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攻

出版时间:2000年7月  出版社:正文社  作者:酒見賢一  
Tag标签: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墨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4条)

 
 

  •     这本小说我认真的从头看到了尾,整体感觉还是不错的,一个日本的作家能够将中国战国时期的故事写得很逼真,实在让人惊叹啊,可见咱们中华的文化之博大精深以及强大的魅力,呵呵。只是最后革离的被杀太突然了。
      我看这本书是源于之前看过国产的动漫《秦时明月》,墨家在其中是主角,我也是那时才了解到墨家这样一个特殊特立独行的学派。天下皆白,唯我独黑,墨家的口号也是这样的特殊。侠之大者总是让人心生敬佩,只是他们的主张恐怕很难实现。我倒是觉得田巨子借秦国之力统一天下的主张还有一定的可能性,但是真到了那时恐怕墨家的主张早已被人性的贪婪所吞噬,脱变成另一个封建帝国。
  •     几年前看过电影《墨攻》。不曾想原著小说出自日本人之手。作者是酒见贤一。
      
      墨子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重要的一支墨家的创始人,名叫墨翟。其实对于此人,除了学者,大众所知较少,在影响力上跟孔子,老庄等无可比拟。多数人对他的了解也仅限于兼爱、非攻等主张。这与墨家在历史上消失得比较早有关。秦之后,墨家基本上神秘地失踪了,这也几乎成了历史谜团。
      
      墨家的确有神秘主义色彩,他们更像是宗教团体,有完整的思想体系,有严密的纪律等级、有自己独特的行动纲领,并且在江湖上多以手工艺人为主,墨家的首领被称谓“钜”大约是“日月神教”里任我行的位置吧。墨家是典型的草根组织。或许,正因为是草根,才能深入大地,活跃于下层,以至墨家一直在中国历代以不同的形式昌盛于民间。墨子曾有一段对话很有气魄:
      
      禽子问“天与地孰仁”,墨子说:“翟以地为仁。太山之上则封禅焉,培之侧则生松柏,下生黍苗莞蒲,水生鼋鼍黾鱼,民衣焉,食焉,死焉,地终不责德焉。故翟以地仁。”
      
      为什么秦以后,墨家会消失呢?这很值得深思。中国古时的正统思想是儒家,道家、释家为其补充,构成了这个民族的思想体系和精神信念。秦是以法家治国,打压儒家,在层层高压统治之下,墨家难有生存的可能;汉武帝后,儒家成了正统,而处处与儒家做对的墨家,更是必然走入衰落。另一种可能是,代表底层意识形态的墨家被统治阶层“和谐”了,既被同化、消弭。
      
      但是,草根的生命力是旺盛的,墨家,也总是在世道祸乱之时,以其独有的方式出现:结义、歃血为盟、把兄弟等等,以苦为乐,遵奉兼爱的大义,严以自律,肝胆相照。水浒、红灯照、小刀会、义和团,乃至同盟会,都有墨家的影子。因为任何的乱世或极权统治下,墨家的精神都会焕发出亮丽的光彩:锄强扶弱、舍己为人、救人危难之中、为了理想宁死不屈、这便是墨家的核心价值观:“任”,即任侠精神。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虽是金庸先生的理想,但不可否认,侠义精神在中国历史上,特别是在民间也曾经起到了无比巨大的精神力量。
      
      其实很难想像《墨攻》是一个日本人的作品。我是怀着好奇心来看这部小说的。小说故事很简单,墨家传人革离帮助梁城抗击赵国入侵。最后,革离却被公子梁适射杀。或许这也是墨家的宿命吧,草根总是容易被统治阶层屠戮。
      
      这样一部历史小说应该怎么写呢?酒见贤一告诉了我们他的心得:小说是超越想像之物。《墨攻》就是这样一部小说,历史与虚构、叙事与史料交替展开,读来畅快。真不愧是一部“超越想像”之物。
      
  •     
      《墨攻》的电影我没有看,只看过介绍。倒是慕名看了原著小说,还不是漫画。小说很干净利落,毕竟没有票房需要,也不像漫画有吸引眼球需要,就没有扯到什么美丽的女将军对革离同志十分钟情之类的旁枝末节上去,我觉得这样挺好。
      
      小说的序是《墨子·公输》中记载的墨子救宋一事。这一段,鲁迅先生也写过的,《非攻》。
      
      强楚要攻弱宋,著名工匠公输盘已为楚造云梯,攻宋一事势在必行。墨子先访公输盘,后谒楚王,痛陈是非道义,说既然楚国这么有钱有米有文化的,干嘛觊觎别人家那点儿破棉烂絮劣糟糠呢。但楚王不同意呀,他觉得反正云梯都造了,这胜仗不打白不打。墨子就当场和公输盘玩起了沙盘大战,抽皮带当城墙,拿木片当攻防战具。大战九个回合后,墨子华丽丽地以绝对优势赢了公输盘。公输盘还嘴硬,威胁墨子说我知道怎么赢你。墨子就跟没听明白他俩说啥的楚王解释:现在就算照公输盘的意思杀我也没用,我徒弟禽滑厘他们早就带人带兵器去守宋啦,你们没胜算的。于是楚王就放弃攻宋了。结果拯救了宋国的大英雄墨子,在回家路上经过宋国,还搞得一路郁闷。他被宋人搜身、拿走钱物,还不给避雨。于是他说:「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就是说有能力有贡献的人大家都不知道他功劳,大家只看到在明处blabla的那些人。
      
      这样的结局还挺凄凉的。《墨攻》的结局更是悲惨,革离连命都丢在了他要救的人的手上。据说电影的结局是革离带着个小孩行走天下去宣传非攻,那还真是乐观的结局啊。不过电影和小说的侧重点还是有不同。电影主要是通过墨家的事情来讲战与反战的矛盾,小说则是整个围绕挖掘墨家的文化来说的。所以这电影必须乐观,而这小说是希望从架空中描绘一些客观。
      
      
      
      革离是个典型的墨者,他身体力行地恪守墨家一切成规,并极擅从制造兵械至组织团队的各种守城技巧。他的偶像是墨子、禽滑厘和孟胜这样传统的墨者。孟胜曾是墨家的老大,这人死得很有些日本武士道精神——他守城战败而不愿求生,宁愿与城共存亡,遂与一百八十名门徒一同战死。他死后,接任他的墨家新老大田襄子和前辈们有些不一样的想法。他认为,要彻底消弭战争,真正实现兼爱非攻,就得统一天下。具体做法是应当先助秦灭六国,而后灭秦。什么小小的梁城,为了宏图大业该弃就得弃啊。但革离坚持认为,墨家的传统是扶弱,讲的是侠义之道。即使只有他一个人,也要去救向墨家求救的梁城。
      
      在梁城,革离行事严谨,在以公平而干练的形象深得民心的同时,也因不徇私情得罪了梁王。梁王不信任革离,因为无法想象世界上会有这样不计报酬舍身忘死地为别人战斗的人。他认为,「他们一定会在某个时候索要一切报酬!」。「墨者但却不是仅仅防守的。相反,也许防守才是他们最大的攻击。」墨家或者是在以他们的纪律统化天下人,以实现建立他们的墨式国家的野心,多么可怕!
      
