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眼看西游

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作者:穆鸿逸  页数:380  
Tag标签:无  

前言

  或许《西游记》出世时,大约只是闲书。  书有两种闲:一日寻常等闲之闲,一日适意神闲之闲。古人原就善写这种异域闲游之书,譬如最早的《山海经》,描绘海内大荒之景,且闲且静,一如水墨绘卷,而介绍异物珍兽,亦只是质朴的传记,好似寻常图画——《西游记》当然也有这种好,且更有时空与动静的丰富,仿佛山林有青岚鸣鸟,风光静丽明迷。  我读《西游记》,只觉这书竟闲得这样好:无论羁旅流光还是洞中天上,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处处透着俗世的平实与朴素。虽有各色神仙妖魔,却总似粉墨勾出的戏妆,到底只是凡人扮演——譬如和稀泥的李长庚,官场小人武曲星,怕儿子的托塔李,傻愣愣的泾河龙王,羞皱了面皮也要拿人事的阿傩,一妻一妾大享齐人之福的牛魔王,妻管严外加呆霸王一般的赛太岁,才情过人且追求山野自由爱情的杏仙,以及“山阴公主式”享乐主义的地涌夫人……看到骨子里,不过只是红尘人意,浮世图画,总叫人生不出什么敬畏或是恐怖之心,纵有“上穷碧落下黄泉”的奇异布景,亦不过只是戏中随戏茫茫而已。  或许是《西游记》读得太长太久的缘故,脑中常浮现出温庭筠的那句“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虽然这书有重复拖沓的感觉,但总叫人有不愿解脱的颠倒梦想——美人戴花映于身前身后明镜中,有一种化身千万无限交错的美,我读《西游记》亦有此感:书中那些妖魔的倾城倾国,一如美人红妆对镜,而字里行间掩不住的黑色幽默,便似鬓边的繁花似锦。倘晴窗坐读,书与人相知相对,便觉百回书内竞有“歌台暧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的日月天地,虽是文字亦能忘其为文为字,恍如鱼之相忘于江湖。若能生此景此情,卢照邻“年年岁岁一床书”的阅读生活,竟也是不足羡的。  花开花落,毕竟四百年。数代江山虽不乏闻歌弦而知雅意的良人,但毕竟还是读之不足,论之有余。无数后人在《西游记》上批圈注评,仿佛古卷上接连不断、盈盈巨轴的题跋,而《西游记》亦渐渐地从一部闲书变成了一部奇书,甚至一部仙书。唐人皇甫氏《原化记》中曾记载,蠹鱼三食神仙字,则化为神仙,名日脉望——连一条小小的书虫都需要如此的机缘才能成仙,那么一部奇书仙书的诞生,则需要更为巧合离奇的过程:《西游记》所记载皆是仙佛妖魔之事,此为蠹鱼一食神仙字;《西游记》的回目和行文中,连缀穿插着大量的道教语汇,此为蠹鱼二食神仙字;《西游记》曾被附会为长春真人丘处机所作,此为蠹鱼三食神仙字。有此三样巧合,再加上数百年许多评注者根据自己的目的进行穿凿附会,譬如有的说是“谈禅”,据说其中有佛祖禅机;有的说是“讲道”,里面有金丹要旨;有的说是“叙儒”,里面包含了大学中庸之理……似乎所有人都可以在其中发现自己想要的东西,《西游记》遂成海内奇书。  与古人相比,近七八十年来《西游记》的研究仿佛是箭头倒转,兴趣已从“抠字挖句”转移到了“版本流源”上,谁是谁的祖本,谁是谁的原形之类的问题引领了一时之风。倘若《西游记》是一处四百年的老宅,古人的研究就好像是卸梁拆砖,颇有盲人摸象之感;而今人的研究,则仿佛考古观察,拿测量仪和放大镜又量又看,虽严谨恭敬,可说到底也不算亲近。其实对《西游记》这座宅院最亲最近的态度,不过只是安心居住,唯有身处其中,方觉人亲庭院,而庭院亦与人相亲,这才是遍天遍地遍人世的风景所在。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我与《西游记》虽只一时之缘,却亦有这般深感深知。传说天上银河原与大海相通,有人居于海渚,年年八月见有浮槎去来,心生好奇,便乘槎浮海,行经数月,乃至一镇,见有女子在室内织布,又见男子牵牛饮河,欲问此为何处,男女皆笑而不答,女子取一石与他,并言:“君还至访严君平则知之。”此人返家后询问严君平才知,原来自己竟不知不觉乘槎抵达了银河,邂逅了牛郎与织女,而那块石头,则是织女织机下的一块支机石——若我是那个好奇的银河旅行者,此书便是那块支机石。  虽我携来了这块支机石,于世人来说,未必见得真正有用,但作为一段奇异之旅的亲身念想,毕竟有其价值,一如青埂峰下那块镌满字迹的顽石,总不乏好奇者,前来将之读作传奇的……  穆鸿逸  二零零九年四月

内容概要

《西游记》的真相,其实只是一个残酷的游戏,一场慈航普度的梦。整部《西游记》,以天地始,以成佛终,看上去仿佛很美,但滴滴是泪。前七回是阴谋败露之悲,后有泾河龙王冤杀之悲,末了又有十四年空行无果之悲——整部《嚣游记》,竟是一大悲剧!    西行的道路已经走过了一千多年,虽然是“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但在喜爱者的心中,看不见漫天风沙,只见那静美的桃花,亦看不见万险千魔,只见那妖娆的烟火。这其实是一种濠上知鱼的乐趣。

作者简介

穆鸿逸,设计师,编辑,明清小说研究者,神话传奇爱好者,现居北京。初从设计,后以文学存身。长期从事编辑工作,撰稿多家媒体。阅《西游记》几番寒暑,发掘天上人间的阴谋线索,熟稔书中所有妖魔精怪的传奇秘史,用阅读的心路写西游的道路。

书籍目录

序天际远雷  楔子  第一回  收徒计划  第二回  逐出师门  第三回  隐藏人物  第四回  乌巢禅师  第五回  天庭内鬼  第六回  祸起萧墙  第七回  化胡为佛  第八回  地谋天阴  第九回  东天教主  第十回  阴差阳错  第十一回  煞费苦心  第十二回  从地到天  第十三回  大闹天宫  第十四回  真相大白鲲背浮雪  楔子  第一回  渔樵闲话  第二回  天庭内参  第三回  地狱游记  第四回  借头一用  第五回  阳间三事  第六回  雪尽江清天涯道路  楔子  [西游之始]  清角吹寒  长安日下  纳履弹冠  潜龙勿用  [西游元年]  聊佐清欢  来梦还止  临风怅结  哀绝怨河  向来痴  [西游二年]  二桃三士  [西游三年]  恸世奇骨  隔世邂逅  [西游四年]  常棣之华  颠倒倒颠  恩仇之始  [西游五年]  露桥闻笛  [西游六年]  挥麈还屐  别浦萦回  牡牝悬疑  [西游七年]  江臯解佩  日月双悬  如死如生  惊涛拍岸  [西游八年]  胭脂泪  [西游九年]  天涯道路  [西游十年]  紫色余分  铅刀一割  龙池醒醉  [西游十一年]  有所思  酒畔谈兵  鹿野问心  [西游十二年]  春水湄  [西游十三年]  拈花笑  暮景烟深  诏颁祝酹  晓月春禅  [西游十四年]  燃犀观海  摞有梅  雁落秋声  合止祝敌  青山一发子虚劫  楔子  第一回  僧肉怪谈  第二回  雪迹寻鸿  第三回  探骊得珠  第四回  三人成虎山僧度词  楔子  第一回  鸟巢诗案  第二回  来者可追  第三回  百结悬鹑  第四回  新月满月  第五回  星尘凡俗后记

