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母的文化

出版时间:2010年01月06日  出版社: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作者:孫隆基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希區考克的經典傑作《驚魂記》(Psycho)中的主角,殺人時披著媽媽的衣服,代表何種文化意涵?
可以把《鬼娃也有種》和《亞歷山大大帝》兩部電影放在一起討論嗎?它們有什麼共同點?
《飛越杜鵑窩》裡的男主角被施以前腦葉白質切除手術,象徵什麼?
美國作家菲力普.懷理的小說如今多為人遺忘,他在青史上留名的是締造了「大媽咪主義」(Momism)。什麼是「大媽咪主義」?
《殺母的文化》一書,作者孫隆基從構思到完稿耗時幾近四分之一個世紀。書中,作者由「殺母」這一極為新穎的角度,深度剖析二十世紀的美國歷史文化。他以宏觀的歷史視野,從眾多好萊塢影片如《驚魂記》、《魔女嘉莉》、《沉默的羔羊》、《午夜牛郎》、《超完美嬌妻》、《凡夫俗子》、《兇手就在門外》……,以及從小說、詩作、電視劇作等大眾文化的內容著手,一字一句地爬羅剔抉,證明「殺母」文化乃美國二十世紀大眾文化的主流。 事實上,「殺母」這個議題在美國大眾文化中無所不在,雖然有時遮隱藏其內,有時強顯揚於外,但整體而言,美國文化中關於「殺母」的資料份量,多到令人驚訝。因而,作者歸結成一句話:「殺母」意識乃是美國文化長久存在的暗疾。
關於美國「殺母」方面的研究,到目前為止,《殺母的文化》可說獨步天下。本書絕對是一部原創性十足的書。這一點,就連美國人都未由此角度詮釋自身的歷史文化,因為「只緣身在此山中」。作者孫隆基,借鑒於中國文化「慈祥及雷鋒化的媽媽」,和美國「妖魔化的媽媽」做對角線式的比較,反而看出了美國文化中的「殺母」真貌。多年以前,孫隆基寫出《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對中國文化予以硬心腸地批判;如今,他把矛頭指向美國……
本書共32萬多字,有些「份量」,但它不但內容有趣,而且容易閱讀。這只要看看本書目錄,即可感知一二。本書內文共分13分章、98節,外加附錄7篇。內文的章節之間,環環相扣,層次分明。作者將美國文化裡廣泛彌漫的「殺母」意識,追溯至19、20世紀之交的「世紀末」,指出它是一股與基督教背道而馳的世俗化潮流。該股潮流發展至世紀中葉,又與尼采傳統的仇母論與美國性別角色論匯聚成一股巨流,譜成「殺母」的文化背景。1960年代,則是美國「殺母」經典著作的高峰期,「殺母」意識成為美國文化中的「八股」與「共識」,出現於無數的電影、小說、詩作、專書。此時期的「殺母」,幾近泛濫程度,一如當年台灣的「反共抗俄」,成為一「時代精神」。繼之,作者探討至二十世紀末期「殺母」的後續演變與發展,包括:女性主義與殺母意識之間不同層面的互動,以及與「殺母」相關的「殺子」、「殺狂慕者(粉絲)」等議題。作者認為美國大眾文化的發展,其實是「分離和個體化」的深化過程。在這個「個體化革命」的過程中,「媽」代表人生的早期,被定位成個體成長的「路障」或「絆腳石」。要奪回或擁有自己的人生,唯有將「媽」除之而後快。
