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慢 社長的成長學筆記

出版时间:2007  出版社:商周出版  作者:何飛鵬  页数:320  
Tag标签:无  

前言

  人生只不過是過程,  休問結果,  若問結果恐怕就輕鬆不起來了! 人為什麼會成功?又為什麼會失敗?是因為個性,還是能力,還是機運……還是都有關係?對我而言,這些都是,也都不是,我是惟心論者,我認為一切都取決於內心的想法、觀念,以及因為這些想法、觀念,投射到具體的事物上,所形成的態度。 舉例而言,如果你認為這世界是公平的,只要努力,必然會有回報,這是觀念。因此你做事的態度是健康的、是樂觀的,全力以赴、永不放棄。再舉例:如果你認為天下無不勞而獲的事,這是想法,因此你不會想抄近路、走捷徑,想賺容易賺的錢。 我還發覺,所有正確的觀念、正確的態度,幾乎都是人類最基本的原則:誠實、努力、認真、負責、仁愛、品德、快樂、堅忍、謙虛……,這好像在上最基本的公民與道德課程,但我不能不承認,所有這些看來「八股」的東西,都真正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 或許我應該這樣說:一個人擁有這些正確的觀念與態度,不見得能立即成功;但是如果缺乏正確的觀念與態度,就算一時幸運,終究還是會打回原形,難逃失敗。 因此,我要說,我成就自慢的第一課是:擁有正確的觀念,形成正確的態度。 工作像螞蟻,生活像蝴蝶 有人說「工作中的女人最美」,我完全同意。當人全力投入時,聚精會神的執着,會讓人尊敬,而全力以赴,努力不懈,也會讓當事人充份享受過程的樂趣。或許其中有痛苦、有煎熬,但這也都是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生活中快樂的來源,每天錦衣華食,久而無味,非要有一些曲折,有一些磨難,生活的樂趣才能顯現。 雲南的東巴人給了我們最智慧的啟示。 辦公室的同事從雲南回來,帶回一方木刻文字畫,同事告訴我,這是世界唯一仍在使用中的象形文字——東巴文,畫中我可以清楚的看出來一隻螞蟻與一隻蝴蝶,其他的字,我就看不懂了,翻開背面,這一方木刻象形文字的意思是:工作像螞蟻,生活像蝴蝶。 我不知道贈送者真正的來意,意味著我像螞蟻一樣苦命工作呢?還是生活像蝴蝶一樣的多彩多姿?或者贈送者根本就沒有任何指涉,只不過因為木刻象形文字質樸而韻味十足,因而好意買回相送。對我而言,我倒是心領神受,像極了我個人的工作哲學。 不論是工作像螞蟻,或者生活像蝴蝶,都是我人生的寫照。工作全力以赴,從不留力,從不問會得到什麼回饋。因為從工作中,我已經從過程中得到無數的經驗與樂趣。而螞蟻正是最好的形容:一點一滴,步步為營,聚沙成塔,最後成就一點點成果,人不就是如此。如果你覺得成就小,如果你覺得工作苦,你會像螞蟻一般工作嗎? 或者說,有人甚至會覺得像螞蟻一樣工作,是多麼悲哀啊,沒有自我,在團隊中像一顆螺絲釘,又那麼微小而脆弱,多可悲啊!可是我從來就是如此;每一個人在工作上,就像螞蟻一樣微小,只能全力以赴,至於要有什麼回報,只能靠老天爺賞飯吃。這是謙卑的宿命,這也是無悔的執著。 至於生活像蝴蝶,這更是我個人的寫照,看什麼事都是快樂,什麼事都是樂觀的,充滿變化,鮮花滿途,等待我這隻蝴蝶,不斷的探視、發現、採擷。我不會因為工作沉重,意外打擊而懷憂喪志,因為生活總要過下去,高興如此,痛苦亦然,為什麼不用愉快、樂觀的心情,看待生活的每一段過程呢?