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法源寺

出版时间:1992  出版社: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李敖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以谭嗣同、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主要角色,写男性的豪侠、忠义、悲壮;揭示�家与国、生与死、鬼与神、情与理等错综复杂的关系。

书籍目录

楔子  神秘的棺材
第一章 悯忠寺
第二章 寂寞余花
第三章 休怀粉身念
第四章 西太后
第五章 康进士
第六章 皇帝
第七章 回向
第八章 大刀王五
第九章 戊戌政变
第十章 抢救
第十一章 舍生
第十二章 从监牢到法场
第十三章 他们都死了
第十四章 明月几时有
第十五章 古刹重逢
尾声 掘坟
我写《北京法源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北京法源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0条)

 
 

  •     《北京法源寺》写的主体是戊戌变法,以及前后因果,人物周折,乃至一地一物的溯源本末,随着小说事件的推演让人目不暇接。像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这样清末有为的人物,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对历史的如数家珍,对佛法的精湛独到(当然谭嗣同是拜师学过佛法的),对时局的清醒预测判断无不令人侧目敬仰。
      世间有一种状况就是当一个民族当一个国家遇到危难大厦将倾,遇到如林则徐所说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时候,凡人的力量是渺小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计,需要一些大智慧的人才能匡扶正气,(看到《辛德勒的名单》尤其有这样的感慨)总要有一些不肯屈服的民族之魂硬着骨头扛起整个民族与国家随着历史的隆隆声不移得向前行驶,尽管有时候不见得成功。比如柯上之曹沫,西汉朱虚侯,南宋文天祥,明朝张居正和清末的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整个故事框架是以谭嗣同为主角的,从谭嗣同死后加快故事节奏与进程便可略窥一二。而在表面上是以法源寺的实质忠悯寺为显线,清朝末期经过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整个知识分子开始反思,是改良还是推到重建,历史上的光绪大概有点像明末的英宗(不觉得一啄一饮轮回因果么?),诚惶诚恐,草木皆兵,而事实上也到了四面楚歌的境地,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我们面对洋人倭寇的武器装备战术素养全然没了抵抗之力,落得任人鱼肉的窘境。就是因为光绪个人人格的感召以及一部分假装清醒宿儒遗忠开始了由内而外的政治改革,可是偏偏有慈禧这个连买德国舰艇钱都拿来修花园的皇爹如同悬在半空的千钧巨石笼罩在改良的头顶上,少有撼动半点他的利益便毫不犹豫得将这些人化为齑粉,事实上也是如此,没有政见的不同,只有利益的分割,现在再取看哪个四面楚歌的可笑王朝末日之时居然还锱铢必争真是观若豕犬,可笑、可叹!他们的失败和成仁只为证明改良的路是不通的,这个腐朽的黑暗的制度需要更多的仁人志士踩着他们的肩膀摧枯拉朽,他们为后来的中山先生陈独秀们用身体点燃冲锋的火把。所以谭嗣同死之前仰天疾呼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真的是死得其所,他在一开始就有这个准备,准备用生命敲醒疑虑前进的人:前路光明,大步向前吧!说到谭嗣同,小说中梁启超半夜起来看谭留给他的六首诗,他说一股鬼气。这和我看谭诗的时候感觉一模一样,比如说“灯下骷髅谁一剑,尊前尸冢梦三槐,金裘喷血合天斗,云竹闻歌匝地哀”比如说“无端夜哭因长夜,婪尾阴阳胜此时”比如说“直到化泥方是聚,袛今堕水尚成离”比如“挥洒琴尊辞旧岁,安排险阻著孤身”等等,都写得鬼气森森,如果称他是“鬼才”实在是再契合不过。谭嗣同是任侠的,然而又是侠之大者,是出世的,然而又入世以天下为己任,真正是“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居庙堂之上则忧其民”的圣者。总是有人需要用鲜血来摧折腐朽,他一开始就知道。与佛法言,地藏之道不孤矣。他就义前写信给他的妻子李闰,备述歉怀嘱愿来世再续连理,他死后李闰作了一首诗以吊亡君,诗云:
      盱衡禹贡尽荆榛,国难家仇鬼哭新。
      饮恨长号哀贱妾,高歌短叹谱忠臣。
      已无壮志酬明主,剩有臾生泣后尘。
      惨澹深闺悲夜永,灯前愁煞未亡人!
      所谓近朱者赤,意在斯乎。
  •     前段时间读了李敖的《北京法源寺》,不禁深深为李敖的才华折服,他自称五百年来白话文第一,果然有真材实料。法源寺是北京一座不知名的寺庙,大概李敖幼年在北京居住时对其有印象,他从没去过那里,却借这座寺庙为那些悲剧英雄写了一首赞歌。
      
