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亨泰的天地

出版社: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作者:蕭蕭 著  页数:204  

前言

  推薦序  啟動彰化學──共同完成大夢想  二十多年來,台灣主體意識逐漸抬頭,社區營造也蔚為趨勢。各縣市鄉鎮紛紛編纂史志,大家來寫村史則方興未艾。而有志之士更是積極投入研究,於是金門學、宜蘭學、澎湖學、苗栗學、台中學、屏東學......,相繼推出,騰傳一時。  大致上說來,這些學術現象的形成過程,個人曾直接或間接參與,於其原委當有某種程度的了解,也引起相當深刻的反思。  一九九六年,我從服務二十五年的輔大退休,獲聘於彰化師大國文系。教學、研究之餘,仍然繼續台灣民俗藝術的田調工作。一九九九年,個人接受彰化縣文化局的委託,進行為期一年的飲食文化調查研究,帶領四位研究生進出二十六個鄉鎮市,訪問二百三十多個飲食點,最後繳交《彰化縣飲食文化》(三十五萬字)的成果。  當時,我曾說過:往昔,有一府二鹿三艋舺的符碼;今天,飲食文化見證半線風華。這是先民的智慧結晶,也是彰化的珍貴資源之一。  彰化一帶,舊稱半線,是來自平埔族「半線社」之名。清雍正元年(1723),正式立縣;四年(1726)創建孔廟,先賢以「設學立教,以彰雅化」期許,並命名為「彰化縣」。在地理上,彰化位於台灣中部,除東部邊緣少許山巒外,大部分屬於平原,濁水溪流過,土地肥沃,農業發達,有「台灣第一穀倉」之美譽。三百年來,彰化族群多元,人文薈萃,並且累積許多有形、無形的文化資產,其風華之多采多姿,與府城相比,恐怕毫不遜色。  二十五座古蹟群,各式各樣民居,既傳釋先民的營造智慧,也呈現了獨特的綜合藝術;戲曲彰化,多音交響,南管、北管、高甲戲、歌仔戲與布袋戲,傳唱斯土斯民的心聲與夢想;繁複的民間工藝,精緻的傳統家俱,在在流露令人欣羨的生活美學;而人傑地靈,文風鼎盛,舊、新文學引領風騷,成果斐然;至於潛藏民間的文學,既生動又多樣,還有待進一步的挖掘與整理。  這些元素是彰化的底蘊,它們共同型塑了「人文彰化」的圖像。  十二年,我親近彰化,探勘寶藏,逐漸發現其人文的豐饒多元。在因緣俱足之下,透過產官學合作的模式,正式推出「啟動彰化學」的構想。  基本上,啟動彰化學,是項多元的整合工程,大概包括五個面相:課程設計結合理論與實際,彰化師大國文系、台文所開設的鄉土教學專題、台灣文化專題、田野調查、民間文學、彰化縣作家講座與文化列車等,是扎根也是開拓文化人口的基礎課程,此其一;為彰化學國際化作出宣示,2007彰化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聚集國內外學者五十多人,進行八場次二十六篇的論述,為彰化文學研究聚焦,也增加彰化學的國際能見度,此其二;彰化師大文學院立足彰化,於人文扎根、師資培育、在職進修與社會服務扮演相當重要角色,二○○七重點發展計畫以「彰化學」為主,包括:地理系〈中部地區地理環境空間分析〉、美術系〈彰化地區藝術與人文展演空間〉與國文系〈建置彰化詩學電子資料庫〉三個子題,橫向聯繫、思索交集,以整合彰化人文資源,並獲得校方的大力支持,此其三;文學院接受彰化縣文化局的委託,承辦2007彰化學研討會,我們將進行人力規劃,結合國內學者專家的經驗與智慧,全方位多領域的探索彰化內涵,再現人文彰化的風貌,為文化創意產業提供一個思考的空間,此其四;為了開拓彰化學,我們成立編委會,擬訂宗教、歷史、地理、生物、政治、社會、民俗、民間文學、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傳統建築、傳統表演藝術、傳統手工藝與飲食文化等系列,敦請學者專家撰寫,其終極目標乃在挖掘彰化人文底蘊,累積人文資源,此其五。  彰化師大扎根半線三十六年,近年來,配合政策積極轉型為綜合大學,努力參與社區總體營造,實踐校園家園化,締造優質的人文空間,經營境教,以發揮潛移默化的效果,並且開出產官學合作的契機,推出專案,互相奧援,善盡知識分子的責任,回饋社會。在白沙山莊,師生以「立卦山福慧雙修大師彰師大,依湖畔學思並重明德化德明」互相勉勵。  從私立輔大退休,轉進國立彰師大,我的教授生涯經常被視為逆向操作,於台灣教育界屬於特例;五年後,又將再次退休。個人提出一個大夢想,期望結合眾多因緣,啟動彰化學,以深耕人文彰化。為了有系統的累積其多元資源,精心設計多種系列,我們力邀學者專家分門別類、循序漸進推出彰化學叢書,預計每年十二冊,五年六十冊。並將這套叢書獻給彰化、台灣與國際社會。  基本上,叢書的出版是產官學合作的最佳典範,也毋寧是台灣學的嶄新里程碑。感謝彰化縣文化局、全興、頂新、帝寶等文教基金會與彰化師大張惠博校長的支持。專業出版社晨星的合作,在編輯、美編上,為叢書塑造風格,能新人耳目;彰化人杜忠誥教授,親自題寫「彰化學」三字,名家出手為叢書增色不少,在此一併感謝。  回想這套叢書的出版,從起心動念,因緣俱足,到逐步推出,其過程真是不可思議。  「讓我們共同完成一個大夢想吧。」我除了心存感激外,只能如是說。  林明德(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授兼副校長)