      当赵国正式发动攻城,革离带领全城民众坚守,竟果真同仇敌忾地守了半年有余。根据他的计算,赵国会在此时弃梁城而回邯郸防守来犯的魏军。就在赵军以最后再打一次看看能不能打下来的心态发动的最后一场攻城中,革离身中梁王射向他的猥琐暗箭,倒地身亡。梁城遂破。
      
      
      
      「在一个人决定守护某一事物的时刻,嫉妒、憎恶之类的诸多不祥之事自然会缠上身来。守护也会颠倒成攻击。」在书末尾附的解说中,这般解释《墨攻》的书名。我以为然。战争就是双方敌对造成,试图守护一方,必然是站在另一方的对立面。就像《笑傲江湖》中令狐冲要保护向问天,必然要攻击围攻向问天的江湖好手们。他的初衷是讲公平,兼爱世人,管你是什么教派,以多欺少就是不对我就看不惯。但他这一出手,江湖上就当他是站在魔教那边的不义之徒,谁管你初衷是什么!
      
      为什么墨家必绝?因为兼爱就意味着他们与谁都不会是自始至终的同盟,更重要的是他们不会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至于融入了秦的那一支墨家子弟,也许初衷是将秦同化,造就他们理想主义的天下大同,实际上他们也被秦所同化。统治阶级可不会允许可能撼动他们统治权的流派自由存在。
      
      墨家的纪律,实际上也是一种中央集权。墨者以他们认为的义去约束自己,革离用墨者的纪律去约束梁城的民众。违反律令者,死。有功劳者,赏。以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来组织团队,无怪乎梁王见了要害怕。这不是集权是什么。集权的坏处,在于集权者是某个个体,这个集体的强大,依赖于这个强大的个体。而个体再强大也是孤独脆弱的。一支暗箭,全盘崩溃。
      
      再看孟胜,多么讲侠义,听不进弟子叫他不要做无谓牺牲的劝说,以身殉城。他那个弟子徐弱说的话,现在看来其实很有道理,虽然是功利主义点:「死而有益阳城君,死之可矣;无益也,而绝墨者与世,不可。」真正的墨者,很容易会这样死掉,毕竟胜败乃兵家常事。但偷生的又不能称作真正的墨者。那墨者绝后,也不足为奇。
      
      
      
      总之这小说挺好看的,看了还能想挺多,不错。作者除了说故事,还顺畅地在叙事中穿插了很多关于墨家的注释段落。书中守城那一段也写得非常精彩,两军对阵,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很有画面感。
      
      
      
      稍微跑个题。作者是日本人。话说日本人对我国的东西实在是很爱啊。比如最近读金一南将军著的《苦难辉煌》,刚读到第二章,讲一衣带水的日本。「林则徐交代魏源写的《海国图志》《圣武记》《瀛环志略》,在中国没有引起太大反响,鸦片战争后传到日本,却引起了强烈震动。这是日本统治者和知识界首先接触到的洋学知识。魏源在日本的知名度远远超过中国。」日本当年的明治维新,竟带着效仿中国洋务运动的意思。洋务运动失败了,而明治维新可以说是成功了。什么时候,我们能对自己的东西更爱些更懂些呢?
      
      
      
  •     我们自己的故事为什麽让一个日本人重新写出来?真丢人
      我们自己的故事为什麽让一个日本人重新写出来?真丢人
      我们自己的故事为什麽让一个日本人重新写出来?真丢人
      我们自己的故事为什麽让一个日本人重新写出来?真丢人
      我们自己的故事为什麽让一个日本人重新写出来?真丢人
  •     在中国有限的史料记载里有这么一则有趣的小故事:战国时期,公输盘为楚制作兵器借以攻宋,墨子闻讯连赶十昼夜去阻止,在庙堂之上以带为器九阻公输盘,以事实配合言论表达自己的主张,制止了楚国的兵锋.这就是原文仅止757字的《墨子•公输》.日本小说家酒见贤一以这个故事拉开小说的序幕,进而讲述了一段虚构的墨者之战,不得不说既新颖又有趣,且意味深长.
        
      小说其实很简单,乱世的战国本就是弱肉强食的世界,赵国派出2万军队前去围攻梁城,城主梁氏向当时以反战著称的墨家求援.墨家派来的援兵却让人大跌眼镜,孤身一人而来的墨者革离就是全部的援助.面对久经沙场且人多势众的赵军,环顾只有数千人且缺乏训练的梁城,革离--这个坚定传统的墨者,准备以一敌万击退赵军,这可能吗?
        
      在这篇幅不长的小说中,从人物形象的描述到事态发展的刻画,只能以一个字形容,那就是"平".然而奇特的是,这个略现平淡的故事却拥有非凡的魔力,无论是铁血的攻城战斗场面,或是令人无法回避的人心复杂之处,还是墨家辉煌光荣的历史回顾,都足以继阅读之后给人感慨的空间,不得不说这是在开篇之后让人感觉有趣的地方,难怪这部小说可以获得日本中岛敦纪念奖的肯定.(我想,中岛敦号称“小芥川”,是日本战前著名的汉学家,或许因为酒见限一的作品中尽显汉学文化的色彩,才获得该奖吧?).众所周知,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尽管杀伐不断,却是思想学说涌现最丰富的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无疑是最能体现中国不同学术思想流派大放异彩的年代.儒,法,道,墨等等学派各抒己见,著书讲学又互相论战,一片繁荣景象.可以说,在百家争鸣时期出现的各学派,既可以体现当时动荡的社会环境,也可以表现人心思维之复杂,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幸存下来的思想流派互相影响融合成为中国文化的基石.而在诸多学派之中,墨家学派却以较之其他各学派更为激烈与强硬的言论与手段出位,可以算是最为引人注目的学派之一.可惜在汉之后就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直至现代的默默无闻.这个学派带有浓烈传奇色彩的离奇经历以及史书资料记载的匮乏往往让后人产生诸多遐想.如今当这一学派以另一种面目出现在异国小说中,确实对中国读者有莫大的吸引力.
        