章节摘录

  大家都知道,孙悟空的第一个老师是须菩提祖师。  须菩提祖师在全书中不过只出场两回,戏份极少,是个一闪而过的人物,同时也是最神秘的人物——祖师不仅给了孙悟空的姓和名,而且还传授了两样赖以活命的法术:七十二变和筋斗云。所以没有这个人物,就没有孙悟空,以及《西游记》!故欲读《西游记》,须先从认识此人开始,而欲破解“猴逆案”,亦得从此人开始!  须菩提祖师开办的教学机构叫“三星派”,这当然不是韩国的三星集团,而是得名于洞口石碑上“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十个大字。此机构据祖师自己说已经传了十辈,有辈分一览表为证——“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按说传了十辈的门派,应该是门徒众多,天下皆知才对,可在书中看,似乎这三星教育机构并不出名,只有附近的一个山野樵子知道这个地方。  看到这估计有人就要打岔了:那神仙教出来的弟子不都是很有本事的人吗,自然不会到尘世间抛头露面啊!何况须菩提祖师教育有方,不会叫弟子显山露水的!这话当然也有道理,可我们要回到《西游记》的文本上来研究,在书中第二回有文字:  须菩提祖师见猴子已经在山上做了七年的劳役差事,磨炼已足,于是想要当众传授猴子本领。只见他老人家先是忽悠一句“道字门中有三百六十旁门,旁门皆有正果”,然后便一共列举了术、流、静、动四大门类可成正果的“学问”——术字门包括烧黄裱、请神仙、划沙盘、问吉凶,据祖师说“能知趋吉避凶之理”,这是典型的蒙骗妇孺的算命戏法。流字门包括儒、释、道、阴阳、墨、医等几个流派,听起来好像是研究哲学一类的,但祖师对之的解释是“或看经,或念佛,并朝真降圣之类”,明显合本逐末。静字门就更厉害了,讲究“休粮守谷,清静无为,参禅打坐,戒语持斋,或睡功,或立功,并人定坐关之类”,这也是重形式的花架子,好似磨砖做镜。动字门最是“正果”,都是些“采阴补阳,攀弓踏弩,摩脐过气,用方炮制,烧茅打鼎,进红铅,炼秋石,并服妇乳之类”。这听起来就头晕:采阴补阳就是房中术,进红铅是喝月经,炼秋石是熬制男人的尿液作为灵药,并服妇乳就是喝奶——这整个一个邪术流派。  猴子的目的是长生,于是都不学,于是祖师发怒了,一个扑通跳下讲台,拿起教鞭海扃了猴子一顿,这时候众弟子的反应如下:“人人惊惧,皆怨悟空道:你这泼猴,十分无状!师父传你道法,如何不学,却与师父顶嘴!这番冲撞了他,不知几时才出来呵!此时俱甚报怨他,又鄙贱嫌恶他。”  从以上的文字可以看出,众人一般的学习内容便是这些蒙人的东西了,而且祖师还是当众揭示了这些旁门是无法长生的。大家明知道这些东西都是旁门左道,却也奉为经典,努力学习,他们的目的何在?  答案很明显——那便是“积极人世”,因为以上的种种学说都是用来蒙人骗钱的,这可是非要和广大的市民积极打交道才能成就的!他们并不相信世间有长生的道术,只是想学些谋生的手段而已!似“三星派”这样传了十辈的大型旁门左道培训基地,想要默默无闻实在很难。  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性:保守点儿估计,便是众学徒和祖师有某种契约,好比我教你骗人的本事,你不准说是我的徒弟,省得坏我名声——这一点从逻辑上说不太通。若是不想坏名声,那完全可以不教这些蒙人的本事啊!多教点儿真功夫不就好了吗!有人说良才难求,可别忘了,自古师先择徒,徒亦择师,是双方面的事情,大家固然都想做祖师的徒弟,可祖师也要选徒弟啊!若说没有良才,完全可以不收徒弟,可按照祖师自己的说法,他不光收了,而且一收就是十代弟子,这多不合逻辑啊!  在《西游记》中的办学机构还有“万寿山五庄观”:人家镇元子的机构也在地面上,也开坛讲法,观内弟子连道童清风明月在内,亦不过四十八名,却天上地下人人皆知——同样是师父带徒弟,差距怎么就这样大呢?难道须菩提祖师是个欺世盗名之徒吗?不像,他教出来的徒弟都叫镇元子无可奈何,可见祖师还是有真本事的。既然如此,可似这样一个流传了十辈的宗派,外界竟然一点儿消息也没有,这事情难道不蹊跷吗!  所以依我推测,这个“三星派”从头到尾就是个大骗局!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孙悟空一个人而设计的。也只有这样,才说得通。  须菩提祖师绝对是个厉害的人物,那石猴出世,“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连天庭都可以惊动,何况这位本领高超的祖师?他已经看上了这只猴子(当然也有他的重要目的,这是什么目的,以后会专门讲叙),他也算定这猴子终会找到自己。由于猴子不会腾云,于是它要拜师只能在人间,也就是所谓的四大部洲里去找,祖师选择在西牛贺洲开办教学机构,选择这里也是有原因的——佛祖早在第八回就对四大部洲有了评语:“东胜神洲者,敬天礼地,心爽气平,北俱芦洲者,虽好杀生,只因糊口,性拙情疏,无多作践,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但那南赡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  看来只有东胜神洲与西牛贺洲的氛围不错,但猴子出生在东胜神洲傲来国,所谓“海外有仙人”和“外国的月亮就是圆”的思想,求师自然不会就近,所以只有一处西牛贺洲可以选择。于是祖师便在此处开始办学,其实办学只是一个幌子,专等猴子的到来。  不料猴子出发那天东南风紧,一下子先把它送到了南赡部洲,于是猴子学习了人话与人的礼仪,歪打正着,人话算是过了托福;然后又过西海,总算是来到了西牛贺洲,也就是祖师的教学机构势力范围。  和美国片《楚门的世界》一样,整个“灵台方寸山”就是一个大大的戏棚。祖师是总导演,满洞的弟子(包括那个樵夫)都是演员,他们其实都是须菩提祖师的亲传弟子,这些人都是这场戏的陪衬,甚至不能算是陪读。整个“三星派”正是为了这只猴子而单独设立的,什么辈分历史以及所有关于“三星派”的东西都是捏造出来的。  祖师首先把一个门徒心腹派在外面做樵夫,又也许是好几个樵夫,天知道猴子会走哪条路,反正一个路口设一个,单等见到一只猴子走来,便边砍树边唱《满庭芳》:“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苍径秋高,对月枕松根,一觉天明。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无些子争竞,时价平平。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实在没见过这样有气质会唱逍遥歌的樵夫!论起来,只怕魏晋名士的风流也不过如此,所以这一场面唬得猴子连叫几声“老神仙”!似这样的人物基本都是做虚假广告的,为的是使被推荐的一方更具有神秘性和传奇性,《三国演义》中刘备寻卧龙也有类似的情节,只不过把樵夫换成了农夫。  自古来,师择徒之难在于美质良才难求,一旦找到,便不会放过,或明授或暗授,这在武侠小说中的例子比比皆是;徒择师之难在于明师难得,一旦认为他是明师,则会自始相随,比如孔子和他的门徒,佛祖和他的广大弟子,甚至基督教里也是要使用大神通来先使人折服再来拜师的。祖师也用了这样一招来吸引猴子,猴子初出山野,哪里见过这样的人物?光是听了几句歌的樵夫便能如此,何况祖师本人?所以未到山门,心里便已经是服了一半。接下来的仙境一样的洞府,以及突然开门的仙童让猴子更加觉得神秘而向往,于是猴子“整衣端肃”进洞,一见祖师如此庄严,猴子便彻底地折服了,倒身下拜,磕头不计其数,口中只道:“师父,师父!我弟子志心朝礼,志心朝礼!”  就这样各得其所,猴子找到了满意的师父,而祖师按计划收到了满意的徒弟。欲知祖师下一步的计划,请看第二回《逐出师门》。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是一本密切围绕中国古典名著小说《西游记》而产生的半札记半小说体的书。书中以轻松幽默的笔法,或揭秘《西游记》四百年以来的谜题,或梳理人们对于印象中《西游记》中的误读,或以一家之言而发表对《西游记》的独家看法。以小见大,举重若轻,却又是易读而不艰涩的:大家或可将其当做古代的推理小说来读,又可当做一部《西游记》的编年史来看,更可以当做一本有关于《西游记》的读书笔记来瞧。