快樂是生活的本質,探索也是樂趣的泉源,而蝴蝶正是生活的寫照。 想像中,東巴人生活在雲南深處,他們沒有很好的物質生活,他們離現代的文明可能也很遠,但是這兩句話卻道盡了現代人看不破,也未必想得通的生活態度,我很樂意的接受了這方木刻文字畫,也嚮往他們務實、灑脫、怡然自得的人生態度,讓螞蟻與蝴蝶的角色在我身上變換,人生只不過是過程,休問結果,問結果恐怕就輕鬆不起來了! ◎筆記批注 這篇文章得到許多回響,講義雜誌的林獻章兄來信,要求轉載在雜誌中,我欣然同意。而且我發覺在現代緊張的社會中,有太多人像螞蟻的苦命,但缺乏像蝴蝶的豁達與快樂,尋找自己的人生觀,想怕是每一個最重要的事。用這篇做為全書的開端,象徵著人生一輩子的探索學習歷程。 情義相待,改變一生 每一個人都需要別人的幫助,長官、同事、朋友都可能是你的貴人,為什麼在關鍵時候,別人願意為你伸出援手?原因很簡單,因為你將心比心、有情有義、以誠相待。 當別人感受到你「有情有義」的訊息時,他們會視你為自己人,因此有機會會給你,有困難會幫助你,每一個人也都在情義相挺之下,不斷在危機中化險為夷;也在情義相挺之下,得到人生最大的機會! 二十八歲那年,我面臨人生重要的抉擇,那時我在《工商時報》的廣告部門工作,因為興趣的原因,我決定請調回《工商時報》的編輯部當記者,可是我的直屬上司廣告部的總經理對我非常賞識,愛護有加,讓我始終下不了決心啟齒,面臨了人生最大的煎熬。 最後我終於下了決心,選了一個工作的空檔,我鼓起勇氣向總經理表白:因為興趣,我想回編輯部當記者,希望總經理成全。沒想到我的總經理極爽快就答應了。他告訴我:你是天生的記者,遲早不是我們廣告部的人,你在廣告部工作一年半,我已經很滿意了! 我沒想到事情這麼容易就辦妥,但接下來更大的意外發生了。總經理又問我:那你和編輯部那邊說好了嗎?什麼時候調回去呢?我回答:我完全沒有和編輯部談過,我到廣告部來受總經理的照顧,沒有您的同意,我不敢去做任何安排。現在你同意我調回,我才要開始和編輯部溝通! 總經理對於我對他的尊重十分感動,他接著說:「你既然沒有安排,那何必回那個新創刊的小報紙(《工商時報》那時創刊不久)呢?我介紹你去一百萬份的《中國時報》!」 我彷彿在夢中,就這樣我轉到了夢寐以求的《中國時報》工作,我的後半段人生也因而徹底轉變了。當時《中國時報》號稱台灣第一大報,在那工作,開啟了我的視野、開闊了我的經驗,那是我一生的轉捩點! 我永遠記得這個故事,也記得這位總經理,但我更知道,如果我不知感念他的栽培,不尊重他的感覺,逕自安排好回《工商時報》工作,那他不會替我安排《中國時報》的工作,我也沒機會進當時的台灣第一大報! 人心是肉做的,對別人的好,要心心念念,不能或忘。當時我剛畢業不久,在工商廣告部的期間,總經理給了我充分發揮的舞台,在他的賞識下,我全力以赴,做了許多讓我一輩子回味無窮的事。但也因為如此,當我想離開時,我擔心的是辜負了主管對我的賞識,辜負了他栽培我的苦心,因而痛苦煎熬,難以啟齒。 最後我決定向他坦白,如果他能諒解,我才離開,如果他有為難,我還會繼續留下來。也因為如此,我才沒有安排退路。我覺得沒有獲得賞識我的主管的同意,我不應該輕言離開! 我這一點將心比心的尊重,讓我的主管覺得不枉過去栽培我一年半。他幾乎是用他所有的信用,向《中國時報》的總編輯推薦我,沒有經過任何的考試,我的貴人引領了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轉變。 