」,分別奪得最佳男主角、我最喜愛電視男角色及tvb.com人氣大獎。

作者简介

  黎耀祥,演員。預科畢業後於1983年加入無?電視營業部當文員,1985年加入無?電視第三期演員進修班,1986年開始幕前演出。二十四年來曾演出電視劇集超過一百部,亦不時參與電影演出。多年來為人津津樂道的角色包括:《畢打自己人》的余家昇、《巾幗梟雄》的柴九、《秀才愛上兵》的孿生兄弟戴從文與戴從武、《Click入黃金屋》的方心明、《同撈同煲》的佐治、《鐵血保鏢》的尚忠、《楚漢驕雄》的韓信、《西遊記》的豬八戒、《樂壇插班生》的羅仁、《射鵰英雄傳》的周伯通及《人在邊緣》的??等。2008年,黎耀祥憑一人分飾兩角的《秀才愛上兵》,奪得萬千星輝頒獎典禮最佳男配角。2009年更憑《巾幗梟雄》柴九一角,榮登三料「視帝」,分別奪得最佳男主角、我最喜愛電視男角色及tvb.com人氣大獎。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戲劇浮生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7条)

 
 

  •     我的人生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疯的,没有娱乐。
      
      南京的天气一点点的冷下来了,祥仔的这本《戏剧浮生》,我是躺在床上看完的,为了理解的更好,还专门跑去图书馆借了一本《表演学》。
      
      最早接触祥仔,是看《迎妻接福》里的曾得胜,只记得这个角色有些猪八戒的味道,呆呆傻傻有些小坏,但是非常特别,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之后就是巾帼枭雄热播的时候,柴九红了“人生有多少个几十年,最要紧活得痛快。”我没看巾帼枭雄,但是对柴九那双眼睛一直印象深刻(一个MV里看到的)。对祥仔的印象,大概是一个非常硬朗的硬汉子,活得深刻,坚毅。
      书中的祥仔一部分还是在我的想象之内,典型的INFP人格:活得非常的努力,认真,是一个非常硬朗的硬汉子,有着生活的核心目标和价值观。书中也有一个我所不知道的祥仔,有一点忧郁,不大喜欢管人,多少带点消极。
      回顾香港的演员,男性如我最喜欢的发哥、刘青云、黄子华、周星驰等,女性如梅艳芳,周慧敏,王祖贤,吴君如等。都是那种活得非常认真的人,他们那个时代或许没有像我们这么多的机会,但是当遇到一个机会的时候,他们就非常非常努力的争取,做好,精益求精,绝不容许自己有半点闪失。因此,那个年代,是香港电影的鼎盛年代,诞生了不少绝唱的片子。再看祥仔的这本书,反观祥仔的兢兢业业,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们那一代人的实力为什么这么强。
      而现在,我们这一代人,面临的更多是一种快餐和速食的文化。没有经历,没有积淀,没有故事,这样的人生其实是很平面的人生,缺乏对事与物应有的热情和了解,瞬息万变的机遇下面,多的其实是重重叠叠的杀机——杀掉我们人生的可能性,我们成了工厂里的西装鸡,被快速和仪式化的喂养饲料,最后成为餐桌上一盘盘充满饲料味的鸡。
      
      2013,创业之路走过两年了,从大二走向了“大学生创业”的大军,摆过地摊,做过互联网创业,做过代理,搞过比赛,也租过门面卖过衣服,从最初的“全情创业”,到现在的迷茫,很多事情想破脑袋,想不通。
      昨天去拜访老师,他说了几个点:1、选择传统行业,辛苦一点,是一定会赚钱的;2,我弟弟当初去基层混,一辈子,现在是副局长,而我现在,好歹也是个科长;(层次决定一生的高度);3、你要是去做传统行业的话,初中毕业就可以出去做,都不用念大学,你家长白供你了;4、你要去当间谍,积累资源;5,做生意一定是基于玩一玩的态度,也就是你生活稳定以后的目标。6,在中国社会,你没有资源,什么都玩不起来。7,青春就那么几年,玩过了一辈子就没有了。8,玩高科技行业,眼光要准,一不小心就是倾家荡产,死都没地方埋。9,创业?你比赛玩玩可以,真正要来的话还是不要。
      老师说的话很贴心也很现实。一旁的同学揶揄我:你要是一个真正的创业者的话,他的这种话应该是听不进去的吧。事实上,经过了一年的打磨,跌跌撞撞,话中经历过的滋味是不一样的,多少是让我动摇的。
      
      我又想起前几天输掉的那场比武,我输给了内心的恐惧——除了恐惧本身,没有什么值得恐惧的。而现在的我又在顾虑什么呢?我是担心吃不饱饭吗?我在害怕99%的失败的可能性吗?我是害怕辜负家人的期望吗?我是害怕我自己做不到我想要的那个程度吗?还是我国语追求完美?
      
      另一方面,关于我的梦想,我真得做好准备为人类奉献自己的一生,即使现在我接触的人类非常的冷漠,自私吗?还是要做一条鲶鱼,用恨和报复来维系生命?
      
      看了麦提爽,我想我一定程度上我理解了。快意人生。
  •     我一直不相信有什么所谓的天才,就算是天才也必须有空间施展才能显露出来。
      读祥仔这本书,我终于知道努力到底是什么,不是仅需埋头刻苦,而是全身心的投入。没想到他会把自己对于表演的技巧与感悟写成书,外表上看来他是并不是一个很细腻的人啊~
      虽然说句难听的,我一直认为他只能站在1.5线的位置,比二线高,又没有一线的存在感(即使他已经是视帝了)。站在主角旁边,他能抢镜,但作为主角他又确实弱势了一点点。这种境地既尴尬又很有利。就像他没有帅气的外表这个优势一样,大家能更加关注他的演技。
      不仅如此,我还很佩服他的心态,在五光十色的演艺圈,虽说身处于TVB这个异样的大家庭,但是祥仔依旧保持着一个相对平和的心态,这着实很不容易。当初开始关注他,不仅仅是看他演戏,也是在无意中看到了一篇关于他的采访,我只是粗粗的浏览了一下,具体内容没有印象了,但对其中一部分他讲述自己对于演员这个职业的看法的时候,他的回答平和的让我吃了一惊。所以我有时候想,这也许就是他在这个大染缸里不浮也不沉,始终保持在一个位置上的原因吧。
      说回天才这个物种,如果你看过这本书,你会觉得真的没有什么天才演员,每一个角色都是经过反复的捉摸,反复的思考,反复的剖析才会演活的。只是有些人悟性好一些,领悟的快一点罢了。
  •     范典/文
           
