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读者Ⅰ

出版时间:2003-4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英] 弗吉尼亚·吴尔夫  页数:207  译者:马爱新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帕斯顿一家和乔叟;不懂希腊文化;伊丽莎白时代的栈房;伊丽莎白时代剧本读后感;蒙田;纽卡斯尔公爵夫人;漫淡伊夫林;笛生;无名者的生活;简·奥斯丁;现代小说;《简·爱》与《呼啸山庄》;乔治·爱略特;俄国人的角度……

书籍目录

  普通读者(代序)  帕斯顿一家和乔叟  不懂希腊文化  伊丽莎白时代的栈房  伊丽莎白时代剧本读后感  蒙田  纽卡斯尔公爵夫人  漫淡伊夫林  笛生  无名者的生活  简·奥斯丁  现代小说  《简·爱》与《呼啸山庄》  乔治·爱略特  俄国人的角度  轮廓  赞助人和藏红花  现代散文  约瑟夫·康拉德  当代人的印象

媒体关注与评论

  约翰逊博士的《格雷传》中有一段话,很适宜刻在这样一类房间里,它们称不藏书室,便是摆满书籍,是私人读书的地方。“……我很高兴能与普通读者产生共鸣,因为在所有那些高雅微妙、学究教条之后,一切诗人的荣誉最终要由未受文学偏见腐蚀的读者的常识来决定。”这段话定义了普通读者的性质,推崇性东西的行为,给予了这位伟大的赞许

编辑推荐

  约翰逊博士的《格雷传》中有一段话,很适宜刻在这样一类房间里,它们称不藏书室,便是摆满书籍,是私人读书的地方。“……我很高兴能与普通读者产生共鸣,因为在所有那些高雅微妙、学究教条之后,一切诗人的荣誉最终要由未受文学偏见腐蚀的读者的常识来决定。”这段话定义了普通读者的性质,推崇性东西的行为,给予了这位伟大的赞许……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普通读者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5条)

 
 

  •      可能是伍尔夫典型的意识流,看起来感觉有点乱。读过的书评,看着看着就讲到该作者别的书去了;没读过的书,只能很模糊的了解一下,构不起想看的兴趣。跟不上作者的思路,难道就不能写的通俗易懂些吗,左一句右一句,快赶上故弄玄虚的专业外文期刊了
  •     读这本书,是因为看了《越读者》这本书对它的推荐。作者伍尔芙在书中对她那个时代的大量作品进行了评价,本书应该是他发表的一些书评的集合,书中评论的作品涵盖了小说、散文、书信集等各种问题,而且对书的作者也有自己独到的评论。
      
      个人感觉,你需要有和作者类似的阅读量,或者读过她提到的大部分书籍才能有所共鸣或感悟。否则,很难跟上作者的思路,起码我是这样。
  •     一直很喜欢 伍尔夫,目前完成的,只有英文版的 达罗威夫人,自己仔仔细细看完的了。 早前看过 普通读者的中文版,很吸引人,然后兴起拜读英文,只能说,神啊,我看不懂啊。 每篇文章,第一遍是完全不知所云,没有整片架构,完全跟着流水走的,看完不知看的什么。只能重新回去读。 神啊。。。。考虑买 中文版的,和英文参考着读。。。。。
  •      前提,一个有不起深厚文学功底的人最好靠边,这绝对不是一本简单的阅读。
       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运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由于他们这种崇高的帮助,将怀着挚爱的同情踏遍整个的世界。书籍对我,是命运刻画的烙痕,专注时会象溺水的人,目光迅速浏览,摈住呼吸,生怕惊扰视线的横扫和耳际轻微的声响,憋得脸红来不及喘气。大量的阅读,尽可能的买书,吃最廉价的食物,穿兄弟姐妹们不穿的衣服。怀着一份敬畏,以虔诚的态度,细致的阅读,可能,用一个月,看穿一个人的一生,那个写书的人,用尽了一生累积了如此文字。死人不稀罕荣誉与景仰,疯子不在乎艳羡和赞美,狂人不屑怜悯或温床。
       每个人都是临凡的天使,落地之时,携带一副躯体和一双折断的翅膀,寻觅着那个把翅膀缝合身体之人,重塑天使之躯。可惜,人们不仅丢掉了自己的翅膀,还要拆掉别人的翅膀,飞不起来的沧海一粟,羡慕远飞的候鸟,举过头的冒烟的猎枪……
      
