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東西

出版社:天窗出版社  作者:閭丘露薇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拆解東西偏見,才可從容面對中國;
把守香港核心,才可拒絕淪為邊緣。
香港,既要顯示優勢向中國尋機會,又要與之競爭,又怕淪為邊緣城市,終究變得精神分裂,自大又自卑。
香港要把守哪些獨有元素,要拆解哪些新聞表象的偏見,才可從容面對中國,安身立命?所謂邊緣化,其實是否因為香港自甘「內地化」?面對從國民走向公民的思索,如何引領自己以更包容、更多元的胸懷和視野來正視中國和世界,做一個真正有影響力的公民?
閭丘露薇寫下《不分東西》,正是以上問題的思索錄。她是鳳凰衛視採訪總監,2003年伊拉克戰爭時,唯一在巴格達地區作現場報道的華人女記者。她的新浪微博有近六十萬人關注,是國內最有影響力的媒體人之一。她生於內地,為哈佛大學的尼曼學人,但她更認同自己是屬於這個城市的香港人。
這朵「戰地玫瑰」轉身為「真相玫瑰」,試為香港、為中國打開窗口,從事件透視資訊和價值觀的不同如何帶來偏見與機會。 本書獲中港各地具影響力的學者及文化人推薦,包括陳冠中、梁文道及周保松等;更收錄了作者與導演賈樟柯、清華大學人文社科學院政治系副教授劉瑜的對談,探討資訊如何影響判斷,尋找中國人缺乏的清晰價值觀,與及怎樣展現公民精神。

作者简介

閭丘露薇,資深媒體人。復旦大學哲學學士,香港浸會大學大眾傳播碩士,美國哈佛大學尼曼學者。
著作有:《我已出發》、《行走中的玫瑰》等。

书籍目录

序:偏見
第一部分 邊緣化,還是偏見?
從對抗走向對話
香港的內地學生
第三隻眼睛看香港
香港書展
惡阿珍和她屬於的那群人
抱怨和責罵能改變甚麽嗎?
港人留言
偏見是怎樣來的
左右之爭
第二部分 中國傲慢了?
中國傲慢論
做人不能太CNN
星巴克風波和民族主義
哈佛和中國學生
兩個奧巴馬女郎
兩個同而不同的錯誤
真相背後的真相
如何向大眾說不
第三部分 從國民到公民
在災難面前
富士康,關注勞工本身
新聞民工
暫居中國的他和她
外國記者寫中國
韓寒:一個中國公民的標本
後記 我是香港人
附錄 不分東西──尋找價值資源與公民精神
(閭丘露薇、賈樟柯、劉瑜對談記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不分东西看了有些时间了,之前就很想写书评,却总是没时间。现在终于可以来写写我的感受了。
       不得不说,这本书和新闻课上的好多内容都很相似,实在是学习新闻的好工具。当然,这本书的内容更详细些,算是对课堂上内容的补充说明吧。但很可惜我读过那本是缺页的,没能读完整。
       整本书作者一直是保持中立的,每一个章节,如果有正反两面作者都会列出来,因为不是单独一个观点,所以通读文章不能给人一种爽快感,但作者的身份是记者,这样的写法不足为奇。
       作者对一个新闻事件的描述和选材以及对其的看法和点评都是我需要继续努力去学习的。有些观点、有些语句,总能让我产生共鸣。另外,她的经历也让我羡慕。
       在看完一本书后,对于有些较难理解的题目,我总会思考一下为什么。同样的,这本书叫不分东西,为什么会叫不分东西呢?是不分东西方的意思吗,不分国界的意思吗,还是视角、观点不分呢?我不知道,如果有时间,我会探究一下。
  •      拿起这本书来读,主要是冲着作者,想看看名记者写的书会有什么不同
      