        黎耀祥何许人也?多数人都不知道,但一见到他的相片,便会“哦”一声说:原来是他!这种惊喜同样会在《戏剧浮生》中找到,初以为这只是记录他演戏过程中的点滴想法,却是他毕生演戏吐露的经验和真情。
        在我们认识他的真相之前,请不要忽略这位演员在香港TVB作出的贡献,虽然多数 是小角色,但你认识黎耀祥就是在这些小角色的累积中。作者收录在扉页的人生成长四连幅照片,三岁、六岁、十二岁、十七岁,时光虽未浇灌出他玉树临风的主角模样,可是他在无线电视参演的角色,从《射雕英雄传》中的周伯通、《西游记》里的猪八戒,再到近年来广受好评的《毕打自己人》的余家升、《巾帼枭雄》的柴九、《义海豪情》中的刘醒等等,他也蝉联两届获得TVB台庆两届视帝的荣耀。我们可以看到他从配角走向主角、从默默无闻走向视帝的宝座,这其中付出的艰辛拼搏是一般人无从想象的。
        本书收录了他58篇谈论演技的文章,共分三个章节:形体设计、节奏表达、演员思考。在序言里用了一篇罗展凤采访他的文章,谈到戏与人生的经历和关系,他也谈到自己人生最低潮时候所受的不平待遇,但他并未一味抱怨,而是更多的去“触摸”人生,他说了一段话,非常打动人:“我们必须在自己的生活里提炼出一些感觉来,捕捉真正的生活,包括了解人究竟是什么,自己又是什么。我们的工作就是要表达人……最简单地说,戏剧就是人生了。”
        
        正是在最低潮时候的生活经验教会他更多的观察人间世相的技能,这其实也是他对现今住豪宅开名车的演员们的担忧所在。没有生活经验也就无法在镜头前诠释出说服观众的精湛演技来。不食人间烟火固然是一项令人敬仰的本事,但观众就是生长在精彩纷呈、每天都在酿制戏剧的人间,你的不真实不会讨他们的巧,只怕到时真要“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了。
        
        黎耀祥构建演技理论并未停留在一味说教,这样恐怕会讨人嫌,吃力不讨好。好在他用人生、情感、经验作为探讨演技的一个平台,用二十余年在影视圈打拼而得来的见解来诠释演技。很多演员会在行业内受肯定,一定并非单指向他(她)的演技方面,而是综合评定:人缘、修为、品质……所 以很多时候演员会害怕媒体曝露负面新闻,甚至刻意隐匿私生活、掩藏真性情。他们被公司缚以一种特定设计的模式走向市场,为了成全这种形象就需要不断的牺牲,甚至连人类最真实的情感也要加以遮掩、彻底从自己的生活中剔除出去。这其实是对生命的一种变相扼杀,在追求暴利的激烈竞争下,人性最美好的东西受到伤害。在影视圈打拼的男男女女十年沉浮,多数出不了头,而真正沉淀下来触摸到桂冠的也只有像黎耀祥这一类人,懂得人间疾苦、懂得不断摸索、真真正正沉浸于演艺事业的创作耕耘上。在人生上吃点苦、受点累,反而成为宝贵财富,多数人听说过这个道理,却很少有人真正去享受它。如同一篇小说的铺垫,伏笔有型,高潮才更显突出。黎耀祥利用其弹性的人生观来透视演技,其实从任何角度切入剖析都能分析入理,使读者容易在事例当中汲取这份经验的养料。
        
        除此,他还从西方好莱坞的演员身上吸收表演技巧,比如从西恩•潘在《米尔克》中对男同志领袖的精彩演绎中吸取那种一反因循旧有模式的形体表演,从布拉德•皮特在《本杰明•巴顿奇事》中内外悬殊极大的表演中体会不同状态下的身体反应,还有从威尔•史密斯在《七磅》中学到沉稳老练的专注表演态度 等等。
        
        当然,他也从国内一些影片入手分析自己同行好友、自己的表演心得,以及一些并不知名的演员的表演。他有一个观点非常不错:演出可被独立评估。这当然是从一部影片的综合考量和演员的表演对照得出的反差结果,近年来也可以看到许多影片,制作阵容庞大、剧情弱智,但是演员表演却可圈可点,黎耀祥认为 “即使导演的拍摄手法及剧本铺排不足,演员依然可通过自己对角色的安排及统一,完全体现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从而感动观众”。这样的观点实际上是替那些自叹命运不济的演员们铺出头路,正好像在说“行行出状元”的话来抚慰你低贫的职业一样。但话说回来,正是处于不被人重视的职位,也正是让你感受社会经验的最佳时机,像上面说到的黎耀祥所处的低谷期其实是赋予他更好的珍惜如今得来的荣耀的伏笔,如果没有足够多的锻炼和准备,即使你一夜之间上位,等待你的将是无止境的片约和剧本,没有实力一样会被淹没,而那个时候经历过追捧过后的一落千丈反而会比怀才不遇更痛苦。
        
        实际上,一个好的演员在修为和人生态度上端正自己、努力积累,并有独立意识,不受制于商业、名利的盲目追逐中,不怕不会成名。我也曾当过一些电视栏目剧的客串小角色,会发现镜头前后人所展现出来的不一样的东西,很多时候不起眼的小角色往往受制于导演的定型,根本无法融入自己的技巧。星爷的《喜剧之王》早就道明那种戏剧人的艰辛状态,有句台词很刺眼:“不管你看得起看不起我,我都是一个演员”,黎耀祥则用自己的话作了一个对应:“其实演员的终极 目的,就是要透过角色去告诉观众,人生究竟是怎样一回事”。
        