  •     看过伍尔芙的读书列单,立刻就会明白想要真正看清楚伍尔芙是相当困难的事情,但从这本书至少我们能得以安慰的是,弄清楚伍尔芙对意识流的写作观点,因为她毫不掩饰地告诉了我们。虽然伍尔芙对每本书的评论视点不同,但都不同于我们通常读到的报刊上的文学评论,她的深厚文学素养自不必说,可她也不用理论和术语吓唬我们,只是将她的所读所思娓娓道来。她随想随说,每本书的背景,典故和街谈巷议她都信手拈来,对于她来讲,这些是从事小说创作中的放松,她这么说“我应该在自己个性相近的题目上写一写,减少浮饰之词,搜入种种琐事轶闻。我想,这样子自己会更轻松自如一些。”可对于这本书的读者,事实却往往相反,跟随她可并非轻松的闲聊,当然,如果想要和她一起放松,就只需听听她说的“琐事轶闻”和对作家私事的调侃,但是,如果想要得到的比这更多一些,可就要像是端坐在大学课堂听大师级讲座一样,虽然大师们潇洒自如地讲,可听讲者必须全神贯注,紧紧相随,而最后发现,这些辛苦所得都是丰厚的,可能比预料的还要多一些。
      
      
      
      
      
      
        首先让人驻足观看的是伍尔芙的语言,充满了一个接着一个得意象,比如她写道“在奥斯丁书里以茶杯上的玫瑰花于人物的机智对话相配;皮柯克却拿出一面哈哈镜俯照天地万物,结果,一只茶杯看去像维苏威火山,而维苏威火山倒像一只茶杯。”语言包裹着思维,令人怀着深深好奇的是,在伍尔芙的大脑中该是怎样一幅图景?如果伍尔芙是个画家,她应该更接近谁呢?并且,伍尔芙总能有力量说出她想说的话,当我们磕磕巴巴地求助语言试图为自己找到一个思维的物质外壳,伍尔芙竟毫不费力地说出我们想说出的话,不仅仅是因为她的心灵比我们更广阔,她的思维比我们更清澈。她的语言魔力总能渗入我们的潜意识,蛊惑着我们入迷地顺从她的意识去调动所有的知觉。
      
      
      
      对《普通读者》,即使只是做一些膜拜式的评论也是困难的,虽心向往之,但总是一个雪女高峰,给人以“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的神秘莫测,原因在于伍尔芙的阅读太广泛了,她的书单中有很多我听都没有听说过的书,没有读过也就根本听不懂她做的评论,就好像没有见过的人,无从知晓别人说他美丑善恶是否中肯。追上伍尔芙看清她很难,但远远地观望,只是看看她的侧影,背影也足以让我们获益匪浅。
      
      
      
      单单从《普通读者》理解既然是困难的,如果对照她的小说就能帮助我们的阅读之路走得容易一些,必须提到的是《到灯塔去》,不仅因为这部小说是被奉为伍尔芙的代表作,有“窥一斑而知全豹”之用,从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她的观点,而也有另外一个原因让它能从其他作品中凸显出来:这是作家自己的生活——任何最优秀的作品都是作家本身将个人的生命表达得最彻底并且技巧也最成熟的,这就能帮助我们直接透视伍尔芙灵魂的细微之处。全篇紧紧围绕是一个目的“到灯塔去”,情节简单到只是生活框架的支撑,填补进去的不是人行动而是意识,评论家说莉莉是伍尔芙本人,莉莉充当的就是现实中的伍尔芙的作用,不断的观察,不断的意识,不断地写出自我的意识。知觉,调动所有的知觉,成为生命的存在的证据。我们可以归结出这是对伍尔芙的意识流的简单认识,但要认清它的全貌和来源就要花费一番功夫了。
      
      
      