编辑推荐

  《西游记》原本就是个大阴谋,谁是取经团队里潜伏的杀手?史上最权威的西游妖怪谱系浮出水面,欢迎加入西游考古探案团。  这是一本密切围绕中国古典名著小说《西游记》而产生的半札记半小说体的书。书中以轻松幽默的笔法,或揭秘《西游记》四百年以来的谜题,或梳理人们对于印象中《西游记》中的误读,或以一家之言而发表对《西游记》的独家看法。以小见大,举重若轻,却又是易读而不艰涩的:大家或可将其当做古代的推理小说来读,又可当做一部《西游记》的编年史来看,更可以当做一本有关于《西游记》的读书笔记来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妖眼看西游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33条)

 
 

  •   《西游记》的真相,其实只是一个残酷的游戏,一场慈航普度的梦。整部《西游记》,以天地始,以成佛终,看上去仿佛很美,但滴滴是泪。前七回是阴谋败露之悲,后有泾河龙王冤杀之悲,末了又有十四年空行无果之悲——整部《嚣游记》,竟是一大悲剧!
    西行的道路已经走过了一千多年,虽然是“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但在喜爱者的心中,看不见漫天风沙,只见那静美的桃花,亦看不见万险千魔,只见那妖娆的烟火。这其实是一种濠上知鱼的乐趣。
  •   这本书我已经看完了,完全颠覆我从前对《西游记》的看法,《妖眼看西游》的确有不一样的眼光和独到的见解,从中领悟颇多。
  •   以妖眼的角度观察西游记的始末。四大名著中,西游相比一直默默无闻。但是其深度却是无法忽视的。
  •   作者通过细读文本发现了一些故事背后的内幕,很有见解!与以前看到的类似的书不同,他认为西游记是汇编本,也就没有继续进行深度挖掘。如果是从内幕的角度来看,《揭秘西游》可能更有深度。
  •   睁眼看世界,眯眼观人生,一部西游记,4种不同人,这个中国因此更透彻,这是一本严肃的书
  •   首先说:发货速度相当快,从我下订单到拿到书,仅仅只用了三天半的时间,相当的迅速啊!其次,拿到书,翻开,就深深被吸引了。虽然有阴谋论的氛围,但是更多的是剥洋葱一般的层层深入,把《西游记》开膛破肚,看得我大呼过瘾!
  •   以前非常差异四大名著为何会有西游记一席之地,看了这本书犹如醍醐灌顶,名著就是名著,经得起时间和世人的反复推敲,谁又敢说真的看明白了呢?
  •   以一种新颖神奇的视角诠释西游记。
  •   妖眼看西游,看的不只是西游
  •   这些年另辟蹊径的解读越来越多了,这本书对于西游记的解读,体现了作者广博的知识面,和积极的想象力,看过受益匪浅,让自己的思维也跳出了框子!
  •   世人皆以人眼看西游,有没有照顾妖的感觉和想法,把自己当妖,把妖当自己!
  •   虽然还没看完。但是是一本让我很想拿去公司偷偷看的书。感觉找到了一个和我一起yy西游的同好。虽然这么说,可能低估了这本书……
  •   个人感觉是关于西游另类题材里讲述较为靠谱的一本书
  •   作者没有常识!居然不知太上老君是三清之一!还在整本书讨论太上老君是主谋!建议作者去天涯论坛的煮酒论史《七大圣》那个才是全面的解析!多读书少发表!不过我不得承认作者别的方便书确实读的很多!
  •   和揭秘取经门差不多,不过文字更优美一点。
  •   果然妖眼,与众不同
  •   买错了,这是第二部
  •   过去读过几遍,这次珍藏。
  •   其实所谓的天堂不过是人间争斗的再现罢了,哪里有什么极乐世界!
  •   帮朋友买的书,翻看了下,感觉不错
  •   作者思维很奇特 是本很神奇的书
  •   正版,书很好.
  •   书还没看 不过很是期待 很好看
  •   看过电子版的,买了实物的书给爸爸看,爸爸也很喜欢
  •   相当有意思的书
  •   之前看过电子版的,很喜欢作者那种幽默的表达方式,买来一本收藏一下,有时间在读一遍!
  •   没仔细看呢,感觉还行。
  •   影响深刻的一本书 非常好推荐阅读
  •   特意看了几个章节才评论,很好玩的一本书,推荐
  •   思路有很棒的创新,但是不够严谨的感觉,不过已经很棒很棒了,有启发性
  •   写的有点意思,非常满意
  •   写的观点很好,证据充足!!
  •   喜欢,不过没看完
  •   这本书很值得买!够份量,是好书,珍藏也不错
  •   作者太有想象力啊
  •   还好。。。。。
  •   很牛逼的分析!很好很强大!
  •   《西游记》的真相,其实只是一个残酷的游戏,一场慈航普度的梦。整部《西游记》,以天地始,以成佛终,看上去仿佛很美,但滴滴是泪。前七回是阴谋败露之悲,后有泾河龙王冤杀之悲,末了又有十四年空行无果之悲——整部《西游记》,竟是一大悲剧!西行的道路已经走过了一千多年,虽然是“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但在喜爱者的心中,看不见漫天风沙,只见那静美的桃花,亦看不见万险千魔,只见那妖娆的烟火。这其实是一种濠上知鱼的乐趣。
  •   在书店看到的,当时没买,事后就没了,幸好在网上找到,观点独到,文笔很好,强烈推荐!
  •   还没顾上看 留着以后看
  •   3天看完,很是喜欢很是喜欢
  •   好书,就是字太小了
  •   丰富的想象力,喜欢
  •   服务好,价格便宜
  •   好书!正在看!
  •   给孩子买的,没有看
  •   很有新意的一本书
  •   看了这本书就知道了
  •   非常好,耶!
  •   纸张和字体看着都很舒服,排版也不错,呵呵 值得一看
  •   萨达的萨达是的撒的撒
  •   看过《孙悟空是个好员工》,也看过《西游潜规则》。但是从“阴谋论”,这样一个视角去分析西游记,还是真的很独特。书的前半部分是一口气读完的。书的后半部分有点拖拉,好像在凑数,估计也是因为《西游记》的后半部分已经是无事可说了吧。值得一读
  •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西游记,给你以启发,很有借鉴意思。读名著也可以从细节中挖掘出不同于“主流”的思想。
  •   再也不单纯得看西游记电视剧了。╮(╯▽╰)╭
  •   物流挺快的。书很正,很有趣,从侦探的眼光解读西游。值得一看。
  •   喜欢吴闲云对于西游的解读,买这本是豆瓣上书友的推荐,试看有无新意
  •   没有百家讲坛大话西游那本好看,里面的解说或者说是见解有些偏激 不是很合我的喜爱。
  •   这本还没看完呢,只是觉得作者为什么不知道太上老君就是太上道德天尊呢?明明安天大会时三清悉数到场,而作者却说太上老君没来,不明白他的意思。其余方面推理能力较强,比较有连贯性,大多数分析比较正确。建议先看原著,再看吴闲云的(里面也有牵强的地方),然后才能看这本,否则会有错误的想法。
  •   大概看了一下,感觉还可以
  •   看完有点淡淡的哀伤,世界太复杂了
  •   作者很有逻辑,我喜欢
  •   最近看了很多关于解读西游的书,这本先读了100页再来评价。算是比较详细的一本,但是各种观点比较牵强,有点自说自话的意思。闲着没事,又对西游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拿来随便看看,边读边证,也算是一种观点。
  •   在妖怪的眼里看西游是什么样的概论呢?翻开这本书,看了你就明白了!
  •   我是先在作者的博客上看到的,那里,登的都是全书的精华了,所以,我觉得在那看完再来看书,就有点不是很值了,特别是书的后半部份,没东西写了,只是总结前面的或是换个角度再说一遍前面的观点而已,
  •   拿到手大概翻了翻,比起吴闲云的书似乎多了些文学演绎。
  •   开头读来极其过瘾,后面的文字也就无所谓了,虽然有点象读后论文,但还是要为开头的文字叫好。
  •   书是不错,分析的很透彻。可能是这种风格的书我看不来,总觉得有点晕晕乎乎的。有时间慢慢看完吧。
  •   大体翻了翻 没怎么仔细看 这次买了不少关于西学的书 这本书的确没怎么勾起我的兴趣
  •   有不准确的地方,和别的书结合来看,不能单看此书。
  •   书看起来一般化,视角还算好,但是吸引力不够。
  •   有内容 很喜欢
  •   帮朋友买,还没有正式看。
  •   和天庭内幕相比,作者的想象力还是差了不少
  •   这本书观念我虽然不同意!但是文笔不错,看了玩玩;不过发书的速度太慢了。从无锡到如皋不用九天吧!这是我买当当的书最慢的一次了;再加上价格又下了。我强烈建议以现在的价格算!
  •   还是不错的送货也很快
  •   读书有感
  •   喜欢特价买的,很棒!
  •   妖眼看西游
  •   还可以,有意思的书。
  •   西游新说
  •   史上最权威的西游妖怪谱系浮出水面
  •     一友人如是说,如今一般人的经典解读若想成名,无非要做到以下三点:1、标新立异,观点与众家相左,吸引眼球;2、要与现在的社会现象挂钩,用古书说今事今理;3、多挖掘读者喜闻乐见的隐秘轶事,像什么桃色八卦之流。而穆氏此本《妖眼看西游》可谓就是将这三板斧演绎到了极致。倒不是说它不入流,前几年风行的《水煮三国》、《易中天品三国》等都是走的此番套路,但这本《妖眼》却不知高过上述多少,简直妖到了一个境界。若一本书处处引章摘典,搞得太阳春白雪,我还真不一定看得上眼。但穆鸿逸却着实让我刮目相看,其不仅诗词修为惊人,更难能可贵的是下至民间的段子,卖唱的小曲都信手拈来,涉猎之宽佑广博,唯有钦佩。且这部书不仅对几个大梗有分析评述,连每回目章节也有一番感悟。内容之多,文目之厚,也是近几年评述西游书籍类少有的。料多了,一口气读完,犹吃东北大锅菜,让人直呼过瘾。
  •     
      挑书的原则之一为“好书即美人”,没有之二。当你站在书架前,手指抚过一排书脊时,请相信你其实是在翻牌子。而在这个时候,夹杂在一片莺莺燕燕中那朵真正的花魁,实际上非常值得惊艳的,说是可遇而不可求并不为过。因为美人有时候有个矬得掉渣的名儿。嗯,哥们总得原谅西施的小名儿其实也不是不能叫如花。
      