我永遠記得,工作不只是工作,還有感覺、感情、朋友。要記住別人的好,要記住以情義相待,當你處處替別人想,別人也會同理相報。如果你只計算你自己的利害得失,你損失的可能不只是可數的財產,還有一輩子無法改變的機會! ◎筆記批注 寫完這篇文章的半年後,我再遇到這位提拔我的總經理,他握住我的手,告訴我:我看到你寫的文章了!我感受到他手中傳來的暖流,那是來自朋友「自己人」的手。 別跟魔鬼打交道 「無奸不商」,生義生滿了無所不用其極,但真的是這樣嗎?也不盡然,這還要看每一個人的性格,每一個人的選擇,如果你是一個天真、純樸的人,如果你選擇走簡單的路,那你就別跟「魔鬼打交道」。 送禮、賄賂、說謊、詭詐、虛偽、逢迎拍馬,這些都是魔鬼,魔鬼有時確實會讓你得到「easy money」,會讓你立即得逞,但是所有的人,也都會察覺,你不再是可信賴的人,而在魔鬼的道路上,只有血腥的弱肉強食。 城邦是一個綜合性的出版公司,幾乎所有類型的出版品我們都有經營,唯獨教科書和教輔這個類型是一片空白,而這個類型又是出版界兵家必爭之地,為何城邦做為全台灣最大的出版集團,卻獨缺教科書呢? 這是我心中永遠的遺憾,因為我們都是簡單的人,只能做單純的生意,在市場上拚搏、把產品做好、取悅讀者,這是最單純的事。而教科書、教輔,生意雖大,也很好賺,但是這個生意要取悅的人太多了:從教育主管機關,到整個教育體系、家長、學生,其中牽涉到的不只是品質,還有複雜的政治、人脈、關係考量,當然還可能有骯髒的「權錢」交易,我個人認為:在神聖的教育體系中,卻隱藏著最骯髒的出版生意,這是我們沒有能力做的事。因此我們只好讓最賺錢的領域,留下一片空白。 這或許是性格使然。當記者的時候,我退回採訪對象的現金紅包,我當面撕掉別人給的空白支票,我調侃採訪對象:我很樂意被收買,但要天文數字才收。我知道以我心慈手軟的個性,心中容不下複雜的邏輯,我無法和魔鬼打交道;以我的近乎愚笨的天真,我只能直道而行、直來直往。賄賂、回扣、送禮、應酬,這些事我做不來,也不敢做,就算其中有再大的生意,也與我無關。 我也曾經猶豫過,因為有時候只要我願意妥協,願意配合市場上通用的「規矩」,我就可以拿得到生意,而我也確實曾經嘗試與魔鬼打交道,但結論是人家罵我:笨到連送紅包都不會!我知道這不是我的錯,笨人只有一步一步慢慢來,抄捷徑、走近路,反而會迷路。 不只在生意上,不能與魔鬼打交道,在工作上,許多事也被我視為「魔鬼」:例如利用公司資源,占公司便宜;走後門,對主管逢迎拍馬。這兩件事表面上看起來沒什麼,因為做這種事的人太多了,多到讓人會覺得這種事是理所當然的。但同樣的,對我而言,並不是我不想這樣做,我也知道如果我能這樣做,我會得到立即的好處,但「近乎愚笨的天真、直率」,讓我做不來、做不下手。 我努力保持「公平」,拿公司薪水,努力替公司做事,希望我的貢獻對公司物超所值。絕不要去占公司便宜,因為便宜占多了,占習慣了,我就會喪失獨立生存能力,成為公司的寄生蟲,因此占公司便宜也是魔鬼。 至於走後門,逢迎拍馬,則會讓自己變成「小人」,變成靠關係,靠取悅別人存活,而不是靠自己、靠能力,不能活得有尊嚴、有自我。 每個人心中,都有兩個靈魂,一個是人,一個是魔鬼。人講究的是規規矩矩、按部就班,一步一腳印,靠自己的能力,努力慢慢來。但魔鬼的性格,充滿了捷徑、巧思,即時可得的利益,但,這不是人的正途。每一次與魔鬼打交道,人就陷落一次,最後就不像人了。 ◎筆記批注: 蘋果日報的曾孟卓總經理,寫了e-Mail給我,也影印了這篇文章,因為我們都是天真而簡單的人。