内容概要

  林亨泰,筆名亨人、桓太,一九二四年十二月十一日生於日據時代台中州北斗街,小時候接受日本教育,早年以日文寫作,台北光復後改習中文,是國內極少數跨越語言一代的詩人,於一九四八年加入「銀鈴會」,一九五五年加入「現代派」,一九六四年發起《笠》詩刊並擔任首任主編。  林亨泰的創作過程,以沿襲日本現代詩輸入西歐現代詩潮前後順序而展開著有詩集《靈魂の產生》(日文詩集,中文《靈魂的啼聲》)、《長的咽喉》、《林亨泰詩集》、《爪痕集》、《跨不過的歷史》,詩論集《現代詩的基本精神──論真摯性》,教育論著《JS布魯那的教育理論》,譯有法國馬洛所著的《保羅.梵樂希的方法序說》,創作量並不大,但他的作品及評論影響台灣現代詩發展是有目共睹的事實。林亨泰由「銀鈴會」到「現代派」再到「笠詩社」的衍變,可見其「始於批判」、「走過現代」、「定位本土」的詩路歷程,是台灣現代詩史的典型縮影。  林亨泰是一位充滿神秘魅力的人物,在學識和創作方面皆有與眾不同的特性,是詩藝的探索家,不斷的往詩的處女地探索,向著沒有價值的地方發現有價值的東西,林亨泰在〈笠下影:林亨泰〉即中寫到:  「我寧願盡力去探求還沒有被那些『懂得價值的人』的足跡所踐踏過的地方,縱然那是有著猙獰的容貌而不能稱為風景,或者不過是醜陋的一角而不足以稱為風景,可是,我以為只有在這裡才體會得到人類居住的環境底真正的嚴謹性。」  以綠色畫上陸界的  臺灣,啊,美麗島  住下了六十年後  第一次離開了妳  從雲上俯看,更能證明  臺灣,啊,妳是美麗的  以白浪鑲嵌岸邊的  臺灣,啊,美麗島  離開了一陣子後  又回到了妳身邊  從機場走出,竟然發現  臺灣,啊,妳是髒亂的  --〈台灣〉

作者简介

  蕭蕭  (蕭水順,1947~)  彰化社頭人。輔仁大學中文系畢業,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曾任明道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中文系主任,現為明道大學中文系副教授。一生戮力於詩、散文的創作,現代詩的推廣與理論的建構,對於彰化詩學、台灣詩學、台灣新詩美學付出甚多心力。創作與編著書籍已超過一○五冊,仍繼續在文學創作與評論上繼續挺進。

书籍目录

叢書序 啟動彰化學自序第一章林亨泰詩語風格「異常句」、「走樣結構」之分析--以《林亨泰詩集》為分析場域/孟佑寧第二章感覺靈光的詩美投影--評析林亨泰詩作藝術/郭楓第三章林亨泰符號詩研究 丁旭輝第四章台灣現代詩史的見證者--林亨泰詩論研究/陳秉貞第五章景也,亨泰!舍也,亨泰!思也,亨泰!--讀林亨泰的詩,兼論圖像詩的思維走勢/陶保璽第六章主知.超現實.現代派運動 劉正忠第七章想像「現代詩」:以林亨泰五○年代的「現代主義」建構為例/林巾力第八章我的想法與回應--針對曾貴海的論點/林亨泰第九章凝視鄉土,心繫臺灣--林亨泰詩中的台灣圖像/柯夌伶【附錄】林亨泰研究書目 蘇茵慧整理