      说到正题,其实这本“妖眼看西游”还可以再加个副标,叫“一个西游记读者与寂寞不得不说的故事。”哎呀,可再没有比记者更寂寞的人了。一本好好的西游记,不玩梦幻,不看最游,反而照着著本大加推敲那些妖怪和四师徒之间的爱恨情仇,恩恩怨怨,还一写就是三十多万字,更要命的是还能玩弄文字,给每一章回起一优雅委婉的标题……这作者要是不独孤求败,还让哪个宅男敢把酒临风大叹高处不胜寒呢?!!
      
      可是偏偏这筚路蓝缕还真给作者养出水灵灵一个大美人来。嗯,还是哲学向,学笛卡尔依靠各种怀疑才能存在的那种。你知道当年灵台方寸有无,却哪里知道路上樵翁也有可能是个托儿?你知道一朝拜师顽空成悟空,却哪里怀疑过须菩提祖师一番心思险恶?你见大圣挥杖笑满天仙神无用,却不见九重天上裙带牵连人心悱恻;你见兜率宫火焰高涨,五指山翻覆风云突变,却不见一席会宴间鹿死谁手志得意满。
      看到这你便得知这美人有个性,没准性格是按法医的来塑造的。越是接触,就越觉得仿佛所有的你所看不见的丝线,都被血淋淋地从那些文字底下牵扯出来,于青天白日下亦叫人有遍体生寒的错觉。
      
      还有寂寞。那些字里行间你读得出真正的寂寞。谁都吃饱了撑的去纳凉的年代,哪里还有人懂得独自在食堂里啃包子想神佛的悲哀?你看一只扮了公主数年的“玉兔”,你看了就看了,怎么还有时间去想这货到底是公是母?你看那只独角兕大王,犀牛就犀牛了,谁还有那力气去翻辞典找犀牛是小姐还是公子?这些事,有人闲得可以数眼睫毛也不愿意去干,而他干了……!!反复质疑反复想,当然里面某些……嗯,我当然不能说作者麦麸,但是平白一个妖怪,是女的没什么,是男的么……包括包养猪八戒的卵二姐,伴女装的玉兔……性别颠覆的结果就是一部西游记,竟然还有男扮女装、养男宠的桥段?!!
      
