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的智慧

出版时间:2010-2  出版社:大地  作者:子思[原作],丹明子[解译]  页数:240  
Tag标签:无  

前言

  前言  《中庸》是中國儒家的重要哲學經典之一,是一部含有深刻哲理的重要古代思想文獻,通常被認為是孔子的孫子子思所著。它原來是《禮記》中的一篇,宋的朱熹把《中庸》從《禮記》四十九篇中分割出來,與《大學》、《論理》、《孟子》合在一起,使它成為「四書」之一。它的內容主要是發揮和貫通孔子「中庸」的思想。「中」就是不偏不倚,「庸」就是常。以「中庸」為名就是啟發人們在思想上要不偏不倚,在行為上要不走極端,無不及亦無過之。其中也表現了儒家關於修身、治國、處世等方面的倫理道德思想。  同時,《中庸》一書還希望人們以「至誠」的態度不斷進行道德修養,以達到自我完善的境界。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中庸的思想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內容相當豐富的人生哲理,也是實用的學問,可以使我們終身受用不盡。北宋的程顥、程頤兄弟認為,《中庸》「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其味無窮,皆實學也。善讀者玩索而有得焉,則終身用之有不能盡者」。實際上,從中國的道家、墨家、佛學等思想之中,我們都可以看到中庸之道的相通之處--剛柔相濟、統籌兼顧、隱惡揚善……這些都是智者們的智慧交合點。大量的生活實踐證明,我們每個人立身處世都離不開「中庸」二字。  試想,如果我們為人處事、待人接物不是不到位,就是太過分,永遠達不到不偏不倚、恰到好處的境界,又怎麼可以獲得成功的人生呢?在複雜的社會環境中,如果我們可以理解一點儒家思想所倡導的中庸之道,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真正實現我們的人生目標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小到我們每一個人,大到我們整個社會,如果能以中庸之道行事,那麼對於建設和諧社會,幫助人們和諧相處都是大有裨益的。中庸思想中的「致中和」與如今我們要構建和諧社會是何等的相通啊!這本《中庸的智慧》,是作者將自己對《中庸》一書的理解進行的一個簡單的陳述,其中存有不足也在所難免,僅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智慧的啟迪。

内容概要

  中國人的智慧寶典 四書之一  告訴我們為人處世的不二法門  不讀「中庸」不懂天下之定理  不讀「中庸」不明處世之智慧  不讀「中庸」不成人生之卓越  《中庸》是中國儒家的重要哲學經典之一,是一部含有深刻哲理的重要古代思想文獻,通常被認為是孔子的孫子子思所著。它原來是《禮記》中的一篇,宋朝朱熹把《中庸》從《禮記》四十九篇中分割出來,與《大學》、《論理》、《孟子》合在一起,使它成為「四書」之一。它的內容主要是發揮和貫通孔子「中庸」的思想。「中」就是不偏不倚,「庸」就是常。  以「中庸」為名就是啟發人們在思想上要不偏不倚,在行為上要不走極端,無不及亦無過之。其中也表現了儒家關於修身、治國、處世等方面的倫理道德思想。同時,《中庸》一書還希望人們以「至誠」的態度不斷進行道德修養,以達到自我完善的境界。