      在作者酒见限一的理解范畴内,我们会发现他着重想要表达的是墨家所宣扬的非攻、兼爱以及任侠,并借故事的发展阐述对这些理论的个人见解,而这些理念的具体实施者就是书中的绝对主角--革离,一个轻物重义的人物.在他的身上有延续墨家传统与忽视时势变化的双重特色.在小说赵国攻击梁城的时代,墨家的缔造者已远去,继任者有勇无谋并相续亡故,墨家大权掌握在心思活络的钜子田襄子手中.田襄子为了个人野心的得逞,而背离墨家的传统,凡事以利为先,将在外流血牺牲的墨家子弟视为棋子.背离时代潮流的革离无疑是个异类,坚持理想而忽视人心,手段强横却逆势而行,他的结局其实不言而喻,似乎以他的个人遭遇去印证墨家学派消逝的根源.悲壮却无法令人同情.
        
      巧匠难为无料之工,在没有足够兵力足够装备的情况下,革离强迫城中上至首领下至平民都加入战争的行列,无视他们的能力,企图以衰兵之态战胜赵国强兵.事实上如果天天都可以发生奇迹,那也就不存在奇迹一说了.在墨家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兼爱之词,在革离的世界是不存在的,为一己之喜怒而杀派来命他撤退的同门已经体现了这一点,而忽略人性感受的措施也为他在背后树立了敌人.腹背受敌的处境,想必从不在他的考虑之中吧?如果就兼爱再多说一点,让无辜的民众抵御强兵又何来爱呢?或许,就是在这样的言辞掩盖下,才让革离的故事多少显的有些悲壮,而中国人最喜欢看到的就是逆反常规的以弱胜强,似乎这才是顺应民意.假如我们将眼光转移到历史的层面,战国最后的终结者秦国正是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与非凡的组织技巧完成了中国的统一,尽管在战争的进程中充斥着血腥的杀戮,但是经过秦的统一之后,中国才算是真正完整.难道只有杀戮才是完成兼爱吗?
        
      仗义每多屠狗辈,墨家子弟多来自下层民众,他们不但吃苦耐劳,同时还有完善的组织性.一旦在英明的领导指挥下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反之,其个人对待全局的眼光自然就差了许多.在小说中,革离就是这样的人,忽略政治因素尚可以手段固守,忽略人心情欲如何守?人之所以不是机器,就是因为有情感的存在,为自己的目标而忽视他人的情感.这样的领导者很难有所作为.同时,革离对待自己的任务从简单的防守转变为无愧于心的战斗完全是偏离了航向,不知不觉中他为了一己之欲不但背叛了墨家组织更背离了信任他的梁城.尽管小说中叙述他为了梁城攻坚战做了许多事,可关键的是,他从来没有以完善的手段去迎接这场战斗,在战斗之前他只做了单一机械的战争准备,甚至连谈判的想法都没有.他只是以守城为任务,而非化解战争以期达到兼爱.孙子曾经说过,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次伐城.很显然,杀伐成瘾的赵军固然是选择了最低等的战术手段,而革离也并不见得高明,尤其在开篇《墨子•公输》的映衬下,高下立分.
        
      所以,小说最为现眼也最刺激的地方,自然而然就只剩下墨家传统中的任侠与舍身成仁了.《墨子•经上》一章曾经就任侠一意做过阐述:任,为身之所恶,以成人之所急.按现在的理解就是想尽方法去扶危救困,革离不顾自身地去抛洒热血或许正是体现了其浪漫理想主义者这一点.在作者近乎倾羡的文字下,我们可以看到他不近女色,拒绝首领的招回,甚至身体力行的去战斗,将墨家任侠的一面展现的淋漓尽至.作为个人而言,只求无愧于心的说法在终局之后终究无法掩盖其失败的苍白.当然,假如换个角度来看,也可以将之称为壮士,面临灭顶之灾也义无反顾.事物的双面性有时候看起来就是这么滑稽.
        
      以守为攻,或许书名《墨攻》也是由此而来吧?据书后作者所言,之所以提笔完成此书的原因,其中一项是因为对墨家防守的技巧与器械充满好奇心.因此作者大胆的插入想象,无论是攻或者守,武器装备与手段都是层出不穷,令人大开眼.而且从另一个侧面显示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的智慧与技术的先进.而另一个方面的攻与守.在小说中,背离缔造者思想的墨家团体与个人都试图以自己的影响力与强大的战斗力去改变世局,妄图以自身学派的思想去统治世界,帮助他人他国只是为了去实现目标,守卫弱者的表现转变成为攻击人心的手段,几乎是强横自私的另一种表现形态.而最后我们都知道的,尽管墨与儒凭借各自的影响力在当时被称为非儒即墨,可是笑到最后的却是儒家学派,这是不是可以称之为墨家在表面功夫与实际效果上都被证明了失败呢?只是一本字数不多的架空小说,却可以带给读者如此多的想象,真是有趣.
  •     关于小说、漫画和电影《墨攻》
      鲁迅的《非攻》出版后近六十年之后,墨子的故事再引起东亚作家的注意。
      
      1991 年,酒见贤一的《墨攻》出版。小说《墨攻》讲述赵国大将巷淹中率领大军,攻打弱小的梁城,梁城城主梁溪向墨家求救,但墨家的“钜子另有野心,见死不救,只有忠于墨家信念的革离不听领导的指示,单枪匹马去帮助梁城,并成功打退赵军的进攻。
      