内容概要

  商業周刊人氣TOP專欄精彩內容結集而成,以管理勵志書的方式包裝,不偏向硬式的管理書籍,強調工作態度和工作哲學。 本書內容分為五個單元,共收錄七十一篇文章。 態度與觀念  專業與工作  老闆與伙計  危機與轉機  生涯抉擇 

作者简介

  何飛鵬  1952年出生,台北市人,台灣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畢業。  何飛鵬擁有超過25年以上的媒體工作經驗,曾任職於中國時報、工商時報、卓越雜誌等媒體,並曾擔任中華民國企業經理人協進會副秘書長,更於1997年榮獲金石堂年度出版風雲人物。也與資深媒體人共同創辦了城邦出版集團、電腦家庭出版集團與商業周刊。  何飛鵬是國內著名的出版先驅,與時政評論專家,其創新多元的出版理念,常為國內出版界開啟不同想像與嶄新視野。其所帶領的出版團隊也時時掌握時代潮流與社會脈動,不斷自我挑戰,開創多種不同類型與主題的雜誌與圖書。  何飛鵬曾任城邦出版集團總經理,所領導之出版團隊,包含:商周出版、墨刻出版、莫克出版、布克文化、積木文化、原水文化、性林文化、新手父母、易博士、奇幻基地、啟示出版、霹靂出版、春光、藍鯨出版……等近廿家出版社;以及城邦國際名表、高爾夫雜誌、城邦音響雜誌、新電子雜誌、新通訊雜誌、Manager Today經理人月刊、數位時代雙週、漂亮家居……等雜誌刊物。  學歷:臺灣**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畢(1971-1975)  經歷:工商時報 記者、副主任(1978-1979年).中國時報 財經記者、召集人(1979-1985).卓越雜誌 總編輯(1985-1986年).1987年共同創辦商業週刊雜誌、歷經總主筆、總編輯、社長之職(1987-1997).1995年共同創辦電腦家庭出版集團.1996年共同創辦城邦出版集團,擔任總經理一職.2005年7月至2007年2月擔任城邦文化出版集團執行長一職

书籍目录

自序——一個人的自我學習對話自慢的觀念態度一個人擁有這些正確的觀念與態度,不見得能立即成功;但是如果缺乏正確的觀念與態度,就算一時幸運,終究還是會打回原形,難逃失敗。自慢的成長學習無所不在的學習,描述了我一生的學習態度與方法。也是我一輩子如果有一些成就,真正的關鍵原因。自慢的專業方法經過不斷嘗試後,我自己找出許多工作的概念與方法,這些想法是不是最好的,我不知道,但這是我最自慢的方法。自慢的職場關係假設自己就是老闆,義無反顧、全力以赴、相信公司、認同老闆,變成老闆的好夥伴,成為公司的核心團隊,我撐起公司的半邊天,為什麼要怕老闆?自慢的生涯抉擇我永遠充滿「野性的鬥志」,只要我想要,不達目的,絕不終止。當然不論面對多麼困難的情境,我絕對不會放棄,這些都是我相信的事,伴我渡過人生每一個轉折。自慢私房學這些私房體悟,充滿了我個人的感覺,其實我也不太明白是否具有學理基礎,但至少在我的人生實驗中是正確的,就姑且稱為「自慢私房學」吧! 