此外,本書的附錄共有七篇文章,對「殺母」主題從不同角度予以補充,包括:美國人如何看中國人性格、美國文化中的殺父幻想,「殺母」是否接近尾聲……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書對影響美國文化的一些重要的人物及其作品,皆有著墨,如達爾文、尼采、懷寧格、勞倫斯、佛洛伊德、蘇理文、馬爾庫塞、沙林傑。當然,書中也論及女權、女性主義者對「賢妻良母」的重炮抨擊,以及如費理丹(Betty Friedan)、黎契(Adriene Rich)、法拉黛(Nancy Friday)、亞堪納(Judith Arcana)……等人的重要作品。
本書同時也解答了美國文化史上一些重要課題,如原野理想、殺父娶母、大媽咪主義、邊疆理論、世紀末思潮、白色願望時代、杜鵑窩情結、性別教條、陽具型女人、吉力根學說、哈林的文藝復興、自然寫作、多樣相的變態、芝加哥七君子、M體質 W體質、「婦之性」(gynesexual)和「母之性」(matrisexual)、父母子「永恆三角」等等,全方位提供讀者對美國文化發展的深度理解。
《殺母的文化》一書,不只是具有學術的深度與創見,它論理邏輯清晰,脈絡清楚。本書可成為各大學歷史系、心理系、女性研究、文化研究等各學科的必備參考書。但同時,因本書保有作者一貫的獨特文字風格──筆鋒平實卻又批判冷冽,所以你可隨翻隨讀,放鬆心情跟著作者進行一場對無數部電影、小說有深度又趣味盎然的美國文化知性之旅。 2010年,如果你只讀一本書,建議你讀《殺母的文化》。
本書精采片段
在八o年代中期,美國禮品店出售給女性用的咖啡杯子,上面列了三個項目:希望我約會的男子,第一不是已婚者,第二不是戀母者,第三不是同性戀。
女性歷來以「媽媽」當角色楷模,因此新女性用「殺母」來超越媽媽。……「 把媽媽『殺掉』不是很好嗎?如果把媽媽放在神座上膜拜,等於是把女性限死在犧牲者角色裡。」
尼采看到「超人」與「末人」對立的地方,懷寧格則看到了「天才」與「婦人」的對立。
一個男人的靈魂被媽媽占有,總不會有好事。……在美國大眾文化裡,哪裡投下「媽媽」陰影,那裡就有精神病殺手。1956年的一部電影《死前的一吻》(A Kiss Before Dying)亦傳達這個訊息。它根據艾拉.勒文1953年同名小說改編,是我所知最早的把心理變態的系列殺手成因歸咎於「母親情結」的美國故事。
二戰時期,美國入伍的男丁在心身方面都不及格,連軍方也開始攻擊「媽」(Mom):這些母親沒有完成為人母的基本任務。
美國的新婦女會對男人說:「你和媽媽之間作個了斷之後,再來找我。」……寫「七子之歌」的聞一多,在美國,會被認為在道德人格成長上出了問題。
科幻片《猴子發瘋》(Monkey Shines)主角的媽媽在他癱瘓後,搬來與他一起住,專職照顧他。如果這是一部中國電影,必定會歌誦母親慈祥、母愛的偉大,但「慈祥」這個造型實在超出美國文化的想像力。
有「母親情結」者,不只是證詞不被採用,他們簡直就是潛在的罪犯。把系列殺手的成因咎於媽媽,已影響到美國法庭之判案。……和一聽到「媽媽」法庭就判其證詞無效的美國心態相反,香港電影則有只需打出「母親牌」官司就必贏的情節。
「殺母文化」除了將母親妖魔化之外,甚至將一個孩子渴望母愛之人間常情都予以病態化。在任何東亞地區都會拍成「苦兒尋母記」的題材,到了美國電影裡,則蛻變成《送報童》(The Paper Boy)這樣的殺人孩童故事。
《德州電鋸殺人狂》師承的是希區考克的《驚魂記》,後者的靈感來自1950年代威斯康辛州戀母狂殺手愛德.堅。然而,《驚魂記》裡的戀母狂殺手只是穿上媽媽的女裝、頭戴假髮行兇。《德州電鋸殺人狂》裡的「人皮臉」反而更接近愛德.堅這個原型。很難想像:在美國文化以外,像愛德.堅這類變態人物會成為一整個次文化的鼻祖!
到了二十一世紀,美國「殺母」的題材似無衰竭跡象,但似乎也該到了推陳出新的地步。