      书里的悲剧英雄,是袁崇焕和谭嗣同。袁崇焕被崇祯皇帝下令凌迟处死,他的仆人冒着生命危险收拾了遗体,在法源寺做完法事后方才下葬。而多年之后,谭嗣同在菜市口慷慨捐躯,遗体同样暂时停放在法源寺。李敖借袁崇焕和谭嗣同这两个人,赞美了在民族存亡之秋挺身而出的义士。在这部小说里,李敖谈佛法,谈革命,谈个人选择,这已经不是一本小说,而是一部思想集,李敖用他的笔写出了那些英雄们的心声。袁崇焕率领辽东铁骑镇守边陲,为国家民族披肝沥胆,日夜操劳;谭嗣同寄希望于光绪皇帝,要通过改良的方式振兴国运,然而以西太后慈禧为代表的守旧势力过于强大,眼见大难临头,谭嗣同仍甘愿以身赴死,告诉天下革命志士改良的道路在中国万万行不通。
      
      在《北京法源寺》里,李敖重点描述了谭嗣同这个人物。他是湖北巡抚家的公子,可谓根正苗红的官二代。然而他自小游历天下,结交大刀王五等英雄豪杰,后来加入维新派,入京投身政治漩涡之中,被光绪皇帝授予官职。这样一个既有背景又有才干的人,最终被毁灭在晚清的泥淖里,充分说明了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书中另外一个重要角色是康有为,康主张政治改良,即使是在戊戌变法失败以后,暴力革命风起云涌的浪潮中,他依旧希望学习日本和英国,建立虚君共和制度。康有为一生与时代相错,未曾实现自己力挽狂澜的理想,尽管苟且偷生,也是一个悲剧人物。
      
      尽管戊戌变法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但我们依然能够想见谭嗣同、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的神采,他们或许未能成功,但对于国家民族的贡献依旧使他们青史留名,只不过这种名声里带着一种壮志未酬的寂寞。
      
      
  •     北京法源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法源寺前街七号
      刚开始看这本书时,以为是李敖写的杂文,结果第一章就让我大吃一惊,《北京法源寺》这本书竟然是李敖写的一本小说,而且背景就是以戊戌变法展开,让人拍案叫绝,酣畅淋漓。
      通读全篇,我最喜欢的是三段对话:开篇法源寺佘和尚与中年康有为,中篇梁启超第一次会面谭嗣同,末篇李十力(小和尚普净)与老年康有为。开篇的对话以何为善作为主题展开,在我看来,李敖在这个主题中注入了胡适所提倡过的实用主义,何为善?关键是看做了什么,而不是在心中想了什么。中篇梁启超初见谭嗣同,大谈佛法,以一本《法华经》为引,道尽仁人志士与人民大众间的关系。末篇康有为再会普净,普净将慈禧与康有为比做一枚硬币的正反面,相互依存,一方离世,另一方也不再属于这个时代,而应放入博物馆中,真是妙哉!又将康有为与同为广东人的袁崇焕相比——“明朝说他是清朝的,清朝说他是明朝的”,不正跟康有为一样吗?清朝说他激进,民国说他保守。除此之外,还有日本人与梁、谭的对话,光绪皇帝的内心独白,大刀王五与谭嗣同的兄弟结义等等,这一切都勾勒出一个李敖心目中完美的戊戌变法。
      在刚开始看书时,我以为康有为是主角,后来才渐渐发现原来谭嗣同在李敖大师心中的分量是如此之重,李敖将他塑造成了一个完美的维新人士,甚至可能会成为一个完美的革命党。联想起文章最后李敖写这本书的背景,我觉得李敖是将谭嗣同当做了自己,通过谭嗣同说出了自己想说却无法说的话。
      当然,这本书在看的时候,我很希望看到慈禧太后,李莲英和袁世凯的独白,很希望听到他们的声音,难道他们就一定是穷凶极恶的坏人?可惜李敖大师给每个人都安排了独白和内心的挣扎,却单单为这三人扣上了坏事做尽的帽子,虽然是为了艺术需要,但我总觉得缺少了些什么东西。所以这本小说是李敖的寄托,往狭隘了说,慈禧太后就是他在狱中面对的国民党,往大了说,这是中华民族的几千年来存在的一股势力,不随着人的改变而改变。李敖笔下的戊戌变法是完美的戊戌变法:智勇双全的谭嗣同死得其所,无所不能的梁启超光芒耀眼,先知先觉的康有为笑看众生,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不断的秀着下限,正义凌然的义和团烧杀抢掠……这一幕幕场景,构成了每个大时代的缩影,你可以从中找出每个人的位置,我们就这样一遍又一遍重复着历史,然后被历史的车轮从头上碾过。
      有机会,一定要看这本书,强烈推荐,但千万不要认为这就是真正的戊戌变法。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
  •      本书以法源寺为线索,以维新运动为背景,借历史人物,阐述作者国家观历史观。 在探讨了诸如生死、忠奸、佛法与俗世、改良和革命等严肃题目后,作者是这样结尾的——第74节《掘坟》:
       “一九二八年七月四日,孙殿英为了盗墓,掘了西太后坟于北京。事后蒋介石扬言要查办,但是,当蒋介石的新婚夫人宋美龄收了赃品,并把西太后凤冠上的珠子装在自己鞋上的时候,查办之说,也就不了了之了。
        一九六六年到一九七六年十年“文革”期间,红卫兵为了破“四旧”,掘了康有为的坟于山东。同一“文革”期间,也为了破“四旧”,袁崇焕的坟也给平墓毁碑了。不过,由于传说棺材里有个“金头”,引发了“革命小将”的贪念与盗宝兴趣,平墓不够,还是把坟给掘了,挖到三个人的深度,结果一无所得。
       一九八七年到一九九○期间,大陆老百姓为了发财热,到处盗墓。掘了谭嗣同坟于湖南。”
  •     革命还是改良?这是个问题
      