      值得一提的是,全书最令人震惊的一笔——伍尔芙描写拉姆齐夫人之死,前面三分之二的篇幅都在写以拉姆齐夫人为主的几条意识流,而第二部开始又是三页似乎漫不经心的景物变迁描写,让人意识感到持续放松甚至不觉有些困倦,怀疑伍尔芙的语言要飘到何处时,一个方括号袭来,
      
      “[一个阴霾的早晨,拉姆齐先生沿着小路踉跄走来,他张开双臂,可是拉姆齐夫人已于前一天夜里溘然去世,没有人投入他张开的怀抱。]”
      
      
      
      所有的阅读必定在这一刻顿住了。拉姆齐夫人死了,前面没有任何预兆,我们毫无心理准备,和现实生活中的情况一样,我们就像拉姆齐先生一样,张开双臂,却是死亡的空荡代替了温暖熟悉的身躯。
      
      (这个简单的方括号也让我们想到张爱玲的那个苍凉的手势。)
      
      
      
        大概没有评论会不注意到这一段,每个人都试图弄清伍尔芙在自己心中造成怎样的瞬间影响。戈登说“‘时过境迁’部分以非人化视角观看季节的循环,在令人震惊的随意性括号里抹掉了可爱的人物拉姆齐夫人、普鲁和安德鲁。这是造物者自身的角度。”止庵先生继续评说道“读书至此,觉得空旷极了,寂寞极了。回想从前——也就是回到人的角度——切实感到所有的人曾经存在;他们的感觉,思想,言谈,举止,都是证明。即以拉姆齐夫人而言,她是那么具体地存在着,无拘生前死后。……那么接续刚才的话说,存在的,也就是真实的;写法同样在所不论。”
      
      
      
      不是情感的过度铺张,而是理性的受束让我们感到在潜流中袭来的巨大悲痛,让我们意识到,只有死亡才能让我们感受到对存在过的那份温暖与重量的渴望。这样的写作手法史无前例,止庵先生也《到灯塔去》的前言中谈及伍尔芙的写作手法,这在《普通读者》中也能找到答案,她说“如果我们是作家,那么,只要能够表达出我们所希望表达的东西,任何方法都是对的,一切方法都是对的。”这里的手法已经达到伍尔芙所希望的了。伍尔芙是个有实验意识的作家,她在这里的手法(《到灯塔去》创作于1927年,伍尔芙时年45岁)可以想见是经过了长时间的探索。她给读者在心灵中造成了瞬间“震惊效果”,逼人思考生命中暗藏的潜流。她也给人提供了另外一种观察生活的角度。阅读任何作品都是阅读人们自己,经典的作品都是可以打开我们的眼睛,理解同类,理解生活。一个好的作家耗尽一生的情感和理性的工作,最终是能够尽善尽美地表达出自己。
      
      
      
      伍尔芙于1941年3月28日的清晨自沉于河,她像她的作品中一样,以一个方括号的姿态对自己的生命采取主动。很难揣测她以怎样的心情走入河中,但一个能够已经完美地表达过自己的存在的人,我们也不能报以悲观和痛惜。《到灯塔去》中第一部结尾也许能帮助我们了解伍尔芙在死亡前的心情,这是拉姆齐夫人的一段内心独白“想到无论他们存在多久,她都将被牢牢牵记,萦绕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在《周易》中表达过这样的思想,人的生命通过代代相传的书籍得到永恒;同为文明古国的埃及,法老们建造金字塔的目的也在于希望得到永生,他们认为只要他们的名字被不断念诵,灵魂就可以不朽。当我们不断去看伍尔芙的书,融入她的意识,我们确实感到了她做到了“被牢牢牵记”,一个天才女作家的生命从来都没有消逝过。
      
      
      
        对伍尔芙的评价中,很多崇拜的关键词包括“天才”“举世无双”,最近的学术研究大多关注于三个方向:女权主义、同性恋倾向及抑郁症病史。但是就像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可能看到一个不同的伍尔芙。
      