      用百度的人,也是寂寞的人。真相犹如马赛克,没耐心的人拼不来,有密集恐惧症的人更做拼不来。一个字,一个词,在百度里一点点地求真相,剪切拼凑,最后得出令“恍然大悟”的结果,然后让它说服自己去相信。没有干过这种溢满文艺情结的事的人,大多永远不会体会其中的寂寞滋味。“芙蓉涩尽鱼鳞老,总为人间事转平。”就如同文里说的,二郎神英雄无用“这种寂寞,你不懂,你本就不会懂。”这是一种怎样闲得蛋疼而孑孓行走于寂寞的口吻?!你永远想不到,你本就没法想象。
      
      作者可真爱各路妖精,养出来的美人自然也爱。她跟你轻声细语地说白骨精这女人啊,其实很可怜,千年之前可能有过一场六月飞雪;她说老君童子金角大王在兄弟死后,一步一止走进洞里,眼泪禁不住地流了满面;她说赛太岁十年默默守候,只因深爱而从不敢对心上人肆意轻薄;她说蜘蛛女孩们天真嬉闹,芳心早为一人留……你看看这些对妖精们的洋洋洒洒深邃博大的同情和怜悯,圣母的人有很多,却不会有哪个能将这番母爱移到西游记的妖怪们身上——他们既不是帅哥也不是美女,只是单纯的注定炮灰角色。如果真要用一个词来形容美人这一番行为,我还是只能说,她寂寞了。
      
      而寂寞之后,还能看到什么?我已经无法表达了。说实话,四大名著令我伤春悲秋的既不是木石情缘,也不是梁山白头,更不是什么败走麦城五丈灯灭,而是西游,只有西游。小时候为西游记后传里悟空被缚而难过了一阵,后来才知道那就叫戳中虐点。这当然是第二次被戳中。最后一段里说……
      
      ——青山一发 望来已是几千载 只似当时初望时
      
      眼前仿佛见到,漫天黄沙之上,有身影不停地行走,行走,永无止境,生无所息。几十个寒暑就那么无声流转。人生其实没有那么多的死路,能够让人如阮籍一般行至末路便淋漓尽致地恸哭一场。更多的时候,我们只能一直走一直走,假装相信自己不再转身是为了相遇美好。
      
      突然想问问那个寂寞的作者,在将一切虚无的时光都打发在写就这样一部著作以后,之后的岁月里,你还有没有那样的勇气,在你所说的“春光不仅明媚,而且乍泄”的时候,静静地拿起原著的西游记,慢慢翻看师徒们一起走过的那片荒芜?!
      
      其实,寂寞过了,就过了。不要再想了。
      
      
  •     看人推荐才断断续续利用各种时间见缝插针的给读完了。
      开头的悬念设置推理过程颇有意思。但实际上他推出来的结论一个我都不喜欢。
      
      我们还是渴望英雄的出现。阴谋论近年的大热大约也是因为我们就是喜欢这种人的存在啊。
      
      如果都是临时拼凑起来的,那前面还前后联系分析那么多不就是哄自己玩儿么。
      
      所以推理真相,作者意图什么的,都是自己说说玩儿玩儿。自己能差不多自圆其说,我们也跟着看看您的推理过程。大脑做个体操,也就罢了。
      
      有些书是碳水化合物,有些书是茶点。有些书读起来就是压缩饼干了。
      
      我可没给这个书归类。
  •     当描述完三清出现在安天大会后,作者惊讶的发现太上老君没有出现,并以此为契机分析了N章………………我瞬时分裂了。虽然不知道作者是什么水平,反正不是作者脑残就是吴承恩脑残要么就是责编脑残。这种黑人的方式,我还以为作者是某科普作家呢。
  •     必须承认我写这篇东西可能很不客观,原因是毫无思想准备的状况下发现作者从一开头就在黑菩提老祖。他黑太上老君我是无所谓的,但是作为悟空的热爱者,我实在不大能够接受将菩提老祖放在一个阴谋始作俑者的位子上,去看整部西游开头充满悲壮意味的出生——授徒——大闹天宫。他传授了猴子看家防身争取自由的硬件本领,却无法告诉他天庭人世都其实充满无奈,纯粹的自由单靠“斗、战、胜”是争取不来的。很多人研究过须菩提的真实身份,各种猜测都有,比如有人说他和如来应该是师兄弟或师徒的关系,也有人联系《封神演义》猜测他来自西方教,当然从行事做派来看,他是一派道教风范。不管归属为何,我还是愿意相信即便天上人世都充满功利色彩,却总还是有一些人宁愿寄情于山水、独善其身而远离政治斗争;在西游中,须菩提比如来、观音、天庭诸神,甚至悟空、三藏都更像是这一类人。
      
      当然看到后来我释然了,因为他不仅黑须菩提和太上老君,他对猴子三藏没有什么好言论,天庭地府一干人等自不必说,他甚至连人畜无害的小白龙也要来黑上一黑,说他竟然是靠“爸爸”的力量抢了小鼍龙的好差事,才踏上了取经路。及至最后一章,作者论证西游版本,立论根本就是这本小说看上去是一部拼凑之作,前后矛盾之处甚多,语言也较混乱,换言之,连这本书本身,作者也没有带着欣赏的心情去读。
      
      读到这里我的好奇心油然而生。很多人爱读西游是因为角色可爱,很多人爱猴子,也有一些人喜欢看故事,当然还有很多人喜欢里面那种“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的调调。坦白讲《西游记》这部小说的文本我也觉得远远比不上其他很多章回体或话本小说,但像这位作者这样既不爱人物、也不爱文本,更加觉得所谓“幻灭”观点是书商在拼凑时硬加上去吸引眼球的,那么他读西游到底是为了什么呢?神奇的是,他不仅读了,而且读的比一般人都更仔细,对文本的探究几乎到了钻牛角尖的程度,这到底是为什么啊?他最开始读书的出发点到底在哪里啊?
      
      前面提到版本说的部分,我倒觉得是这本书最好的一部分,虽然读来没有阴谋论部分抓人,但是有理有据,逻辑清晰,导出的结论也很自然。再次证明这位作者真的下了苦功研究《西游记》,读过非常多不同的版本。
      
      多年以来,关于《西游记》的评论文字层出不穷,很多人都在往阴谋论的路子上靠,观点的差别只在于主角和团体的不同。这些观点乍一看新鲜,仔细推敲其实都是有漏洞的,而且每个人依照同一个文本生出不同的联想本就是很自然的事情,没有什么对错之说。可是无一例外的,在所有这些阴谋体系里,取经团成员全部变成了大背景里的小棋子,并且因为这种地位的突降,致使他们变得面目模糊、全无个性,你见过有个性的棋子吗?
      