      革命自然有力量。
      舍得一身刮,敢把皇帝拉下马。摧枯拉朽。
      同时,代价和风险也一样大。
      仁人志士的牺牲本不在话下,求仁得仁,死得其所。但有许多无辜的人士仅仅因为所处的位置被误伤了被打倒了被推翻了。更有无数的无知的百姓,糊里糊涂地卷在时代的洪流里,丢了性命。
      最令人恐惧的是,付出如此巨大代价的改革,你不知道它真的值得吗?或许这只是一个朝代的更迭,一个家天下从一群人手中传到另一群人手中。农民推翻地主后,自己做了地主。王莽谦恭未篡时。新生政权在没有赢得足够群众基础之前总是说得好听。但是一旦上台后呢?三年自然灾害啊。
      
      改良温和地多。
      问题是改良,一是需要时间。清末期间,列强虎视眈眈,中国等不起。康有为的提倡只能落空。
      二是改良需要找对路子。有的改良,大动干戈,伤筋动骨,却徒劳无功。有的改良,只轻轻一触,便改变了往后多年的大局。前者有如王安石变法、晃错削藩。后者有如推恩令、明朝设四书五经为科举范围。说起来简单,因势利导四个字。可是,谁能在当时找到那个微微一触就改变大局的开关?谁能看得那样长远又那样细微?
      
      今时今日,革命还是改良?这依然是个问题。
      
      p.s 作为小说,此书实在文笔欠佳。
      
      
  •     整本书都充满着一股“不服来辩”的霸气,更霸气的是李敖是自己跟自己辩,也算做到了话痨的极致。正如真正的围棋高手,可以自己跟自己下一天的棋一样。
      总觉得历史小说比一般小说要难写很多,既要有想象力,又要忠于史实,但有意思的又在于可以像用蒙太奇一般,让后世人物提前几个朝代出现,或将本朝几个人物融为一个角色,不知道算不算穿越小说的鼻祖。
      
      《北京法源寺》讲的是戊戌变法的故事,却辩论了一系列有意思的话题,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佛法、个人与国家、社会道德与国家利益、君臣关系、革命与改良
      