      显然,小说《墨攻》虽然取材自历史上的墨家,但人物情节大都是虚构,史实根据相对于鲁迅的《非攻》便少多了,网上有些人称之为历史幻想小说,不无道理。
      
      笔者目前对酒见贤一及其小说《墨攻》的资料掌握不多,有没有间接受鲁迅启发,不得而知。据日文维基百科全书,酒见贤一毕业于爱知大学文学部, 专攻中国哲学,现在是专业作家。他的《墨攻》由新潮社出版,于1991 年第104 回直木奖获提名,1992 年获第四回中岛敦纪念奖。酒见贤一以后还写了一些以中国历史和人物为题材的小说,其中《周公旦》也是获奖作品之一。酒见贤一的《墨攻》后来改编成漫画,由漫画家森秀树绘制,于1992 年开始在小学馆出版的漫画杂志上连载,1996 年由小学馆出单行本,2004 年获第40 回小学馆漫画奖。
      
      漫画版并非完全依据酒见贤一的小说,而是按照久保田千太郎大幅扩编改写的脚本,增加了保卫梁城以后的故事,原小说只占漫画十一卷中的四卷,也就是不到三份之一,人物也有很大的改动,主题则倾向于锄强扶弱,多于“兼爱”与“非攻”。
      
      作为通俗文艺,漫画《墨攻》采用很多吸引读者的“媚俗”的内容,如美女及大规模的残酷战斗场面。漫画《墨攻》1998 年在香港由大然文化事业公司出了一个中译本,书名改为《墨子攻略》。
      
      《墨攻》后来又由香港导演张之亮改编成电影,由中国、香港、日本、韩国四地合作,据称耗资1600 万美元, 于2006 年11 月23 日公映。根据香港影评人何故一篇张之亮的访谈文章, 张之亮在1995 年就为漫画《墨攻》所吸引,觉得它故事性和娱乐性都很高,是拍电影的好题材。不过,张之亮在改编电影时,其实只采用了漫画中的《梁城篇》,即革离保卫梁城的部分,也就是原来酒见贤一小说的部分。
      
      张之亮与鲁迅之间据何故的访谈, 张之亮在改编时是以“反战”为主题,借战争来表达墨家“兼爱”与“非攻”的思想。张之亮想“借娱乐讲反战”,更想借“英雄主义”来反对英雄。他认为,“战争内没有英雄、没有永久的胜利,所有人都是受害者。”并对很多当权者以“民族”、“宗教”等崇高口号去发动战争,使百姓受苦,表示反感。他认为,“不论任何时代、不论任何民族,人类一直渴求的,正是和平! ”
      
      梁城百姓虽然受尽内外压迫,但一到自己强大时,如围攻黑奴的一节,便有了“合群的自大”,下起手来,一点不心慈手软,跟他们的压迫者一模一样。在这种情况下,革离对自己的反战也有点灰心和怀疑。革离与梁城公子梁适在打败赵军隧道战后有一段对话。梁适表示,这场战斗改变他以前以为杀敌是一种很光荣的事的看法,并问革离,如果赵国遭侵略会不会帮助。革离说会。梁适又问他,赵人会不会接受他的帮助?
      革离回答说:“其实在这一刻,我也不能肯定,那些被欺压的人,到底是否真心
      地接受我的帮助。”
      梁适:“那墨家的兼爱不就是骗人骗己吗? ”
      
      革离:“岂能尽如人意, 只求无愧于心。”
      革离固然反战,但他对结局一点也没有奢望,而内心也有说不出的悲凉与无奈。人性如此,又有什么办法呢? 鲁迅《非攻》的结尾,其实也多少是这种思路的结果, 用胡菊人的话来说,就是一贯的“悲观”。一贯悲观其实不仅仅是因为人性, 曹公子当官两年便满嘴废话,是否还有社会制度的原因? 对于这些大问题,本文无从解答,但总觉得在这点上,《非攻》和电影《墨攻》有某种“契合”。
      
      当然,本文并不是要说电影受鲁迅的影响和启发,有没有受鲁迅影响和启发其实无关重要。张之亮说他的电影是为年轻人而拍,在结尾让革离带着战争孤儿去传播“非攻”的思想,也很自然令人想起鲁迅的“救救孩子”。
      
      
      
      张钊贻: 鲁迅的小说《非攻》和张之亮的电影《墨攻》比较论
      
  •     三
      
       楚国的郢城可是不比宋国:街道宽阔,房屋也整齐,大店铺里陈列着许多好东西,雪白的麻布,通红的辣椒,斑斓的鹿皮,肥大的莲子。走路的人,虽然身体比北方短小些,却都活泼精悍,衣服也很干净,墨子在这里一比,旧衣破裳,布包着两只脚,真好像一个老牌的乞丐了。
       再向中央走是一大块广场,摆着许多摊子,拥挤着许多人,这是闹市,也是十字路交叉之处。墨子便找着一个好像士人的老头子,打听公输般的寓所,可惜言语不通,缠不明白,正在手真心上写字给他看,只听得轰的一声,大家都唱了起来,原来是有名的赛湘灵已经开始在唱她的《下里巴人》,所以引得全国中许多人,同声应和了。不一会,连那老士人也在嘴里发出哼哼声,墨子知道他决不会再来看他手心上的字,便只写了半个“公”字,拔步再往远处跑。然而到处都在唱,无隙可乘,许多工夫,大约是那边已经唱完了,这才逐渐显得安静。他找到一家木匠店,去探问公输般的住址。
       “那位山东老,造钩拒的公输先生么?”店主是一个黄脸黑须的胖子,果然很知道。“并不远。你回转去,走过十字街,从右手第二条小道上朝东向南,再往北转角,第三家就是他。”
       墨子在手心上写着字,请他看了有无听错之后,这才牢牢的记在心里,谢过主人,迈开大步,径奔他所指点的处所。果然也不错的:第三家的大门上,钉着一块雕镂极工的楠木牌,上刻六个大篆道:“鲁国公输般寓”。
       墨子拍着红铜的兽环,当当的敲了几下,不料开门出来的却是一个横眉怒目的门丁。他一看见,便大声的喝道:
       “先生不见客!你们同乡来告帮的太多了!”
       墨子刚看了他一眼,他已经关了门,再敲时,就什么声息也没有。然而这目光的一射,却使那门丁安静不下来,他总觉得有些不舒服,只得进去禀他的主人。公输般正捏着曲尺,在量云梯的模型。
       “先生,又有一个你的同乡来告帮了……这人可是有些古怪……”门丁轻轻的说。
       “他姓什么?”
       “那可还没有问……”门丁惶恐着。
       “什么样子的?”
       “像一个乞丐。三十来岁。高个子,乌黑的脸……”
       “阿呀!那一定是墨翟了!”
       公输般吃了一惊,大叫起来,放下云梯的模型和曲尺,跑到阶下去。门丁也吃了一惊,赶紧跑在他前面,开了门。墨子和公输般,便在院子里见了面。
       “果然是你。”公输般高兴的说,一面让他进到堂屋去。
       “你一向好么?还是忙?”
       “是的。总是这样……”
       “可是先生这么远来,有什么见教呢?”
       “北方有人侮辱了我,”墨子很沉静的说。“想托你去杀掉他……”
       公输般不高兴了。
       “我送你十块钱!”墨子又接着说。
       这一句话,主人可真是忍不住发怒了;他沉了脸,冷冷的回答道:
       “我是义不杀人的!”
       “那好极了!”墨子很感动的直起身来,拜了两拜,又很沉静的说道:“可是我有几句话。我在北方,听说你造了云梯,要去攻宋。宋有什么罪过呢?楚国有余的是地,缺少的是民。杀缺少的来争有余的,不能说是智;宋没有罪,却要攻他,不能说是仁;知道着,却不争,不能说是忠;争了,而不得,不能说是强;义不杀少,然而杀多,不能说是知类。先生以为怎样?……”
       “那是……”公输般想着,“先生说得很对的。”
       “那么,不可以歇手了么?”
       “这可不成,”公输般怅怅的说。“我已经对王说过了。”
       “那么,带我见王去就是。”
       “好的。不过时候不早了,还是吃了饭去罢。”
       然而墨子不肯听,欠着身子,总想站起来,他是向来坐不住的。公输般知道拗不过,便答应立刻引他去见王;一面到自己的房里,拿出一套衣裳和鞋子来,诚恳的说道:
       “不过这要请先生换一下。因为这里是和俺家乡不同,什么都讲阔绰的。还是换一换便当……”
       “可以可以,”墨子也诚恳的说。“我其实也并非爱穿破衣服的……只因为实在没有工夫换……”
      
