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驚奇

出版时间:2005-11-11  出版社:臉譜出版社  作者:艾勒里·昆恩  译者:沈雲驄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哈渥.范.霍恩在意識模糊的狀況下醒來,分不清自己身處的時間、地點,以及身上那塊像血漬般的污痕從何而來。他只知道他又失憶了,又無意識地離家了,搞不好還犯下什麼滔天大罪……他決定向過去有一面之緣的艾勒里.昆恩求助,艾勒里也決定擔任起貼身偵探的角色,監控哈渥發病時不能自主的舉動,並調查可能的病因。
當艾勒里接下哈渥家鄉的地址,赫然發現他竟然住在萊維爾,那個充滿罪惡、悲劇的「災難之城」,艾勒里決定壓低姿態悄聲回去,但即將發生在萊維爾的一切已經註定成為艾勒里的夢魘。
在這短短的十天當中,何只是一波接一波出人意表的驚奇,更徹底扭轉了艾勒里.昆恩的一生。這不僅是偵探昆恩性格上的轉捩點,是作家昆恩重要的創作轉向,亦是世界短篇推理之王愛德華.霍克所稱「下一世代的推理讀者有可能會將這本書視為昆恩作品的最高成就」之代表作。

作者简介

艾勒里‧昆恩
其實是兩個人,一個是佛列德瑞克‧丹奈(Frederic Dannay),一個是曼佛瑞‧李(Manfred Lee),這是一對堂兄弟,艾勒里‧昆恩這個名字是他們聯手創造出來的。
而這個名字,據推理評論家安東尼‧鮑查所言,「艾勒里‧昆恩,即是美國推理小說的同義詞。」
所謂推理小說的同義詞指的是,從1928年首部長篇《羅馬帽子的祕密》問世開始,昆恩便逐步接收了范達因美國首席古典推理大師的位置,以每年一至兩部的速度穩定出書,一路貫穿到七○年代,統治時間長達半世紀之久;而昆恩扮演的可不只是書寫者而已,他們(因為有兩個人,連體嬰)同時辦雜誌,編選集,搞廣播和電視,不讓古典推理征服全國勢不罷休--他們既是王者,也是傳教士和大使。
做為推理小說家的昆恩,不以創新詭計取勝,他們最大的力量來源,是通過對過往推理名著的整理和深徹理解,總結前代大師之精髓而集其大成,使小說呈現一種高度成熟期的穩定水平,和讀者的基本需求配合得很好--昆恩的作品是基本古典推理迷極佳的選擇。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十日驚奇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7条)

 
 

  •     这部书我认为是奎因中期作品中最为精彩的一部。
      
      而我之所以说从这本书开始,佩服奎恩,是因为我惊诧于一个什么样的脑容量和思维模式,可以让作者如此源源不断地为我们制造惊奇,并且在已经出了一部部作品后,再度超越自我,再次构造出这么设局精巧,悬疑性非常高的作品来。
      
      在这部书里,埃勒里遭遇了他平生以来遇到过的最狡猾的罪犯,最后甚至自己成为了犯人的帮凶而不自知。仅仅是在一年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得他认识到了自己的愚蠢,回到莱特镇找出了真凶。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在这本书里是凶手胜利了而埃勒里败了。这也是埃勒里最为惨痛的一次经历。
      
      在情节方面, 凶手利用巧妙的心理陷阱,让受害人一步步地走进地狱,而自己则几乎置身事外,双手没有沾上一滴血。最后埃勒里的推理也让人信服。
      
      
  •     一直对带有悲剧色彩的作品抱有好感,无论是电影,游戏还是小说,只要结局带有一些伤感色彩,而且作品品质不是烂到无法接受的,都容易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十日惊奇”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埃勒里再不是过去那个无所不晓的神探,而是一个被常人情感蒙蔽了理智,并且被真凶误导以致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的输家,尽管最后成功让凶手伏法,但是霍华德和莎莉的生命,还有埃勒里对于自己智慧的绝对自信,都在这场悲剧中一去不返了。
      自从“灾难之城“,埃勒里和莱特镇结下不解之缘开始,埃勒里就不再是过去那个充满自信,甚至有些傲慢的名侦探了,置身于莱特镇之中的埃勒里,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感性而非他的理性,读者在埃勒里身上看到了更多的普通人的情感,他会怀疑自己,在面对困难时一样会犹豫不决,在理智告诉自己应该如何做时,却会因为情感原因做出意气用事的行为来。莱特镇发生的案件不是埃勒里所遇到的最离奇、最错综复杂的,但恐怕却是埃勒里侦破起来最困难的,这是由于埃勒里彻底融入了在莱特镇发生的案件之中,他和案件的相关人员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再也无法像从前那样置身于案件之外,以绝对客观的旁观者来调查整个案子。一旦一个人被情感所左右,无论他多么理智,多么机智非凡,出现判断失误都将是不可避免的。即使智慧优如埃勒里,侦破案件起来也只能是磕磕绊绊,失误不断,甚至犯下大错。在“十日惊奇”中,埃勒里几乎和整个案件融为一体,他以当事人的角度,目睹并经历了整个案件的萌芽,发展,直至爆发,再到最后破案的全过程。在这起略带些神秘色彩的罪案中,埃勒里不再像过去一样主要依靠物证一点一点建立起推理的思路,“十日惊奇”中的埃勒里更像是一个心理学家或者神学家,主要以心证的方式来破解案件的谜团。既然是心证,就要对周围的人有绝对正确的看法,可是人心又岂是常人能够轻易看穿的,埃勒里对案件相关的几乎所有人都出现了判断失误的情况。他初次见到莎莉时,觉得她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女人,但事实证明她也只是个会被欲望冲昏头脑的普通女人;他视霍华德为好友,但是当他深陷困境指望霍华德能够伸出援助之手时,霍华德却选择了袖手旁观和矢口否认;他很同情迪德里希被最亲密的人所背叛,但从一开始他就被迪德里希玩弄于鼓掌之中,以致最后犯下难以挽回的大错。没有人能够看穿人性,即使是埃勒里也不例外。
      神探已死,从踏入莱特镇的那天开始。
      