        我想这本书除了提供给演艺圈人士可参考的价值之外,也会同样让一些影评人、对生活缺乏经验的人得到宝贵经验。因为毕竟没有多少人可以将辛苦摸索得来的人生经验坦诚交待,尤其是一位演员。
      
      
      刊登于《中国图书商报》2012年2月7日D3版
      
      购买链接:
      
      当当(http://t.cn/a1y4lo)、卓越(http://t.cn/a1y4lS)、京东(http://t.cn/aBmLnY)
      
  •     什么是中年危机?
      我的理解,就是一个人到了中年,有妻儿,有工作(很可能还是一份做了很久的工作),生活小康,日子舒适;然而他却开始自我怀疑,怀疑自己前半生究竟干过些什么有价值、有意义的事,他开始经历人生的第二个“青春期”,再次拥有梦想,希望创出自己的事业。
      凡此种种,就是我所理解的中年危机;而我,已经预见到自己的中年危机。
      我现在还有梦想,但我再不像以前那样认为自己能达成它,或者达到我所梦想的高度。
      
      坦白说,黎耀祥不是个天赋好的演员。
      他现在被观众所认可的演技,都是这么多年来,他跑龙套、当配角所渐渐打磨出来的;正是靠着这种千锤百炼的演技,他才当上主角,最终斩获“视帝”。
      这是“天道酬勤”的励志案例,也是大部分天赋不佳的普通人所应学习的榜样。
      如果黎耀祥没有达到现在的高度,还仍然是个在二、三线打滚的奀星,那他极可能会面临我所说的中年危机(当然他现在也可能面临)。
      
      有些书的书名,你一听就会喜欢上,譬如《生活在别处》、《百年孤独》、《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再譬如──《戏剧浮生》。
      “看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高锟教授的专辑,仿佛是另一场的顿悟。他曾经发现了世人所不知的东西,然而,如今世人都知道了,他却变得什么都不知道;如今世人永远都会记住他,但他却连自己也忘记了。”
      我有时会想,“演员”可能是个很容易迷失自我的职业,一直都在扮演他人,即使下班却仍在揣摩角色的心态,最后在无数“人格”的迷宫中迷失,找不回本来的“自己”。
      然而另一方面,“演员”又可能是个更能认清“自我”的职业,通过扮演的角色不断发掘自身被忽视的一面,逐渐构建、丰富起“人”这个多面体,更饱满、更全面地认识“自己”。
      
      我不单预见到,更感到自己的中年危机已提前到来。
      我总感觉生命无聊;总想写出令世人惊叹的文字,但实情却是难登大雅之堂;总想做些有意义的事,却又自我怀疑其意义。
      唯一可幸的是,我还没有脱发。
  •     不得不说黎耀祥这么多年的戏剧人生,对于他确实一场蜕变修行。他怎么进入无线做演员,之类种种,不用说大家也知道,这是个多励志的故事。
      很小的时候看了一部《反黑先锋》的TVB电视剧。里面的人记得不多,邵美琪还有以大鼻孔的肌肉男,但影响最深的就是黎耀祥扮演的孟非凡。(当时这部戏闪耀明星太多想必大家一定都弱化这个角色了)记得他最深刻的原因,就是他总是六神无主对生活埋怨的一张愁苦脸。之后再看很多TVB电视剧如若有黎的电视剧必定跳过,因为那张愁苦的表情,或者不讨喜的角色。让我想看TVB消遣下生活的目的受到堵塞。
      直到柴九刘醒红遍大江南北的时候,我才发现以前那个愁苦的黎先生。早已是三料视帝。第一次开始关注他的电视剧《毕打自己人》一部300多级的港式情景剧,黎先生在里面饰演的社长。职场厚黑,面对身边的朋友却又暖暖人情味。这个时候黎生的眉宇气质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完美男人的坚定和胸有成竹,他身上应有尽有。在也看不到以前那张六神无主的愁苦表情。
      还是回到主题,写了这么多角色分析,其实只想说一个道理。相由心生。黎生的《戏剧浮生》业内的人可以看做一本教科书,作为观众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演员的好态度。无论你是一个伟大演员,还是一个普通职员。你选择一件事且无论以什么目的你将为它付出终身的时候,你就要思考这个行业。结合自身经验举一反三的运用到其中。
      入行20多年的黎耀祥。如今大红大紫。洁身自好从未有绯闻传出。对待粉丝的要求也是有求必应。黎生的健康形象,也正在指导着这一代年轻的人们。
      
  •     我需要一个演戏的世界让我生存下去
      ——读《戏剧浮生:黎耀祥论演技与人生》
      
      范典/文
      
      
      黎耀祥何许人也?多数人都不知道,但一见到他的相片,便会“哦”一声说:原来是他!这种惊喜同样会在《戏剧浮生》中找到,初以为这只是记录他演戏过程中的点滴想法,却是他毕生演戏吐露的经验和真情。
      
      在我们认识他的真相之前,请不要忽略这位演员在香港TVB作出的贡献,虽然多数是小角色,但你认识黎耀祥就是在这些小角色的累积中。作者收录在扉页的人生成长四连幅照片,三岁、六岁、十二岁、十七岁,时光虽未浇灌出他玉树临风的主角模样,可是他在无线电视参演的角色,从《射雕英雄传》中的周伯通、《西游记》里的猪八戒,再到近年来广受好评的《毕打自己人》的余家升、《巾帼枭雄》的柴九、《义海豪情》中的刘醒等等,他也蝉联两届获得TVB台庆两届视帝的荣耀。我们可以看到他从配角走向主角、从默默无闻走向视帝的宝座,这其中付出的艰辛拼搏是一般人无从想象的。
      
      本书收录了他58篇谈论演技的文章,共分三个章节:形体设计、节奏表达、演员思考。在序言里用了一篇罗展凤采访他的文章,谈到戏与人生的经历和关系,他也谈到自己人生最低潮时候所受的不平待遇,但他并未一味抱怨,而是更多的去“触摸”人生,他说了一段话,非常打动人:“我们必须在自己的生活里提炼出一些感觉来,捕捉真正的生活,包括了解人究竟是什么,自己又是什么。我们的工作就是要表达人……最简单地说,戏剧就是人生了。”
      