章节摘录

  第一章天下的根本是中與和  《原文》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譯文》上天所賦予人的自然秉性就是「性」,遵從著自然秉性做事就是「道」,把「道」修明並且推而廣之教給別人就是「教」。  「道」這個東西,是不可以片刻離開的;如果可以片刻離開,那就不是「道」了。所以那些品德高尚的君子在沒有人看見的時候也行為謹慎,在沒有人聽見的時候也內心戒懼。沒有比隱藏更明顯的了,沒有比微小更顯著的了,所以君子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要謹慎而嚴格要求自己。人的歡喜、憤怒、哀傷、快樂的情感還沒有表現出來,就是「中」;表現出來了並且都合乎時宜和禮節,就是「和」。「中」是天下人的根本;「和」是天下人所遵從的原則。達到了「中和」的境界,天與地也就各在其位了,萬事萬物也就生長發育了。  【智慧解析】我們每一個人都具有自然賦予我們的「天性」,這種「天性」中既有共性,比如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餓了要吃、渴了要喝等等;也有每個人特有的個性,比如一個人的脾氣、愛好等等,當然這種天性,還包括人類擁有自己的精神與意志,並且會用自己的精神和意志來思考和判斷這一特點。既然「天性」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那麼就會有我們所主宰不了的方面,這就是我們自身認識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以及我們能力的有限性。  所以人們常常說:「心有餘而力不足」,有時我們做起事情來又常常是「力有餘而心不足」。因此從這一意義上說,我們的命運有時候真是由大自然安排的。所以,只有遵從大自然的規律、定理做事情,一切順其「自然」,順從了自然的本性,才會自然而然地獲得成功。這樣來做事情,就可以說是「道」了。然而,對順乎自然的本性做事情,絕不可以理解為什麼事情也不去做了,乾脆守株待兔一般地聽天由命,愛怎樣就怎樣吧。  順乎自然地做事情,只可以理解為是我們為人處世的「隱規則」,是以「做」事情為前提的。以「道」的標準來做事,其實說的是凡事不能蠻幹,不要做與本性相違背的事情,不自以為了不起而做事張狂,不逞強好勝地扭曲自己的本性,這才是順乎自然的真正寓意。這裏有兩個小故事讓我們來對比一下,或許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做事情須合乎「道」的重要意義。第一個故事是說有一個人在回家的路上剛好看到樹杈間的一隻小小的繭子上裂開了一個小口,他從來沒有看到過這番景象,於是停下來觀察。那是一隻蝴蝶的繭子,一隻新生的蝴蝶正艱難地從那個小裂口中一點一點地掙扎出來,很長時間過去了,蛻變似乎一點進展也沒有,看起來蝴蝶似乎已經是竭盡全力了EF這位觀察者實在替蝴蝶著急,他決定幫一幫它。  於是他找來一把剪刀,小心翼翼地把繭子剪開,這樣小蝴蝶就可以很容易地從繭子中掙脫出來。可是,它並沒有像這個幫助它的人想像的那樣展翅飛翔,而是身體萎縮,翅膀也緊緊地貼在身上。這個助人為樂者期待蝴蝶的翅膀伸展起來,成為一隻美麗的蝴蝶,然而,這一刻卻始終沒有出現。而另一個故事則發生在寺院裏。春天來了,寺院的院子裏還是一片枯黃,師父讓小和尚準備一些草籽。小和尚問師父什麼時候撒種,師父回答說:「隨時。」春天總是颳風,小和尚撒的草籽中有一些被風吹走了,他慌了神,對師父說:「不好了!好多草籽被風吹走了。」師父說:「那些被風吹走的草籽多半是空的。隨性。」夜裏下了一場不小的春雨,清晨小和尚著急地對師父說:「師父!許多草籽被雨水沖走了。」師父說:「沖到哪裏都會發芽的。隨緣。」一個星期過去了,枯黃的草下面泛出了綠意,草籽長出青翠的苗了。  小和尚高興地跑去告訴師父。師父說:「隨喜。」從這兩個故事中,我們不難發現第一個故事中的那個所謂的「好心人」其實並不知道,蝴蝶只有靠自己努力從繭子上的小裂口掙扎著擠出來,才能將體液從身體擠壓到翅膀上,從而展翅飛翔,這是無法改變的自然規律。做事不遵從「道」,即使努力了,也不會獲得成功。  也許我們更應該向第二個故事中的師父學習,依事情的本性而動,自然會有不小的收穫。因此我們這裏就有了「道」的基本解釋,那就是自然規律,違背了自然規律,就算成功了,也只是暫時的,得不到永久的勝利。做事情要合乎「道」是值得我們借鑒的為人處世方法。也許有人會舉出一些事例來發問,比如說人們有欲望的本性,那麼是不是做事情就應該遵從這種欲望而為之呢?這不也是自然規律嗎?誠然,我們人的欲望是與生俱來的,是一種自然本性,但實際上,人的這種自然的欲望只不過是宇宙萬物中的一點塵埃,而我們做事情要遵從的是最大的「道」,我們的生存更要遵循大的自然規律。  因此我們的自私與貪婪的欲望如果不加以控制和正確的導引,最終導致的是相互爭鬥、爾虞我詐,結果是帶來無盡的痛苦和悲哀,這才是大「道」的規律,而這樣的事例是不勝枚舉的。所以,真正地遵從「道」來行事,是要我們獲得生存的智慧,返樸歸真,而非是依照那些小欲小望的本性而行事。學習和推廣回歸本性、遵從規律的做事方法,這就是「教」。雖然,我們在人生旅途中一時一刻也離不開「道」,因為它是最根本的規律,如影隨形一般地統率著人的「本性」,然而「道」卻又是不同尋常的,它常常說不清、道不明。