       四
      
       楚王早知道墨翟是北方的圣贤,一经公输般绍介,立刻接见了,用不着费力。
       墨子穿着太短的衣裳,高脚鹭鸶似的,跟公输般走到便殿里,向楚王行过礼,从从容容的开口道:
       “现在有一个人,不要轿车,却想偷邻家的破车子;不要锦绣,却想偷邻家的
      短毡袄;不要米肉,却想偷邻家的糠屑饭:这是怎样的人呢?”
       “那一定是生了偷摸病了。”楚王率直的说。
       “楚的地面,”墨子道,“方五千里,宋的却只方五百里,这就像轿车的和破车子;楚有云梦,满是犀兕麋鹿,江汉里的鱼鳖鼋鼍之多,那里都赛不过,宋却是所谓连雉兔鲫鱼也没有的,这就像米肉的和糠屑饭;楚有长松文梓榆木豫章,宋却没有大树,这就像锦绣的和短毡袄。所以据臣看来,王吏的攻宋,和这是同类的。”
       “确也不错!”楚王点头说。“不过公输般已经给我在造云梯,总得去攻的了。”
       “不过成败也还是说不定的。”墨子道。“只要有木片,现在就可以试一试。”
       楚王是一位爱好新奇的王,非常高兴,便教侍臣赶快去拿木片来。墨子却解下自己的皮带,弯作弧形,向着公输子,算是城;把几十片木片分作两份,一份留下,一份交与公输子,便是攻和守的器具。
       于是他们俩各各拿着木片,像下棋一般,开始斗起来了,攻的木片一进,守的就一架,这边一退,那边就一招。不过楚王和侍臣,却一点也看不懂。
       只见这样的一进一退,一共有九回,大约是攻守各换了九种的花样。这之后,公输般歇手了。墨子就把皮带的弧形改向了自己,好像这回是由他来进攻。也还是一进一退的支架着,然而到第三回,墨子的木片就进了皮带的弧线里面了。
       楚王和侍臣虽然莫明其妙,但看见公输般首先放下木片,脸上露出扫兴的神色,就知道他攻守两面,全都失败了。楚王也觉得有些扫兴。
       “我知道怎么赢你的,”停了一会,公输般讪讪的说。“但是我不说。”
       “我也知道你怎么赢我的,”墨子却镇静的说。“但是我不说。”
       “你们说的是些什么呀?”楚王惊讶着问道。
       “公输子的意思,”墨子旋转身去,回答道,“不过想杀掉我,以为杀掉我,宋就没有人守,可以攻了。然而我的学生禽滑厘等三百人,已经拿了我的守御的器械,在宋城上,等候着楚国来的敌人。就是杀掉我,也还是攻不下的!”
       “真好法子!”楚王感动的说。“那么,我也就不去攻宋罢。”
      