  •     It’s a sad story…a sad story…
      
      小说腰封上的一段话是我对《十日惊奇》产生了“我一定要看这本小说”这个想法的原因。那段话是:“上帝用七日创造万物,恶魔用十日毁灭世界,地狱般的十天里,艾勒里.奎因可以救赎一切吗?”另一个原因当然是一如既往的带着奎因这个高品质的标志。某些比较尴尬的细节是,这个黄色的腰封底面,居然毫无缘由地泄密了,这对于那些看过腰封底面的人大概就像第十日的艾勒里那样吧——同样的惊讶,不同的是前者还会又一丝的愤怒。
      
       国名系列的艾勒里.奎因给我的感觉是,他是一个思维慎密、逻辑严谨还带有年少气盛这种混合气质的年轻人,在那游戏人生的九部国名系列中,他一直扮演着上帝的角色。从第一时期到第三时期的莱特镇系列,很多东西都改变了。书本之外的艾勒里.奎因变了,小说中那个年少气盛的青年也变了。艾勒里不再是一个男孩,他变成了一个男人。这样的转变是必然的,我没想到的是,艾勒里最后变成了杰瑞.雷恩那样的人物,我一直都以为,他们代表着两个完全不同的极端,没想到的是,最后奎因也变成了雷恩。小说结尾处的处理,仿佛雷恩回来了,用他的方式去解决案子。
      
      这是一部带有宗教气息的作品,我毫不犹豫地就把莱特镇和索多玛联系在一起了,并且坚定地认为,莱特镇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索多玛。亚伯拉罕凭借高超的谈判技巧,硬是把谈判的筹码从五十个义人减到了十个,但这毫无意义,全能的上帝早已窥见到那个必然的结局。艾勒里.奎因又来到了莱特镇,就像腰封写的那样,他扮演者亚伯拉罕的角色,他要救赎一切。我固执地认为,亚伯拉罕无法拯救索多玛,不是因为那里没有足够的义人,而是因为这座罪恶之城已经没有被拯救的资格了。十个义人完全无法去救赎这里的罪恶。到了艾勒里这儿,他打从心底希望去拯救一切,他很努力,但终归什么也救赎不,没有需要救赎的人了。
      
      看一本推理小说,我有一些个人的标准,诡计、推理、人性、惩罚、意外性,达到这几个标准的就是一本非常棒的小说了。这部《十日惊奇》毫无疑问都达到了我的这些标准。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对同意的。一些人认为,《十日惊奇》在推理方面还是无法和国名系列相提并论,但确实是第三时期非常不错的作品。某些人则不太喜欢诡计方面,认为很多的牵强和巧合在里面。平心而论,诡计——以“十诫”为卖点的诡计,并不见得每个人都能够去了解。圣经中的十诫,对于我们这些东方国家的人来说,确实难以理解。特别是你不能强迫所有的读者都是教徒,看过无数次的圣经。自认为对圣经还是有一定了解,当艾勒里解释十诫的时候,脑袋中确实是有一些印象。这来源于很久之前看过的各种各样的圣经资料,那个时候我甚至打算翻译一下撒旦圣经。不过即便是一个资深的推理迷,对范达因的十诫,也无法倒背如流吧。推理——一如既往的奎因式推理,实在无法吹毛求疵。人性的刻画——把这个东西放到推理小说实在不太恰当,因为毕竟不是社会派,但是在某种程度,或者某些情况,所谓的人性——或者该加上下面提到的“惩罚”,却比前面的推理和诡计更能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伟大的悲剧系列中,雷恩在某个篇章做的决定,反映了人性,反映了惩罚,这个举动留下了太多的空间——让我们去讨论,去争议。当你看到雷恩亲自手刃一个罪犯的时候,心里的感觉是非常纠结,非常难以描述的。这样的一个细节,代表了某些伤感的情绪,这是“年老的征兆”,雷恩、波洛都是这样,他们真的老了。那个说着“游戏万岁”的侦探…老了。现在轮到了奎因,十日惊奇,莱特镇过后,他也老了。国名系列,奎因就像年轻的波洛,他一样说着“游戏万岁”这样的话。意外性,其实严格来说,这也不算太意外。就像有些人说的,看一部推理小说,你看到四分之三的时候,侦探抓到凶手了,故事结束了。但是你当然知道故事还没有结束,还有四分之一的篇幅,剩下的才是故事的高潮。这种感觉,记忆中,看戴维.鲍尔达奇的《死神计时游戏》也曾有过,不过奎因处理得比较巧妙。这就是所谓的意外性,就看你看待事物的切入口。如果你觉得四分之一的篇幅就是告诉你故事还没结束,你当然知道这一点,这就无所谓意外性了。你也可以认为,作者处理故事后段的情节,让你觉得“意外”,那它就符合意外性了。我个人是倾向于后者的。
      