      正是在最低潮时候的生活经验教会他更多的观察人间世相的技能,这其实也是他对现今住豪宅开名车的演员们的担忧所在。没有生活经验也就无法在镜头前诠释出说服观众的精湛演技来。不食人间烟火固然是一项令人敬仰的本事,但观众就是生长在精彩纷呈、每天都在酿制戏剧的人间,你的不真实不会讨他们的巧,只怕到时真要“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了。
      
      黎耀祥构建演技理论并未停留在一味说教,这样恐怕会讨人嫌,吃力不讨好。好在他用人生、情感、经验作为探讨演技的一个平台,用二十余年在影视圈打拼而得来的见解来诠释演技。很多演员会在行业内受肯定,一定并非单指向他(她)的演技方面,而是综合评定:人缘、修为、品质……所以很多时候演员会害怕媒体曝露负面新闻,甚至刻意隐匿私生活、掩藏真性情。他们被公司缚以一种特定设计的模式走向市场,为了成全这种形象就需要不断的牺牲,甚至连人类最真实的情感也要加以遮掩、彻底从自己的生活中剔除出去。这其实是对生命的一种变相扼杀,在追求暴利的激烈竞争下,人性最美好的东西受到伤害。在影视圈打拼的男男女女十年沉浮,多数出不了头,而真正沉淀下来触摸到桂冠的也只有像黎耀祥这一类人,懂得人间疾苦、懂得不断摸索、真真正正沉浸于演艺事业的创作耕耘上。在人生上吃点苦、受点累,反而成为宝贵财富,多数人听说过这个道理,却很少有人真正去享受它。如同一篇小说的铺垫,伏笔有型,高潮才更显突出。黎耀祥利用其弹性的人生观来透视演技,其实从任何角度切入剖析都能分析入理,使读者容易在事例当中汲取这份经验的养料。
      
      除此,他还从西方好莱坞的演员身上吸收表演技巧,比如从西恩•潘在《米尔克》中对男同志领袖的精彩演绎中吸取那种一反因循旧有模式的形体表演,从布拉德•皮特在《本杰明•巴顿奇事》中内外悬殊极大的表演中体会不同状态下的身体反应,还有从威尔•史密斯在《七磅》中学到沉稳老练的专注表演态度等等。
      
      当然,他也从国内一些影片入手分析自己同行好友、自己的表演心得,以及一些并不知名的演员的表演。他有一个观点非常不错:演出可被独立评估。这当然是从一部影片的综合考量和演员的表演对照得出的反差结果,近年来也可以看到许多影片,制作阵容庞大、剧情弱智,但是演员表演却可圈可点,黎耀祥认为“即使导演的拍摄手法及剧本铺排不足,演员依然可通过自己对角色的安排及统一,完全体现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从而感动观众”。这样的观点实际上是替那些自叹命运不济的演员们铺出头路,正好像在说“行行出状元”的话来抚慰你低贫的职业一样。但话说回来,正是处于不被人重视的职位,也正是让你感受社会经验的最佳时机,像上面说到的黎耀祥所处的低谷期其实是赋予他更好的珍惜如今得来的荣耀的伏笔,如果没有足够多的锻炼和准备,即使你一夜之间上位,等待你的将是无止境的片约和剧本,没有实力一样会被淹没,而那个时候经历过追捧过后的一落千丈反而会比怀才不遇更痛苦。
      
      实际上,一个好的演员在修为和人生态度上端正自己、努力积累,并有独立意识,不受制于商业、名利的盲目追逐中,不怕不会成名。我也曾当过一些电视栏目剧的客串小角色,会发现镜头前后人所展现出来的不一样的东西,很多时候不起眼的小角色往往受制于导演的定型,根本无法融入自己的技巧。星爷的《喜剧之王》早就道明那种戏剧人的艰辛状态,有句台词很刺眼:“不管你看得起看不起我,我都是一个演员”,黎耀祥则用自己的话作了一个对应:“其实演员的终极目的,就是要透过角色去告诉观众,人生究竟是怎样一回事”。
      
      我想这本书除了提供给演艺圈人士可参考的价值之外,也会同样让一些影评人、对生活缺乏经验的人得到宝贵经验。因为毕竟没有多少人可以将辛苦摸索得来的人生经验坦诚交待,尤其是一位演员。
      
      
      
