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与跨越

出版时间:2011-7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李江涛  页数:211  

内容概要

  《青年学术丛书·经济·转型与跨越:“十二五”时期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研究》系统研究和阐述了“十二五”时期跨越式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的战略背景、战略意义、理论基石、战略目标、总体路径和具体方法,并选择纺织、装备制造、新能源、物流等四个产业展开差异化案例研究,得出了一系列具有较强实践意义的判断,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理论独创性的观点,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较高借鉴价值的政策建议。本研究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供了重要参考。

作者简介

  李江涛,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教授,经济学博士。
  长期从事产业和区域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研究。在《中国工业经济》等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等各类文摘类期刊、报纸和内参转载,产生较大社会影响。著有《产能过剩——问题、理论及治理机制》等。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十二五”规划重大课题、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重点课题、国家能源办课题及中央企业课题等多项。参与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重大课题研究多项。曾获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连续两届获国家行政学院优秀科研咨询成果奖。
  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公共经济研究会(CSPE)副秘书长、国家节能中心专家、西安交通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河北金融学院兼职教授等。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十二五”时期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的战略背景和战略意义
 第一节 我国产业竞争力基本评价
  一、产业竞争力的基本界定
  二、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三、国际比较下的我国产业竞争力现状
 第二节 “十二五”时期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的战略背景
  一、我国正在跨入资源驱动、投资驱动和创新驱动并存的经济发展阶段
  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为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提供了巨大的需求动力
  三、国际金融危机凸显出我国继续通过传统模式和路径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道路已经进入了死胡同
  四、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为“十二五”时期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奠定一定基础
 第三节 “十二五”时期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的战略意义
  一、产业竞争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
  二、提高产业竞争力是在“十二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内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动力
  三、提高产业竞争力是“十二五”时期打造“产业强国”的关键
  四、装备制造业对我国“十二五”时期产业竞争力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新能源产业的产业深化创新滞后将对我国未来产业竞争力的提高构成严重的威胁
第二章 “十二五”时期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基石
 第一节 传统产业竞争力理论批判
  一、传统的产业竞争力理论存在着发展中国家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经济伦理悖论
  二、传统产业竞争力理论中,在竞争优势的存在性和多层次性之间有着巨大矛盾
  三、在传统产业竞争力理论的具体应用中,注重国际比较的“外向性”,而忽略了在国际先进产业标准下国内生产生活需求高级化引致的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内生性”要求
  四、传统竞争力理论存在目标状态的理想化和具体路径的复杂性之间的巨大矛盾
 第二节 产业深化理论——打造新的产业竞争力理论基石
  一、产业深化理论的理论基础
  二、产业深化的基本内涵和表现形式
  三、产业深化理论的提出对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的重大意义
 第三节 产业深化创新指数体系基本构成
  一、选择产业深化定量分析指标的原则
  二、产业深化创新指数体系基本构成
  三、产业深化发展程度的比较方法
第三章 “十二五”时期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的目标
 第一节 产业分类和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
 第二节 “十二五”时期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的目标
  一、“十二五”时期我国产业竞争力目标设定原则
  二、“十二五”时期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的目标内容
第四章 “十二五”时期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的路径和方法
 第一节 产业深化创新:“十二五”时期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的
 ……
第五章 推进产业深化创新,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案例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章节摘录

  比如,1999年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和《工商投资领域制止重复建设目录》;2000年的《国务院关于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等。“九五”期末,产业结构比例失调的问题基本上得以解决,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8.3%,结束了“短缺”经济时代。  进入新世纪,我国逐渐从1997-1998年东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中走出来,经济增长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然而,经济发展面临着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从长期角度看,我国已经进入必须通过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来促进经济发展的阶段,对产业政策的要求越来越高。“十五”计划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际竞争力增强”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目标,产业政策围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家政府对“九五”期间颁布的一些政策规定进行了修订,2002年4月,国务院公布的《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正式实施。  党的十六大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我国产业政策实践指明了方向。国务院于2005年12月颁布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明确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原则、方向和重点。2005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它由鼓励、限制和淘汰三类目录组成,其余为允许类。国务院于2006年3月和2007年3月,分别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和《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家发改委于2007年底发布了我国首份关于产业集群的专项政策,在规范和引导我国产业集群有序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我国产业政策手段越来越多样化,效果越来越显著。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颁布的各项政策法规文件来看,我国产业结构政策与产业深化创新政策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这一点可以从90年代以来制定政策规定的倾向中看出来。1995年制定的《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从技术水平、产品性能和档次、对资源环境影响程度等方面将外商投资项目分为鼓励、允许、限制和禁止四类。2002年4月,制定《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截至2008年底,1995年制定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分别在1997年、2002年、2004年、2006年和2007年进行了5次修订。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转型与跨越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