      反过来说,挖掘人物形象的文章其实永远更受欢迎,哪怕他的观点和大众习惯的不完全相同。比如说,不管在今何在的笔下,还是马伯庸(祥瑞御免)的笔下,孙悟空都变成一个满腹心事、负担重重的家伙,而唐僧反而保有一种天然的魅力,这和《西游记》的描述并不相同,却被很多人接受并且认同了。
      
      说了这么多,我基本上把这本书的结论泄了个遍,但我不会去勾“有关键情节”透露那个选项的。因为本书作者在书里同样泄了《东方快车谋杀案》的底,包括凶手和动机!在此表示强烈抗议!
  •     冲着这本书的封面和质感,以及的趣味文字,在唐宁购下了这本书。自打看了吴闲云的博客后,便对诸如此类的以崭新视角深挖西游潜秘的文章甚感兴趣。事实上,这本书上半部很引人入胜,通过对大闹天宫进行剖析,探秘其中的总总阴谋,述说着孙猴子如何成为幕后黑手的扯线木偶。不过书中间或的一些许错漏,如将太上老君和道德真君当作两个不同的人物来看待等等,给原本看来富有逻辑的论述带来了些许瑕疵。可惜,书到中部,便开始变得无趣,反反复复,啰啰嗦嗦。而大闹天宫的章回中挖下的坑,也未得到填充,让人看之无趣,弃之可惜。
  •      说来惭愧,《西游记》原书从未读过(坦白讲,古典“四大名著”加起来也就读过几十回而已),但是读的关于西游的书倒是有三本,当年红遍网络的《悟空传》(我读此书时热度已过了),到后来从《读库》中衍生出来的《小话西游》,再到这本《妖眼看西游》。如果说《悟空传》接西游外衣写爱情故事,只算做同人的话,《小话西游》只是一些笔记杂感,但是这本《妖眼看西游》算是学术研究了。让我感兴趣的不是怎么作者怎么说西游,而是这种“野狐禅”的研究方式。
       看作者履历并非治中国古代文学史的,但是读这本书中可以看出作者的积淀,大部分都引诗词入回目的副标题,书中的旁征博引中部分虽有卖弄和牵强的嫌疑,但是不得不承认能发散到如此,是下过一番功夫的,而这些都出自纯粹的爱好。这种很像那些“民间学者”,其实真正的水平是不会受体制内外这种身份的影响的,比如吴思的影响也很大,史料中提炼出“血酬史观”,那些写历史随笔的大部分也是业余爱好,如张宏杰等,也都既有料又有趣。还有另外借助论坛而很火的一本书,《武侠,从牛A到牛C》,作者“大脸撑在小胸上”可能更熟悉一些。记得三表哥在写一篇介绍东东枪的小黄书《俗话说》的文章时化用过一句话“有情人终成卷书”,太合适了。基于文学或文本自身,而非文献,比起另一本名著的研究著作《水浒论衡》来,要有趣多了。走野路子的从平常人的眼光出发,寻求趣味,一般都以比较活泼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成果。形式上的不庄重并不意味着热情的减退。
       我写着废话的目的只是想表达一下对某本书或某个领域有无法遏制热爱的平常人,以及对他们的羡慕,我自己则没有那么一本书。我觉得这才是做学问的本质,虽然他们自身可能没有意识到。
  •      作者的视野很独特,在我们看来只不过是一部神话故事,他确从中领略那么多的独到的见解,大家或可将其当做古代的推理小说来读,更可以当做一本有关于《西游记》的读书笔记来瞧。
       但个人认为,何必去探究谁是幕后操作者,他的目的是什么呢,可能神话故事想要带给人的最简单的目的就是愉悦,可能本人比较肤浅,不太去想复杂的、深奥的东西,只是多多开阔视野去看一下就好了。
  •     比之煮酒探西游,逻辑性差的多,没用的东西扯的太多,以至于没有信心读完全部。
      也许是先入为主的缘由。
      但不得不承认,煮酒更吸引人,分析条理更清晰,更引人入胜。
      所以,同样角度的选材果然是怕比较的。
  •     作者说西游有四个疑案,分别是猴逆案,泾河龙案,僧肉案和乌巢诗案。不过我所感兴趣的只是猴逆案和僧肉案。因为泾河龙案和乌巢诗案看西游的时候根本没注意。猴逆案和僧肉案倒真的是有疑问的。
      
      书总体感觉就猴逆案写得有些意思,占全书章节五分之一,泾河龙案也勉强可以自圆其说,僧肉案就有些说不过去了。乌巢诗案我还没看,已然懒得看了。全书中间一大部分不知道在讲些什么东西,大概也是因为我的兴趣点不在那里的缘故吧
  •     西游记此书,给人最大的想象空间,又好像制定完了整个故事。
      展开它的时间轴,长长的画卷延伸出一幅妖怪神仙满天精怪的人性化故事,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妖怪过着神仙的生活,神仙过着材米油盐的生活,神算计人算计妖怪最后把自己也一同算计了进去。
      真可谓处处有奸情,处处能勾搭,阴谋论,厚黑学,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做不到的。
  •     相比《青梅煮酒论西游》而言,实在罗索而逻辑有些混乱。
      
      可能是先入为主的感觉。
      吴闲云的《青梅煮酒论西游》很有吸引力。整本书均以西游记展开,逻辑也十分合理读起来引人入胜。
      
      《妖眼看西游》读起来冗繁拖沓,逻辑推论上也欠合理。
      还造出个东天教主来,实在是怪的很。
      
      如果能结合吴闲云的书来看,各位就可以看出该书存在的疑惑,也正是吴闲云正确的解答之处。
      
      举个例子:
      该书提到 玉皇大帝让孙猴子看蟠桃园,该书归结为玉皇大帝的愚蠢所致,吴闲云却分析这是玉帝的阴谋,前后联系确实有道理。
      《妖眼看西游》没有读完,但是写的太罗索了,一个事情讲了n多节都还没有答案,而且大概作者是研究明清小说的,所以里面作者掺杂了太多其他故事的理论。还把猴子被七仙女挑拨和比干之死说是惊人的一致性,这也太牵强了吧~~~
      
      总体来说,该书有可读性,但是远远不够。。。
  •     颠覆我印象里美猴王的光辉形象,也知道了什么叫兔儿神以及妖怪的雌雄性别——果然剑走偏锋,视野独到。不过,假如别人问我西游记里,你能说出多少妖怪的话,我绝对能说出不止白骨精、黄风怪,哈哈,不会遗忘哪些善良却命中注定会阵亡的小妖怪!不过此书,倒是解释了为何有时候看原著,怎么时清时混,原来百回篇并非全部是吴承恩著的,也和红楼梦一般,有锦上添花型、有改良型、也有蛇足型。欲窥全貌,请君自读。不做剧透者啦。
  •     
      小时候看白话西游,盼望妖怪们一个比一个厉害,那样就更有热闹看了。有时也暗自替猴子可惜,不如卖个破绽,让妖怪吃了三藏,省得天天吃力不讨好。但即使猴子有心,那些妖怪也吃不着三藏。妖怪的确怪,到嘴的肉毫无例外地弄飞了,叫人疑心,是不是佛祖事先下了通知:“尔等若真的吃了唐僧,就将你们打入阿鼻地狱,永世不得投胎转世。”
      
      也看过不同版本的西游小人书。小人书大致有两类,一类接近动画片《大闹天宫》,美猴王俊美异常,连各式妖怪都带着几分美丽;另一类相反,猴子就是从动物园逃出来的,那条虎皮裙象是从路过的老农身上硬扒下来的。妖怪就别提了。大雷音寺画得跟我看过的破庙差不多。奇怪的是,后一种印象深,也不知道为啥。
      
      那时我顶烦京剧了,居然一动不动地看完了京剧电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再大一点,听到了“少不看西游老不看三国”的说法,于是又想法找来三国,磕磕绊绊地读完了。没多少好印象,和西游没法比。在一个非常热爱热闹的少年眼里,三国磨磨唧唧,不分敌我,加之有几百口子的,有着名和字的谋士,乱套而不热闹。西游呢,打妖怪虽然有公式可求,但妖怪却是日新月异,法宝接连升级,叫人神往。
      
      后来也翻过几本后西游、西游补之类的书,如同鸡肋。两年前,有刘勃的《小话西游》,读之惊为天人。今又见穆鸿逸的《妖眼看西游》,复惊。能写出此二者滋味者,必令西游作者引为知己、令读者击掌叫绝!
      