  •     许多时候,作为读者的我们更象是个不怎么优秀的拜访者。书页沙沙响,我们打开一扇门,合起一扇门,目光游离,急不可耐的去接受或者遗弃。有时我们如同窗外恣肆的大雪,蛮横无礼地敲击着门板或窗户,毫不顾惜主人家的颜面;有时我们又把自己看得太低,要低到尘埃里去,不为开出花,却是要甘心变做客室里的一块基石。即刻我们若能抽身出来,定会发现枝桠间那密涅卡的猫头鹰正投来轻蔑的一瞥——是了,我们的理性该快快醒来了。
      
      侧耳倾听吧或细心摸索,运气好些,我们会留意到过往优秀的访客所带来的些微美好气息:一阵充满仪式感的跫音,门扇微启时的叹息声,回廊里闪现同情的目光,客厅里火盆旁飘溢着肉香的欢声笑语......这时,你也许会象我一样,对那些优秀的访问者充满好奇,惊讶于他(或她)如何做到了这一点,如何与每扇门背后的世界和谐相融。你也许会象我一样,忍不住频频向那些气氛热烈的客厅里张望,终于被其中的一位访问者迷住——弗吉妮娅·伍尔芙,以及她在拜访那些特别的厅室——英国女作家的文字——时所留下的优秀品质:充满历史感的移情,洋溢着温柔、同情的洞察力......
      
      伍尔芙惯于作一个快乐的"普通读者",而不是一位正襟危坐的评论家。她会说自己"首先是出于一种本能",从阅读中拾取碎片,为自己创造一个不那么严整的构架——之上,描画一个人的肖像,一个时代的速写,乐此不疲并能得到暂时的满足。可是,她也许忽视了,正是在她丰饶理解力而缺少野心的细致工作中,时代的广袤性反而慢慢被打开了。一组零碎片断,诉说着令人信服的真诚与智慧;几笔细腻的描画,让人不禁轻声赞叹,生怕惊动了袅绕在文字间的和谐气息。尤其是她评述英国女作家的篇什,那温柔、体谅的笔触,准确、独到的视角,叫人忍不住怀疑,莫非伍尔芙确曾进入过她们的心灵。
      
      似乎女性的书写,历来都要伴随着异样复杂的目光,并因此而被打上折扣。如是,为了提高个人或作品的声名,她要花更多(但未必被认可)的力气,要更注意自己的姿态。要衣着鲜亮,却不免被斥为艳俗;要泼辣坚强,却不免被责为粗鄙;要行为贞洁,仍不免被视为做作迂腐。在评论集《普通读者》中,伍尔芙提到的第一位女作家,便是一位时常要面临如此窘境的伊丽莎白时代的贵妇人,纽卡斯尔公爵夫人玛格丽特·凯文迪什。从伍尔芙的叙述中我们了解到,玛格丽特自小便拥有愉快的家庭生活,接受封闭又自由的培养,"本来可能造就出一位有学问的老处女",但是,"对奢华和名声的迷恋"却让她走上另一条道路。先是宫廷生活,玛格丽特遭受了第一次智力上的窘境,"男人嫉妒女人有头脑;女人怀疑同性的智力"。在伴随公爵经历漫长的流亡岁月之后,她终于可以静心写作,并展现出在戏剧、诗作、哲学上多方面的质朴才华。但她仍然受着嘲讽,因为"一本又一本,充满着一种扩散的、不安的、扭曲的活力,秩序、连贯、论点的逻辑发展是她所不知道的。"然而,玛格丽特与批评家的冲突,在伍尔芙笔下絮絮道来,竟淡抹一道体谅的粉红色彩——她体谅玛格丽特的雄心与快乐,宽容玛格丽特在改变文风时遇到的不协调,"她的简单是如此公开,她的智力如此活跃,她对仙女和动物的同情是如此真挚而温柔"。嘲笑声并不全在批评家一边,有人还是念着她精灵古怪的好,并愿意为此辩护。
      我们在《纽卡斯尔公爵夫人》最后,逢着一段对玛格丽特的细致肖像描绘。仿佛我们也应邀与伍尔芙一同造访那个陌生的时代——候在公园等玛格丽特经过,在匆忙的一瞥间留下喧闹的印象,揣测是什么带给她的仪态与作品,"某种过分讲究的和奇异的东西"以及"带着自信流芳百世的平静"。
      