      佛法:
      一直没有很感兴趣过,所以基本是按照作者的思路走,佘方丈和康有为说的是佛法看来到底什么才是善,是从本心看还是从结果看,我当然是觉得从本心来看,但也几乎被作者说动,“善和行善是两回事,善不行,不算是善”。梁启超和康有为说的则是何为真正的佛心、佛门精神,即“回向品”,即出世之后再入世。但说到出世与入世,我能想到的只有与佛法完全不相关的苏轼了。“我欲乘风归去”说的是出世,“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说的又是入世,出世充满了悲壮孤独,入世则显得积极达观,不知道这是不是佛教所宣扬的极致
      
      个人与国家、社会道德与国家利益:
      这是谭嗣同与日本人平山周辩论的主题,平山周的观点倒是典型的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的观点,社会道德与国家道德是不能等同的,国家利益是放在道德之前的,否则你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就是傻瓜。这里的辩论,我倒觉得谭嗣同有些牵强,他质疑平山周,认为按照他的说法,不通国别的人没有交朋友的意义,因为交了朋友也是交了一个潜在的敌人。作为国际关系的学生,我一直在想,这个到底是现实主义还是自由主义,然后突然想通了:这俩问题不在一个讨论层面上。汉斯摩根索在讨论国家道德的时候,国际关系行为体是以国家为单元的,我们并没有把个人作为一个元素放进国际关系中来讨论。而显然,谭嗣同辩的已经是个人与国家,国家利益与社会道德这两大主题的混合体,难怪我想不通;可能也只有他这样的先知,这样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才能想到这样的深度
      
      君臣关系:
      这个说的主要是“死君”还是“死事”,谭嗣同认为自己是为事而死,梁启超却认为他骨子里还是想为君而死。谭嗣同认为“死君”是古人君臣父子的腐朽思想,但梁又觉得他摆脱不掉“君为社稷死,则死之”的执念。说到底,他们辩论的还是谭嗣同这一死的意义。“死事”期望能唤起国人推翻旧制,救我国家的心,“死君”则更能体现个人的仁义,但又违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勇气。我只是觉得,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再谈这个都没意义了,这年头,“死君”“死事”的都早没了踪影。这倒也是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但要论这个又要辩论个人权利与国家权力,又是个我搞不清的话题
      
      革命与改良:
      我觉得这是整本书最重要的一个辩论题了,康有为是坚定的改良派,谭嗣同死在了改良的道路上,梁启超则由改良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书中有句话说的特别好“先知只有未来,却只能活在现在”,其实关于改革与改良这个话题,放在现在看,不就是revolution和evolution的辩论,已经说的太多了,作为一个无心也无能关心国家大事的人,看不到先知们看到的东西,也不想做一个时代的喷子,所以,静待其变。倒是很好奇,后人会如何写当代中国的这一段历史。
      
  •     李敖的傲在本书里一展无遗
      
      这本书里没有什么谭嗣同、康有为、梁启超、大刀王五。都是木偶,都是李敖的木偶,一开篇就是一套一套辩论、人生观、价值观。借用书里人物的嘴巴把自己的理念统统搬上去给读者看,试图洗脑、展示自己的博学,彻彻底底就是李敖的独角剧
      
      这种说通俗他不通俗,有的人看不懂。没复杂他又不复杂,都是白话文。介于中间的小说的确不如明朝那些事。
      
      前者说教意味教浓,后者较为浅显。虽然两本书都是妖言惑众,信口雌黄,但还是比较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大义凌然、一派胡言
      
      猿粪青史留名,毛帅冤屈何日可伸
      
      呜呼,伏惟尚飨
  •     酣畅淋漓!这部小说能使李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看过之后才懂的什么叫实至名归。
      李敖在小说的后记里这样写到:本书以大人物为主角,举凡重要的主题:生死、鬼神、僧俗、出入、仕隐、朝野、家国、君臣、忠奸、夷夏、中外、强弱、人我、群已、公私、情理、常变、去留、因果经世济民等,都是论述之列。强烈地表达思想,内容丰富自是罕见。内容的丰富确实超出了我对一部小说的理解,通常的小说大多会有自己的故事主线,《北京法源寺》的故事依托于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却大段的采用人物对话表述人物的思想活动。与其说这是李敖想象中的历史人物的价值观。不如说是李敖借历史人物在阐述自己的价值观。
      大篇幅的对话,从一开始康有为同寺院主持论佛法的,到中间谭嗣同论“死”法的,狭隘的忠和广义的忠,再到后来的改革之法的,把各种深奥的理论剖析的简洁易懂,引人深思。李敖的博学体现的淋漓尽致,在我心中,如李敖所说,已经为这位学术上的大师供起了牌位了。
      