      说说这部小说情节方面,三百页的小说,前面二百页还没有死人的出现,很多人看到这里都会觉得厌倦,但前面的铺垫正是为了最后的高潮。小说的人物不多,这是值得表扬的一个地方。不知道为什么,里面的人物——没有一个是让我喜欢的,这些人真的就像生活在索多玛一样。艾勒里以前认识的一个叫霍华德的朋友朋友认为自己得了失忆症,总是忘记某些时间的事情,他想请艾勒里到莱特镇(艾勒里先前并不知道霍华德是住在莱特镇的)住一段日子,帮他确认失忆症的事情。聪明的艾勒里推理到,也许这个曾经的朋友在失忆症期间曾经做了些犯法的事情——例如,杀人。最后艾勒里答应前往索多玛。然后原来霍华德那个伟大的父亲的那个年轻的妻子和霍华德搞起了乱伦。是的,乱伦,十诫的其中一诫。他们把这个秘密告诉了艾勒里,当然要求他保密——然后还请求艾勒里替他们向那个勒索者交钱。某个可疑的小偷碰巧偷了那个年轻妻子的东西,而这些东西里面恰好有某些信件,而这些信件又恰好能证明他们的乱伦。可怜的艾勒里一开始就做错了,他不该答应的,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题。
      
      “我学到了重要的一课:千万不要基于在巴黎短短几个星期的经验,就对一个人的人格下结论。而且,永远,永远不要对一个女人下结论,不管是基于什么样的经验”。
      
      这段话是艾勒里被出卖后的感悟。事实上,在整个故事里面,他一直被耍,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耍他。艾勒里在这里告诉我们,神探已死。是的,以前的艾勒里死了,那个小上帝死了。结尾处的那番话,就像是一个显而易见的路标,它告诉我们,这不是国名系列的艾勒里,这是莱特镇,我们都变了,都变了。
      
      “你已经毁了我,你明白吗?你毁了我!”
      
      “你毁了我对自己的信心。我以后还能再继续扮演假冒的小上帝吗?我不能了。我不敢了。范霍恩先生,我不是那种以别人生命为赌注的人。在我所选择的这个职业里,往往会以人的生命做赌注,或即便不是生命,也是一个人的声望、事业或快乐。你让我无法再继续做下去,我完了,我再也无法接别的案子了。”
      
      结尾的部分确实是高潮。只是我没预见到,艾勒里成了雷恩。艾勒里最后通过一大段的推理,指出了最后的凶手——这第十天是在一年之后,太晚了,真的太晚了。罪犯似乎是认罪了。其实,艾勒里在这里指出的所谓物证,很多都是牵强的,一年的时间可以改变太多事情了。唯一可行的是,追踪那笔勒索的金钱——不过这个我也不太确定是否能成功。一个无关大雅的细节:为什么谋杀计划成功后,范霍恩先生居然一下子像老了几十岁一样,不应该是这样的。面对着几乎是待宰的猎物,艾勒里给出了两个简单的选择,第一,艾勒里自己向公众宣布真相,第二,艾勒里要凶手自杀,随便写点什么,然后自杀,这样还能挽回罪犯的声望。这样的行为完全不应该是艾勒里的,那是雷恩,雷恩老先生才会这么做。
      
      一直以来,艾勒里都是这样说的:“我负责找出罪犯,不是惩罚罪犯”。在这里,他变了,不管是出于维护自己那可怜的自尊心还是为了所谓的正义,他在惩罚罪犯,这同时也是在惩罚他自己。
      
      最后,罪犯自杀了,艾勒里通过私人车道离开了犯罪现场——全书完。
      
      在这场游戏里,恶魔赢了,艾勒里什么也拯救不了,神话降下了帷幕,神探真的已经死了。
      
      第九日的结尾恰好能作为本文的结尾:
      
      死人的故事,到这里结束。
      
      活人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     推理小说一旦发展到挑战读者的模式化阶段,就会面临另一种公式化的反推理.这种反推理不是针对小说故事而言,而是针对小说模式而言.
      
      简言之,如果一部推理小说在3/4处就已经抓获凶手,那么我们知道凭借着固定的套路就可以推断出最后1/4一定还有真凶大曝光。因为推理小说不可能留下25%的篇幅去抒情。
      
      还有,推理之所以是推理,并不仅仅在于猜凶手。若仅仅是猜对,那么划拳和掷色子也算推理了。文字游戏也许能让人不那么好猜到凶手,但是也同样让作者不那么容易自圆其说。
      
      而实事求是地说,我没有到3/4处就知道凶手是谁了。这是靠常识推理而言的。因为abc三个案件直接关系人,不是ab就是c嘛。于是我只能 去关注作者如何自圆其说。但结果令人比较失望。怎么说呢?就是还可以,但失望。没有表现出令人吃惊的效果。在这方面甚至不如卡尔的《燃烧的法庭》。
      
      最后提到《燃烧的法庭》,我认为奎因这篇所谓一案两破的佳作的确更加写实,更加让人信服,没有动用玄幻去自圆其说。但是心理学隐喻,暗示,符号,象征意义等概念毕竟说服力不足。同时也看到,奎因创作风格从犯罪手法和过程的推理,转向犯罪动机推理的倾向,也无可奈地让推理性减弱了。而《圣经》和英文字谜游戏的‘诡计’又使中国读者看来缺乏‘亲和性’。当然这不是作者的错误。
      
      不过作者还是借大侦探之口提到了中国。那句话叫:嗨,这里程表看起来像中国的战争赔款!
      
