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啊,管教

出版时间:2010  出版社:愛孩子愛自己工作室  作者:汪培珽  页数:255  
Tag标签:无  

前言

  自序:小孩,最愛聽父母的大道理  「小孩聽不懂道理」,這是中國大多數父母的認知。  傳統權威教育下長大的孩子變成父母時,通常不知道怎麼跟孩子說道理,因為我們的成長環境裡,聽到的都是——  「小孩不要問這麼多。」  「你長大就會知道了。」  「跟你說你也聽不懂……」  這些還是比較「慈眉善目」父母的語言呢。  「不要廢話,是我大還是你大。」  「再頂嘴,就不要吃晚飯。」  「閉嘴,我說了算,你是皮在癢嗎?」……  我猜一定還有更難聽、更傷小孩自尊心的話,對不起,我一時想不到。  將父母教育我們的方式,不管好壞,再一代一代地傳下去,是做父母最難斬斷的輪迴。可是,如果你愛你懷中的寶貝,就必須下決心,斬斷一切養育孩子時,傳統觀念給我們的苟且想法和作法。  這些苟且想法和作法,很多,族繁不及備載。但只要讓我們發現一個,就必須勇敢地大刀一揮,將它從自己身上斬斷,讓它從此滅絕於你和你的孩子、你的孩子的孩子、你的孩子的孩子的孩子……  父母的勇敢、勇於改正自己,才是愛孩子最具體的表現。給孩子吃什麼樣的食物、住什麼樣的房子,都比不上你多給他一點點的耐心和愛心。  昨天看到一位讀者在部落格上的留言,我很少接到這樣的問題,因為大多數父母只在孩子小的時候才看教養書。(大了也沒救了,不需要看了嗎?)  汪老師,你是否也寫寫關於父母跟孩子在教養上的衝突。  我知道很多母親和父親都跟孩子走到了教養上的死角,  甚至父母失望到想放棄的地步,這該如何化解呢?  如果要聽我的答案:  有衝突,百分之九十九是父母的問題。剩下的百分之一,也不是孩子的,是上帝的。說得更白話一些,父母如果不徹底反省自己,一心只想在別人(孩子也算別人)身上找答案,我想說的是,「很困難,很困難。」  先不要爭論「為什麼都是父母的錯」。因為爭論誰對誰錯,對事情一點幫助也沒有。一方是成熟的大人(如果你不是,那更不用爭論了),一方是不成熟的小孩,這兩方人馬爭論對錯,你覺得符合邏輯嗎?  這本書要談論的主題:「好好跟小孩說道理」,就是管教孩子最好的方法。但它不是出現親子衝突時,能夠拿來臨時抱佛腳的東西。當小孩年幼的時候,如果父母們都不願意拿出耐心來教孩子,一句「你閉嘴」真的很好用,對小小孩「大吼一聲」,效果當然也很快速;這麼小的孩子,他們最信任、最依賴的人對著他們大吼大叫的,哪有不怕的道理呢?可是啊!快速阻斷孩子問題的萬靈丹,通常都是毒品。父母明明知道毒品是碰不得的東西,為什麼還是不自覺地往嘴裡送呢。  沒有人告訴我,但是當我從女人變成媽媽的第一天開始,我就知道:  1 教小孩規矩和禮教時,要好好地跟他說明其中的道理。  2 小孩都願意聽道理,因為他們想被尊重、也想尊重父母。  3 一歲前就可以開始。不管你用的是多麼簡單的語言,當你發覺已經可以和孩子互相溝通時,道理就要開始了。可能是寶貝六個月大時。  六個月?對。還不會說話的小孩,就會跟父母溝通了,例如:咯咯咯的笑、哇哇的大哭、將奶瓶從嘴裡吐出來,揮著小手將東西打翻……  在孩子的學齡前,我花了大量的耐心在孩子身上,所以我現在才可以高枕無憂。父母花在孩子身上的每一分秒,孩子將來都會加倍的顯現在「完整的人格」和「學習順利」之上。現在,光是看著孩子懂事的臉龐,就是養育孩子最大的享受。  花了耐心,跟孩子就不會有衝突嗎?唉,別誤會,我可沒這樣說啊。  親子間一定會有衝突,只是在台面上還是台面下。想想我們自己這一代,有多少孩子即使成年以後,對父母還是敢怒不敢言。「敢怒不敢言」是你要的親子關係嗎?表面上它代表的是「孝順」,骨子裡根本是「疏離」。  不用問,我知道這不是你要的親子關係,永遠都不希望發生。衝突,寧願在台面上,因為看得到,所以有化解的機會。姊姊弟弟已經十歲了,我們的衝突越來越多,但是到目前為止,親子間的爭執從來不過夜,兩方人馬,都希望睡一覺起來,又是個充滿快樂的家庭。  要解答「如何跟小孩說道理」,是我寫此書的原由。而且,我自認是一個很有天份「跟孩子說道理」的媽媽,任何天方夜譚的困難問題,我都可以在一秒鐘內回答孩子。而且臉不紅、氣不喘,還讓孩子聽得津津有味。  然而,通常我願意花時間跟孩子說的東西,都與生活習慣和人生態度有關。至於「電燈為什麼會亮、電話為什麼可以說話」此類需要知識的問題,我通常只有一個答案:「孩子,上學後用功讀書,等你學會了以後,再來教媽媽。」小孩問題這麼多,你隨便問問,我都要一一回答,那不是累死媽媽不償命嗎?有時候當然也得看當下媽媽的力氣還有多少可以使用。  說道理很輕鬆嗎?想的美,累死人了。尤其是跟小小孩說,那簡直比上舞台演話劇還費勁啊!  但是你愛他,上刀山下油鍋你都願意為他做了,「說說道理」算什麼呢?  從在醫院的產房裡第一次抱起孩子,就請輕輕地對他(她)說:  「孩子,我會好好的跟你說道理。」  還有,「汪培珽說,小孩子都很喜歡聽父母的大道理,你告訴我,這是真的嗎?」