      
      其中关于佛法的很多解释实在是很颠覆我对佛法的粗浅认识,他讲佛法传入中原以后,许多教义都被曲解,手段被当作目的,而目的反而变成了手段。真正为天下故,又何惧“毁佛金身,开如来戒”呢。诗云“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说的正是不在乎你是否破戒,而是有没有真正的佛心。
      
      谭嗣同的死,在历史课本中以“戊戌六君子”标签流传,李敖的故事里,谭嗣同的死被解释成了最伟大的死,是明知可不死而赴死,不死未必有什么损失,死却能唤醒更多沉睡的中国人,所以他要死,而且要从容不迫的死,这种伟大的人格以及觉悟才是支撑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屹立不倒的真正所在。
      《北京法源寺》是李敖在监狱中构思的小说,突然就自然的联想到“文王拘而演周易”李敖可能上升不到这种高度,但这本小说绝对是一本值得一度再读的小说。
      
  •     也许在多数人眼中李敖是个色老头,是个拍马屁的老头。但是如果看看他的书,你肯定会发现他心中的厚重与敏感。了解一个人需要看他的朋友和他读的书,了解李敖看他写的书即可。生与死,改良与革命,隐隐于市与大刀阔斧,等等,你都可以从书中读到。读的过程中我既震惊又感动,极力推荐。
  •      确实很有吸引力,分成两天读完。没有对环境的铺陈,直奔主题,作者的见解穿插其中,很好的衔接上下文。其中有些观点很有见地:光绪皇帝放在大集团中来写,他与大集团的不和谐,分析的入木三分,不单单从个人品质来看问题。
       以前不理解的Dan的报告中写道志士仁人进过多少年的摸索,终于找到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现在看起来,不是我们比古人聪明多少,而是对于腐朽的大清帝国,各种中西方子都试过,发现改良一路确实走不通。
  •      本书是一部历史小说,尊重历史的前题下,加入了一些渲染的细节。本书以康有为在法源寺与佘法师的对话开始,以康有为在法源寺与佘法师的弟子普净(李十力)的对话为结束,讲述了从没落的清政府到戊戌变法到中国民国成立革命的过程。主要反映了谭嗣同为了变法而做的贡献、牺牲。
  •     康有为,极力推动变法,失败后又变成了革命党严重的守旧分子,他的心,谁能懂?
      谭嗣同,舍身取义,为国家、为朋友、为家人,以血荐轩辕,死得慷慨激昂。
      梁启超,相时而动,思想跟的上历史潮流,不失为弄潮儿。
      法源寺,埋忠骨,国之脊梁,即使被当时所误解,总会有拨云见日的那一天。
  •      讲实话本人对李敖素少好感,也因此拖了许久才看完这本书,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莫过于两段对话,一是梁任公与谭复生,一是康有为与李十力(杜撰人物)。
       谭嗣同能走而不走,能免死而要以死明志,还借日本友人之口讲出了王撩之母与田光的故事,赞扬这是中国古典武士道。谭嗣同之举的原因,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就是“要以死,来证明在中国改良之路不通,要借清廷的刀,来宣传革命的思想。”他的目的从某种程度上达到了,且看之后的辛亥革命、大革命乃至共产党革命。
       不过书中还说了另一种原因,那就是为了报答光绪皇帝而死,但是这种死并非“死君”,而是“死事”,在他眼中光绪皇帝象征着消除满汉隔阂,象征着变法维新的政治诚意,光绪皇帝自我牺牲救国救民,象征着千千万万爱国之人,他为了国家的进步而死,为了报答为国进步的人而死,这是值得的,也是让我们佩服万分的!
       康有为与李十力相聚于1926年,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38年后,期间经历了戊戌变法,经历了辛亥革命,而现在正在经历大革命。康有为亡命16年,历经31国,深信改良要比变法更适合中国,有一句话我记得很清楚“国家大事,岂可尝试之……我们变法失败了,流的只是我们自己的血。人民是草木不惊的。可是你们呢,你们流的,是人民的血。值得吗?”
       在革命者看来,变法者是斗不过那些既得利益集团的,从王安石到光绪皇帝,无不如此。理想主义者是低低在下的人做的,不是高高在上的人做的……中国的政治有一个底色,那就是当政集团,集团中任何一两个人的觉悟,如果是个人,都没有用,这个人甚至是集团的头子都没有用,除非整个集团变色,但整个集团变色谈何容易?既得利益集团的保守观念早就封杀了这种可能。
       两种观点,同样振聋发聩,这是我们的先辈为了祖国的进步而进行的思考。而今的我们,面对中国巨变的时刻,是要做一些什么事情了。个人认为如今的社会已和当初有所不同,改良是值得相信的力量,然中国的政治底色亦没有变,改革之路阻力重重。百无一用是书生,恨力不济,惟思而。
  •     李敖大师的书就是不一样,历史小说也能写得那么有风格,康有为,谭嗣同,就算是其他的配角任务也写得入目三分。
      中学的时候我是对谭嗣同的做法不能苟同的,为了这些小理想做了很多没有意义的事情。
      评论太短了,没有什么意思,。
  •     看这本书,想起这个句子。
      小说开头有些枯燥,但是越读越令人沉迷其中,典故丰盛,前后照应!人物对话绝对高妙,比如康有为和大师论“忠”,他们说到狭隘的忠和广义的忠。狭隘的忠只是对主人尽忠。董桥也说“My country right or wrong.”那是愚忠,等于说:“My mother drunk or sober.”
      李敖特别欣赏谭嗣同,对其的描写篇幅最多,颇精彩。高中历史书上写谭嗣同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他的那句:“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那个时候觉得,志士在可以不死的情况下,选择留下来白白牺牲,究竟有多大意义?为什么不投入新的革命,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却说:“我愿意一死,用一死证明我的错和你们的对,用一死提醒世人和中国人:对一个病入膏盲的腐败政权,与它谈改良是与虎谋皮的,是行不通的。我愿意用我的横尸,来证明这腐败政权如何横行,我愿用我的一死,提醒人们此路不通,从今以后,大家要死心塌地,去走革命的路线,不要妄想与腐败政权谈改良……”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那句诗实在太好。无论去流,大家肝胆相照,都是堂堂的中国人。
      乱世出英雄,而英雄,总是高不可攀的。
      李敖老了,他说坐了这么牢,写了这么多字,以后再也不想再写书了。但我想即使有一天他走了,他的这些作品,也是可以“若亡而实在”的。
      
