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文化通论续编

出版时间:2011-3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王立  页数:427  字数:34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是作者《武侠文化通论》一书的续编,在前书基础上,本书另辟新题,共分为四编22章。首编主要从刺客侠义、文人咏侠诗、唐五代以沉着宽容为豪及唐人人际关系等体现的豪侠精神,分析了古代早期侠文学中的文化传统。二编从汗血马意象、义禽义兽代诉冤、武侠神行术、比武打擂等叙事母题,寻究明清小说其所受中古汉译佛经为中介的外来影响。三编从性别文化等角度,阐发了明清通俗小说复仇侠女形象、女将金莲描写等特色所突出的文化意义,以及女性比武招亲的人类学、民俗学规则等。四编论述了金庸小说动物求医报恩、过目不忘、寻宝夺宝,海洋景观、动物大军、冰蚕、声音伤人等意象母题,及其佛经、本土文学史来源和文化蕴涵。附录评介了台湾学者的武侠小说史论著等。

作者简介

王立教授,文学博士,大连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东北师范大学元明清文学博士生导师。曾任教吉林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夭学等校,在海内外出版有《中国古代复仇文学主题》、《宗教民俗文献与小说母题》、《文人审美心态与中国文学十大主题》、“主题学系列丛书”(三种)等多部著作。

书籍目录

前言 武侠文学的文化史意义、民族风情及外来参照
一、武侠文学的社会风俗史意义
二、武侠文学中人类学内蕴的发掘
三、武侠文学的伦理核心与叙述模式
四、武侠文学的外来因素及其研究的参照
第一编 侠义文化传统编
第一章 醒悟: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刺客侠义母题
一、刺客的酬恩知遇临危授命
二、刺客的辨明善恶良知突萌
三、刺客的幡然醒悟反戈一击
第二章 梁代文人咏侠诗的审美表现
一、侠的豪气与区域、季节氛围表现
二、梁代咏侠诗中的剑与马
三、梁代诗中侠的知遇情结与侠的咏叹
四、梁代文人咏侠诗审美表现探源
第三章 唐诗豪侠精神中的少年情结
一、年少慕侠情结?建功立业时代理想
二、市井游侠风习讴歌与少年年龄特点表露
三、功业豪气抒发的参照及民间侠少传闻内蕴
……
第二编 侠义叙述的中外交流影响编
第三编 明清小说侠文化的性别视角编
第四编 金庸小说及其外来影响编
后记

章节摘录

  从侠义传统的接受嗣续角度看,张良、傅介子等人的行刺义举,则带有一种为天下人伸张大义的性质。《史记·留侯世家》载张良为韩国旧臣子弟,韩灭后散家财求客,虽所募力士误击中秦王随从车辆,却让其惊惧非常。《世家》与《本纪》中写秦始皇对此事反应,一个是“大怒”,一个是“为盗所惊”。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三高度评价张良为韩报仇壮举:“……未逾年,始皇竞死,自此陈胜、吴广、田儋、项梁之徒,始相寻而起。是褫祖龙之魄,倡群雄之心,皆子房一击之力也,其关系岂小哉!余尝有诗云:‘不惜黄金募铁椎,祖龙身在魄先飞。齐田楚项纷纷起,输与先生第一机。”’这个向来为人忽视的手持百二十斤铁锤的力士,虽为张良以重金招募,却也干下了威震暴君、号召天下的壮烈之举,没想到刺客打响的“第一枪”竞有如此巨大鼓动力。  《汉书·傅介子传》写他元凤四年时,痛恨楼兰王反复无常,主动向大将军霍光申请行刺,“以成承诸国”,乘醉在帐中刺死楼兰王,昭帝下诏:“平乐监傅介子持节使诛斩楼兰王安归首,悬之北阙,以直报怨,不烦师众,其封介子为义阳侯。”因此前楼兰多次杀害汉朝使节,在匈奴与汉之间徘徊不定,傅介子诱以金帛,用欺诈手段得以行刺,被冠之以正义复仇的美名,这在重华轻夷的古人心目中,无可厚非。傅介子的行刺,是蒙大将军霍光恩准的,不单是为君国,也带有对霍光本人信任的一种酬报意味,不可只以忠义视之。  与荆轲刺秦王之前先以樊於期头颅作为进献礼,以取得信任伺机下手相似,干宝《搜神记》还写赤比为报父仇,甘愿将头颅割下,让后者代己向楚王复仇。“干将莫邪”重要内核是山中侠客不负重托,不惜为锄恶行义而献身。当侠客得知赤比父仇真相,要求他把自己头和剑拿来,以便往楚王处领赏,赤比只说了两个字:“幸甚。”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武侠文化通论续编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这本书必须要看一下那本《武侠文化通论》不然这本书会有一种接不上的感觉
  •   很有看头。印刷、装饰都一流
  •   感觉现当代部分占了很大比例,古代部分感觉没有分析好
  •   随手买的,还不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