      生活并不是一连串左右对称的车灯,总射出笔直平稳的灯光,而是一团模糊的光晕,其中充满各色难料的矛盾,有时真显得有些疯狂。莱蒂西娅·披尔金顿小姐——"游荡作乐的城里女人和有教养的女士的奇异混合",展现出予人欢乐的《回忆录》与让人伤心的命运——伍尔芙对她给予了更多的同情与理解。于是在文本与作者之间,伍尔芙频频把温柔的目光投向后者,更多的用敦厚的笔触揭示了莱蒂西娅凄惨生活与写作困境之间的百般纠葛,"她揉着眼睛,强抑着痛苦,请我们原谅她太失风度,这只有一生的磨难......"。而作为英国女文人的伟大传统的一部分,莱蒂西娅却是把一切苦难遮掩起来了,"款待是她的职责,掩饰是她的本能"。
      莱蒂西娅顺着社会阶梯一路下滑,伍尔芙从她的《回忆录》中温柔地拾掇碎片,摆在我们面前。那些叙述性的文字透露一丝令人温暖的光芒,但是它倏忽便落入莱蒂西娅无情的生活激流中,闪烁,冲击,消失不见。她曾"年轻,活泼,酷爱写诗和读书",但这一切也"就是她的倒霉根源"。因读书她被丈夫误解,因写作她时常承负社会的冷眼,为了生活,"她越来越疯狂地绞尽脑汁搜寻轶事、回忆、丑闻、关于大海深不可测、大地不可燃烧的观点......"书写的姿态始终让这个"流浪女"保持了"快乐的精神,几分女士的教养,还有她的豪放"——这庄正的形容也莫不是伍尔芙对她所致以的诚挚敬意。
      
      接下来,我们与伍尔芙一起把目光投向这位伟大的作家简·奥斯丁。在《简·奥斯丁》的开篇,伍尔芙不无庆幸地表示了对奥斯丁姊妹的谢意——她们终于没有一把火,将奥斯丁的信件统统焚毁——保留下的信件,或多或少满足了我们的"窥探欲"。她在还是小姑娘的时候做着什么?伍尔芙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好奇心,哗啦啦将少年奥斯丁的生活一股脑倾倒出来。她"迷人而生硬,受人喜爱而令陌生人惧怕,言辞犀利而内心温柔",十二岁,她被称作古怪做作的的小姑娘;十五岁,"她在她的角落里嘲笑世界。"那个逐渐长大的小姑娘,有人说她是最漂亮、最傻气、最做作、一心想找丈夫的花蝴蝶。可是聪敏如伍尔芙者却是懂得她的冷静与野心,时不时在行文间流露对这位伟大作家的钦服甚至小小的嫉妒,"肯定有一位守在摇篮边的仙女在她出生后带她在世上飞了一圈。被放回摇篮时,她不仅知道了世界是什么样子,而且已经选择了自己的王国。"
      尽管奥斯丁的天才"异乎寻常地均衡",并能不断掘出日常琐事的深刻性,但是她的才华同样难逃人类无以避免的暇斑。她是整个文学史上最一贯的讽刺作家,却也流言四起说她的文字生硬、刻板、沉默寡言——这些亦是有迹可寻的。"《沃森一家》笨拙的开头几章证明她不是那种热情奔放的天才......她总是谦卑快乐地捡拾着搭巢用的树枝和稻草......"呵,伍尔芙不就是一只聪敏的百灵鸟,专注于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也不忘以形象而中肯的比喻来善意地评述它们的创造者。伍尔芙捕捉到奥斯丁"给外表琐碎的生活场景赋予最持久的生命形式","所表现的情感比表面上深刻的多","与才智相配的是她那完美的鉴赏力","她对习俗也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表示尊敬;她不仅接受,而且相信它们"......伍尔芙在细致评价奥斯丁的天才品质的同时,也不经意间呈现出自己那丰富、准确的感受力。伟大的作家让人心存感激,伟大的"普通读者"亦如是。
      