章节摘录

  啟動彰化學──共同完成大夢想  二十多年來,台灣主體意識逐漸抬頭,社區營造也蔚為趨勢。各縣市鄉鎮紛紛編纂史志,大家來寫村史則方興未艾。而有志之士更是積極投入研究,於是金門學、宜蘭學、澎湖學、苗栗學、台中學、屏東學……,相繼推出,騰傳一時。  大致上說來,這些學術現象的形成過程,個人曾直接或間接參與,於其原委當有某種程度的了解,也引起相當深刻的反思。  一九九六年,我從服務二十五年的輔大退休,獲聘於彰化師大國文系。教學、研究之餘,仍然繼續台灣民俗藝術的田調工作。一九九九年,個人接受彰化縣文化局的委託,進行為期一年的飲食文化調查研究,帶領四位研究生進出二十六個鄉鎮市,訪問二百三十多個飲食點,最後繳交《彰化縣飲食文化》(三十五萬字)的成果。  當時,我曾說過:往昔,有一府二鹿三艋舺的符碼;今天,飲食文化見證半線風華。這是先民的智慧結晶,也是彰化的珍貴資源之一。  彰化一帶,舊稱半線,是來自平埔族「半線社」之名。清雍正元年(1723),正式立縣;四年(1726)創建孔廟,先賢以「設學立教,以彰雅化」期許,並命名為「彰化縣」。在地理上,彰化位於台灣中部,除東部邊緣少許山巒外,大部分屬於平原,濁水溪流過,土地肥沃,農業發達,有「台灣第一穀倉」之美譽。三百年來,彰化族群多元,人文薈萃,並且累積許多有形、無形的文化資產,其風華之多采多姿,與府城相比,恐怕毫不遜色。  二十五座古蹟群,各式各樣民居,既傳釋先民的營造智慧,也呈現了獨特的綜合藝術;戲曲彰化,多音交響,南管、北管、高甲戲、歌仔戲與布袋戲,傳唱斯土斯民的心聲與夢想;繁複的民間工藝,精緻的傳統家俱,在在流露令人欣羨的生活美學;而人傑地靈,文風鼎盛,舊、新文學引領風騷,成果斐然;至於潛藏民間的文學,既生動又多樣,還有待進一步的挖掘與整理。  這些元素是彰化的底蘊,它們共同型塑了「人文彰化」的圖像。  十二年,我親近彰化,探勘寶藏,逐漸發現其人文的豐饒多元。在因緣俱足之下,透過產官學合作的模式,正式推出「啟動彰化學」的構想。  基本上,啟動彰化學,是項多元的整合工程,大概包括五個面相:課程設計結合理論與實際,彰化師大國文系、台文所開設的鄉土教學專題、台灣文化專題、田野調查、民間文學、彰化縣作家講座與文化列車等,是扎根也是開拓文化人口的基礎課程,此其一;為彰化學國際化作出宣示,2007彰化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聚集國內外學者五十多人,進行八場次二十六篇的論述,為彰化文學研究聚焦,也增加彰化學的國際能見度,此其二;彰化師大文學院立足彰化,於人文扎根、師資培育、在職進修與社會服務扮演相當重要角色,二○○七重點發展計畫以「彰化學」為主,包括:地理系〈中部地區地理環境空間分析〉、美術系〈彰化地區藝術與人文展演空間〉與國文系〈建置彰化詩學電子資料庫〉三個子題,橫向聯繫、思索交集,以整合彰化人文資源,並獲得校方的大力支持,此其三;文學院接受彰化縣文化局的委託,承辦2007彰化學研討會,我們將進行人力規劃,結合國內學者專家的經驗與智慧,全方位多領域的探索彰化內涵,再現人文彰化的風貌,為文化創意產業提供一個思考的空間,此其四;為了開拓彰化學,我們成立編委會,擬訂宗教、歷史、地理、生物、政治、社會、民俗、民間文學、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傳統建築、傳統表演藝術、傳統手工藝與飲食文化等系列,敦請學者專家撰寫,其終極目標乃在挖掘彰化人文底蘊,累積人文資源,此其五。  彰化師大扎根半線三十六年,近年來,配合政策積極轉型為綜合大學,努力參與社區總體營造,實踐校園家園化,締造優質的人文空間,經營境教,以發揮潛移默化的效果,並且開出產官學合作的契機,推出專案,互相奧援,善盡知識分子的責任,回饋社會。在白沙山莊,師生以「立卦山福慧雙修大師彰師大,依湖畔學思並重明德化德明」互相勉勵。  從私立輔大退休,轉進國立彰師大,我的教授生涯經常被視為逆向操作,於台灣教育界屬於特例;五年後,又將再次退休。個人提出一個大夢想,期望結合眾多因緣,啟動彰化學,以深耕人文彰化。為了有系統的累積其多元資源,精心設計多種系列,我們力邀學者專家分門別類、循序漸進推出彰化學叢書,預計每年十二冊,五年六十冊。並將這套叢書獻給彰化、台灣與國際社會。  基本上,叢書的出版是產官學合作的最佳典範,也毋寧是台灣學的嶄新里程碑。感謝彰化縣文化局、全興、頂新、帝寶等文教基金會與彰化師大張惠博校長的支持。專業出版社晨星的合作,在編輯、美編上,為叢書塑造風格,能新人耳目;彰化人杜忠誥教授,親自題寫「彰化學」三字,名家出手為叢書增色不少,在此一併感謝。  回想這套叢書的出版,從起心動念,因緣俱足,到逐步推出,其過程真是不可思議。  「讓我們共同完成一個大夢想吧。」我除了心存感激外,只能如是說。  林明德(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授兼副校長)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