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聯生活周刊封面故事 生活卷

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作者:三聯生活周刊 著  页数:344  

前言

  編輯部的話  《 三聯生活周刊 》 創刊於 1995 年,這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在 《 讀書 》月刊後出品的又一份量級雜誌。從構思、試刊,到正式創刊,直至今天它成為中國內地最有影響力的雜誌之一,眾多當代中國文化界、傳媒界、思想界的代表人物都曾與這份雜誌有過或淺或深的交集-董秀玉、錢剛、楊浪、朱學勤、胡舒立 ……   真正在十五年時問裡決定了這份雜誌核心價值與外在氣質的人,是主事者朱偉和潘振平,以及一眾不可多得的主筆:方向明、胡泳、苗煒、舒可文、李鴻谷、王小峰,以及更多年輕、獨立、富有才華的記者。  如果你以為我們要說 《 三聯生活周刊 》 是中國內地最好的雜誌,那絕對是誤會了。把這份周刊與今天內地大小城市報刊亭和書店裡面越來越多、越來越精美的報章和刊物一併比較,它並不能掃一眼就跳出來。但這樣的比較有失於單薄。比如說,很多人並不知道, 1995 年創刊的 《 三聯生活周刊 》是最早嘗試市場化的中國刊物,在那以前,雜誌的「市場化運作」,對於中國內地出版界、傳媒界幾乎是個空白的概念。這本雜誌在中國內地誕生,里程碑的意義非常重要。 對中國傳媒有興趣的讀者,大可以延伸一步,去回望今天中國市場化刊物出現的編年史,你絕對會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甚至可以寫篇論文搪塞你的老師。  看到這個編年史以後,還有興趣的讀者,就可以再往前挪一兩步,從更近一些的距離觀察 《 三聯生活周刊 》 這本雜誌的光譜。在策劃這個封面故事系列時,我們編輯部得以瞭解到它在創刊之初的自我審視、對將來方向的規劃、對實際運作方式的嘗試、對自身風格的定位,細碎而又合理有序。在這個生長的過程中,不同的主筆依次出現,就像一部歷史中先後登場、秉性各異的名將。  最獨特的是,當外界以為它已經好看了成熟了-甚至還開始賺錢-的時候,它自己又變了。而當很多媒體都在因為競爭加劇而盡力求新時,它偏偏相形靜默。變和不變,為什廢?市場無形之手是原因之一,是否也因為有某種歷練了十五年後的自覺?卻尚未有答案。  但當細讀十五年來每個專題-比方說當它達到 600 期時的每個專題時,你會發現,他們幾乎涵蓋了各個話題領域-政治、財經、社會、法律、歷史、人文、消費、軍事。每個專題都枝葉茂密,根脈深植。它不是一份最有話題性的新聞周刊(像錢剛曾經希望去磨礪的),也不是思想者的後花園(像朱學動曾希望去耕耘的),它是一個文化人眼裡的現實世界,看待這個世界的眼神很複雜:理性,有時有點冷漠;獨立,有時有點落落寡合;透徹,有時有點世故;內斂,有時有點嚴肅;關懷.有時有點傷感。  把這十五年來-恰好是中國發生最大變化的十五年來的專題讀一遍,噢,中國是什麼樣你全知道了,該愉悅的愉悅了,該憤怒的憤怒了,該著急的著急了,該思考的思考了,你瞭解了中國的世像與因果。而且最難得的是,作為讀者和觀眾,此時,你的獨立性沒有被媒體引導、干擾和侵蝕。這是這份雜誌最獨特之處。  我們把這十五年的無數封面故事反覆細讀和甄選.逐一呈現給讀者。在策劃 、甄選和編輯過程中,我們最艱難也是最有價值的體驗,是抓住客觀事件隨時間而起伏變化的尾巴,無論文化也好,財經或是社會也好,每一個領域都如此,因為這就是變化的中國。  三聯書店(香港)編輯部

内容概要

  中國人的生活變化,應了鄧小平的名言,一部份人先富起來了,從小貨車到寶馬、從膠袋到LV,外國名牌俘虜了國民的心,支撐着他們對「中產」這個新階級的身份認同;以往封閉的門戶開通了,他們能周遊世界揮金如土,更能告別故里移民他鄉,一切看來都像一個新世界。  但是,改變未必都是美好的。奇怪的食物添加劑威脅健康,因資源爭奪而致的育兒壓力折磨父母,文明進步的背後總是會發生問題。於是有人主張告別繁忙與壓力,重新過種花喝茶的懶人生活;也有人鍾情於網絡世界的罵戰,發洩滿腔積怨,或者只是圖個過癮。  這是一場「小」革命,一場生活的革命。  「他們既沒有西方貴族的族,徽甚至都沒有像樣的家譜──在這個消費時代,Logo的力量幾乎等同於身份證同。」  「住在城裡還是郊區,買精裝修的房子還是自己動手,現在,決定這些事情的已經不再單純的是你能兜裡掏多少錢,而在於你想選擇一種什麼樣的生活方式。」   「三聯生活周刊封面故事」系列:  《三聯生活周刊》創刊至今逾十五年,而近十五年,恰好是中國發生最大變化的時期。我們從這十五年的封面故事中精選具代表性的文章,分門別類出版,讓讀者回顧中國的變化。  繼《邵氏光映系列》、《號外三十》、Modern China系列(《周末畫報》、《生活》和《新視綫》精選文章結集)後,三聯書店又一次出版當代中國具影響力的刊物叢書。