       看了,感觉一般,或许是理工科的人看不懂文科人的细腻吧·
      
       偏见,源于立场,角度,高度·
      
       更多的,只能自己慢慢思索了·
  •      必须坦承,我对闾丘露薇是抱有偏见的。首先就不喜欢这个名字,好好一个汉人,取个四字名,不成体统。作者文笔也是一般,通篇平铺直叙,没有惊艳之处。但是,作者毕竟是个有见解、负责任、够理性的资深媒体人,读完后,还是有些感触,所谓开卷有益吧。
       这是一个极端、激进、标签化的时代。新媒体的出现和繁荣进一步便利了阵营的划分。大部分人的思想,虽然都是多元、复杂、包罗万象,但还是很容易被统归为每一个群体,例如左派右派、保守激进、公知五毛。长期以来,我就遭遇自己属于哪一群体的困惑。
       我赞同宪政法治,保障人权,也支持民主集中,维护稳定;我反对过度调控、国企垄断等大政府主义,又推崇德国式的市场社会主义;我憎恨官场腐败、特权阶层,又支持改善公务员待遇。所以,谁能告诉我,我是东是西,是左是右?
       贴标签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毫无理智、底线的开展运动式的相互攻讦,人为撕裂社会。在抵制日货、有组织爆吧等集体性狂欢中,拒绝对方阵营的一切论据或说辞,使思想越发偏激,丧失理智。
       难免要问一下,人们怎么了?是文化低、视野窄?很多阵营的领头人都是学富五车、周游列国啊。有人说,阵营划分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我赞同,可在当代,这种阵营对垒的激烈程度可是相当可观的。
       可能的解释,或许是,长期被压抑的公民意识乘上新媒体的东风,井喷式发展。公民意见在网络中得以自由的发表,原本隐形的阵营最终得以浮现。
       阵营划分并不可怕,拒绝倾听对方的一切合理依据,凭标签论敌友、是非,才最是可悲。
      
  •     读完一本书,开始养成写书评的习惯,不分东西,书还不错,用作者自己形容自己的书的说法,是一本看了就不想看的书,如果是我喜欢的其它书,只要在我身边还是会不时的翻出来看看。
      我的弱点呀,不会略读,略读会让我产生浮躁,产生排斥,产生不想看的感觉。
      强迫自己看下去,想写点什么。
      对于公民的概念,公民的教育真心接触不多,我本来就不是在一个公民的社会嘛,人民从来不重要,从来是用来牺牲掉的。为大局牺牲,让我们看来理所应当了。
      所以,就算看了卢梭的书,我也不怎么理解公民,但是装逼还是要的。
      
      同样,作者极力保持中立,但是却还是不够客观,因为作者的性格问题,不是很擅长感情的流露,所以文字平平,有几篇,比较带感的,也显得很特意。
      不过生活中作者应该是个独立自主的女汉子,女汉子就是悲剧呀。
      我绝对不做这样的,我还有时间机会。
  •     引子:
      
      说老实话关于闾丘露薇的印象,完全是一副战地女记者的痕迹。本打算把《不分东西》作为本轻松的个人片段性的纪传体小说来阅读,却发现一路下来,自己又开始认认真真地做起了读书笔记。
      或许不得不说,这大概是一本能叩问我心灵的书籍。
      
       一、梦·记者
      关乎“记者”这个职业,长久以来就被自己视为种愿意付之一生的职业。而从来,我都认为可能它是种遐想。为此有时候,不甘的自己在大学里就开始为着这所谓的可能而努力着。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幸运,我最终如愿以偿了。只是在忙忙碌碌的每一天工作中,却猛然发现原本思维的空间和深度不在了。以至于,在看书的时候,我总会不自觉地拿太渺小的自己和“闾丘露薇”四个字比较。
      再突然想一想,其实我也会去思考。只是幼稚与否,就不言语了。
      