      
      
      
  •     埃勒里•奎因的大名早已如雷贯耳,然而惭愧的是,直到现在我才刚刚读完他(或者是“他们”)的一本书,这本书就是莱特镇系列的第三部——《十日惊奇》。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的第一感觉是奎因果然是名不虚传,小说的情节设置、结构、语言等等都是大师级水准。小说当中有一些语言非常有意思,比如,书的后半段出现了一个从事殡仪馆工作的肥嘟嘟的小邓肯,奎因是这样描写他的:“从他和验尸官、检察官查兰斯基,以及和达金警长讨论问题的样子来判断,埃勒里觉得他一定是在停尸板上受孕、在棺材里爬着长大、在停尸间里的香味里断奶的。他第一次发情的对象,可能是某个周末到他父亲店里去的顾客。”这样辛辣的讽刺真是让人拍案叫绝,真不知道奎因是怎么想出来的。  讽刺完殡仪馆的人,反过来,到了下一页,奎因又讽刺了一位精神病顾问,奎因是这样说的:“这副样子——这副‘随时都会有灵方冒出来可是却从来没有灵方冒出来过’的样子,他(埃勒里)从太多医务人员脸上看到过。”  读这样的语言是很有趣味的。而为什么奎因会写出来这样的语言呢?我想是和他洞悉人们的心理有很大的关系。说到洞悉心理,《十日惊奇》这本书最妙的地方就在于奎因对人们心理的把握。从小说开头霍华德奇怪的失忆症开始,一直到小说的结束,奎因完全从各个人物的心理入手:他们的心理所引起的行为的反应,反过来他们的行为又反应了他们什么样的心理;人们为什么会犯罪,犯罪的心理是什么;更为可怕的是人可以利用他人的心理来犯罪,当然也可以利用他人的心理来破案。而这部小说当中和其他的小说不同的地方在于,书中的主角,大侦探奎因也是有心理弱点的,而且也会被人利用这种心理弱点。这倒也符合心理学的最基本的特点——谁的心理都不会完美。  而正是这种心理学上的特点,才会让人们在明知是错误的情况下,还是会继续走下去,不敢喊停。因为喊停会马上面对痛苦。当然不喊停会有更大的痛苦,只不过,人们都有侥幸心理,以为自己不喊停就永远不会停下来,也就永远不会承受直面错误时的痛苦。可是,这种侥幸心理往往会让自己走入更深的深渊,最后万劫不复。  “除了上帝和奎因,没人知道结局。”但是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对结局是有准备的。不过为了防止剧透,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     看《十日惊奇》之前,有个大神级的人物(or宠物)和我说,这本书非常好看,吸引他一口气就看完了,然后还让我尝试着阅读的时候猜猜凶手,很好猜。我抱着浓厚的兴趣打开了这本书,再次在埃勒里奎因的引领下,来到莱特镇,体验一场精彩的断案经历。
      
      我读啊读,看啊看,陪着霍华德来找奎因求助,陪着他们回到莱特镇寻找失忆真相,陪着霍华德和萨利坠入爱河,还陪着他们遭遇勒索,故事节奏很快,翻译很流畅,读起来很有酣畅淋漓之感。可惜的是一共300页的书,我看了将近200页依然没有发现有谁被杀了,就更别提去完成大神交给我的猜杀手的任务了。于是我的怨气越来越重,最初猜杀手的热情已经转变成猜被害者了。角色就这么几个,奎因是肯定死不了了。那么到底是受人尊敬的父亲大人迪德里希,还是美丽的后母萨利,抑或是不时失忆几次的霍华德,还是那个阴冷冷的叔叔沃尔弗特呢。十日惊奇进行到了第八日,故事讲到了208页,凶杀案终于发生了,我不厚道地轻喘了一口气,终于可以踏实地猜凶手了。可惜奎因反映太快了,噼里啪啦的就把凶手的作案手法与《圣经》里面的“十诫”一一串连在一起,一点都没有给我猜测的时间和余地。我的怨气又来了(大神后来说,在我怨气累积的时候,他在遥远的地方浑身发抖,可见我怨气之重),奎因啊奎因,你们干啥剖析的这么快呢?连点锻炼读者头脑的机会都不给,小气啊小气!
      
      虽然脑筋长久缺乏锻炼,但还是看出了奎因在第一次解谜时埋下的伏笔,没有参透的谜、没有得到解释的关键人物便是他第二次获得正确答案的开门钥匙。当奎因经历了一段自我膨胀后,机缘巧合下发现了此案上次侦断时落下的疑点,从而最后真真正正的完成正确推理。
      
      不知道是不是莱特镇的风水不好,三次在这里发生的案件,最后的真相都没有被昭告天下,但幸亏每次小说都很好看,推理都很精彩。
      
      最后,还是感谢那位以宠物为名的大神,强烈推荐了这本书给我,虽然我没有耐心去猜杀手,却经历了一个好的故事,感谢感谢!
      