  •     已然两度斩获无线最佳的新晋视帝黎耀祥,颇让人想起三年前的夏雨,从来戏骨,演过一堆脍炙人口的配角,终于熬成葡萄成熟时,区别在于,夏雨老爷子卅年前已然是与朱江、周润发等齐名的小生主角,今次获封视帝,乃折返后的涅槃重生;而纵观黎耀祥的作品谱系,可清晰看到从训练班毕业担将军甲士兵乙起,世纪末数年暂别电视台拍大银幕,几乎未曾离开过彷如昔年大制片时代批量工厂运作的无线,其之好戏,亦是亦步亦趋稳当走来,少却诸多所谓娱乐圈的规则纷扰。《戏剧浮生——黎耀祥论演剧与人生》的出版,固然首先是他执笔专栏《戏假情真》的总结,内质却明晰道出廿数载,自路人演到周伯通、八戒以至柴九的艺海生涯所秉承的内心逻辑,如无这些点滴修习、观察研究,想来今日的黎耀祥,终不过青春流逝,再做头大无脑的闲角罢了。
      全书的目次亦如同文字般分明,分作“形体设计”、“节奏表达”、“演员思考”三大板块,内容往往自中西具体演员为例证入手,阐释一个条理与观点。尽管作者在开篇罗展凤对其所做的访谈中表示“演员要学习的是哲学,而不是电影,如果没有哲学这个基础,所有的表演都是空泛的”,他的文字却并未有拘泥于理论化的表述而陷入另一种空泛,这自然与其长期的演员生涯实践历练有关,文字虽说的是理,却在在深入浅出,到达实践性的彼岸。诸如在介绍演习中的“停顿之必要“时,接连引入其有份参与的无线剧集《楚汉骄雄》与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录影《This is it》,来说明“停顿的可贵,在于演员与观众同时作出交流,让大家一同进入那幻想的空间里面”,更不乏以高仓健的作品来佐证对于一个好演员的看法。作为一个资深的演员,其对于演员的形体节奏及作为演员本身的内在哲学思考,实在令人刮目相看,在普世眼光中,一个电视台艺员(尤其是如同TVB这般批量生产视觉商品的大企业),除了在自己的表演修为中尽其所能,还能积极思考如“‘戏’是应该要精心设计地去‘演’,还是要自然舒服地去‘演’”或“在戏剧的世界中,是否需要‘特别’利用技巧去表达人的生活呢?”这样的有些形而上的问题,实在是非常难得的。
      演过无数好剧烂剧正片咸片的黎耀祥,在文字中并没有如许多名人写字一般对自己的所谓奋斗史夸耀一番,他所有的成就,都浓缩在各种可见的资料中,而在书内,则展现出另一番理性思维的从容淡定。他在多篇文章中反复言说到演员的外在形态与内心的关系,指出作为一个好演员,对于“感受”对手、自己的存在以及环境气氛的重要性,更直言“要感动观众还得看演员的内心,而不是光看演员表演的技巧及表象”,就这一点回望哪怕仅局限于无线本身的演员阵容,亦是令人唏嘘不已,四十载电视风云,造就不少来得戏入得戏的上佳演员,亦沉浮了不少昙花一现的偶像,终其一生都未能将内心与其俊朗外表化为一体,成为瞬逝谈资者不在少数。
      这样一本论述表演的文集(自然,这够不上“专著”的高度),相当容易令人联想到许多表演理论的鼻祖——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他的《演员的自我修养》。但黎耀祥坦言自己至今未能看完斯氏著作,但重要的是培养对万事万物的情怀与感觉,因为“没有情怀的演员是很难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表达出来的”。笔者有幸看过黎耀祥投入大银幕的四年间(1998-2002)及之后所拍的数部电影如《丧尽天良之烹尸》、《头号人物》及《情癫大圣》等,由cult剧到喜剧到社会正剧不一而足,在深知电影表演之于电视表演的难度的黎耀祥演绎下,内敛的变态狂魔或机关算尽的警察署长,都被演出一种“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含蓄味道。笔者印象最深当属《头号人物》中被色诱导致珠宝失窃的警官,为记者亦是好友周华健捅破真相后的表演,并无流于表面的歇斯底里也非精神失常的抓狂,而是定定望住对方,眼神中的绝望压过了表情的木然,角色最终饮弹自杀,是通过过道上的记者周华健听到枪声间接表现,而之前的戏码做足,即令观众对角色的结局既有震撼,亦复感觉意料之中。在《戏剧浮生》中,有一段文字是黎耀祥对与外在于内在的思考:“演员演出的状态有时真的很奇妙,外在的东西愈多,内在的东西就愈少:演员把创作的注意力集中在外在的东西时,内在的东西往往就会不自觉地被淹没,甚至消失的无影无踪。”
      岂止是内在于外在,作者的视野直接关注到作为演员的大基础:情怀,做人,对生活的触动与感知,由内向外的内心与形体协调。这些是理论但全部需要在实践中特别是在演出过程以外的生活中体会。而这些,是当今无忧无虑比当年更像商业符号而不是影戏工作者的演员们所万难达到的,黎耀祥自己亦承认无法通过单纯的言传身教来改变现状。笔者亦曾关注港产文化(自然包括港剧)多年,与黎耀祥同类型的演员,刘松仁似乎更契合这样的气场,平民化、善于观察生活,表演形态的由内而外。而在罗展凤访谈中,黎耀祥回顾他演戏的努力功课(看许许多多各种视像节目)、哲学思考甚至与好友刘青云的交流,说到他们认识二十年,更重要的是刘是“用行动、语言告诉我、我是‘得’的人”,于是念及《我要成名》中,二人为数不多的对手戏,场场论及做演员的甜酸苦辣今昔际遇,一再随手随口做些说些老友记的默契动作,现在想来,其实是情怀与遭际水到渠成的缘故罢。而《戏剧浮生》,即可以是黎耀祥个人的表演史,也可看作是戏剧甚至影视表演的一份忠心参考,因为是由作出有目共睹好戏的好戏者执笔,因而有了更多的认同,因为是浸透理性思维,是故纵然字里行间几多重复,几多啰嗦,几多点到为止,却是坦荡荡,教你沉得下心来,重新审视在当今浮云遍地的境遇下,表演的意义,但若言简意赅,也许只是“hold住”而已。
      
  •     把电视调成静音,看到人物用夸张的反应、做作的表情来你问我答,好像传统戏剧一般演绎着通俗的电视剧,这让人感觉惊悚的一幕发生在两年前,它让我对TVB突然的厌恶了。在此之前我尝试着看了一些大陆剧,尽管拖沓凌乱,但演员的表演跟港剧对比,顿时显得香港演员的形式化。还好TVB有个黎耀祥。
      因此在这两年与TVB藕断丝连的揪扯中,黎耀祥成了一个砝码。通过这本书不难看到,他确实是用心琢磨着的,而不像更多同僚,在流水线上身不由己地自废了武功。
      
      这部书是他心灵的一扇小窗,借以窥探他的演技观、戏剧观甚至人生观。尽管由于出自专栏的原因,使得文章之间缺乏系统性,且有些重复论调之嫌,却也不难读出充斥在他演绎生涯中的各种二元论:
      
      
      电视剧还是电影?
      在正文前长达50页的罗展凤访谈中,提及了电影与电视剧,提到了他从TVB出来拍电影的四年,他同意“较偏爱电视剧的生态和演出”,因为觉得电影班子的人很陌生;在演出中,电影唯一的优势是实景,但拍摄程式上,电视剧一场戏连拍,电影常常分镜头拍摄。但不管怎样,与其说这代表了他对电影和电视剧的不同感情,不如说是一个经历风雨后的中年男人,对安稳生活的依赖。
      