      二、关于媒体本身职责——媒体不仅仅是记录者,更是监督者;是看门狗,而不是宣传员
      在刚进报社的那会,我特意在印名片的时候,查阅了下记者的英文单词,在确认是“reporter”后才心安理得起来。
      有两个简单的英文单词,“reporting”与“propaganda”。前者的中文是新闻报道,后者的中文是新闻宣传。但这两者的差异显然再明显不过了。
      我曾经和老师讨论过“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的内在区别。他说,“大家都知道策划新闻就是假新闻,可现实是如今策划新闻的事件却是记者们喜闻乐见,既轻松又不费力,拿着公关的稿件就算完成了。而要去好好地做到个完备的新闻策划,或许不是记者们不想,但作为易碎品,到底时效性能体现新闻价值,还是深度能带出新闻的品质。多数人可能还倾向于前者。”
      那时,还没有微博、画报的红火,我以一笑了之。可如今,对着这快速阅读的时代却让我开始感到崩溃。
      
      三、关于中国未来发展,中国馆的八分钟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去了好几次中国馆,说老实话给自己留下最大震撼,还要算上是那头一次看见影片《历程》。仿佛从没有经历这么多时间的跨度的我,能一下子站在历史长河上眺望。汶川地震的画面,让人就是不自觉的热血沸腾。为此,几乎所有都用了种啧啧称奇的调调来赞扬。
      后来几次,却因为巧合都看了《和谐中国》。不是说它不好,可在看完后,总觉得什么都记不住。
      我一直标榜自己是个爱国的好公民,并要时刻履行着和普通群众并不一样的阶级成分。小时候,看着家中亲戚的孩子说着流利英语时,总不屑一顾。后来更是对所谓的出国留学,抱着种吃不到葡萄时的嗤之以鼻。可工作以来,却越来越发现自己很后悔当时我对于教育的那份态度以及自己思维的局限性。
      我不止一次觉得自己少了很多对于问题的思考,就算想了也是缺乏深度和理性的。我也不止一次地察觉如果有机会自己想去更有执着意愿的处境下和别人去表达,在一边告诉别人我怎么想的同时,找到一个告诉怎么做可能同样达到效果的人。而这些可能就是中国未来发展中最为缺乏的。
      听过一则笑话,说年轻一辈的人现在都不想去医院看病,因为做医生都是他以前的同学。可就是这会里,有多少人能突然想到即使你的职业不是医生,可中国的未来发展却在一点又一点转移到你的手上。你在担忧别人不行的时候,是否就意味着自己可以了呢?
      
      
      
      四、媒体眼中的中美国家形象——传播学中的守门人理论、议题设置理论
      在我们一边指责西方媒体妖魔化中国之余,我曾经想到过一个传播学中的经典理论,它强调其实现在人所接触的社会并不是个真实的社会。因为可能我们对于一个区域的直观感受,会因为距离所限,而全然地接受到是二手以上的信息。而更为重要的是,传递这些信息的往往就是我们认可的媒体。
      媒体在一边传递其他地方形象的同时,也在设定自己所在区域的描绘图。
      正如中国的形象到底怎么样,是种所在媒体所塑造的状态,而中国媒体怎么做会去决定它到底是个什么模样。
      守门人在设置受众的议题时,也会反应出自己受众的形象,而一旦议题的范围过小,“无知”随之而即。那么形象自是无法“高”、“大”、“全”了。
      
      五、在现在的中国,自由意味着左,而保护则代表了右。
      这其实是和世界主流的价值观恰恰相反的。
      左派认为,个人在生理上绝对是有区别的,但如果是制度造成的不公平,就需要改变。
      右派认为,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因此反对从制度上,比如通过税收等方式来取得公平。
      因为名字的关系,我对“左”“右”的定义,一向是鄙夷的。但身边的人总像是打了鸡血似地喜欢讨论这个问题。
      而往往这方面的深度是我永远领悟不了的。
      “左”代表激进时,意味着毫不保留,大有殊死一搏的意味。“右”代表守旧时,总喜欢所谓的以不变应对着变化。其实按我的观点来说,中国的左右和世界的都不一样,因为中国式的两者过于带有太不一样的偏向性。而世界的却有着一致的偏向性,这就是“公平”。
      