      守望文学。浪漫地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救援者,"举灯走过荒芜的岁月,去拯救一些被困的幽灵"——如此的姿态毕竟不是古物收藏家一厢情愿的固执,而是凭借自己绵密细致的感受,在传统与当下之间一种心灵的互动。过往作家的优美文字,依旧会给人留下细微的、奇异的、倏尔而逝的或是钢刀刻下般的印象;它们乘着迢遥的风,穿过百千年的岁月纷繁坠落,依旧那么真实,依旧让我们想见它最初时光鲜的发肤。如此所带来的欢乐,也许恰是伍尔芙或我们悉心去阅读、评述作家与读本的原因。伍尔芙,她细腻的文字一定惹的蝴蝶翩飞,那些幽灵可会为一个百年后的知己而有所感?她热烈地为勃朗特姊妹的天才而振奋、她毫不迟疑为乔治·爱略特献出敬意与同情,对一生多病深居简出的勃朗宁夫人的强烈认同感,时常让她激动得面返红潮。她总是絮絮赞叹着英国女文人的伟大传统,但是可曾有谁在她耳畔低语,与她说,"亲爱的弗吉妮娅·伍尔芙,你也是最棒的,你象她们一样了不起......"
      
      
  •     吴尔夫写书评的角度就如她的书名“普通读者”,她不文饰不溢美,只是冷静而满含热忱地写乔叟、多恩、笛福、奥斯丁、哈代,还有很多散落在英国文学之海的作者,比如写日记的伊夫林、写信的斯威夫特、华兹华斯的妹妹多萝西。读吴尔夫《达洛薇夫人》,觉得最合适的注释就是那本书的名字“人性的,太人性的”,而吴尔夫的书评读来,是她的体悟和精辟。她有女人的细微,但格局体大,目光炯炯,从自中古英语五百年来的英国文学中抽剥出一条鞭,柔韧而有力度。
      《普通读者》和文学史里的很多作者吻合,是课本以外的文人八卦,而最爱的一篇,是最末一篇《当代人的角度》。吴尔夫站在二十世纪的开头,讲出了“当代”文学的迷茫。
      比照英诗璀璨的十八世纪和时风浮华而小说迭出的十九世纪,二十世纪的作家、评论家和读者要问,这个时代的“经典”在哪里?这个世纪的文学凭借什么得以不朽?吴尔夫在文章开头,指出当代文学“难成经典”的表象:这个时代缺少伟大批评家。而批评家和作家互为因果。
      木心有一句话,“二十世纪可不是十九世纪人想象的样子”,作为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的吴尔夫,她的朋友中有为她朗诵《荒原》的艾略特,有以“心理小说”著称的亨利•詹姆斯,写帝国的扩张和衰落的福斯特,她和丈夫的出版社还向英国第一次介绍了弗洛伊德的英译本。吴尔夫尽管在二战尚未结束便死去,但她站在二十世纪之初,对这个“新时代”的预测和分析极为精准,她说“这是一个碎片的时代”。
      破碎的时代表现在文学上就是表达方式的转变,具体到现代主义,就是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依赖,“意识流”的形式得以产生。作者们放弃了对外部世界的描绘,因为在破碎的时代他们无法构建一个完整的世界,而内心的情绪更直接、准确和真实。吴尔夫说当代人的创作不是“书”而是“笔记本”,内容零碎丰富,敏锐地扑捉,急切地表达,将传统的宁静撕成碎片。
      今天看来,她的预言成真。吴尔夫提出乔伊斯、叶芝流传下去的可能性,也对文学之洋抱有信心,因为一时的风雨只能激起水面的波澜,而大海深处是岿然不动的。
      
      《当代人的角度》摘抄:
      
      这并不是说过去伟大的批评家(德莱顿、约翰逊、柯尔律治、阿诺德等)对同时代作品的评价从无错误,他们的判断不可磨灭地印在书上,省去了读者自己评估的麻烦。那些伟大人物对他们同时代人的错误判断为大家熟知,无需记录。可是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有一种集中的影响力。”
      