      以上内容全部是摘抄。
  •     刚开始,写的,你以为是小说,整的一个是历史小说,慢慢的你发觉这是带着哲学的历史小说,人性在面对国家兴衰、个人的生死、前途命运之间种种的哲学思想,仿佛作者李敖是在借着这些小说中人物在表现出他自己独特的一种思想,当你看完一章之后,总是巴不得看下一章,总是有种莫名的力量牵引着你,全书看完之后,自己就像看破了人生是怎么一回事,很多事能淡然了,一些心结也能释怀。
  •     几年前有个香港的同事,从没来过内地,借着一次开会的机会第一次到北京。
      我顺带问他去哪里转转?他说,法源寺。
      法源寺名声在外,多是李敖《北京法源寺》的缘故。
      一般说,停留时间有限,我想从没去过北京的人大概怎么也要去看看故宫,颐和园,长城什么的地方才是。他那么一说多少出乎我的想法。
      
      
      几天前,去北京办点事,要不是特别想去故宫看幅帖子,可不会又赶上这么个艳阳天劳神儿站在乌殃乌殃的队伍里等着排长队买票。
      别说,春天,故宫还是好看的,御花园的迎春花,牡丹,开得正茂盛,可惜了的,园子里人挤人。
      
      匆匆走出了神武门,外面打车根本甭想,公交等了二十分钟,崩溃的离开,人太多了。。。为了避开大量人群,过地道,往东溜达,很巧,一辆大公共驶来,经停菜市口。
      
      正好,我早有此心,直奔了西砖胡同去。
      -------------------------------------------------
      
      在法源寺度过了半个下午,回了上海,即刻,捧起了《北京法源寺》。
      
      李敖自己的陈述里写到:
      
      《北京法源寺》以具象的、至今屹立的古庙为纵线,以抽象的、烟消云散的历朝各代的史事人物为横剖,举凡重要的主题:生死、鬼神、僧俗、出入、仕隐、朝野、家国、君臣、忠好、夷夏、中外、强弱、群己、人我、公私、情理、常变、去留、因果、经济(经世济民)等等,都在论述之列。
      