      
      生活化演绎还是戏剧化演绎?
      即黎耀祥所谓的“自然派演法”还是“刻意演戏法”。这是在天涯等论坛上、两地剧迷吵得最凶的话题,当我还是港剧迷时,感觉大陆演员松松垮垮、纠缠细枝末节,香港演员则更顺眼;经过了前面所提到的洗礼后,猛地不能适应香港演员的做作。包括某些从邵氏混到如今的老演员(如岳华),虽然被封“老戏骨”,但程式化的演技如附骨之蛆,难以拔出。(有趣的是,在美剧中很难让人发现这两类明显极端的演绎风格。)
      黎耀祥在这一点上也多有论述,在描述这两者时,他的感情是微妙的,对“自然派”,他直说“真实闷出鸟来”,潜藏着血统中的敌意;对“刻意派”,他说“……会有一些既定演法,他们总是要满足一种传统戏剧之表演程式:‘感受、判断、反应’,他们不止会做,还会加倍地做,唯恐观众看不到他们那精湛之演出。”隐隐透露着对同僚的不满。当然,最后他站在更高地角度概括了这个问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学”,大意是无招胜有声,若非要论门派,变已落了下成。刻薄者可以认为他这是在和稀泥,推崇者可以认为这是到了一定境界后的修为。
      
      
      形体设计与节奏表达?
      若将表演与音乐相比,那么演员那喜怒哀乐的表情、闪转腾挪的动作等,就好比旋律;而音乐要达到极致,除了旋律,还需要节奏。黎耀祥各花了一章论述这两者:对前者,他分析了电影中、生活中各类人的表现和反应,琢磨了某个细节如何演绎和设计;对后者,他剖析了某处是否改停顿、该挺多久,在不同的节奏之间如何设置转接位等等。作为演员,需要像歌手显露音色和音准一样,做好形体设计与展示,也需要有演奏者那样准确而富有创造力的节奏把控能力。
      
      
      肉体拿捏与灵魂投入
      还是那个演员与歌手的例子。两者都需要基本的技巧和感情的分量。技巧之于歌手,大抵是嗓、喉、鼻、胸腹的掌控;技巧之于演员,也跳不出五官身形、各个肌肉的紧张放松。有所不同的是,某些歌手唱功平凡、甚至跑调,但凭借独特风格、创作能力或是感情融入,照样赢得喝彩。但演员至少要跨入基本的门槛,演技不能太生硬,方能谈得上进一步的提升。
      关于演员的技巧(肉体拿捏)和灵魂投入(感觉),黎耀祥在书中许多文章都提过。其中《拒绝虚假的符号表演》中,他以刘青云的《神探》“被批是把过往演过角色合成”为例,说到:“一个影龄超过三年的演员,相信没有一个表情神态或声线声量是观众没有看过的……既然演员的表情技术有着先天性的极限,那什么才是吸引观众及令演员将不同的角色区分出来的元素呢?我觉得那就是每个角色的独特感觉!”在其他几篇中,他也一再强调那种需要演员投入的、呈现给观众的感觉。
      
      许多读者对此书评五分,大都感叹“难得”,即,一个在商业氛围内的演员能整天去琢磨这些事儿,已是难得。不过单以内容和质量来说,还有些遗憾,有些地方过于口语化,还有前面提到的缺乏严谨的系统性。当然,更大遗憾在书外,这样一个有天赋、肯努力的演员,在香港电视剧的泥沼中,纵使灵光闪现,惜恐独木难支。
      
  •     浙江电视台的《1818黄金眼》产生了个段子,这两天正在网络疯传。警察抓住一个自制八十多件工具入室行窃的小偷,问他为什么做这行,小偷答:“人生就像一场戏,有人扮演警察,也总要有人扮小偷。”人有扮演任何一个角色的自由,选择其中一种,并在原地不动,是出身、际遇、性格联合作用的结果。
      
        黎耀祥选择的角色是演员。1983年加入无线电视台营业部,1985年入演员培训班,第二年开始幕前演出,在“闲角”位置奋斗多年后,连续三年荣获TVB万千星辉颁奖典礼大奖。他很红了。但他同期的学员,多数已经转行,还在圈内的,只有他和周海媚,同属TVB名角的,多数选择北上淘金,他没有,他不喜欢别人为他配音——他是个演员。 他选择做演员,用二十多年时间揣摩演技和演戏,演戏之外的生活,还是和演戏有关,他读书、写作,周末时间全部用来看影碟,和刘青云是多年好友,也是因为刘青云对演技的热爱和他达成了一致。他的私人生活被压缩在一个狭小的领地,一切只为滋养戏剧生命:“我的世界某种程度上是疯的,没有娱乐”。接受采访时的话语,隐隐有苦修之意。
      
        但他琢磨演技打磨自己的那个地方,却是TVB,是戏班的新世纪翻版,是一个嘈杂浓艳的江湖,新闻里看得见的,都是“饭局价”、“一哥一姐”。活在这里,要的是老辣,凭的是颠扑不破的套路,熟练地说出“做人最重要是开心”是入门秘技,一切重大问题,最后都在煲汤煮面上获得轻易的解决。黎耀祥就在这个时刻,这个地点,在火光冲天之中,打磨自己的演技,苦思冥想人生的玄妙之处,甚至撰写了一个题为“戏假情真”的专栏,毫无八卦秘闻——尽管他有的是便利,专心探讨演技,最后结集成为这本《戏剧浮生》。
      
        这本书和演技有关,从题目看,对普通读者是枯燥的,“表情节奏与反应”、“停顿之必要”、“对白的分寸拿捏”、“拒绝虚假的符号表演”,但似乎,他说的又不是演技:“演员演出的状态有时真的很奇妙,外在的东西愈多,内在的东西就愈少;演员把创作的注意力集中在外在的东西时,内在的东西往往就会不自觉地被淹没,甚至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本书后的相关推荐书目,是《香港新浪潮电影》、《迷影文化史》,都是响当当的专业电影书,但这本书最后的落脚点是人生。人生的玄妙之处,不在他的心得里,而在于他就是心得。这种选择、专注、弃绝就是心得。做生意、写作、修行、婆媳关系,到最后都是同一件事,全情投入,并且在那里面享受自己的角色。
      
        而我最后的感觉还是不安。演过周伯通、阮小七,以及各种乱世枭雄的他,竟有那么一颗敏感的心,他借助表演说到秋天的味道:“你是否是一个有情的人,是否是一个对生活环境有触觉的人,都很重要。我很有趣,我是能‘嗅’到秋天的人。”我想起的却是香港的人山人海,《戏剧浮生》书前他的照片,从小时候直到《巾帼枭雄》里的柴九,一点点变得有内容的脸。戏是假的,情必须是真的,唯一超脱的时刻,是秋天味道袭来的时刻。
      