      六、男人将自己孩子的名字用了一个“斐”字,即否定文革的含义。另一个孩子则用了个“方”字,因为周围有太多做人太圆滑的人,以至于显得不够正气。
      快工作前,我和父亲聊过一次天。他说他一直很怕我在处事时,不够劳累。而在大学研究所帮忙时,和自己要好的老师也提了很多关于做事、做人所必须要遵守的潜规则。对此自己总奉为金科玉律,甚至开始牢记于心。
      但真正工作了却发现全然社会不会有人们说得这么恐怖,自己始终奉行一条最为真实的想法——“以真心对别人,别人同样也会用真心来对待,反之亦然。”
      或许,这也是因为如今单位各位老师的照顾有关,但王小明总在想:如果跌倒了,就应该好好查阅下到底自己在迈步时,踏错了哪一个步点。责任在于你,别人是拌不倒你的,因为视线好,你能跨过去。
      
      七、要让民众关心是非,而不是让他们先确定立场,要为民众说清事实,而不是引领大家的好恶。
      为此说,媒体不应有观点!记者的工作其实先聆听,再记录。
      我在报社真正进入状态,可能只有半年时光,期间自己一直期望能够写新闻。但每每写新闻的时候,却在担心作为“周报”的身份,写不深报道。
      为此,自己总会刻意地在写之前,找一些我所认为好的角度。甚至挖空心思不在事件本身,觉得好的报道应该是有一个独辟蹊径却可以被大部分认同的观念,随之专家学者在自己的引领下顿悟,这一点是对的。
      现在想来这是多么可笑的,先不说思考层面上的欠缺,光是我们真能代表读者的一点,就让我如坐针毡。
      小学的时候,老师先让我们记事,逐渐大了,到了高中时候再让我们议论。
      而说到写新闻,系主任曾经说过句,其实如果只从报道来看小学的文化就足够了。
      
      八、同质化。思维上的同质化,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自己看问题的客观性。圈子是一个蛮可怕的东西。正如同阵营,对于追求相同利益的人当然是再好不过的基础,但是对于希望思考的人来说,则很有可能成为一种束缚。
      所以凡事要独立思考?
      理性,是不会被外界喧嚣的声音影响自己的思维,从而以一颗纯净的心灵去尝试追寻真相。
      关于思考,自己一直觉得无非是说点自己所认可且能自圆其说的东西就行了。可不知不觉中,我喜欢在课堂上说一些自认为独特的观点,并在每一次把它表达出来的时候,有种舒坦的错觉。
      我一直认为人的价值其实就在于你能想到多少别人想不到,却无疑是对的东西,仅从这个概念来看,或许没错。甚至如同闾丘露薇而言,同质化将会是媒体的灾难,也会到了某个极点时成为世界的灾难。
      可当这份思考做成习惯时,能在多少时确保正确,却又不得而知了。毕竟人随着时间积累的不仅是经验,更多的是骄傲。“纯净”比“不同质化”更难,特别是对中国的记者而言。
      
      九、到底是有怎么样的受众就有怎么样的媒体,还是媒体决定了受众的质量。媒体该不该迎合大众的口味?台湾《联合报》的创办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一百年的李登辉,却有一百年的《联合报》。”
      我经历了一次报社的改版,闲来无事也总会问自己读者到底喜欢读什么、看什么?但现在想来却觉得幼稚得很,因为一旦一板一眼就认定读者至上的缘由,那么世界上的媒体估摸着差不多应是一样样的。
      一个好的媒体,不是吸引受众的,而是培养受众的。只是在这一点在现有的环境下,哪家媒体能毫无顾忌地说句“是”呢?
      以我的一句微博结束吧!
      想了很多有关媒体责任的问题,觉得有时候很多思考的角度是源自自身不得不面对的利益,毕竟人的价值可能还是横在物欲上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必须直面的。
      物质能正视,物欲却摆脱不了。
      