  •     美国的通俗文学非常发达,畅销书作家赛珍珠甚至还得到了诺贝尔文学奖。埃勒里•奎因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他的作品一向水准较高,《十日惊奇》也不例外——虽然故事没有多么“惊奇”,但对于人心理世界的发掘则达到了相当的深度。
      
      一般说来,长篇推理小说很少有不死人的(当然有例外)。《十日惊奇》中文版一共301页,要到200页之后才出现死者,这对读者的耐心是个考验。读完全书,回头想想,这个故事简单而平凡,如果一开头就出现死者,估计写个中篇就够了。但奎因运用多种推理机关,巧妙地设置小说结构,把故事写得五光十色,毫无注水嫌疑。
      
      这本书人物太少,即使把那个百岁老母亲算上,有犯罪嫌疑的人不过5个。如果最后罪犯是奎因,我或许会惊奇一下。不过,那是不可能的。对于爱好推理小说的读者,读到迪特里希要萨利去参加晚宴那一段,应该能够看出些端倪了。读奎因的小说,猜出谁是凶手不重要,重要的是凶手的诡计,这个就比较复杂了。
      
      这本书的诡计涉及到多种手法,串在一起,倒也新颖。看到霍华德的失忆症,我不禁想起别问写的《记忆碎片》。这个短篇也是讲失忆症的,诡计相当出色。阿加莎的《最后一幕》与《十日惊奇》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有高水平的心理操控。在那本书中,一代名探波洛先生悲情落幕,虽然故事有点牵强,但以情取胜。奎因的推理则更为严密。
      
      小说中运用到了“字谜推理”,这是常见的诡计桥段。在日本推理小说中经常见到,江户川乱步、有栖川有栖都是这方面的高手。但由于语言差异,虽然神奇,却总觉得食之无味。英语稍微好点,毕竟是熟悉的。奎因巧妙地把字谜的盒子隐藏起来了,最后打开,还是有点“惊奇”。
      
      小说的核心情节写了一场“美国梦”:迪特里希依靠个人奋斗,从贫民窟飞进了上流社会,娶了年轻漂亮的萨利,还有个十分崇拜他的养子霍华德。看似幸福美满的一家人,却暗藏危机。奎因借这本小说,描绘了二战以后不久美国浮华空虚的社会生态。而对于人性中暗黑角落的发掘,无疑是这本书的一大亮点。奎因将当时流行的心理分析方法与逻辑推理手段相结合,成功地揭开了表象背后的真相。
  •     埃勒里·奎因大师第三次莅临莱特镇,伟大的故事,伟大的推理,伟大的埃勒里·奎因!他是这里的天皇巨星,是superstar!这只是公众眼中的埃勒里,仅此而已。
      
      新星版屎黄色的可恶腰封,不仅将情节透了个精光,居然还使用了这样耸人听闻的文字───“上帝用七日创造万物,恶魔用十日毁灭世界。地狱般的七天里,埃勒里·奎因可以救赎一切么?” 让我忍不住像House一样,在小黑板上的竖线左面写上上帝或者命运,右面写上埃勒里。然而,在小小的莱特镇,上帝就已经轻松的得了三分,埃勒里那面只是零蛋。迄今为止,莱特镇的三次案子都被他搞砸了,至少在他自己心中,他认为自己搞砸了,因为作为莱特镇全知全能的superstar,他应该挽救一切的。
      
      如果说在《凶镇》与《凶手是狐》中埃勒里只是选择了做一个善意的守密者,默默的保护着小镇上的人,不愿揭露残酷的事实,那么这一回他在范霍恩家就输得太惨了,居然还任由魔鬼控制了自己,连对那些仰慕着他的可怜人的保护都没做到。
      
      在十天里救赎一切,埃勒里没有作到,或许上帝可以,但他没有。这座美丽友好的小城,比洛杉矶,比纽约更现实,更残酷。对莱特镇,埃勒里掺杂了太过的个人情感,他根本不是这座灾难之城的救主,莱特镇才是他的灾难之城,让他看到自己面对命运的渺小,让他看到自己面对邪恶的无力。
      
      好吧埃勒里,既然你不是那个全知全能的人,那么起码蒙起双眼,手执利剑,去主持正义吧。我承认,在我看到第十日,埃勒里带上手套拜访范霍恩大宅时,一股不详之兆就从心底升起。想当年,雷恩先生出手杀人,给我幼小的心灵造成的阴影至今已然无法平复!虽然埃勒里没有亲自动手,但是教唆自杀依然不是一个正义使者应有的作为。
      
      叹息过后,更多的是无奈,套用一句俗不可耐的话,这就是生活,莱特镇只是我们生活世界的缩影,正像其他系列小说的第一部,名字总是无形中代标了整个系列的基调,台版将莱特镇系列的第一部译名为《灾难之城》,对于莱特镇发生过的种种故事,再贴切不过了。
      
      《十日惊奇》里揉进了太多的宗教元素,有人说他都不像是推理了,没有真相大白前的“挑战读者”,但是我还是义无反顾的给五颗星,挑战读者其实很容易,作者挑战自己,让自己的主人公陷入如此尴尬境地才是最难的。
  •     《十日惊奇》,莱特小镇第三集,与前两本《灾难之城》和《凶手是狐》一样,几乎一口气将书看完。我读过东野,道尾,布洛克,康薇儿,席勒曼,莱克斯的一些书,但是到目前为止也就奎因的书,读起来会如此之酣畅淋漓,其他人的多少都会有些沉闷的感觉。究其原因,自己看书时浮于表面不愿太费脑细胞去思考是一方面,另一更重要的方面,相比其他大家写的书,奎因的书阅读的趣味性更高一些,我觉得老奎即使不写推理,也一样能写出十分吸引人的小说。《十日惊奇》在看到三分之二处时,仍然没看出一丝与谋杀案相关的联系,神秘又复杂的范霍恩家族,四个家族成员错综的情感纠葛,就已经让人看的眼花缭乱了,而我唯一想的比老奎快的,就是养子与后母的奸情,叹气,我果真是个猥琐的熊。
      