      
      1. 7 世纪,唐太宗为纪念攻打高丽阵亡的将士,建起了悯忠寺。
      2. 北宋,宋钦宗软禁悯忠寺。
      3. 1731 年乾隆到此,题字:法海真源 ,改名法源寺。后纪晓岚等名家也来到此地。
      4. (故事开始), 1888年,康有为来法源寺,看古碑,遇庙中法师,以“善恶”为开端,用佛家观点妙谈因果。继而引出了国家,个人,群体,忠贞,反叛,经史,古碑,各种辩证关系。
      5.康有为上书失败,回到广州办学,收了少年得志的梁启超,梁启超跟随老师后上京继续推动变法。
       1895年,梁启超在法源寺遇谭嗣同。
       二人辩论《华严经》的回向,谈论出世,入世,生死。
      6.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谭嗣同尸柩停灵在法源寺。
      7.经历辛亥革命,复辟失败,1926年,康有为再次到法源寺看古碑,遇到曾经的小和尚普净,小和尚谈康的功过。
      
      法源寺,包括后来的泰戈尔也曾来一游。
      
      下午时空安排的有几分巧合,从养心殿除来到菜市口到法源寺中间大概1个小时的时间。但是这两个地方却有着微妙的呼应。
      从前的养心殿皇帝办公,后来西太后垂帘听政,如今,前者改成了人山人海,后者,还是寂静如初。
      
      书里的故事哪部分是确凿的,那一部分是小说的成分倒不是最重要的,反倒是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每个人的向内探索哲学价值观,旁证古今的诗词,经史,佛经的辨析读着颇让人回味。
      所谓真正的先知,大家,学者,士大夫风范就也并非高高在上,反而更多的是高处不胜寒的寂寞。
      这一段历史怎么演绎的,孰是孰非,政治时空经纬的复杂,一个人的思想大概要靠更久远以后的历史去评定。但是中国的真文人,士大夫往往身披了匹夫有则的盔甲,剥开这层厚厚的思想外衣,显露的是一颗赤子之心。他们为数寥寥可数,但是历史功不可没。譬如韩非子,明知反秦有违历史,但不违大精神;李斯顺历史,但有违精神,最终落在宦官手下下场更加凄惨。
      
      书中开篇第一章引用元朝将末时期的张翥为悯忠寺留诗:。。。。只怜春色城南苑,寂寞余花落旧红。
      -------------------------------------------------
      寂静中,下午,有人在院子里颂经,淡淡的花儿香缭绕着大殿朱门檐下的一角儿,院儿里的一只黄猫咬死了一只鸟,到处躲打,低低的密密层层的枝桠,老树,斑驳的石碑,袅袅香火。。。
      
      还巧了的是,五月初这个季节里,大概是今年春天来的晚,庙里紫色的丁香还在开放着。
      法源寺的丁香很出名,书里提到康有为写下杜甫的咏丁香:
      丁香体柔弱, 乱结枝犹垫。
      细叶带浮毛, 疏花披素艳。
      深栽小斋后, 庶使幽人占。
      晚堕兰麝中, 休怀粉身念。
      
      喝着水,静坐于僧人禅房的附近的石阶上,大雄宝殿僧人正在做法式,梵音传遍寺院。法源寺,一座千年古刹,承载了历史时空往来中的悲怆,又因此各种因缘赋予了佛家的大乘精神。它独立遗世,或许有些许萧刹却毫无沉重,反倒觉得这寂静中有一种渗入人心的温柔。
  •     李敖說, 文學必須要有奇情與思想. 然而他自己卻沒有達到這樣的標準.
      
      不管你喜不喜歡這個狂妄自大的人, 李敖的確有些才學. 看他以前所留下來的罵人文章, 他去北大研講時對 問題提出的見解, 都可以知道他的確是有真材實料的. 但一個好的學問家不代表他是位文學家, 即使他對文 學的定義是如此清晰.
      
      這書看的第一遍我是小學的時候, 我拿來翻一翻後發現此書極端的複雜. 一堆大思想下的子題目看的我意興 闌珊, 但我還是努力的把它看完了. 多年以後, 我又翻開這本書, 發現了新的, 也確立了舊的.
      