内容概要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但我們得把握機會說,別等父母想說時,孩子已經無心聽了。主張「愛的教育」的汪培珽,也會管教孩子嗎?哈!愛的教育,從來不等於「不管教孩子」。現代,沒有天上掉下來的好孩子。再好的孩子,只要放到不對的環境裡,一樣會變壞。甚至交給不同管教方式的爸爸、媽媽或祖父母,都可能帶出不同品行的孩子來。因為現代環境的誘惑太多太大,沒有堅強自制力的大人,很難教出通情達禮的孩子。放眼所及,那些人見人愛的好孩子,統統是父母用心教養的結果。「如果你覺得你沒在管教,一樣養出好孩子。」那是你的錯覺。其實你早已在日常生活的潛移默化中,管理好和教導好你的孩子了。當孩子兩歲時,你可以輕易忽略他,簡單帶過任何一件事。當孩子十二歲時,他也可以輕易忽略你,簡單帶過應該讓你知道的任何一件事。「你亂丟書和玩具,它們會離家出走。」這是欺騙。「你快把飯吃完,等下有糖果可以吃。」這是利誘。「你再不聽話,我就去把棍子拿來了。」這是威脅。這些方法,在孩子十二歲之後,將統統失靈。所有父母都希望,與孩子的濃厚感情,可以長長久久。於是我們必須先養成一個習慣--好好跟孩子說話。因為它是一個以「寬厚」為出發點的教養方式。孩子所要的,永遠是一個,更寬容更平和的家庭。管教出守紀律的孩子,無任何捷徑,只需父母的耐心和時間而已。如果要再多加一項,就是正確的教養方式。如何正確地對待孩子呢?就是多跟他們說說每一件事情的道理。世界上的道理何其多,面對一雙雙閃亮亮的眼睛--其實,你去做了就會知道:跟孩子說道理,根本是一件不能錯過的人生大樂趣呢!不是訓話,不是教條,只是說說為人處事最基本的東西。與其跟孩子說「工作無貴賤」,倒不如在他們嫌收垃圾的工作很髒時,跟他們聊聊:「如果這個收垃圾的工作沒人要做的話,世界會是個什麼樣子?」我還記得當我第一次提出這個道理時,當時年紀小小的姊姊,眼睛裡卻是大大的「原來如此」。當你的話語,讓孩子的內心累積越來越多的「原來如此」後,有一天,你就會突然發現:眼前站著的,就是一個通情達理守紀律的好孩子。