老子在《道德經》一書中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所以,「教」的過程其實靠的是我們去體悟,然後再用它來指導我們的實際行動。有人認為做事情要「隨性而為」,其實是不對的,正確的做法是用我們的智慧做到「率性而為」,也就是引導人的本性去行動,這才是一個能成就大事的人所應具備的德操!一個可能獲得成功的人,常常是善於修養自身的人。這裏所說的修養自身,如果只理解為要使自己「清心寡欲」,未免太過狹隘。而是要修養自己認識「道」,依「道」而行的能力,這才是積極的心態。  真正的聰明人,正是由於認識到了「道」的重要意義,才會真心實意地依照「道」去做事,即使在沒有人看見的時候也會行為謹慎;在沒有人聽見的時候也會內心戒懼。一個人在獨處時候的行為態度,會漸漸成為一種習慣,從而在做事時產生慣性的影響,在獨處時的那些所謂的「隱私行為」,並不一定能永遠不見天日,思想稍有鬆懈,就會顯現出來。這就是「沒有比隱藏更明顯的了,沒有比微小更顯著的了」的含意所在。那些只是裝裝樣子給別人看的人,他的行為隱藏得了一時,隱藏不了一世,最終將會在不知不覺中暴露。所以,君子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也會謹慎而嚴格地要求自己。  這種儒家思想所提倡的「慎獨」,其實具有非常現實的行為指導意義。《論語.鄉黨篇》中的記載孔子「寢不屍,居不客」,意思是說孔子睡覺時不像死屍,家居不像接見客人或者自己作客一樣。睡覺時採取怎樣的睡姿,平日在家時是怎樣的坐姿,這些看起來都是平常小事,之所以在《論語》一書中收錄,就是為了說明即使是睡姿和在家中的坐姿這樣的通常不會為外人所知的家居小節,孔子也是十分重視的,絕不會人前一套,人後一套。這就是孔聖人「慎獨」的表現。再推廣一些來看,那些不正確的觀點、態度,即使是微小或者極不易被人們察覺的,也會積少成多,結果是最終的暴露,即使騙得了別人,甚至騙了自己,也騙不了事情的現實結果。所以,真正值得我們去認真把握的,就是我們的心理狀態和思想意識。  這種意識,常常是隱藏著的,既不易被別人察覺,又不易被我們自己察覺。是我們平時聽不到、看不到,卻又真實存在的。只有在「慎獨」的狀態下,我們的內心才能處於一種平靜、淡然的狀態之中,才能真正做到判斷事物不偏不倚。這就好像我們平時為了看到自己的相貌而照鏡子一樣,自覺地直指自己的內心世界,從而看到自己平時看不到或是沒有注意的事情。由此不難看出,一個人還沒有表現出喜、怒、哀、樂的情感時,心中平靜淡然,就叫作「中」。喜、怒、哀、樂都是人們的正常感情,是人們由於受到外界事物的刺激而產生的正常反應,如果人們缺乏了其中的一樣,恐怕就是有缺陷的人了。為什麼說喜怒哀樂的情感沒有表現出來的時候是「中」呢?  因為這時它們是被控制的,內心保持著平靜,沒有偏斜,這是合乎正道的。然而,感情得不到正常的宣洩是不可能的,但宣洩需要有個尺度。這個尺度是不要看到好的事情就喜形於色,遇到不高興的事情便勃然大怒,過度悲哀或是極端高興,而是情感表現得合常理、合時宜、有節度,這就是「和」,就是符合中庸之道的行為。在《論語.八佾篇》中記載,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即孔子說,《詩經》中的《關雎》,快樂而不放蕩,哀婉而不悲傷。這句話表面看來是孔子對《詩經.關雎》的評價,但仔細分析則可以看出孔子對於一個人情感控制能力的重視。人是感性與理性的結合體,在孔子看來,情感的表露也應當合乎節度。即使是快樂或哀怨之時,也不會樂、悲而忘形,也許這就叫做「喜怒不行於色」吧?  同樣的,即使是控制情緒也不能做得過分了,那會使他人感覺你性格陰鬱,城府太深,不好交往,從而對你敬而遠之。「中」與「和」是中庸之道的很重要的概念。中,就是不偏不倚,保持一種適可而止的處世態度,合乎自然的中正之道。和,就是和諧,是對待事物能保持一顆平常心,不與自然之道相背離。現代人注重情感的釋放、個性的張揚,常常在行為上忽略對「中」的把握。然而,如果置理智的情感控制於完全不顧之地,常常會樂極生悲、事與願違。  當我們一旦達到了「中和」的境界,我們自然都能心平氣和地去待人接物、去做事處世,生活環境也就會秩序井然,並且得到良好的改變。無論是在自然環境還是人類社會中,也只有在「中和」的和諧環境裏,萬事萬物才能平等共存。所以說,「中」是我們人性的根本;「和」是我們所必須遵從的原則。達到了「中和」的境界,天與地也就各在其位了,萬事萬物也就欣欣向榮地生長發育了。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程頤  「此篇論心論性,精語頗多,在哲學史上極有價值。」  --梁啟超  「過度或不及都是惡的特徵,只有中庸(mesotes)才是美德。」  --亞里士多德  「中庸之道是一種偉大的思想資源,中庸之道可以成為當代有價值的人文理性主義,中庸之道將在二十一世紀大放光彩。」  --牟鍾鑒  「中庸之道的真諦是不為拘泥,不為偏激,尋求適度、恰當,但願真正的中庸之道能普遍實踐於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庸的智慧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