      单说穆氏《妖眼看西游》。穆氏以西游时间为线,贯穿“四公案”,独辟蹊径,将西游里的疑问、矛盾和悬案,抽丝剥茧,得出意外答案而竟能自圆其说,可作另一独立的《西游记》!还是西游的人物、西游的故事,穆氏一改,清蒸鱼变水煮鱼,滋味大不相同了。在穆氏那里,鱼肉不是主料,胡椒花椒辣椒才是真正的有嚼头的食物!正是这些不引人注意的作料,左右了鱼味:细细品味分布在西游里大大小小的问题,才能读透西游,尝到穆氏招牌的真滋味。例如小到象葱花的猴子的“小喏、肥喏”、八戒的“性取向”、沙僧的“禅杖”、和白龙马的“尿”等诸多细节,穆氏不惜笔力,深耕细作,读之的确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猴子历来是正面人物,虽然被三藏解放后武功折损过半(穆氏在书中解释了原因),但仍保持着遇见妖怪高喊“买卖来了”的好战本色。然而到天庭求援,一声“肥喏”之后,猴子竟作起了歌功颂德的和谐诗,令人大跌眼镜。八戒一贯是见了姑娘走不动路的主儿,穆氏却以文字学、民俗学、测字术方面推断这个猪刚鬣因生计问题被男同性恋的妖怪包养过。此结论令人喷饭之余,不得不佩服穆氏想象力之强,学识之厚。如此好玩好看的文字几乎遍布全书,四百页读完,不禁叹道,若西游的作者和穆氏相逢,不知当浮几大白!亦不知当笑倒、绝倒几回也!
      
      世间的书,分闲书正书。正书如诤友畏友师友,久读而觉其累人,所以不可不读亦不可久读。闲书如逸友酒友票友,久读而觉其放浪,所以不可久读亦不可不读。二者能兼得者,幸甚。拜时代所赐,兼得者的书越来越多了。《妖眼看西游》是其中一本。穆氏在文本范围内研究西游,可谓独破藩篱,能于水帘洞里见桃花洞,妖怪眼里现法眼。你读西游时产生的疑问,穆氏都一一分析作答,包括你不曾想到的问题。穆氏之用心,细微到一豆一饭;用力,详尽到例证出处。虽一家之言,能汇百家之萃。穆氏呕血至此,皆因对西游的深爱深知。“除了专门用功于此书的人,不会有人在意整个西行十四年的过程,是多么的荒凉与寂寞。”但在喜爱者的眼里,“看不见漫天风沙,只见静美的桃花,亦看不见万险千魔,只见妖娆的烟火。这其实是一种濠上的乐趣。”诚哉斯言,于人、于物、于事,还是于书,你爱的,就去尽力去爱;你恨的,就尽力去恨,不要畏手畏脚、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地活着。穆氏说,是妖怪就要做妖怪的事,“正经的作恶,有尊严的作恶,哪怕只恶那么一次,也对得起自己的这段妖怪生涯了!”可惜,妖怪的世界不像妖怪;神仙的世界不像神仙;人类的世界就更不堪了。所以读西游,竟能读出妖怪的可爱,神仙的可憎,真绝妙讽刺也!
      
      穆氏将西游一路上的神仙、妖怪重新“拼骨成图”,大胆猜测小心论证,便有了耳目一新的西游。所谓“妖眼看西游”,实则欲现西游真相也。穆氏关于西游主旨的“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论断深得我心,这其实也是穆氏解释西游的依据。穆氏一再强调他的解读是文本意义上的,但也有很多穿凿、勉强的地方。例如论及真假猴王,他以为只要看看两个猴子的铁棒就能分辨,铁棒上有“如意金箍棒”为真,无者为假。这里他犯了以“假如”推导“如果”的错误,因为假猴王的铁棒,和“如意金箍棒”一样,穆氏推测都是太上老君打造的,既然制造者也是造假者,他完全可以再刻上那几个字。穆氏对西游是修道之书的说法不以为然,若明眼人看去,西游一书大体上还是符合什么“玉液还丹”的理论的。这就又回到了穆氏所说书籍的“无之以为用”理论了,穆氏不也依此“看西游”么?
      
      以前看封神看西游看古希腊神话,搞不懂那些神仙放着神仙日子不过,偏偏无事生非,打作一团。原来是“不专明鬼,”啊。穆氏说,“西游只是个残酷的游戏,以天地始,以成佛终,看上去很美,但滴滴是泪。”如此看来,写下智慧风趣文字的穆氏,原来有悲剧情结。难怪每章节的题目和副标题引用的古诗词都带着淡淡的惆怅,这也是以文存身者所难免的吧。我亦读到会心时,“歌台暖响,春光融融”之处,满眼居然“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也就明白了为啥画面丑陋的那本小人书印象会这么深。
      
      
  •     才疏学浅,找到一本让人手不释卷的书也不容易。高了,咱看起来费劲。低了,咱也不解渴。《妖眼看西游》是一本很严肃的闲书。读起来非常有滋有味。
      
      解决了童年至今脑子里的几个大问号。这些问号,年代久远以至于都快忘记这些问题存在过。遇到此书,又被提起来啦。这几个问题是这样的。
      
      1,为啥孙悟空当年可以干得过十万天兵,西游路上却处处不敌小妖怪,这些小妖无非是某个天庭干部的宠物坐骑或者仆从。所以肯定很多天庭干部当年在阻击孙猴子的恐怖袭击中是有意放水的。为啥那么呢?
      
      2,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子不但没烧死孙悟空,还给予孙悟空修炼加持的疗效。你想想炉子里的几个火砖头造就了火焰山,搞的孙悟空三请芭蕉扇好生狼狈。
      
      3,唐僧肉为何所有的妖怪都知道可以长寿?这个消息谁透露的?
      
      4,孙悟空的师傅非常神秘,来头很大,却后面再不出场,到底是佛门到底是道教?
      
      这一切的一切都被我这个读书不求甚解却好奇要发问的家伙忽略了。最多,我会很幽怨的说,唉,中国古典小说一项如此吧,不讲逻辑,结构混乱,人物塑造千篇一律。
      
      这样一棒子敲死的方法实在是鲁莽。中国那几本古典传统小说,都是历经百年,多人加工集体创作而成。更不必谈各朝的隐讳、各朝文人的遗忘与加工创造。所以,中国的传统不应该与此处割裂看待,被一个类似我这样家伙抱怨成“一向如此”,要知道,集体创作还需我辈延续,妖眼看西游还有之前看过的柏杨先生关于西游的作品就是如此。《西游记》本身的传说足够经典,区区四个人物,一段14年的旅程。牵动了天界、地府、人间、海洋四届的人仙妖魔。道教、佛教、儒家3股大的宗教势力互相角力。华族所有精神领域里的主宰还有另类都在此书里得以登台。不亚于一部全明星的《建国大业》。而他的产生也是基于上古传说的种种影子加以发挥创作。每个民族都有一部神话史诗,上面记录着这个民族的道德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自然这部古典经典也不例外。
      