      奎因的推理过程总是被描述的十分复杂,他太过细腻,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细枝末节,而由这些纷繁的细枝末节再延伸出去的细支末节所构成的庞大的“线索空间”,完全能让我这种笨蛋晕掉,无怪乎,总在腰封见到那句:只有上帝和埃勒里·奎因才会知道故事的真相。好吧,就算我熟知基督教旧约的那“十戒”,我也完全不会将案情与之联系起来,冰山太大,露出的角太小,文章又行云流水吸引的人不愿停下来细细思考。线索繁多,每一个都是不可或缺的,我可以很清晰地记得很久前看过的《放学后》里那一长一短的最关键的两根箭,但是老奎的书,脑子就只剩一团乱乱的麻。十分喜欢破解谜题的读者,读来该是很郁闷的,好比数学里的证明题,给的条件必须要不多不少,才能推断出结论,给多了太容易,给少了就根本无解。
      
      莱特镇,它不就是一个小镇嘛,它怎么总这么倒霉,每次老奎一来,就有悲剧要发生。侦探也就是侦探,不是神,所以奎因无法在《灾难之城》中阻止悲剧的发生,在《凶手是狐》中给了老福克斯希望最后却发现希望一开始就不存在。而《十日惊奇》,奎因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耻辱,他很善于揣摩人物心理,可是这一次,他在研究案件相关人物心理时,却也成了别人的研究对象,凶手设计的一个局中局,让谋杀进行的无懈可击,大侦探奎因没破了案子,却成了大帮凶,等他幡然醒悟,已经在太久的之后了。
      
      安排这样一个黑色幽默般的结局,作者已经不再是追求悬疑推理过程的完美了。奎因很聪明,但这聪明似乎老让他在绕远路,甚至这一次,聪明反被聪明误。《红楼梦》中,最精明的非王熙凤莫属,但最后给她的判词却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送了卿卿性命”。苏轼易有云:“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哇偶,值得好好深思,虽然我是头笨熊。
  •     我总觉得读美国一派作家的推理作品,像极了已经在国内遍地开花的美式快餐,那些汉堡或者热狗,营养不是很多,但是有另一种过瘾,特别是体现在喜欢麦当劳,肯德鸡的朋友身上,不过老实说,我是偏好中餐多于西餐,小吃多于快餐的人,所以我总觉得对美式快餐没有那种欲罢不能的感觉,但是很有意思,我认识过一些人,还是相当喜欢这种快餐的,所以说问题可能主要还是出在偏好上。
      
      奎恩的这本《十日惊奇》之前,我读过布洛克的《八百万种死法》,康奈利的《最后的郊狼》和《黑色回声》,都是我觉得可读,但是没有什么值得回味的作品。显然前者属于硬汉小说,后者属于侦探小说,奎恩的作品也应该属于类似于侦探的小说,只是本书的主角是作者本人,更接近于推理小说作家的角色,其实这一系列作品都是进行如此设定的,而《十日惊奇》属于莱特镇系列的第三本作品。不过我言及其他两位作家的书是因为觉得他们风格上的近似性。比起日本推理作家,多数美国推理作家的模式性太重,而且他们不喜欢花哨的布局,没有众多的人物线索,更加注重严谨和纯粹性,而在故事的流程上趋于单一的故事讲述,没有多少枝末,以至于能够蔓延出更加深刻的诉求,这也就是我之所以说美国推理小说像快餐的原因所在。
      
      《十日惊奇》的故事起始于奎因多年前认识的一个朋友霍华德的来访,霍华德有严重的短期失忆的症状,在失忆期间他不知道自己做过些什么事,但是极有可能是带有犯罪性质的事件,所以他来邀请奎因陪他回到莱特镇的家中,以见证他的下一次失忆行为,以便找出真相。于是奎因不久后来了,带着他正在创作的小说,以创作为由住进了霍华德的家中,迎接他的除了霍华德,还包括他的父亲迪德里希,和他年轻的后母萨利,以及跟他非常不对付的叔叔沃尔弗特,还有像幽灵一样的祖母。
      
      有意思的是,小说的起始并没有谋杀,或者犯罪,作者在开篇不久反而就把诱因捅了出来,这委实是一种冒险,也确实让我几乎从一开始就抓住了整个故事的脉落,即使结尾处有了作者的一次推翻,也是我早已预料的,在看过的那么多的推理小说中,这部小说的推翻完全不具有让人惊叹的地方,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对于追求巧妙布局的读者而言,这个故事显得有点薄弱。
      
      在推理系列小说中,多数作者会把主角塑造成无所不能的,独一无二的英雄,但是也有一些作家会在某部作品里还主角以血肉之躯,比如这本作品里,奎因就被设定成了一个共犯,一个参与其中并被误导了的人物,直到他在第十日惊奇的篇章里揭露出真相。其实这种手法在别的作品中我也见过,只是没有像这部里面奎因觉悟的那么晚,在一切不可挽回之后,只能来一个黑暗处决,我会把他看作奎因的一个伏笔,也是所谓的真相永远不可能被公之于众的另类诠释。
      