作者简介

  汪培珽  一位真真實實活在當下的媽媽。  你以為她運氣好,才有懂事貼心的子女?  你以為她嫁到好老公,才有隨心所欲的自由?  她,在人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她,真切明白孩子渴求的需要。  她讓多少父母突然醒悟:  自己的孩子,原來是這麼的可愛。  她的書,將帶領你走向本來就可以擁有的幸福。  從她身上,可以讀到--  你我的身影。  汪培珽的書  《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  《還好,我們生了兩個孩子》  《父母的保存期限,只有10年》

书籍目录

序文:小孩,最愛聽父母的大道理讀者給我的一封信【part 1】做個變法維新的父母1 改變,從父母開始2 每個「不」字後面,都要接「三分鐘的道理」3 教養問題從奶瓶開始4 只要你相信他會改變,他就會改變5 父母不要憑空消失6 父母的戲劇表演課7 我的孩子不吃飯8 為什麼生病要吃藥? 9 為什麼人要吃青菜? 10 喜歡唱反調的孩子11 問題,不在你看得見的地方12 說道理vs.唸故事13 當其他人開始插手你的教養時14 算了,算了15 讓孩子不得不佩服16 沒被打過的孩子17 教孩子的時候,不要笑18 放心,我會好好管教你19 你怕你的孩子嗎? 20 先學做人吧! 21 父母的權威,請小心使用22 原諒和鼻青臉腫23 不要叫小孩「不要哭」24 父母不得不說的一個字25 篤定和耳邊風26 狠心媽媽,哪裡找? 27 小孩也需要面子28 我的話,就是法律【part 2】怎麼跟小孩--說道理?1為什麼我不能搶妹妹手上的東西?2為什麼不能打架?3為什麼媽媽不能抱你?4為什麼翻故事書時,不可以太用力?5為什麼奶奶說可以,媽媽卻說不行?6為什麼每天要吃維他命?7為什麼我不可以一直包著尿布?8為什麼不要用哭來表達事情?9為什麼我們不買便利商店裡的玩具?10 為什麼做人不該說謊?11 為什麼要準時去睡覺?12 為什麼小孩要上學?13 為什麼要叫小孩收玩具?【後記】模擬考和總複習