作者简介

孫隆基
1945年生於重慶,成長於香港,先後獲臺灣大學歷史學、美國明尼蘇達大學俄國史碩士學位,及斯坦福大學東亞史博士學位。後任教於美、加多所大學,現為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系教授。
孫隆基的學術專長是美國史、俄國史、中西文化比較和世界史。著作有《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未斷奶的民族》等專書及中英文論文多篇。其中尤以一九八O年代出版之《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引起知識界的廣泛討論與關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殺母的文化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6条)

 
 

  •     说起来这些年也算去过n次美国,且有几次还是常住,但作者掌握的这些美国乱象,我却一无所知,是我少见才多怪呢,还是作者多见而志怪?
      整本书我唯一感兴趣的是所谓“杜鹃窝”现象,但作者只提供了一个电影《飞越疯人院》,有些让我放心不下。“杜鹃窝”现象其实才是美国“弑母文化”的源头,因为杜鹃这种鸟最是残忍,幼鸟长成后就要吃掉母鸟。
      总体而言,媒体的东西太多,给人的感觉似乎美国是文化媒介里的美国,不是真实的美国。
  •     任何一种文化发展到极端都会产生畸变。美国文化中的个人英雄主义,常常给人昂扬向上的印象,但也正是这种强调个人主体能动性的文化,衍生出了一种“弑母文化”:美国人在潜意识里认为,母亲的亲密培养了子女的依赖性,是对个人独立性的严重威胁,“依恋”就是“受制于人”,而个体要全面确立自己的存在,就必须与这种依赖感彻底断裂,心理上“打倒母亲”由此变成美国式人格健康成长的成人礼。
      
      美国文化是一种极其推崇个人主义的文化,人与人之间疆界分明,子女稍稍长大,两代人之间的关系就只是两个成人之间的关系。在这种氛围下,一个人最大的恐惧就是自己受到外在力量的宰制与摆布,因此毫不奇怪,在中国看来是母亲对子女慈爱的表示,在美国人看来却是这种亲密关系中隐含的危险和控制欲。一个成年后仍依赖母亲的人,几乎总是会遭到美国主流文化的贬斥,认为这是人格发育不健全或心理病态的表现。用孙隆基的话说,“在美国,人我界限不明朗或认同混淆被视为终极邪恶。”
      
      作为美国大众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形式,电影中就充分折射出这种文化心态。孙隆基分析了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的一系列电影中的母亲形象,指出其思想意识的根源都在于这种对母亲的警惕和敌视。从恋母情结转变为杀母情结,这乍看起来很奇怪,但这正是美国文化的特点:在美国人看来,能理性控制自我的个体常常是一个男性形象,而女性经常缺乏自我、太黏缠、喜欢亲密关系、甚至通过这种亲密关系去控制丈夫和子女,自己人格不能独立又影响子女的人格独立,因而一个人要独立自主就首先要摆脱这种影响,因为屈服于母亲的非理性要求就等于个体的死亡。
      
      因此才能理解美国电影中的一种常见逻辑:一个男人把妈妈当作依恋和效忠的对象,总不会有好事。他们灵魂已被妈妈占有,成长过程中遇到严重的人格发育障碍,无法再爱上“第二女性”,最终造成认同混淆和一系列悲剧。按照美国的观点,这几乎就是上一代对下一代人权的剥夺和侵犯,会遭到所有人的一致声讨。“让下一代人有自己生活的权利”,早已成为一个不容挑战的基本信念,因为人们相信处在另一人的阴影下的个体永远得不到成长。而这种以下一代权益为中心的理念的结果,反过来就是越来越不尊重母亲作为人的权益。
      