      权谋的争夺、江湖的义气,宗法的糊涂与残酷,在这部书内亦淋漓尽致。它记载着这个民族独特的爱情观,家庭观。如今当故事来看,看得出这是我们自己身上深入骨髓的民族习惯。如今要看古典小说当如此来看。古代中国人不会因为49之后变成另外一个民族,就算如今也未必,到底过多少年我们才能洗脱愚昧、糊涂的习惯呢?看书未必有答案,期待高人解读吧。
      
      《妖眼看西游》是一本闲书不错,但其实也在显示一个态度,一种看法。古典小说逻辑混乱,版本多有互相矛盾之处,就是要等我辈探索发现,加以修正。只有这样,才能解开密码,找出遗落在时光中的神奇之处。
      
      所谓文明古国就是这样,她未必如美利坚这样的年轻国家朝气蓬勃。很多烂东西和好东西都埋藏在时光的尘埃之中,且看今朝学者如何挖掘和使用了。
      
      本人才疏学浅,只能看看热闹,偷偷乐呵。看今朝那才之人用真才实学破译上古密码为我辈叹为观止。
      
  •     3,在西方代表撒旦,代表魔鬼;在中國南方一些地區,33是白喜事中經常見到的一個數字,代表對故去英靈的敬畏,也為與會者討個吉利。
      
      穆仙人(筆者一直覺得只是個半仙)的作品以《西遊記》中神仙鬼怪為主線,用現代的視角重新解讀中華文化瑰寶,將諸位看官的目光又帶回了這部千古奇書,正如某位國家最基層領導幹部所說,這本書將讓人重新把《西遊記》從書架上取出來,并如同翻閱典籍一般的拜讀,這也是穆仙人之所以是半仙的獨特功力了。
      
      說回此書,不得不說作者另闢蹊徑的奇思妙想:在充分尊重原著的基礎上,深度挖掘一些被人忽視的細節,附上當下的流行思維,構成了一個又一個離奇而有值得玩味的故事。如此嚴謹而富有學術精神的惡搞,果然能夠對得起“一本很正經的閒書”的稱號。
      
      也許事事皆有定數,也許是出版商有意無意或者是隨意的定價,讓這本可能成為奇書的作品擁有了一個符合其身段的定價:33!子不語怪力鬼神,那既然要書寫這些超自然的題材,理應避諱一些什麽,好吧,就33了。
      
  •     一年前看过此书的部分手稿,甚是惊叹西游记还能这么看。每凡见到穆大师都会问及书的进展,终于熬出炉了,恭喜恭喜啊! 有一问一直困惑在心,大师,猪八戒确实是同性恋吗?
  •     
       你要是真想听我讲,你想要知道的第一件事可能是我在什么地方出生,我倒楣的童年是怎样度过,我父母在生我之前干些什么,以及诸如此类的大卫科波菲尔式废话,可我老实告诉你,我无意告诉你这一切。再说,我也不是要告诉你他妈的我整个自传。我想告诉你的是妖眼看西游这本书,我是说妖眼看西游是值得看的一本书,就是这样。。。。。。
  •      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看见了穆仙人那张熟悉的脸,除了让我请吃宵夜以外,他还自称他看西游记看出门道来了,于是我一边看着他把羊肉串塞到嘴里一边听着他谈西游记。如果不算上粘在他嘴边孜然的影响,我当时很欣赏他的见解,确确实实是与众不同。不知道是大快朵颐后的舒适感还是找到知音般喜悦,得意兴奋之情溢于他的言表。
       这时我提出你可以出一本书,专门讲你眼中的西游记,他说一是忙,二是他觉得结构还不完整。那个时候他还在南方的某知名广告公司当策划和设计,和所有傲世的年轻人一样他觉得自己的才能和努力与所得不成正比。也正因为工作的繁忙,他也没有时间把对西游记的观念付诸于稿纸。而我也只是每每在一年难得的几次相聚中听他高谈阔论他的新观点,哪怕有时我也不想听。
       当我拿到生平第一份工资的时候得知了穆仙人去了北京的消息,我很感慨于他的魄力,但心中也暗暗在想难道他在原来的地方得罪什么重要的人或者闯了什么大祸混不下去了?因为我总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去揣摩他的。听说新工作很轻松,还有不要钱的好茶喝,于是自然有时间去考虑书的事情。他是一个掖不住的人,也许是需要朋友们的鼓励,他写过的初稿总是最快地发到了我的电脑硬盘里。他所谓的西游体系我是不关心的,我只想看看个案,看看他到底有多少光怪陆离的想法。
       我没有失望,他每一篇都有新意,都打破了常规思维,从猪八戒被同性恋包养的不堪过往到西海龙王才是“唐僧肉谣言”的制造者,这些看似荒诞不经的怪论却被他心细如发地一一推理出来了,而且还是那么的“证据确凿”。一年以后,他进入了文艺界(就当他进入了),书稿的雏形慢慢也出来了,终于有一天我拿到了最初稿,如果说最后的成书是王志文,那么最初稿就是刘欢,他恣意纵情于他自以为是的比喻和调侃,全然不顾受众的忍耐力。我跟很多最初读者一样,提出了文字有点拖沓,他怀着一颗爸爸打儿子的不忍的心开始了删改。但书中的配图我认为绝对会成为亮点,不愧为多年从画的人,他的手工和绘图是很有些趣味的,也许他说得确实很绕,还是图片来得直观些。
       《西游记》这本书想写出点什么新意来是很不容易的,几乎全国人民都知道西游的故事,这就要感谢各种影视作品和小人书,但也正因为此大多数人并没有去看《西游记》的原书。没看过三国,不敢说自己懂三国;没看过红楼梦,不敢说自己懂红楼;但没看过西游记却说自己懂西游的却大有人在,小孩子都知道唱“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看过西游记的人也常把该书当成闲书,妖魔鬼怪哈哈一笑之后再没花心思去思考这本书。诚如所有的文学经典被搬上荧屏一样,西游记的很多故事和大量细节被忽略了,以至于穆仙人提出一些论点的证据时多数人都柔石般前额亮亮的,瞪大了眼睛抗议道:“会这样么?——不至于此罢”,当然,把原书拿出来一翻就不得不承认了。穆仙人的书解答了西游中诸多难题,且不管你同意不同意他的观点,这本书都肯定会让你把西游记从书架上拿下来当字典一般地翻来看。
       穆仙人感慨《西游记》是一本被低估的阴谋论小说,但我更担心他的《妖眼看西游》被低估。由于论点和文字有趣得近似于恶搞,一些长着“法眼”的人自然是要嗤之以鼻的,再加上他所论证的故事是虚构的,难免有人会说他推理出的东西荒唐。但不管怎么说这是一本让我们眼前一亮的书,带给我们的是“大胆推理,小心求证”,是从蛛丝马迹中找到事情的真相,是广泛联系演绎推理。与市面上大多数“煮酒论XX”、“大话XXX”、“XX那些事儿”之类的再开发不同,《妖眼看西游》所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没有离开《西游记》,这可以说是久违地对经典的真正敬礼。
       说穆是仙人,时日已然颇长了,这在开始并不是什么褒奖的称呼,因为他总是时不时搞一个动作,引你不得不侧目。不想随着他日益地闯出了点名堂,“仙人”也跟着快转正了,但从目前来看,他还不过是一个近于妖人的散仙,吃个米粉也会被辣椒呛得直打喷嚏。出版社取的这个名字是真好,但要注意的是这个“妖眼”不是《西游记》中妖怪的眼睛,而是书作者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