      而书中关于第一重真相与宗教“十诫”相契合的解读是比较有意思的,尤其是对宗教兴趣盎然者一定能品读出其中的味道。把无意识行为嵌入宗教的盒子,以达到有意识的谋划,正是全书的灵魂所在,而这本书最突出的特点恐怕不是在于推理的过程,而是对于十诫的引用。
  •     首先说一句,书底的简介透底。
      莱特镇三部曲,属这部最好看,总算有了颇为像样的诡计(之前两部只有谜面,属于虎头蛇尾型的),还有离奇的、颇有新意的模仿“十诫”犯罪方式。我看的十几本奎因里面,除了公认的四大神作(希腊、埃及、X、Y),个人觉得,此书可列第五。
      虽然推理仍然不能和国名系列比(主要是严密性,我觉得,即使在最后较量中,严密性也和从前不能比),不过和凶镇、凶手是狐比,十日惊奇的推理部分分量比较大,质量也高得多。而且如果不是简介透底的话,估计此书的逆转有一定的震慑力。
      凶手确实很了得,怎么了得法不能说,说了就透底了。奎因确实很窝囊,而且我觉得此书的奎因从头到尾一个脓包,所有人,无论凶手、受害者都利用他或者耍他、出卖他。凶手的诡计,奎因技不如人上了当,我没话可说,但是其他场合,奎因知道被利用还那个样地受虐真是窝囊过头了。
      结局能发现,奎因彻底失败,凶手大获全胜。奎因是一年后才悟出自己上当,他找凶手并且逼对方自杀,但是我很质疑奎因是否有这个资格,某件罪行,虽然说是凶手幕后操纵的,但是实际执行人是奎因,奎因最后指责凶手动机时说凶手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展现他凌驾于法律、免于受处罚的超人能力,但是奎因自己呢?他何尝不是?他逼死凶手何尝不是自诩上帝、凌驾于法律。而且,这一次我看得出来,根本不是出于“为了正义”的理由,而是出于自尊心被打击的复仇行为。(否则的话,他应该不惜毁掉自己社会上的一切名誉,把凶手身份抖给警方,并向大众承认自己该承担的责任)。我认为,奎因在这本书里不但是个窝囊废,而且在结局里表现得像个懦夫,而且这个懦夫到最后还可悲地维护他那支离破碎的自尊心。
      总之一句话,虽然这本书是我看过的奎因里面第五好看的,但是出于对奎因在结局里面这种对人马列主义,对己自由主义的行径的反感,便扣一星,给四星。
  •     【本作及《希腊棺材之谜》泄底】
      
      莱特镇系列的第三部。案件的前端铺成很多,但却掩盖不了更加弱化的推理过程。最后的颠覆性推理就和首次推理有关凶手所违反的“十诫”一样“轻率”和“搞笑”。就诡计而言,也是趋于平庸悬疑小说的水平。
      
      多年过去,EQ兄弟改变了写作模式,而我们的埃勒里却仍然没有改掉他那自以为是的性格。当凶手轻松的在奎因面前演绎了一场和《希腊棺材之谜》的凶手如出一辙的好戏后,我看到只有被羞辱的奎因那怒不可遏的表情。对于凶手的自裁,虽说是罪有应得,但对正义的伸张还是需要置身事外的立场,这一次你只是在道德层面上有所亏欠,也许下一次你就会逾越法律的界限。推理小说作为“消遣的读物”,给我们带来兴奋和刺激的同时,也在每个案件中告诉我们“理性”就像一样每个人都拥有,却并不属于每个人的东西。
      
      
  •     当时为了买<希腊棺材之谜>,找到一家旧书店,没有想到还有一本奎因的书,就一起买了
      看完以后,更喜欢这本
      奎因的书就是这样,你不能相信作者给出的信息,除非将此书看完,否则会被有技巧地引入歧途.
      这本书似乎没有被编入午夜文库,我买的是初版初刷,可惜品相不佳,否则真是值得珍藏的优秀侦探心理小说.
      书内还有淡淡的,难以捉摸的另一种情感,如果你仔细看,是可以发现的.
  •     在奎因中后期的作品中,《十日惊奇》是令我惊喜外加惊奇的一部。
      
      这是艾勒里莱特镇探案系列的第三部,前两部分别是《凶镇》(台版译作《多灾小镇》)、《凶手是狐》。三个案件都发生在莱特镇及其周边,乡村气息浓郁。而前两本书中的配角也在第三作中露面或者被谈及。
      这三部作品的创作,每一部距离上一部的创作间隔都是两年,算是很有些回忆味道的讨好的作品。
      
      只不过,《凶手是狐》就我的感觉来说,是三部作品中比较乏味的,这个承上启下的腰就显得有点软弱。
      
      《十日惊奇》的案件本身也不算特别复杂,属于单线发展的结构,并没有设置过多的注水红鲱鱼来迷惑读者。一个受失忆症困扰的青年雕塑家爱德华求助于艾勒里帮忙解决他的病症,奎因来到他在莱特镇的家中作客,邂逅了他的养父养母与叔叔。
      在作客的九天中,艾勒里被爱德华告知了他与养母的奸情,两人间的通奸情书被人盗窃并被胁迫勒索,一念之仁的艾勒里为其充当了交赎款换回情书的角色,却不知道陷入了更大的麻烦中。。。
      