       五
      
       墨子说停了攻宋之后,原想即刻回往鲁国的,但因为应该换还公输般借他的衣裳,就只好再到他的寓里去。时候已是下午,主客都很觉得肚子饿,主人自然坚留他吃午饭——或者已经是夜饭,还劝他宿一宵。
       “走是总得今天就走的,”墨子说。“明年再来,拿我的书来请楚王看一看。”
       “你还不是讲些行义么?”公输般道。“劳形苦心,扶危济急,是贱人的东西,
      大人们不取的。他可是君王呀,老乡!”
       “那倒也不。丝麻米谷,都是贱人做出来的东西,大人们就都要。何况行义呢。”
       “那可也是的,”公输般高兴的说。“我没有见你的时候,想取宋;一见你,即使白送我宋国,如果不义,我也不要了……”
       “那可是我真送了你宋国了。”墨子也高兴的说。“你如果一味行义,我还要送你天下哩!”
       当主客谈笑之间,午餐也摆好了,有鱼,有肉,有酒。墨子不喝酒,也不吃鱼,只吃了一点肉。公输般独自喝着酒,看见客人不大动刀匕,过意不去,只好劝他吃辣椒:
       “请呀请呀!”他指着辣椒酱和大饼,恳切的说,“你尝尝,这还不坏。大葱可不及我们那里的肥……”
       公输般喝过几杯酒,更加高兴了起来。
       “我舟战有钩拒,你的义也有钩拒么?”他问道。
       “我这义的钩拒,比你那舟战的钩拒好。”墨子坚决的回答说。“我用爱来钩,用恭来拒。不用爱钩,是不相亲的,不用恭拒,是要油滑的,不相亲而又油滑,马上就离散。所以互相爱,互相恭,就等于互相利。现在你用钩去钩人,人也用钩来钩你,你用拒去拒人,人也用拒来拒你,互相钩,互相拒,也就等于互相害了。所以我这义的钩拒,比你那舟战的钩拒好。”〕
       “但是,老乡,你一行义,可真几乎把我的饭碗敲碎了!”公输般碰了一个钉子之后,改口说,但也大约很有了一些酒意:他其实是不会喝酒的。
       “但也比敲碎宋国的所有饭碗好。”“可是我以后只好做玩具了。老乡,你等一等,我请你看一点玩意儿。”
       他说着就跳起来,跑进后房去,好像是在翻箱子。不一会,又出来了,手里拿着一只木头和竹片做成的喜鹊,交给墨子,口里说道:
       “只要一开,可以飞三天。这倒还可以说是极巧的。”
       “可是还不及木匠的做车轮,”墨子看了一看,就放在席子上,说。“他削三寸的木头,就可以载重五十石。有利于人的,就是巧,就是好,不利于人的,就是拙,也就是坏的。”
       “哦,我忘记了,”公输般又碰了一个钉子,这才醒过来。“早该知道这正是你的话。”
       “所以你还是一味的行义,”墨子看着他的眼睛,诚恳的说,“不但巧,连天下也是你的了。真是打扰了你大半天。我们明年再见罢。”
       墨子说着,便取了小包裹,向主人告辞;公输般知道他是留不住的,只得放他走。送他出了大门之后,回进屋里来,想了一想,便将云梯的模型和木鹊都塞在后房的箱子里。
       墨子在归途上,是走得较慢了,一则力乏,二则脚痛,三则干粮已经吃完,难免觉得肚子饿,四则事情已经办妥,不像来时的匆忙。然而比来时更晦气:一进宋国界,就被搜检了两回;走近都城,又遇到募捐救国队,募去了破包袱;到得南关外,又遭着大雨,到城门下想避避雨,被两个执戈的巡兵赶开了,淋得一身湿,从此鼻子塞了十多天。
      
       一九三四年八月作。
      
  •     非攻
      鲁迅 著
      
      一
      
       子夏的徒弟公孙高来找墨子,已经好几回了,总是不在家,见不着。大约是第四或者第五回罢,这才恰巧在门口遇见,因为公孙高刚一到,墨子也适值回家来。他们一同走进屋子里。
       公孙高辞让了一通之后,眼睛看着席子的破洞,和气的问道:
       “先生是主张非战的?”
       “不错!”墨子说。
       “那么,君子就不斗么?”
       “是的!”墨子说。
       “猪狗尚且要斗,何况人……”
       “唉唉,你们儒者,说话称着尧舜,做事却要学猪狗,可怜,可怜!”墨子说着,站了起来,匆匆的跑到厨下去了,一面说:“你不懂我的意思……”
       他穿过厨下,到得后门外的井边,绞着辘轳,汲起半瓶井水来,捧着吸了十多口,于是放下瓦瓶,抹一抹嘴,忽然望着园角上叫了起来道:
       “阿廉!你怎么回来了?”
       阿廉也已经看见,正在跑过来,一到面前,就规规矩矩的站定,垂着手,叫一声“先生”,于是略有些气愤似的接着说:
       “我不干了。他们言行不一致。说定给我一千盆粟米的,却只给了我五百盆。我只得走了。”
       “如果给你一千多盆,你走么?”
       “不。”阿廉答。
       “那么,就并非因为他们言行不一致,倒是因为少了呀!”
       墨子一面说,一面又跑进厨房里,叫道:
       “耕柱子!给我和起玉米粉来!”
       耕柱子恰恰从堂屋里走到,是一个很精神的青年。
       “先生,是做十多天的干粮罢?”他问。
       “对咧。”墨子说。“公孙高走了罢?”
       “走了,”耕柱子笑道。“他很生气,说我们兼爱无父,像禽兽一样。”
       墨子也笑了一笑。
       “先生到楚国去?”
       “是的。你也知道了?”墨子让耕柱子用水和着玉米粉,自己却取火石和艾绒打了火,点起枯枝来沸水,眼睛看火焰,慢慢的说道:“我们的老乡公输般,他总是倚恃着自己的一点小聪明,兴风作浪的。造了钩拒,教楚王和越人打仗还不够,这回是又想出了什么云梯,要耸恿楚王攻宋去了。宋是小国,怎禁得这么一攻。我去按他一下罢。”
       他看得耕柱子已经把窝窝头上了蒸笼,便回到自己的房里,在壁厨里摸出一把盐渍藜菜干,一柄破铜刀,另外找了一张破包袱,等耕柱子端进蒸熟的窝窝头来,就一起打成一个包裹。衣服却不打点,也不带洗脸的手巾,只把皮带紧了一紧,走到堂下,穿好草鞋,背上包裹,头也不回的走了。从包裹里,还一阵一阵的冒着热蒸气。
       “先生什么时候回来呢?”耕柱子在后面叫喊道。
       “总得二十来天罢,”墨子答着,只是走。
      
      
      
