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概论

出版时间:2005-9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童鹰  页数:326  字数:245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我院承担的国家211二期工程项目经费的资助。    本系本院历来就有教授为本科生上基础课的传统,近四年以来,我们更强调学术骨干、博士生导师主讲本科生课程。本教材就是这些专家们在本科教学上的结晶。   本教材基本上是通论、专论或通史、专史类的。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本科生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上,本系本院尤其重视哲学经典的教学。四年来,我院与高级研究中心创办了中西比较哲学试验班,与文学院、历史学院、高级研究中心创办了国学试验班。

作者简介

童鹰,男, 1943年5月12日生,湖北省京山县人。 1963年9月考入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现易名为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1967年7月毕业留校参加文化大革命。 1968年8月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军区部队农场。 1970年元月分配至湖北省荆门县,先后在荆门县沈集高中、荆门县师范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什么是哲学  第一节 哲学的研究对象    一 哲学研究对象的理论界定    二 哲学研究对象的内涵结构    三 哲学研究对象的外延构成  第二节 哲学的基本属性    一 哲学的意识形态属性    二 哲学的人文科学属性    三 哲学煌思维科学属性    四 哲学的形而上学属性  第三节 哲学的社会功能    一 世界图景的建构与导向功能    二 价值规范的建构与导向功能    三 思维范式的建构与导向功能    四 形上境界的建构与导向功能第二章  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 基本问题的基本含义    二 基本问题的具体含义  第二节 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    一 唯物论与唯心论    二 实在论与折衷论    三 二元论与多元论  第三节 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    一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二 经验论与唯理论    三 先验论与反映论  第四节 基本问题的相关问题    一 辩证法    二 形而上学第三章  哲学的学科体系  第一节 哲学的分类方法    一 学科分类法    二 流派分类法    三 历史分类法    四 地域分类法    五 专题分类法    ……第四章  哲学的发展历程第五章  哲学的一般发展规律第六章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第七章  哲学与宗教的关系第八章  哲学的学习和研究方法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哲学概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童鹰男,1943年5月12日生,湖北省京山县人。1963年9月考入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现易名为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1967年7月毕业留校参加文化大革命。1968年8月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军区部队农场。1970年元月分配至湖北省荆门县,先后在荆门县沈集高中、荆门县师范学校任教。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考试之后,于同年9月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攻读中国哲学史专业硕士学位,师从肖父教授、唐明邦教授和李德永教授研究中国哲学史,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自然哲学。1981年9月获中国哲学史专业硕士学位后留哲学系自然辩证法教研室任教。一、童鹰教授个人代表性著作目录1、《马克思、恩格斯与自然科学》,人民出版社,1982年初版,1983年再版。2、《世界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3、《20世纪科学技术浪潮》,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4、《金刚经大观》,湖北人民出版社,1***年版。5、《诺贝尔与诺贝尔奖》,武汉出版社,2000年4月版。6、《现代科学技术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二、童鹰教授个人代表性论文目录1、《的朴素自然辩证思想》<网上书城检索>论〈灵宪>的朴素自然辩证思想》,武汉大学学报,1980年第3期。2、《论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系统转化机制》,哲学研究,1991年第11期。3、《试论第一生产力》,江汉论坛,1992年第7期。4、《论儒学与中国现代话的二律背反》,武汉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中国哲学》1997年第3期全文转载。5、《邓小平科技思想是中国面向21世纪的科技发展战略思想》,武汉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6、《论中国现代科学哲学的三大理论思潮》,武汉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人大复印报刊《科学技术哲学》1998年第11期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稿,1***年第1期稿要转载。7、《论李约瑟的中国自然哲学观》,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年第11期。8、《论恩格斯的自然哲学观》,武汉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0年第4期摘要转载。9、《论诺贝尔的科技企业家精神》,载《世纪诺贝尔奖》论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10、《从可持续发展看佛教的生态人文主义意识》,佛学研究,2002年卷,总第11期。11、《元哲学三论》,武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新华文摘2003年第8期全文转载。三、童鹰教授近四年论文、著作目录1、《诺贝尔与诺贝尔奖》,武汉出版社,2000年4月版。2、《现代科学技术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3、《论恩格斯的自然哲学观》,武汉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4、《论诺贝尔的科技企业家精神》,载《世纪诺贝尔奖》论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版。5、《从可持续发展看佛教的生态人文主义意识》,佛学研究,2002年卷,总第11期。6、《元哲学三论》,武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新华文摘2003年第8期全文转载。
  •   写得很全面,很严谨。最主要的是作者坚持认为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可以被定义的。本书既不像有的作者那样只谈自己一家之言的哲学(如张世英的《哲学导论》,虽然很有启发),也不像有的作者那样文字处理上略显生涩(如王德峰的《哲学导论》),更不像有的作者那样故作高深、故弄玄虚、矫情万分(如张志伟《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智慧》、《西方哲学十五讲》等书中的导论部分)。读本书,你会坚定这样一个信念:哲学并不是什么脱离常人、“万古无解”、只能“爱”不能学习的东西,哲学就是一门科学。此书既吸收了当今一些哲学概论著作的长处,同时也保持了传统意义上(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哲学概论教科书的优点。如果你不想拿哲学作为唬弄人、抬高自己、贬低百姓、孤芳自赏和自哀自怜的东西,而是想实实在在了解哲学的学科性质、内容和特点,那就读本书。
  •   质量不错,内容易懂,结构清晰
  •   编排比较正统
  •      近来读了此书,觉得对哲学知识体系介绍得比较全面,一些曾经模糊不清的概念有了解答。但是对作者并不了解,对其中一些观点持保留态度。
       作者在书中仍旧多以马克思哲学观来讨论哲学体系,对此心存疑虑。
  •   马克思 怎么了?
  •   如果选择一种哲学观作为主流来看待其他的流派,会有失偏颇。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