章节摘录

  在自己的生涯中,自己才是關鍵,  自己的對錯,決定了一切,  不要被表象所迷惑,不要怕面對自己的醜陋,  才有機會找到正確的答案。 一點聰明一點癡 如果一個人才氣不足,庸庸碌碌過一生,也就罷了。 問題是很多人才氣縱橫,最後又沒什麼成就,那就冤枉了。通常這些人都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太聰明的結果是沒耐性,不能按部就班一步步向前走,他們雖然有一些小成果,但不會有大功業。 這篇「一點聰明一點癡」是讓所有的聰明人,從另一個角度再想一想。 我見過一個非常聰明的年輕人,學歷又好,擁有國外的碩士學位,他一度是我最看好的未來接班人選之一,但這件事始終無法如願。 他做任何事,都能快速上手,表現傑出。但問題是剛熟悉一件事,他就開始想下一個職位,他的期待與要求,總是比主管快。當然基於人才培養,許多次我也按照他的意願,提拔升遷。甚至我還一度自責,是不是我的反應慢了,以至於讓一個有為的年輕人,浪費了太多的時間,埋沒了他的才氣。於是我密切注意他的動向,以免再度犯錯,又被他先開口要求,落入後手,處境艱難。 結論是,他還是比我急、比我快,我的小心仍然趕不上他的急切欲望。最後我不得不承認,他實在太聰明了,聰明到在組織中,很難有一個職位適用於他,我不得不放棄這位讓我愛不釋手的年輕人。 他走上創業之路,以他的聰明,很快擁有一個小格局的成果,每年有金額不大的獲利,足以讓他逍遙自在。可是從此他面臨瓶頸,如果要做更大的事,光靠聰明是不夠的,還要決心、毅力、格局、氣度、勇氣,而其中有許多特質都是他所不足的。 我只能替他可惜,好一塊材料,只因為太聰明了,聰明得仔細計算所有的事情,都要用最快、最容易的方法做事,期望速成、期待短利,欠缺了「癡勁」與「傻勁」,而使他陷在「舒適」的泥淖中,擁有小成就,難成大格局。 這讓我想起台灣財經前輩汪彝定先生的一句話:他常念著「慧女不如癡男」,如果剔除性別眼光,這句話正是這個案例最好的註解,任何人「慧」不如「癡」,慧易成事,但難成大局,癡似呆拙,但孜孜矻矻,一點一滴,最後終能成就不凡的格局。 如果你是「癡」人,笨人沒路走,只能努力,無需多言。問題是社會上「癡」人少有,大多是聰明人(或者其實是自以為聰明),聰明人就是精於算計,心思複雜,以至於小算盤每天打、時時打,稍有困難就不做,稍遇挫折就放棄,立即無利就回頭;長遠大計無心想,結果是小成可也,大事難成。 最好的思考是,不論你是聰明人還是癡人,常常替自己留一點「癡心」,刻意去做一些看起來笨的事,凡事想長一些、想遠一些。利益不要計算那麼精準,刻意找一些辛苦、困難的事來做;刻意找一些需要冒險進取的事來做。然後發揮你的決心,考驗你的能力,激發你的堅持、磨練你的執著、成就你的耐性。讓成果滴滿你的汗水、淚水,這是另一種試煉。 太多的聰明,是上天的恩寵,當然要感謝,但也是上天的陷阱,讓你少了執著、堅忍的力量。最好的搭配是「一點聰明一點癡」,有足夠的聰明分析難易、好壞,但有時也要能有耐性,做一些短期看起來並不聰明,但長遠有利、有益的事,每個人最終的格局,決定的關鍵是「癡」,而不是聰明。 ◎筆記批注: 明明是聰明人,如何擁有癡心?  其實這是「小聰明(Street wise)」與大智慧的差別。聰明人選容易做的事,大智慧選難的事,難的事少,人做競爭者少。有時候還需要有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耐性,沒有耐性,等不到春暖花開,能等、能忍,通常是癡人與癡心。 對不在方法,對在人 每一個人都要探討別人的成功經驗,學習別人的成功方法,認為用對了方法,就有機會成功。邏輯上沒錯,「他山之石,可以改錯」,但學習對的方法,並非保證成功,這其間還有別的變數。 人就是其中的關鍵,任何工具,換了人,效果就不同;任何方法,換了人,結果也不一樣。在學習方法的同時,請思考一下自己,思考一下人的不同,自己是不是對的人,要真心面對! 一個年輕人,努力工作,忙碌了半輩子,他一直在創業做出版,但一直沒能真正賺到錢,有一天他急著跟我見面,想告訴我一個突破性的計畫。我雖然忙,但仍然很樂意給年輕人一點意見、鼓勵。他說,他決定學習某位成功同業的做法,一年只出二十本書,但要求本本暢銷,用精準的選書,替代大量出書,來提高營業額、提高獲利率。 他又說,他仔細觀察了這位同業的做法是大量閱讀國際書訊及出版消息,並參加國際書展與國際出版業建立良好關係,這樣就能拿到大書、暢銷書。聽完他的想法,我百感交集。 我想起另一個經驗,我投資的一家小公司,虧損連連,我與主事者懇談,想找到原因,好協助他。從頭到尾他一直訴苦:時機不對、競爭者太強、資金不足、員工太笨;並且告訴我,他已盡全力改變,但不可得。 這兩個故事,對我而言,有相同的啟發,第一個故事是「對不在方法,對在人」,因此學別人的方法是沒用的,因為人不一樣。第二個故事則是「錯不在方法,錯在人」,因此檢討方法是無效的,因為人根本是錯的。人的不同,決定事情成敗。