      新的, 這本書就思想上來看是很過癮的. 它敘述這麼多哲學思想上的題目, 政治上的題目, 士大夫精神的題目 , 還有更多這經世濟民的見解. 李敖再一次的表現出他對事物獨到見解與看法, 算是一套蠻完整的系統.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文筆, 李敖一向都是位了不起的散文家. 他罵人的文章罵的痛快淋漓, 拍案叫絕! 這篇小說裡很多段話都寫的很棒. 尤其是裡面有許多品評人物, 這也都是他的強項. 所以, 對於他自己定的"思", 他是做到了. 而對於文學的另一個基本要求--文筆, 他也是有的.
      
      但另一方面, 此文章故事結構極端的鬆散. 來來去去都是這些人在談話以外, 就沒有什麼故事性. 康有為 看石碑, 跟老和尚談話, 三個章節. 譚嗣同與梁啟超談話, 四個章節. 這還不打緊, 這四個章節的故事 搞了半天也還在跟皇帝那邊大費唇舌, <回向>的這篇更絕, 筆者索性連故事發展都不顧, 用力的去解佛詩. 所以, 甭說"奇"了, 他連基本的故事架構都沒建立好.
      
      可是我還是喜歡這本書. 他給我們看的, 是一個具有深度與廣度的世界. 就如他講的, 這裡面全都是大人物 , 也就是因為他們是大人物, 所以境界的不同, 給我們勾勒出一個清末士大夫的風骨與神韻.
      
      我想起以前看董啟章的那兩大本小說, 發現文學已經發展到如此精深的境界. 但像那種文學, 一般人是不會想看的. 如果整個文壇都往那個地方去發展, 以後文學會便的跟古典樂一樣被大眾 束之高閣(其實現在已經有這樣的趨勢). 李敖說, 現代小說因為受到電影跟電視的衝擊, 所以要走出一條 新路, 文學才有發展. 他拒絕了這種技巧性的小說, 但他自己卻也沒帶出一個明確的方向. "可是,在最後 的這段路裏,他還是走在我前面".
      
      或許等我下次有機會再去北京的時候, 就去拜訪拜訪一下法源寺... "啊!北京法源寺、北京法源寺!我們 不配向你再會, 是你像我們到別、像我們一代一代道別。我們一代一代都傾倒了,只有你的佇立。不過,我們 樂見你的佇立,我們一代一代,把中國人的血淚寄存在你那裏。-----你的生命, 就是我們的。"
  •     休怀粉身念
       大年初一,在万家喜气,欢聚游乐的日子里,萧瑟的北京法源寺却迎来了一个书生,他独自欣赏着寺里的碑文。在风雨变幻却又尸居余气的帝国末日,正是这个人发出了变革的第一声。
      这个书生就是康有为。
      在北京法源寺,他写下杜甫的一首诗:
      江头四咏•丁香
      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
      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
      深栽小斋后,庶近幽人占。
      晚堕兰麝中,休怀粉身念。
       康有为写完诗后还就自己的体会谈了这首诗,我觉得这番谈话正是戊戌变法的志士一生的反映。弱者如果能“休怀粉身念”确实能做出非凡的事。
       戊戌变法失败,谭嗣同从容就义,以死以示暴力革命的道路,书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变革史歌。可不死而选择死,以死来指明道路的转变,以一个人的生命来换取民族的觉醒,这是何等伟大的事!,一个民族的变革,一个民族的强大,需要殉道者的执着与无畏。谭嗣同狱中写道:
      狱中题壁
      望门投宿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     开始喜欢历史就是因为读了这本书,写的干脆,很有英雄色彩,很多人看不下其中思想上的理论,我没有,我本来就比较喜欢哲学类的东西,所以反而更喜欢了.
      对哲学兴趣不大的大可跳着看了,反感的可以跳过本书了,因为书中有大段的理论,to be or not to be的理论.
      
      后来由着这本书开始看李敖别的书,上山上山,爱,是第二本,虽然作者片头写了淫者见淫,可自持非淫者也看不下去了,就是本借着淫秽情节来讲道学的小说,而且淫秽的部分看着也不过瘾,有种脱了裤子没撸点的感觉,骚不到痒处,但对看道学部分的人来说,淫秽的又太淫秽,咱们没必要这里虐自己不是吗?
      
      相比之下,再回头看这本就好多了,虽然难免的也大段带着李敖式哲学佛学开阔天空的漫谈,总还是切合主题的,有繁冗之嫌,但历史部分,人物部分,写的还是很好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