      二
      
       墨子走进宋国的国界的时候,草鞋带已经断了三四回,觉得脚底上很发热,停下来一看,鞋底也磨成了大窟窿,脚上有些地方起茧,有些地方起泡了。他毫不在意,仍然走;沿路看看情形,人口倒很不少,然而历来的水灾和兵灾的痕迹,却到处存留,没有人民的变换得飞快。走了三天,看不见一所大屋,看不见一颗大树,看不见一个活泼的人,看不见一片肥沃的田地,就这样的到了都城。
       城墙也很破旧,但有几处添了新石头;护城沟边看见烂泥堆,像是有人淘掘过,但只见有几个闲人坐在沟沿上似乎钓着鱼。
       “他们大约也听到消息了,”墨子想。细看那些钓鱼人,却没有自己的学生在里面。
       他决计穿城而过,于是走近北关,顺着中央的一条街,一径向南走。城里面也很萧条,但也很平静;店铺都贴着减价的条子,然而并不见买主,可是店里也并无怎样的货色;街道上满积着又细又粘的黄尘。
       “这模样了,还要来攻它!”墨子想。
       他在大街上前行,除看见了贫弱而外,也没有什么异样。楚国要来进攻的消息,是也许已经听到了的,然而大家被攻得习惯了,自认是活该受攻的了,竟并不觉得特别,况且谁都只剩了一条性命,无衣无食,所以也没有什么人想搬家。待到望见南关的城楼了,这才看见街角上聚着十多个人,好像在听一个人讲故事。
       当墨子走得临近时,只见那人的手在空中一挥,大叫道:
       “我们给他们看看宋国的民气!我们都去死!”
       墨子知道,这是自己的学生曹公子的声音。
       然而他并不挤进去招呼他,匆匆的出了南关,只赶自己的路。又走了一天和大半夜,歇下来,在一个农家的檐下睡到黎明,起来仍复走。草鞋已经碎成一片一片,穿不住了,包袱里还有窝窝头,不能用,便只好撕下一块布裳来,包了脚。不过布片薄,不平的村路梗着他的脚底,走起来就更艰难。到得下午,他坐在一株小小的槐树下,打开包裹来吃午餐,也算是歇歇脚。远远的望见一个大汉,推着很重的小车,向这边走过来了。到得临近,那人就歇下车子,走到墨子面前,叫了一声“先生”,一面撩起衣角来揩脸上的汗,喘着气。
       “这是沙么?”墨子认识他是自己的学生管黔敖,便问。
       “是的,防云梯的。”
       “别的准备怎么样?”
       “也已经募集了一些麻,灰,铁。不过难得很:有的不肯,肯的没有。还是讲空话的多……”
       “昨天在城里听见曹公子在讲演,又在玩一股什么‘气’,嚷什么‘死’了。你去告诉他:不要弄玄虚;死并不坏,也很难,但要死得于民有利!”
       “和他很难说,”管黔敖怅怅的答道。“他在这里做了两年官,不大愿意和我们说话了……”
       “禽滑厘呢?”
       “他可是很忙。刚刚试验过连弩;现在恐怕在西关外看地势,所以遇不着先生。先生是到楚国去找公输般的罢?”
       “不错,”墨子说,“不过他听不听我,还是料不定的。你们仍然准备着,不要只望着口舌的成功。”
       管黔敖点点头,看墨子上了路,目送了一会,便推着小车,吱吱嘎嘎的进城去了。
      
  •     转自己当初对日文版的评。
      
      -----------------------
      
      酒見賢一是日本颇著名的作家,尤其擅长中国古代历史题材的作品。譬如他的《陋巷に在り》,便是取材自孔子和他的弟子颜回的轶事;《泣き虫弱虫諸葛孔明》写的当然便是诸葛亮。酒見賢一的过人之处在于,他的文风大胆、想象雄奇,敢于由人们司空见惯的历史故事中演绎出截然不同的变化。这是他的作品吸引人的地方,也是他的作品容易为人诟病的地方。
      
      《墨攻》这本书也是如此。一般认为,《墨攻》中涉及的史实,大约只有三分之一弱的内容可信,其余皆是作者自行“创作”而来。但是显然与历史的契合程度并不足以成为判断一本小说是否优秀的标准,这一点早在古往今来关乎《三国演义》的诸多论辩中得到反复的印证,而《墨攻》不过是演绎了一个日本版的同类故事而已。
      
      《墨攻》以墨翟与公输班的对峙开篇,随后文笔转入梁城。此时正值赵国来攻,势单力弱的梁城倚重以“兼爱非攻”为主张的墨家智者革离与赵军对峙。在这对峙中,作者将“战”与“非战”、王与非王之间的冲突纠葛表现的酣畅淋漓。在书中,每一节的最后都有一段跳出故事的议论,这种体裁不禁让人想起太史公彪炳千秋的巨著《史记》,可见作者对此书也是下了很大苦心的。《墨攻》后来获得的中島敦記念賞,也算是给此书的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
  •     曾由刘德华、范冰冰演绎的电影《墨攻》的原著。
      藉由丰富的想象力,和对中国历史的热爱,日本小说家酒见贤一在他的脑海里勾勒了这样一幅画面,那就是集智慧、勇敢、坚毅于一身的墨家子弟前仆后继地征战在战国这个大舞台上。在百家争鸣、思想异常活跃的春秋战国时代,他们选择了墨家并忠于自己的信仰,踏上了为之奋斗的道路。历史文献的记载中也不乏“抛头颅、洒热血”的例子。于是主人公就这样诞生了——他叫革离,是一个十足的理想主义者。不为名、不为利,只是为了实践墨家“利天下”的大志,来到一个代表世俗世界的梁城,和他们共同抵御大国的侵略。
      
      “为信仰而生,为信仰而死”的悲剧人物革离,面对的是一个荒淫的君主、胆小而无能的朝臣,嫉妒短视的公子,一群不知道彻底抵抗的民众。他背后则是严谨而略显颓势的墨家组织,功利主义者的分裂蠢蠢欲动。他孤身一人要组织全城4000个民众,对抗2万正规军队的攻击。靠的只有利用一切手段凝聚民心。经过数月的奋斗,他钢铁般的意志得到了民众的尊崇,他们众志成城,不分男女老幼齐上阵,经久不息地抵抗着侵略,给敌人以难以想象的打击。然而在他几乎就要胜利的时刻,却没有躲过一支仇恨的暗箭。那是一支不能理解他的世俗暗箭,一支认定他有私人目的的暗箭。
      
      本书的名称《墨攻》乃是来自世俗认定的墨家的“叵测居心”,他们认为“墨守”虽然威震十方,无人能敌,但是那并不是墨家的最终目的,他们的目的乃是以守为攻,最终机缘成熟将转变为“墨攻”。他们的艰苦朴素,他们的对于弱者一如既往的理想主义的爱,为的也许不过就是征服中国大地,而到了他们有朝一日执掌政权的时候,这些还会继续存在吗?
      