而我們看問題,檢討問題時,往往忽略了人,而著重在方法上。 或許應該說,並不是我們過度強調方法,而忽視人的問題,其實人只有在檢討和自己有關的事情上,才會不自覺的忽視人的問題,因為只要是人有問題,很可能就是自己有問題,而你能面對自己可能是個笨蛋嗎?不太容易! 以第一個故事為例,那一位出版同業的成功,是因為主事者知識淵博、判斷精準、眼光獨到。因為有英明的選書人,才能做對書、選對書、賺到錢。我告訴這位年輕人,要學習別人成功的經驗,先解讀「人」、學習「人」,把自己變成跟他一樣的人,再學習方法才有用。 第二個故事,懇談完之後,我的結論異常簡單,我根本看錯人、投資錯人。生意沒錯,時機沒錯,方法也沒錯,因為人錯了,所以把一切都弄錯了。不幸的是,他根本不認為自己有錯。 人最不瞭解的就是自己,老放大自己的優點,忽視自己的缺點;甚至覺得自己沒錯,一切都是別人的錯、都是外部環境的錯,一切都是運氣的錯、都是時機的錯。 面對自己有關的事,正確的檢討或思考模式,應該是「一切都是我的錯」,先假設自己有錯,強行找出自己的錯,經過這樣嚴苛的自我檢視之後,如果自己有錯,你應該會很快找到,也可以進行改進。當然也可能自己沒錯,而經過不斷反芻自省之後,你更有信心去檢討外部的人或事。 如果要學習別人的成功經驗,關鍵不在學習方法,而在學習「人」,學習成功者的態度、思維、特質、風度、氣量,這些才是成功的核心,也是方法背後的潛在要素。不要陷入一般人只會學習方法,本末倒置,以至於複製、學習都不易成功,但卻永遠在追求方法的更新,卻忘記一切要從自我檢視、探索開始。 在人的社會中,人才是核心;在自己的生涯中,自己才是關鍵,自己的對錯,決定了一切,不要被表象所迷惑,不要怕面對自己的醜陋,才有機會找到正確的答案。 ◎筆記批注: 我並不是否認方法的重要性,但任何事我難免要回歸人的原點,太多的經驗告訴我,同樣一句話,有人說來令人動容,有人說來就虛假難耐,解讀自己、瞭解自己的強弱短長,其實會讓自己少走很多冤枉路。 策略與執行力 策略是高尚而偉大的事,每一個人都喜歡談,但我懷疑是否大家都懂;執行力也一度是熱門話題,但什麼是執行力呢? 做對的事與把事情做對,是我對策略與執行力的解讀。沒學問,但易懂、好用,極具參考價值。 二十年前,或許更早,策略一詞風行企業界,經營企業要談策略;不談策略,簡直沒知識,沒學問,沒前途;西元二○○三年,執行力成為企業經營新的流行語彙,不談執行力,一樣沒知識,沒學問,沒前途;甚至還多一條罪名:落伍,趕不上時代! 說老實話,我從來沒弄懂策略過,我對高來高往,不著邊際,天馬行空的事,沒興趣。對執行倒是頗有心得,年輕時,對老闆交付的事,從不知如何說不,總是傻呼呼的徹底做到;年紀大了,當了年輕人的老闆,做任何事,總要找到切實可執行的方法,才敢下手;下手之後,就全力以赴,不達目的,絕不終止。 對策略與執行力,這兩個經營學上的流行語彙,我個人倒是有我自己的簡單解讀。策略是什麼?就是在正確的時間選對的事做,做對的事〈Do right things〉;執行力是什麼?就是全力以赴,把事情做對、做好〈Do things right〉。這兩者一個是高層次戰略面的事,一個是底層戰術面的事。 平心而論,大多數工作者用不到策略,就算用得到,機會也少之又少,那是老闆在選擇大方向,進入新領域,要不要上市?要不要出走?要保守,還是要擴張?這種時候會用得著的事。 不幸的是二十幾年來,策略成為企業經營最重要的話題,每個人都想運籌帷幄,卻把工作細節放在一旁,天馬行空談大事、談方向、談規畫;但底層翻土、施肥、除草的事,卻沒有人認真做好,結果是企業經營之田,任其荒蕪。 工作者真正用得到的是執行力,老闆交付你任務,做什麼事已確定,策略思考的空間很小,你剩下的挑戰是如何把任務完成,把事情做好;老闆交付的事可能是錯的,但是你還是有機會把錯的事做對、做好,讓公司得到比較好的結果。更嚴格的說,執行力不只是把事情做對,更要講究的是用更少的時間、更少的資源投入,得到更大的成果,這就是執行力。 大多數工作者用得到策略的地方,反而不是在工作上,在公司裡;而是在生涯規畫的內心世界:選對了行業嗎?選對了公司嗎?跟對了老闆嗎?選對了適合自己興趣的工作嗎?這都是你在進入職場前,就已經決定的事。 奉勸所有的工作者一句話,徹底做好現在的工作,高效率的執行,這才是你的本業,至於策略,回家去想吧! ◎筆記批注: 我不是喜歡讀書的人,但真要讀書,一定要把書中的道理,轉化為我自己的想法,用我自己的說法,把道理述一遍。目的是要真正消化書中的道理,每一次我如能成功的重述,就真的感覺心領神會。 策略的書看多了、聽脫了,但一直到我用自己的話講出來,我才覺得摸到策略的邊,開始能體會策略是什麼。不論聽到什麼大師言論,嘗試用自己的話,重新說一遍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自慢 社長的成長學筆記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