  •     当下中国新闻至少存在三大毛病:一是过于注重新闻的宣传效用;二是标题党横行,娱乐至死;三是主观色彩浓厚,喜欢与民怨、民愤站在一起。
      闾丘露薇曾在《软文,会把新闻挤走吗?》中指出,“软文是把广告还有宣传,包装成新闻报道,利用新闻在读者或者观众心中还存在的一点公信力,建立正面形象。”在台湾,这一类软文被称为“业配新闻”,依这个标准而言,大陆不少新闻都可以称得上这种软文。一方面是商业的侵入,在网上看到的博文,说保利这个房地产公司倒是招了不少新闻学院的学生,翻开报纸,你所看到的房地产板块、汽车板块,基本都属于宣传的软文。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新闻宣传是党的喉舌”的习惯思维,却在有意无意间片面理解成为新闻宣传和控制是某部门之能事、某利益团体之权力,最终演变成“你是替党说话”的闹剧。
      抛开利益的纷争,新闻依然不能避免媚俗的趋势。这种媚俗一方面体现在“娱乐至死”的表现,一方面表现在假意的民意上。以前我一直以为在沿海看凤凰卫视是一种幸运,直到遇到陈水扁丑闻,连续滚动播出有关新闻,直到让人反胃,近年来更有愈演愈烈之感,搞一个“五都大选”还以为是全球大选。这种过度的信息量冲击着人们,使人无思考的余地。至于其他媒体的标题党和娱乐化就不在此赘述了。同时,我们常以为媒体作为监督权力的工具,而某种程度上,新闻记者却常假以民意来煽动民愤、民怨,中国的仇富心态在某种程度上正是记者的功劳,当然,这些人也并不像他们标榜的那么爱民(贫)。
      当然,以上更多的是记者的软环境。作为新闻记者自身,依然还需要克服自身的主观意识和思维惰性。
      “新闻是历史的草稿”,这一名言既显示了新闻的真实性,也体现了新闻的主观性。新闻,要求的只是在现场。作为闾丘露薇的同事,卢宇光在莫斯科人质事件中由于勇敢的冲在前线报道,一下子就实现了从特约记者到记者再到首席记者的三级跳。同样闾丘露薇被人们所熟知也正是由于在阿富汗、伊拉克战争中的勇敢,赢得了“战地玫瑰”的称号。这种在现场的报道不仅增加了真实性,也很有与世界同呼吸、共命运的感觉。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记者总是会带着先入为主的偏见。到现场之后,由于时效性的要求记者更多的是需要官方的协助,即便是采访到当事人,也由于自身经历,或多或少带着这样或那样的评价。正如闾丘露薇所言,“很多时候,带着良好的出发点、善良的用心,同样会产生偏见,因为正是先入为主的立场,阻碍了个人用开放的心态去获取更多的资讯,甚至会对那些和自己的观点不符的看法产生抗拒,严重的,会质疑提出这些观点的人的用心。”
      同时,闾丘露薇在文中提到的“急就章”估计也是每一个文字工作者的通病。闾丘露薇说自己关于阿富汗的采访手记,只用了十天的时间,而关于伊拉克的那本,也就是花了一个月。这么快的写手,除了自身亲历,更重要的是作为记者,本身就占有非常的资料。作为文字工作者,有时候感觉不是没有材料,而是材料太多了。然而单纯的将这些材料罗列,或许很容易组合成一篇、十篇文章,但是你只是在说大家都会说的话,真正一篇有思想活力的文章则必须经过自我的思辨。这需要的不仅是克服自己的惰性,更需要的是持续的文字和思想锻炼,当你觉得自己在和自己打架的时候,修炼才刚刚开始。或许也有一天,你也会感同身受,“原来文字是可以进步的,思辨能力也是可以进步的。”
      闾丘露薇从记者升为咨询台总监,《不分东西》的出版或许也似乎预示着“战地玫瑰“的转型:从记述到观察,“利用自己的职业积累,迅速发现新闻里面最重要的那些点,也能够体现出自己新闻报道的独到一面。”闾丘露薇说这个作品叫《不分东西》,“是想尝试告诉大家,偏见是不分地域、种族的,偏见来自于对资讯掌握的多少,以及使用怎样的思维模式。”我忽的想起佛家的教训,平湖镜月,照见万物。一个人有多大的包容心,才能不偏不倚的照见万物?
      新闻,要有真实,要有资讯,更要有理性,有包容。
      
  •   与LZ共勉……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