      这个案件在第九天的晚上发生了谋杀案,奎因凭借自己的推理得出了结论,却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发现了真正的凶手。其实,真凶并不是很难猜,但对读者而言那是建立在习惯的排除法上的,但真正的第十日的推理过程却相当严密繁复,颇有早期的奎因作品的风范,即使这赞誉多少有一点放大化,但是对于中越来越注重故事性与角色的内心刻画,减弱了逻辑比重的后期作品来说,《十日惊奇》中的推理还是让我这样的奎因迷感受到了久违的醍醐味的。
      
      再来,就是这部作品中的种种细节被与《圣经》上的“十戒”律条关联起来,用理性推理与宗教信仰归结在一起,是十分有意思的尝试。后期的奎因作品,也洗净了国名系列之后的一些比较世俗化的好莱巫化的融入爱情元素呈现有情人终成眷属的“酱料”,开始像人的精神与内心领域进军,虽然我是不太喜欢《凶手是狐》中的淡寡推理味,但是这种心理层面的探索在那部作品中就已经开始崭露头角,不可以不说这是奎因作品风格的又一次异化,虽然说相较于最前期的纯解谜来说不会太让推理谜感冒,但是比之好莱巫化的那些作品来,还是有更多的东西可以挖掘,况且这部作品的凶手虽然并不难猜,但整个故事的构思(包括其中艾勒里几度被困窘到)、超强的凶手智慧与其中颇有趣的字谜游戏,依然是为这部作品增色不少,显得很耐看。
      
      有关于奎因推翻了自己原先所下的结论的起因,在作品中出现的比较突兀,是若干时日之后意外的发现了一篇受屈者的日记。不过日记给奎因的启发仅来源于其中的姓名字谜排列,属于触动了奎因灵机的某个导火索,从而开始对整件事做重新的考量,在破解整个谜团上并未提供更直接的线索,所以可以说与最后的推翻重来并无实质的联系,相信天才的艾勒里即使当时没有发现那页日记,将来也总有一天会对整个案件原先的错误进行再度思索,所以也就牵涉不到公不公平的质疑了。
      
      另一个方面,艾勒里的性格在这部作品中重新显现出来,正是由于过分自信的执拗使他沦为了被人利用的角色,也正是这种自信被打击后,让他对真凶发出了“你毁了我,你明白吗?你毁了我!”的呼喊,这是一种信念被摧毁的怀恨,一种从被吹捧的云端坠落下凡的羞愧,也许也是一种从此更谨小慎微更理性的标示。从《希腊棺材的秘密》中回溯的奎因初次探案的挫败之后,似乎这次的奎因是遇到的对手最强大,丑的最厉害的一次,也许这本是作者要再一次给艾勒里增加人间味道的,之后还有近十本的作品没有看,不知道是否有更令人惊喜的后续。
      
      莱特镇的三起案件,艾勒里到了最后都没有公布出真相,前两次是出于善意,这一次虽然威逼真凶自裁显得有一点不合法(三起案件的不公布真相也许正是作者要将案件摆设在纽约之外的舞台的原因),但是也是出自于对真凶注重名誉的体谅。
      
      奎因的作品,看三部有一部惊喜就会把前两部的不快扫尽,当然,依然希望之后的那部《九尾怪猫》会带来更多或者至少差不多的惊奇。
      
      
  •   死人的故事,到这里结束,活人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   大神。。是猫啊,呵呵
  •   小熊聪明啊
  •   我还是觉得接受这种推理是在个人能力范围之外的事。。关于十诫,字母组合之类的。
  •   比起日本推理作家,多数美国推理作家的模式性太重,而且他们不喜欢花哨的布局,没有众多的人物线索,更加注重严谨和纯粹性,而在故事的流程上趋于单一的故事讲述,没有多少枝末,以至于能够蔓延出更加深刻的诉求,这也就是我之所以说美国推理小说像快餐的原因所在。
    相当无语 对比起日本作家漏洞百出、逻辑松散且作弊性很强的推理 严谨的美国推理小说却变成了快餐
    我持一定的反对观点 不好意思
  •   “这一次你只是在道德层面上有所亏欠,也许下一次你就会逾越法律的界限”
    这句话不错
  •   午夜文库也会出这本的。
  •   我买了很多“午夜文库”出的书了,呵呵,真喜欢
  •   看这类书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吖
  •   真的很费神啊
  •   一个下午在图书馆看玩了《十日惊奇》,痛快~
  •   这部的精彩的确是在最后,当埃勒里发现霍华德留给他的那个地址开始。不过听到埃勒里说“你毁了我”时,心里还是不由小触动了一下。这个凶手并非十恶不赦,相较于在《希腊棺材》中埃勒里被利用中计,这一次显然是不同的,那一次凶手只是想转移视线,躲避追捕。而这一次的真凶是一个对犯罪心理学极有研究的天才。埃勒里是他剧本中的一个,他把整个犯罪过程塑造成一个完美的艺术品。埃勒里的悲愤源于他认为自己成了杀人工具。而真凶却把他看做是自己整个脚本中最委以重任,值得信赖的一部分。也许这样描绘一起精心策划的谋杀案是不合适的,然而究其源头,凶手一不为财,二不为利,也许他只是觉得在以自己的方式惩罚他们。
    最后的结果,埃勒里选择让凶手自裁。关于这一点,也许是创作年度和如今时代不同吧,以前的人名誉比任何东西都重要。在这一点上来说,埃勒里又何尝不是一样?如果真的将凶手交给警方处理,那等于将自己前一次被夸得天花乱坠的成就一并抹煞。
  •   下一部 莱特镇系列不是 九尾怪猫吧 是 双面莱特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