      这种文化在潜意识里认为:自我以外的异体都是假想敌,只不过在家庭生活中,试图控制个人的异体通常正是父母。这种观念一般不去反思“个体可能才是有问题的”,而急切意图划下自我的疆界和全面主宰自我的命运,到最后发挥到极端就是任何他人都有加害自己的潜在可能,一个人唯有全面掌控自己的生命,才能获得安全感和独立性。
      
      不幸,正如孙隆基所言,在美国文化中,伸张个体个体权力、树立终极控制的不二法门却是暴力。许多中学大屠杀案件都表明,杀人者常常是被同学揶揄为同性恋、或被女朋友抛弃、或平时被欺侮者。这种攻击性一旦爆发出来,就会酿成惨剧。这也是美国式人格的特点:他对环境不是顺从,而是支配,个人必须对自己的环境绝对主宰,而主动出击者才能控制局面,这就必须把压在自己头上的任何势力一概扫除。个体确立自我的结果就是个体的孤独感。
      
      这种观念与东亚文化几乎背道而驰。在日本影视中有一类“妈妈物”的文类,总是讲述身为妈妈的妇女如何自我牺牲、受苦,子女却不懂感激,最后妈妈惨死,令观众热泪盈眶——华人电影中也不乏这样的桥段。但美国电影中却从来看不到这类母亲形象,歌颂妈妈的故事绝无仅有,不但如此,美国人也不信任母爱的天性,宁可信赖专业人员,孙隆基揶揄说“‘慈祥’这个造型实在超出美国文化的想象力”。这倒不是美国的母亲不爱子女,而是因为在美国文化中,任何亲密都被视为对个体权利的潜在侵犯,被妖魔化的母亲实际上表现的是个体对自我疆界被颠覆的恐惧。
      
      中国文化中没有这样紧张的母子关系,传统的孝道甚至格外强调对母亲的尊重(《红楼梦》中的贾母就是一例),因此儿子成年后和妈妈很亲近也属“天伦之乐”,但在美国,母子太亲近却容易被联想到乱伦。这也是两种文化的深层差异所在,梁漱溟1923年就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指出:西方人是强调个体权利的伸张,因此每个人之间彼此界限划得很清,“开口就是权利义务、法律关系,谁同谁都是要算帐,甚至于父子夫妇之间也都如此;这样生活实在不合理,实在太苦”;而中国人则相反,西方是有我,中国人则是无我,父母是不顾自身地奉献给子女,而子女孝顺父母时也不计自我,扩展到兄弟、朋友等之间,都是屈己以从人,“他不分什么人我界限,不讲什么权利义务,所谓孝弟礼让之训,处处尚情而无我”。可以说,西方的个人主义是“有我没你”,而东亚文化却是“有你没我”。
      
      两相参照,更耐人寻味。中国家长经常对子女说“我都是为你好”时,确实是为他们付出很多,但这却往往忽视了子女作为一个个体的独立自主性和代际差异,结果,处处替对方着想换个角度看却无异于处处试图控制别人。按照美国文化的观念,这都是人我界限不分造成的后果。将个人视为从社会中分离出来的个体,是西方的独有观念,美国的新教文化尤其强调个人要实现独立自主的价值观,但走到极端便发展出一种对受人控制的病态警惕、抗拒心理,以至于不敢接受母亲的慈爱,个人便只有在孤独的情况下最能安全地实现“自主”。正如人类学家Robert Hann在《疾病与治疗》一书中所言,在这种文化下,“人们把对实现个人独立的干扰看做是病态的,但在其他地方,人们却把实现相互依存的干扰看做是病态的。”
      
      世上当然没有完美的文化模式,尽管也有美国学者羡慕中国文化中亲子之间相对和谐融洽的关系,但孙隆基在他另一本著作《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解剖起中国文化来也丝毫不留情面。他并不是为了颂扬某一种文化,而只是希望通过揭示一些被人无视、否认、压抑的话语,来显示和洞察那种文化深处的心理。但本书的缺憾之一也在此:作者实际上将“文化”视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的社会心理,一再从心理学角度去深入挖掘,却放弃了文化诠释的其他视角。
      