      但要造就以为批评家,需要造化的慷慨和社会的成熟…我们有评论者,但没有批评家…伟大的批评家,如果他本身不是伟大的诗人的话,需要靠时代的繁荣来哺养。要有伟人让他来维护,有流派让他来创立或摧毁。可是我们的时代可怜到近乎赤贫。
      
      我们这个世纪不乏勤奋,但如果要找杰作,看样子悲观主义者是对的。好像一个天才的时代之后必然是一个努力的时代;狂放和挥霍之后是清洁和勤苦……这是一个不能作持续努力的时代,撒满了碎片,不能认真与过去的时代相比。
      
      即使把过去所有的时代供我们选择,今天还是有一些我们不愿交换的东西。有诸多缺陷的现代文学对我们也有同样的魅力……没有哪个时代像我们有这么多作家一心要表达他们与过去的不同之处,而不是相似之处。
      
      伟大作品无疑有一种单调。华兹华斯、司各特和简•奥斯丁的许多篇章中有一种泰然自若的宁静,静止得近乎沉睡……那种渐渐地、令人愉快地、完全地吧我们征服的稳定感是从哪里来的呢?是来自他们信念的力量。
      
      所以当代人的问题是他们已经不再相信。他们中最真诚的人只会告诉我们发生在他自己身上的事情。他们不能创造一个世界,因为他们不能拜托其他人。他们不会讲故事,以为他们不相信故事是真的。他们不能概括。他们依靠自己的感觉与情感,因为它们的证明是可信赖的,而不是依靠理智,因为他的信息是晦涩的。因此他们必然要放弃使用他们艺术中一些最有力的和最精妙的武器。英语中的全部财富摆在他们身后,他们却怯懦地在手中和书中传递着最不起眼的铜币。被放在那永恒的风景前一个崭新的角度,他们却只能抽出笔记本,认真而痛苦地记录下飞动的微光(它照到了什么呢?)以及瞬间的绚烂(它里面也许什么也没有)。
      