      
  •     戲,是濃縮的人生
      藝術,是意念思緒的表達
      演員,是能把人生各方面吸收消化,然後融會貫通再美妙重現的人。
      
      “對我來說,演戲其實是檢視人生。” --黎耀祥
      
      這本書不是教演技的基本功、或給出標準答案的工具書,更重要的是,它告訴了我們一個真正演員應有和必要的內在素質。戲,不光是怎樣”做“,背後付出的精神和專注是更多更多。 黎先生在本書用簡潔清晰的文字,紀錄下他對戲劇和生活的細微觀察、感受,再加上累積有二十多年經驗的思考和分析,集結下來的心得,很多是我們觀眾甚至是同行都不曾想過的。
      
      作為一個普通觀眾,看此書為的,不是學會剖析演員用了甚麼技巧,而是領略演員豐富的心路歷程,看完你會更敬佩這些真正的演員,更懂得欣賞他們對戲劇的細緻用心、甚至癡心,而不單單只是明星一面的個人魅力。
  •     这时代,明星出书见怪不怪了.
      如果你以为这也是一本明星出的不痛不痒,只为了过把瘾出的书,那你就错了.
      演戏已二十余年的tvb视帝黎耀祥,演技之精湛,行内行外皆知.只是,在这本书面世前,我们都不知道原来他对演戏和人生有这么一套完整的理论,更不知道他的哲学有如此之深的研究,还有他不亚于专业作家的文笔.
      
      这真的是一部惊喜,值得探讨的工具书!
      黎耀祥以他的见解,诉说何谓演戏,何谓人生
  •     黎耀祥以实而不华的文字,低调而冷静的观察,撰写他于演艺生涯沉淀了二十四年对演技与人生的思考精髓。
      
       演戏这一行很难捉摸,不成功固然不快乐,成功也不代表快乐,因为演戏涉及精神上的创作,不是纯粹的物质满足.寻求角色的过程很痛苦,像不断摸索一个生命.倘若真心,认真的演戏,必然不会快乐.对我来说,演戏其实是检视人生. 很喜欢这段话!~~
      
      好书!!
  •     《义海豪情》23集有一幕让我映像深刻。
      
      参加了游击队的刘醒去集中营中救回了九姑娘,坐船护送她去大后方治病,九姑娘在昏迷中醒来,他送她一颗手榴弹。
      他说:“收好它啊,我只有两颗,送给你之后,我就没有了。”
      九姑娘不放心又怯生生地问:“那另一颗你给了谁啊?”
      刘醒凝视着她顿了一顿,说:“给了晴晴啊,你以为是哪个?”
      
      
      我后来一再地想起这一幕,叹服黎耀祥此这一停顿的微妙。
      
      九姑娘同刘醒的爱情好比抗战八年岁月里一个又一个的日子,沉默悠长,波澜下是心领神会的平静,从不需开口言明。
      而在这里,被痛苦和疾病、以及再见刘醒的巨大惊喜震撼九姑娘,在这一刻的条件反射,让她放下变成一个打翻醋坛子的寻常女人,放下一切恪守的距离、身份的束缚,不假思索就问出那句“那另一颗你给了谁啊?”,焦急的甚至来不及找到一个如往日那样相敬如宾的语气。
      刘醒停顿的时间比正常的对话间隙大约拖长了两、三秒钟,他没有选择立刻辩解,他让九姑娘等。
      他让九姑娘等,存心让面前这个“露出真面目”的九姑娘着急一会儿,义气仔女,他们在大时代里穿梭相互搭救于水火,哪怕是在19集她抽鸦片后精神崩溃涕泗横流,他揽住她喊出那一声“别走”,她都只是默默地流泪,在他怀中破涕为笑,她习惯于自己是江湖人口中的“九姑娘”,以九姑娘的方式态度为人处世,冷静理智,哪怕是面对爱流泪时,也没有多说一句话。
      这是他第一次看到九姑娘露出女人的本性,问题的答案又分明在这里——所有观众听到九姑娘的发问心中一定没好气的OS:还不是给了那个老不死的日记晴。
      他让九姑娘等,稍后才告诉面前这个毫不设防又有些不高兴的女人答案。在这二三秒之中他们连醒哥与九姑娘的身份都不是,他只是一个男人,她只是一个女人——你太美好,请你留驻。他对她的问题感到好笑、惊奇,又享受这他们相处时少有的一刻,情思弥漫的一瞬间。
      就是这两三秒的停顿,让整段对白充满了情感的张力,醒哥眼神里的温柔也多了几分。
      黎耀祥是如何想到这里需要有这样一个恰到好处的停顿的呢?相对于四十分钟的剧集,三秒钟的空白并不短暂,他又是用怎样的眼神、身段,让演员的情绪如藤蔓延伸到观众身上,观众被戏味感染,沉浸其中,故而剧情显得藕断丝连,张弛有度。
      《戏剧浮生》出版时黎耀祥刚刚结束拍摄《巾帼枭雄》,拿了三个视帝,风光无限。我以为他以“出书”之名出的必然是一本写真集,讲讲过去,讲讲家庭,谈谈幸福,甚至教教做人,如是而已。没想到整本书除了开头十几页有纪念意味地放置了他从出生到现在的纪念照及剧照,余下扎扎实实的近两百页,讲形体设计、节奏表达、角色与演员的关系,评论业余时光里看的一部又一部电影,从《小武》到《变形金刚2》,他分析男女主角的肌肉、神情、心理乃至呼吸。
      书里他说:“演出讲求平衡,强与弱,快与慢,夸张与收敛,任何一方面被过分强调都可能影响演出效果,成功而好看的演出,有时候是需要演员把两种极端的状态巧妙地互补不足及取长补短的。”
      读到这里,我明白何以《巾帼枭雄》里那个讨薪时咆哮起来如同马景涛附身,怒目圆瞪牙酸肉紧的柴九,和《义海豪情》里温柔凝视九姑娘笑而不语的刘醒,都可以获得当年视帝的原因了。
      演完《义海豪情》的黎耀祥在TVB BLOG上坦言自己沉迷在刘醒的角色里久久不能自拔,仿佛背负了一个中国人的一生,走一段和刘醒平行的命运。
      书的最后他亦道:“虚拟的演戏世界和身旁的现实世界难分真假,都市人的虚伪与演员的真情更是复杂难辨,很久很久以前曾经在一篇文章中看到:不要相信,总之,不要相信,今生今世,只是个戏子,永远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眼泪。”
      黎耀祥凭借巾帼枭雄一、二一飞冲天走上一哥宝座,各处登台、走秀、参加综艺节目耍宝,习以为常地随口唱起在《义海》末尾把我感动的一塌糊涂的《红蝴蝶》。我就这样目睹着他在不惑之年走了一条“演员—角色—明星”的TVB典型包装道路,又真心祝福他,认为一切理所当然,不论他在镜头面前表现如何,他的内里都是一个冷静的分析者,早已洞悉戏剧、经历浮生,或者说,戏剧和浮生早已相互交融缠绕,变成了一回事情。
      