章节摘录

  當其他人開始插手你的教養時  說道理的溝通模式,也適用於夫妻關係。  當我們跟另一半出現溝通障礙時,也要小心,下一個難題就是孩子。  兩歲的女兒,吃晚飯前說要吃餅乾。當你正準備要好好跟孩子說「為什麼吃飯前不可以吃零食」的道理時,小孩子卻不死心地纏著你。這是難免的事。不過你聰明地知道,只要父母的耐心足,孩子是很願意遵守規矩的。就在你說得口乾舌燥、千鈞一髮快要成功之際,家中長輩,已經快手快腳、神不知鬼不覺地拿了一包東西過來,冷不防地略過你塞給孫子,說:「孩子餓了就給她吃嘛,吃一包餅乾不會怎麼樣的。」  這樣的類似教養場景,可能是現在有心要好好教養孩子的媽媽們,最大的痛苦之一--當其他人開始插手我的教養時。  將孩子帶離現場,是我遇上這種狀況時,唯一可用的方法。  其實它只發生過兩次。第一次是姊姊三歲左右吧,當時全家人都在客廳,也包括了最不能忍受「孫子不如意」的長輩在。當時姊姊因為什麼事不聽話呢?完全不記得了,而且一定也是芝麻綠豆大的事,不過在教導孩子規矩的時候,就是不能放棄任何小事,因為大錯都是從小錯開始的。  姊姊當時聽不進媽媽說的規矩,可能還嗚嗚地哭了起來,接下來的戲碼當然就是,疼愛孫子的長輩要出來「搶人」了。我還記得那個租來的房子,有個不大不小的客廳,我口氣嚴肅地說:  「姊姊,進房間。」我不是因為孩子做錯事而要將她關在房間的意思。她如果進去,我也會馬上跟著進去。但是,她不肯。  於是,我就一把將她整個捉住,用「拖」的姿勢,將她當場帶離了現場。  在這麼多人面前,將小孩強行拖進房間,即使對小小孩來說,也一定是件非常糗的事,而且這也似乎不是一個明理的媽媽該有的舉動。但是當下,我毫無選擇的餘地,因為我知道,媽媽不馬上這麼做的話,一旦孩子被長輩搶過去「保護」了,那麼,請問:教養要如何繼續?  請宣誓父母教養孩子的主權  孩子是很精明的動物,這是姊姊第一次被媽媽拖進房間,也是最後一次。從此沒再發生過第二次。媽媽當時的果決動作,其實昭告了兩件事:  第一、媽媽對小孩的教養規矩,沒有妥協的餘地。  第二、媽媽對小孩的教養責任,沒有別人插手的餘地。  如果你因為情面,讓別人插了一次手,小孩將馬上學會在大人的管教中間「鑽漏洞」。「鑽漏洞」似乎是人的天性,人類也很可能就是因為有這樣的天性,才可以在地球上「不滅絕」。但是,直到目前為止,我很少發現姊姊弟弟出現過鑽漏洞的行為和心態。因為他們心裡很清楚,他們的媽媽什麼事都可能好說話,但遇到小孩的教養問題時,是沒有任何漏洞可以鑽的。  進了房間之後,該怎麼辦呢?我會先等孩子哭完,不論你要哭多久,反正等你哭好了,或是眼看快要哭完了,我才開始準備說道理。因為在孩子「哭的興致」正高昂的時候,對於父母的安慰都是不領情的,所以,你必須要捉準安慰孩子的時間,雙方才能「一拍即合」;也就是說,等孩子哭到尾聲準備來給媽媽抱抱時,這時候你才要展開雙臂,雙方才能無誤地演出「圓滿大結局」的擁抱戲碼。然後,父母才能開始上演「說道理」的重頭戲。  之後好多年,只要遇上需要「進房間」的情況時,姊姊和弟弟都會二話不說地進去,不管當下有哪個「權威人士」在場,他們都明瞭一件事:誰也救不了我的。  不過,小孩能一次就學會的事情,大人卻不能。長輩,通常不會一次死心的。這種孩子哭著進房間的機率,其實也不常發生,可能一年難得上演一次,而且好像也只集中在孩子三到六歲之間。  第一次,當我關了門準備教導孩子規矩時,長輩會自顧自地開門進來「救孫兒」,然後我再用堅定的態度請他們先出去。不過第二次,我就直接隨手把門鎖上。  可是你知道嗎?不馬上解救哭泣中的孫子,是最令長輩痛苦萬分的事,所以他們還是可能來猛敲你的門,意思很明顯:不要虐待我的寶貝乖孫子啊,像你這樣狠心殘忍的媽媽,天底下再也找不到一個了!  沒錯,我就是必須要狠心。你不知道嗎?現在有太多父母,就是在應該狠心的時候不堅持,所以才會有這麼多被寵壞的孩子在路上跑。如果我現在開門讓你進來,老問題又出現了,父母的教養怎麼持續下去?除了不了了之,還有別的結局嗎?  而且,只要開了一次先例,就等於明明白白地告訴了孩子:這邊有漏洞,快點來鑽呦!除非你今後想對孩子的教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然,這不是將單純的事,越弄越複雜嗎?  我沒有意思說,媽媽的教養觀念一定都是對的。如果今天是夫妻雙方的教養意見不合,那該怎麼辦呢?那就需要雙方坐下來好好討論了。有時候出意見的一方,因為只需要「出一張嘴」,常會把事情想得太容易,這時你就讓他設身處地地進入教養的當下,這樣他就會知道「媽媽是怎麼被逼瘋的」了。  還好,我的另一半非常支持我行使一個當媽媽的權利和義務;也還好,我已經過了「教養孩子時有人插手」的階段。現在除了媽媽自己,別人根本插不了手了,因為孩子越大,需要媽媽傾聽的問題也越複雜,沒有受過「經年訓練」的人,是根本無法勝任這項工作的。可是總有一天,可能我也會聽不懂他們的語言。不過,沒關係,那就是放手讓孩子自己飛的時候到了。  後記:  「孩子餓了就給她吃嘛,吃一包餅乾不會怎麼樣的……」媽媽唸文章的嘴還沒停呢,弟弟卻自導自演了起來,「拿餅乾過來的時候,你就將腳伸出去,絆他們一跤,然後說:『你老骨頭沒有這麼弱嘛,摔一跤也不會怎麼樣的。』」  等他把話全部說完,我足足想了三秒鐘,才意會過來他在說什麼東西。然後,哈哈哈哈哈,媽媽笑到讓弟弟側眼看我說:「有這麼好笑嗎?」  他不知道,他替全部的媽媽們,吐了一口不能吐的悶氣。不是我說的哦,和我沒關係。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管教啊,管教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