  •     [日]酒見賢一 著·丁丁虫 译
      
      秦之始皇帝统一中国之后,墨家教团的踪迹便在历史上消失了。这个组织本在战国的两百年间于中国大地上持续扩张着势力,依理不可能如蒸发般一夜消失不见。始皇帝推行的乃是镇压儒家,而非镇压墨家。始皇帝也没有表现出想要毁去墨家的形迹。也许正是因为此时墨家教团已经消失,所以再无必要镇压了吧。反倒是需要镇压的儒家坚持存活下来,此后更是逐步担起了中国的正统地位,而墨家却于历史上消逝的无影无踪。
      
      墨家的一部与秦结合,被称为秦墨。他们为了不断扩大势力的秦,发挥着他们令人恐惧的能力。可以认为,在秦的爆发性的发展之中,有着墨家军事能力所带来的极大效用。而在另一方面,墨家的另一部,如禽滑釐、孟勝诸人所在的一方,却以墨守的力量抵死抗争着大国的侵略。有一些史料也记载了这些抵抗运动中的墨家如何团结民众、由之更可想象出那些抵抗者们坚毅壮绝面对灭亡的模样。但无论哪一方的墨家都消失了。到汉代,已经再没有人提起墨子的名号,连“墨子”这个文字都隐匿在黑暗之中,直到明清重新燃起评价之光为止。战国时以异术傲视天下的他们,为什么会突然彻底消失,至今都是一个难解的谜团。
      
      中国这个国家,或者说这个民族,自古以来一直便有诸多思想流入,这些外来的思想并没有受到排斥,而是被消化吸收在本体思想之中。但这种强韧的思想之胃似乎唯有墨子的思想无法消化。墨子的思想对于中国来说真如异物一般么?
      
      或许其实是被消化了的。秦之始皇帝所用的乃是法家思想,但其具体的组织结构却是墨家教团、或者至少是容纳墨家教团的结构。不是墨家消化了秦,而是秦消化了墨家,这份推测大约也是成立的。
      
      还有变换作墨家所爱的“任”字,以太平道、五斗米道之类重新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民众运动。
      
      中国的宗教结社,也许正是始于墨家教团。锄强扶弱、舍己为人、宁死不屈,这些“任”的精神一直延续在《水浒传》、《三国志演義》之中,且为民众广泛喜爱着。
      
      墨子本是贱民。他这工人阶级出身的人、纵然最终没有成为思想家的话,也一定当以知名工匠的身份驰名于世。又,墨者,刺青之人也,换言之乃是受刑之人,无论哪一种意思,都是当时阶级社会中最底层的阶层。墨子的思想由儒学而出,却与儒家有着根本的差异。岂不正因为他是这样一种最底层的身份,才能说出“兼爱非攻”这样的话来么?
      
      革离大约也是个贱民吧。他这样的工匠出身的战术家在墨家中比比皆是,正统史书中自然也就不会特意为他加诸一笔了。
  •   我觉得墨家就是很彻底的务实,比如说兼爱,他们不会关注到底将来会如何,他们只正对眼前的不满,比如他们用强大的知识来遏制所有的人使用暴力,直到他们自己成为攻击的目标,然后被解决到,但是在这个期间,暴力被禁止了,于是他们也满意了,这个就是他们要的。所以如果不是为了“义”,为了钱,为了名,其本质也依然符合墨家的精神。同样是这个例子,这段时间内的暴力禁止未必不会在将来带来更大的灾难,难道这个也是叫“义”么?
  •   非常感谢楼主提供的比较阅读!
  •   《陋巷に在り》,便是取材自孔子和他的弟子颜回的轶事
    下一本就翻这个吧!
  •   随便翻了一下,又回去看了电影,还行~
  •   丁丁虫老师翻译的不错。。之所以没打满分还是针对原文。。有点意犹未尽。
  •   小意见:“……是……的。”这样的句型尽量少用。
  •   2006-11-21 15:56:17: 冰甲
      小意见:“……是……的。”这样的句型尽量少用。
    甚是。回头再看确实有别扭的地方。
  •   日本写的中国历史小说,经常能看到我们看不到的意外之处。现在我有点相信田晓菲的话:“中国人研究汉学未必有先天优势(按其实是后天优势,指的大概是语言和环境)。”别人能够发现的中国历史文化特异之处,我们早已习焉不察,想来除了视若无睹,积非成是的大概也很多吧。
  •   小小意见:“这些外来的思想并没有受到排斥,而是被消化吸收在本体思想之中”
    是不是改作“这些...不但没有...而且被....”好些?
  •   原来墨子是咱社团仔的老祖宗,亲切啊~~~
  •   根据黄易在<寻秦记>里的理论,墨子传人即"赵墨"领袖元宗被叛徒严平杀害,严平又被元宗的传人项少龙清理门户,而项少龙在成为墨子真正的衣钵传人后,又因为与秦始皇赢政(赵盘)反目,不得不远走塞外,所以墨子衣钵及其思想从此在中土绝迹.
  •   又一新虫洞??
  •   楼上也一起烤了吧!
  •   轩辕剑啊!
  •   丁丁虫啊,你就把这本书翻译了吧
  •   从06年到现在都快五年了吧?这墨攻的翻译好像烂尾一样。
  •   没有烂尾,快要出了~
  •   原来新民晚报是FQ呀!
  •   显然新民晚报这fq是看了原版漫画的,真是没品啊
  •   BY的结论显然下早了,台湾出过漫画的中文版~
    看这里: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922024/
  •   新民晚报 确实品味不高
  •   托~
  •   看了末尾那篇文章,我想了很多,也想说很多,但想来想去只想表达一个字“操”!
  •   过于苛求怎么体现宽广的胸怀
    水至清则无鱼
  •   不管是不是改编自漫画,一律不看。可以被《英雄》骗一次,可以被《十面埋伏》骗第二次,绝对不能在被国内大导演的古装片骗第三次。
  •   我现在开始看森秀树的墨攻
  •   被sirsunny提醒才去看导演名字,却发现是张之亮,张之亮啊!笼民、中国最后一个太监的导演啊,更加让我想看这片子了。
  •   团看吧团看吧~
  •   新民晚报有毛病啊?
    脆弱~
  •   路过,只想说一句:
    文字艺术和视觉艺术原本就该是相互独立的,所谓改编就是创新
  •   不止是苛求吧,好像缺乏基本的历史常识,就我有的这点历史知识来看,墨子的观点是通过让进攻者付出惨重代价来达到所谓的“非攻”,他也不止一次这样去实践过
  •   弱问,FQ是什么意思。。。
  •   鸡蛋好吃.管它那只鸡下得.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