      作为一项研究,本书必然的一个争议之处大概是:作者的结论完全建立在对美国电影的叙事分析上,而美国电影本身是否能足以代表美国的大众心态?确实,这个切面显得有点不够充分,然而它仍然是相当有代表性的。电影是美国最流行的大众文化形式,而美国的市场逻辑要求电影的叙事话语必须贴合大众的心理,因为任何不符合消费者主流文化价值的作品必然遭到市场惨败——可以想象,《法外情》、《妈妈再爱我一次》这样含辛茹苦的慈祥妈妈形象,在美国放映的话必然票房惨淡,而在国内却可以赚得观众大把眼泪。说到底,电影制作和观众想象之间是一种交织在一起的共谋:观众的想象促成了电影制作并折射在其中,而电影的叙事又迎合并加强了观众原有的价值观。
  •   第一眼看书名就想到德州连锯杀人狂和精神病患者了。
    相较之下想到的是老莱娱亲,郭巨埋儿,卧冰求鲤。而且我很好奇的是这些中国典故里侍奉的竟然都是母亲。
  •   美国妈妈的形象不好,可是美国奶奶们好像都很和蔼,这是为什么?
  •   adult attachment 成人亲附(有人翻译为 成人依恋)是整个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与是不是美国人没关系;不过话说回来,美国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与东方人确实不同,但没有文中说的那么夸张
  •   在美国呆过三年,有些地方写的让我觉得有感触;不过美国的成年子女会和父母亲吻,中国人有几个吻自己爸妈呢?呵呵。
  •   亲不亲吻是个传统观念的问题,不亲也不代表没那份热情和深情,我经常亲我母亲
  •   话说亲吻这种问题我觉得多少还是和一些弗洛伊的的性意识什么的有关系的,我不是在分析楼上的……
    我们这里仍然盛行(虽然实际上心里也许未必那么真那么想,但是最起码表面上如此声称仍能获得大多数家长的同情与支持)“我们都是为了你好”以及“我把你养这么大你就该如何如何”等言论,这一点上我倒是偏向于西方的个人主义。
    另外我绝对厌恶恋母或者恋家里任何一个女性亲属的男性,我也认为“这是人格发育不健全或心理病态的表现”。恋母算比较普遍的,恋奶奶外婆等长辈也有,恋妹妹的也非常讨厌……虽然我个人和我们家里的男性亲属都比较亲密。= =
  •   "作者实际上将“文化”视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的社会心理,一再从心理学角度去深入挖掘,却放弃了文化诠释的其他视角"
    "文化"应该怎么定义?“其它视角”有哪些?
  •   2011-02-09 20:11:55 轻便  美国妈妈的形象不好,可是美国奶奶们好像都很和蔼,这是为什么?
    隔辈亲,是天性吧,跟文化、国籍没关系
  •   想来想去,貌似还是俺们老祖宗说的对,要中庸。
    凡事过了就不太好了。。。
  •   另外我绝对厌恶恋母或者恋家里任何一个女性亲属的男性,我也认为“这是人格发育不健全或心理病态的表现”。恋母算比较普遍的,恋奶奶外婆等长辈也有,恋妹妹的也非常讨厌……虽然我个人和我们家里的男性亲属都比较亲密。= =
    ———————————————
    允许恋父不允许恋母 摊手
  •   我不恋父,我只是跟男性的关系普遍比较好而已。其实不只是亲戚,外面的也是。
  •   Hitchcock <Psycho> is the best example.
  •   为什么我的习惯跟西方的几乎一样,非常强调自我疆域,反对任何依赖被依赖
  •   2011-02-09 20:44:35 MissouriMonkey
    在美国呆过三年,有些地方写的让我觉得有感触;不过美国的成年子女会和父母亲吻,中国人有几个吻自己爸妈呢?呵呵。
    这个老外不光亲父母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