  •     至今,我仍然记得电视剧《巾帼枭雄》的第一集:柴九一副乞丐的样子出现,与大量逃难的饥民企图强抢官运的白米;柴九辗转来到无锡,想进妓院却发现身上没钱, 之后无意中烹杀了黑帮当家的爱犬,惨被殴打之外还遭到被逼“咬着狗骨跑”的侮辱。这个主角在后来剧情中,经历了多番生死患难仍“屹立不倒”,终于赢回了不 少观众的赞叹和掌声,而“柴九哥”的名誉可谓实至名归。《戏剧浮生——黎耀祥论演技与人生》不是黎耀祥的传记,也不是藉“柴九热”余温的添食之作,它是一 本旣认眞又严肃、探讨祥仔于演艺生涯沉淀了二十四年对演技与人生思考的书。也许读了本书后,你会明白为甚么柴九的“成功”离不开他前半生的坎坷,正如祥仔 在影视圈打滚的日子里所经历的一样。因为祥仔在书中特别强调,演戏的成长和人生的成长是一样的,都是在不断学习。没有开窍这回事,只能慢慢累积,反复验 证,在一连串的失败、错误中逐渐改正和成长过来。
      
      在未饰演柴九一角和获封“视帝”之前,祥仔其实早就被视为好戏之人。原来刘靑云在 二十多年前就一直“睇好”祥仔,常常说这个演员是“得”的。此外,只要近年看过《秀才爱上兵》和《巾帼枭雄》的观众,就更加不得不佩服祥仔的演技越来越炉 火纯靑。在演艺圈浮沉多年的祥仔,没有俊秀的外形,没有特殊的背景,有的只是一颗对戏剧艺术充满执着的心。在《戏》一书中,你会发现祥仔是个思考型的人 物,他每日不停出入“搭出来”的电视剧厂景,但从来没停止过对演戏和现实作不同层次的深度思考;他批评年轻一代的演员大多不会演戏,不是以“阴谋论”出 发,而是通过多年来的观察,针对整个电视业生态在改变,演员欠专业训练又缺乏进修演技的意识,所以才有感而发;他说演员要学习的是哲学,而不是电影,如果 没有哲学这个基础,所有表演都是空泛的。重视演员修养的梁朝伟,从电视剧转战电影,也花了不少时间去学习哲学与钻硏演技,才战胜了某些人对他只有性感的偏 见,证明自己不只是一件消费品,而是艺术。祥仔重视思考的一面在〈访谈:一个演员对演出与生命的反思〉一文中,完全细致地体现出来,値得好好一读。
      
      全书分为三部分,包括“形体设计”、“节奏表达”和“演员思考”。前两个部分,祥仔集中以戏论戏,说演技方法、角色表情、情緖与对白语言的节奏掌握等,最好 看的莫过于他加揷了大量日常影视剧的例子作引证,让读者从纯演技的角度去重新感受当时演员散发出来的戏剧力量。最后一部分重点讨论“演戏和人生的关系”, 这可算是初入行的演员必读的入门课。
      
  •   度过三遍次此书,记不得里面太多演戏技巧的文字,一直忘不了的是黎耀祥真诚的态度和沉稳的心态。
  •   解决你的青年危机先。
  •   实际上,一个好的演员在修为和人生态度上端正自己、努力积累,并有独立意识,不受制于商业、名利的盲目追逐中,不怕不会成名。我也曾当过一些电视栏目剧的客串小角色,会发现镜头前后人所展现出来的不一样的东西,很多时候不起眼的小角色往往受制于导演的定型,根本无法融入自己的技巧。星爷的《喜剧之王》早就道明那种戏剧人的艰辛状态,有句台词很刺眼:“不管你看得起看不起我,我都是一个演员”,黎耀祥则用自己的话作了一个对应:“其实演员的终极目的,就是要透过角色去告诉观众,人生究竟是怎样一回事”。
  •   众多影评中您是最读的懂他的
  •   看完总觉演技体会处过于浅白,重复之处颇多,更喜欢前面的访谈,深扎下去到他的心里。遗憾这本书出来的时候,还没有刘醒,比起柴九,这个人物更让我念念不忘。
  •   虽然文字的表述手法上有些浅白,但是书里却传达着一种真诚的态度。
  •   想看这书。
    但是他大红后的角色都不爱。
  •   你喜欢看他以前的什么角色?猪八戒?我还没看过那个
    不过很喜欢《铁血保镖》中他的角色
  •   喜欢他在各种小烂电影里。喜欢周伯通,喜欢吴坚毅,喜欢陈季常,喜欢小人物黎耀祥
  •   ……小烂电影,我记得当时他拍了很多电视效果的罗兰式恐怖片
  •   慕老師!!!!!!!!!!!
  •   我有一次做梦的时候梦到那首歌,感动醒了。。。
  •   :“虚拟的演戏世界和身旁的现实世界难分真假,都市人的虚伪与演员的真情更是复杂难辨,很久很久以前曾经在一篇文章中看到:不要相信,总之,不要相信,今生今世,只是个戏子,永远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眼泪。”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