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精图治

出版时间:2008-11  出版社:黄书元 人民出版社 (2008-11出版)  作者:黄书元 编  页数:240  

前言

所谓“一勤天下无难事”。自古以来,统治者都以勤劳教化人民,也一直积极倡导政府官员勤于政事的良好风气。周文王为了成就大业,加快发展,“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他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北宋的范仲淹在边防任上,改革兵制,严明纪律,刻苦操练,同时开荒营田,安定百姓,确保了边防的稳定。为了增强北宋国力,他还积极推行新政。虽然改革以失败告终,但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却永传后世。明代的况钟在刚到苏州知府任的八个月中,日以继夜,竟然清理了一千五百多件案子,为当地百姓解决了燃眉之急。当况钟任期已满,当地百姓纷纷向朝廷请求他留任。清代的康熙夜分而起,未明求衣;彻曙听政,日哺而食,为继任的雍正和乾隆树立了勤政的榜样,从而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康乾盛世”。可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时刻不忘勤政求治,才能发展,才能壮大。当前,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但是我们仍然需要借鉴历史经验和教训,做到勤苦自励,戒骄戒躁,长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恒念律己之心。望本书的编写能为广大领导干部提供这样一面自省的镜子。

内容概要

  《励精图治》是一部学者写给领导的书,历史事实是相对稳定的,历史的意义却历久常新。众多知名学者撰文,以详实的资料,生动的表述,为广大领导干部,提供一部可资借鉴的历史文化读本。

作者简介

《党政干部科学发展观历史文化读本》丛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北京大学历史系等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学者组成的专题写作组集体写作而成。主编黄书元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副主编赖长扬主攻中国史学史,发表论文数十篇,与人合作著作多部,具有丰富的大型文化项目策划、组织经验,赵禄祥长期从事党政领导工作,深切了解党政领导干部的历史需求,主编的史鉴类图书曾获国家图书二等奖。

书籍目录

艰苦创业周文王“不遑暇食秦始皇作制明法汉高祖规摹弘远曹操勤政求一统宋太祖勤苦创业忽必烈大有为于天下明太祖与奏疏皇太极内修政事,外勤讨伐励精图治楚庄王“一鸣惊人吴王阖庐“朝夕勤志汉景帝整顿吏治汉武帝雄才大略北魏孝文帝一生勤勉贞观君臣论守成唐太宗“勤行三事周世宗躬勤求治宋神宗励精图治金世宗勤政夜以继日康熙帝夙夜勤政雍正帝与《朱批谕旨》乾隆帝励精图治国事为先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敢入为国远虑,不见身害武则天“忧劳天下郭子仪功高遭谗不忘国范仲淹先忧后乐完颜仲德知不可为而勤为政耶律楚材以国事为先于谦忧国忘身蒋钦上疏雍正帝惟日孜孜李卫“忠勤体国桂超万尽心民事尽忠职守太公望夜行就国陆贾奉使称职陈平明丞相之任李固据位争大义徐勉归家遭犬吠辛公义、磬心奉国李大亮“竭节至公韦丹“为民去害兴利拜住忧国忘家史诚祖获旌夏原吉理财李信圭久任李时勉勤于职守魏裔介忠于职守鄂尔泰居官奉职勤政爱民张作楠勤于治事鞠躬尽瘁周公“勤劳王家萧何勤政居首功诸葛亮鞠躬尽瘁房玄龄孜孜奉国颜真卿死而后已韩琦鞠躬尽力张养浩任官不家居姚广孝的晚年阮安以身殉职张居正鞠躬尽瘁伊桑阿“勤劳岁久邵嗣尧不辞辛劳陶元淳理政不遗余力于宗尧辛劳早逝王仁福以身殉职勤苦自励卧薪与尝胆冯元淑自甘勤苦卢怀慎清勤忠直明朝的经筵与日讲丘浚勤勉汤斌勤于职事“劳心焦思,不遑夙夜“所修举似若琐细,然皆当官之急务冷鼎亨坚刚耐苦

章节摘录

汉武帝刘彻,是西汉的第五代皇帝。他自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年)正月继位,在位五十四年,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有数的几个在位超过五十年的皇帝之一。由于汉武帝的雄才大略,他所统治的半个世纪,不但是西汉王朝的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奠基时期。西汉王朝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残破凋敝的社会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封建国家的财富也有显著增长。同时,由于吴楚七国之乱的平定,同姓诸侯王的势力也大为削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汉武帝凭借自己杰出的才能,励精图治,为巩固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作出了建设性的贡献。综观汉武帝一生的政治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位之初的六年即建元年间为第一阶段;其后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四个年号的二十四年为第二阶段:元封以后的二十四年则是第三阶段。如果细分的话,武帝临死前的二年还可以单独划为一个阶段。汉武帝是个性格十分复杂,政绩功过相兼的历史人物。就其半个世纪的政治活动来说,第一阶段可以说是试政,第二阶段励精图治,第三阶段“物盛而衰”,称得上是荒政;到了晚年又幡然悔改,从而给濒临崩溃边缘的汉帝国注入了些许活力,为后来的中兴提供了条件。

编辑推荐

《励精图治》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透视历史。致治之道,务在精勤;励始图终,勿宜有间。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励精图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