作者简介

  編著:三聯生活周刊  《三聯生活周刊》創刊於1995年。這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在《讀書》月刊後出品的又一份重量級雜誌。從構思、試刊,到正式創刊,直至今天它成為中國內地最有影響力的雜誌之一,眾多當代中國文化界、傳媒界、思想界的代表人物都曾與這份雜誌有過或淺或深的交集——董秀玉,錢剛,楊浪,朱學勤,胡舒立……真正在十五年時間裡決定了這份雜誌核心價值與外在氣質的人,是主事者朱偉和潘振平,以及一眾不可多得的主筆:方向明,胡泳,苗煒,舒可文,李鴻谷,王小峰,以及更多年輕、獨立、富有才華的記者。  《三聯生活周刊》:  《三聯生活周刊》的前身為鄒韜奮先生在上世紀二十年代創辦的《生活周刊》,1995年由三聯書店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於北京復刊,其定位是做新時代發展進程中的忠實記錄者:力爭以最快速度追蹤熱點新聞的前提下,更多關注新時代中的新生活觀,「以敏銳姿態回饋新時代、新觀念、新潮流,以鮮明個性評論新熱點、新人類、新生活」。

书籍目录

編輯部的話壹 消費時代消費時代的早春二月新奢侈年輕人的物質主義中國消費者改寫奢侈品消費規則百萬元寶貝瘋狂的禮品貳 中產崛起你在哪個收入階層富人調查中產階級的名牌青春期民間財富的代際轉移參 生活方式新住宅運動周遊世界汽車的社會網絡暴民高爾夫的階層之變花草茶事的生活美學添加劑時代的謹慎生活為了孩子的資源爭奪移民的理由圖片出處

章节摘录

  從「打折年」到「倒閉年」到「批發年」消費平淡被認為是二十世紀末中國經濟的「一塊心病」。  從生產不足到流通「瓶頸」,再到消費「掉鏈子」(編按:跟不上),我們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消費時代。面對陌生的難題,面對陌生的時代,舉國上下殫精竭慮地刺激消費,提前消費,但為什麼始終啟動不起來?  有人說,只有當真正的中產階層形成了,而且在人口中佔紡錘形的多數時,  我國的市場經濟信用消費才能建立起來,消費和市場才會進入一個更高的層次。但我們能否容忍忙於購買和還債的日子?更重要的問題是,中國可能出現佔人口多數的中產階層嗎?對消費的重新認識使我們正試圖仿效美國式的消費經濟模式,可消費必然以消耗資源為代價。中國的發展靠的是徹頭徹尾的自我資源資本化,為了追求注定沒有盡頭的物慾生活,我們是否真要陷未來於貧困之中?  在激情的消費時代,喜劇離我們很近很近,悲劇卻離得很遠很遠,遠得可能我們一輩子都看不見。但它確實在那兒。  消費「掉鏈子」  清晨8 : 35,一名中年女店員從地鐵站上來,拚命地朝達處張燈結綵的北京翠微大廈跑去,大廈前的廣場上,已經聚集了上千號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的人群,她要在忙碌中度過這1999年的第一天了。9 : 00,翠微大廈開門營業。人群也開始騷動,但卻沒有一個邁進富麗堂皇的商場大廈,而是潮水般向門前那一排福利彩票發售窗口湧去,在大廈裡,店員們高興地等待著,他們相信,那些乘興而來的摸獎者一無所獲後,終將會進來把兜裡剩下的百元大鈔花費掉。  他們後來不得不承認自己想錯了。翠微大廈業務部的敖鐵林告訴記者,元旦那天商場裡的客流量確實增加了一倍多,營業額卻只有 359 萬元(人民幣,下同) ,只相當於平時雙休日的水平。敖鐵林很懷念一年前商廈剛開業時的火爆場面,他就是不明白:「為什麼老百姓寧可拿幾百塊錢摸回一個劣質鋼精鍋,卻不捨得到商場裡一分錢一分貨地買東西呢?」  日子不好過的並不僅僅是一個翠微大廈,1月19日,北京市商委公佈了1998年全市109家大中型零售商場的經營狀況:  30家虧損,19家不賠不賺,其餘60家共計盈利6.86億元,利潤率也僅是2.93%比1997年還少了0.57個百分點.市商委新聞發言人張秋白說,連鎖超市和一些歷史較為悠久的中檔商場尚能微利經營,近幾年新閒業的豪華商廈則「基本上都是虧損」。慘淡的愁雲將那些光裝修就花去上億元的大商場壓得欲哭無淚。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