      文学历史长久,经过了许多变化,只有短视和狭隘的人才会夸大当前这些风暴的重要性,无论它们怎样摇撼此刻在海上颠簸的小船,暴风雨只是在表面,深处是连续和平静的。
      
      《普通读者》 吴尔夫著 马爱新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年
      
  •     我有时会问下自己,当我还是个孩子,面对着一本需要借助新华字典才可以完全读通的书时,当时在想什么?答案是我当时什么都没顾得上想,只想迅速的把书翻开,痛痛快快读他娘的几页。我不晓得摆在面前的是什么鸟世界经典名著,不晓得这本书是啥子浪漫主义或现实主义,不晓得它的作者维克多·雨果或笛福是如何的鼎鼎大名,当然就更不晓得《巴黎圣母院》是在揭露和批判法国上流社会的虚伪和罪恶,而《鲁宾逊漂流记》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价值观、人生观。我当时只是觉得好看,喜欢里面曲折的故事情节,我完全陶醉其间,甚至忘了给炉子加煤,而被回家后发现家里冰冷得像地窖的父亲爆揍了一顿。
      这种状态就是伍尔芙在这本书开头提到的“普通读者”的状态,他们消耗了大量的时间来阅读,但并不渴求能获得什么回报,他们会真诚的给他们喜欢的作者以崇高的敬意,他们看书是出自本能,是源自一种内在的、隐秘的需要,他们也许受过的教育程度比较低,也没有过人的天资,但正是他们——按照约翰逊博士的看法“在所有那些高雅微妙、学究教条之后”,依靠“他们未受文学偏见腐蚀的读者的常识决定了一切诗人的荣誉”。
      毫无疑问,在本书里伍尔芙小姐谦虚的把自己定位为一名“普通读者”。在这本关于阅读的小书里,她没有去考究什么“有学术价值”的高深问题,也没有去探讨这些作品在文学史或艺术史上的地位,更没有使用什么叙事学、女性主义(虽然伍尔芙阴差阳错的被很多女性主义者们奉为祖师奶奶)、文化批评、结构主义或解构主义等方法来对这些作品来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与研究。在这里她只是和我当年的我一样,从阅读里寻找着一些快乐,并把这些让她快乐的元素写下来,和别人分享:于是,我们在她的指引下,看到了那个“带着恶意的笑容,与一切狐狸、驴子和母鸡联合,嘲笑生活的盛况和礼仪”的乔叟,用笔为自己的生活画像的蒙田,有着“最好的风度、最明亮的眼睛,说英语带着很浓的外国口音”的水手约瑟夫·康拉德,以及一个不断占小便宜,不断和人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但却像“我们读《泰晤士报》一样”(在昆明的语境下,《泰晤士报》可以置换为《春城晚报》或《都市时报》等)每日读着品达作品,除了“吃饭和祈祷”外(是的,我没抄错,不包括睡觉……),都与希腊文学为伴的本特利博士。伍尔芙小姐像是守在一架巨大的天文望远镜的旁边,依靠她敏锐的观察力,不断告诉我们她那些细微但却绝对精彩的发现,让我们也产生了要爬到那架望远镜上亲自去看一看那些星空般远离我们的作品的冲动。
      当然,千万别仅仅把这本书看成是一本业余文学爱好者的阅读笔记,它的作者不但是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批评家,她和萧伯纳、著名的《艺术》作者克莱夫·贝尔是当时著名的文艺团体布鲁斯伯里的核心成员。在这本书中,实际上涉及了许多非常重要的问题:比如为谁去写作?俄国文学的特点,英国散文的传统,现代小说与过去的“物质主义”小说之间的区别和特点等等……面对这些够一些“搞研究”的人穷尽一生精力的问题,伍尔芙小姐却举重若轻的以她惯常的从容、机智又不失幽默的方式给与了自己的评价,生动且绝对的清晰。比如她将作者分为两类:一类是牧师,他们会拉着你的手,一直把你领到神秘的殿堂,另一类是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和我们一起吃饭、睡觉、欢乐、做爱,他们没说一个字,但却让我们感到他们的标准是什么,而乔叟就属于后一类。可以说,这个判断一下子就触及了乔叟作品价值中最核心的部分。
      按我个人读研究生这几年的经验而言,我见识了无数打着各种主义,各种研究方法的幌子来分析作品,充分符合学术规范、有分量、有“学术价值”的论文,见识了众多趾高气扬的研究生们使用先进的理论武器对作品进行扫荡的文学批评。但我很少能在他们的批评中看到他们自己的身影,哪怕那身影很猥琐、很微不足道。更不用提一种有着勃勃生机的快乐,批评者都非常的愤怒,都是一副愤世嫉俗、横铁不成钢的悲苦相——何必呢?要记得,我们首先只是一名普通的读者,我们阅读,很多时候只是为了体验阅读的快乐。
      “我至少时常梦见,当审判日来临的那一天,当那些伟大的征服者、律师及政客们最终接过他们的奖赏时——他们的权杖、他们的桂冠、他们的名字被永世不灭的镌刻于大理石——万能的造物主(当他看见我们腋下夹着书本走向他时,他的心中不无羡慕)会转身向圣徒彼得说:“看,这些人不需要奖赏。我们这儿没有可以给与他们的东西。他们已经爱上了阅读。”《普通读者》结尾的最后一篇《应该如何阅读?》的最后一段这样写道。
      
      
      
  •      这本书可以当成一本文学评论来读,可是当里面提到的作家和作品大多都没听过时,你也可以把它当做一本有点八卦的小书来看。而我大略应该归为后者。看着伍尔夫细数着一位位绅士小姐的生活,我们也仿佛来到了那个时期的英伦,于是一本本书后的人物活起来了,走到你面前,讲述着他们或她们的故事,自然而然就带出了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如此这般的专业问题。
       看完了全书,无意间翻到译者写的前言。才知道这位才华横溢的作家原来是有着家族精神病史。二战期间她和丈夫曾誓言,绝不在纳粹的轰炸机下苟且。而最后这位铮铮风骨的女人,为了在发病时不伤害丈夫,投河自尽了。如果先读了这篇前言,再去看里面的文章,也许就会多了份敬重和惋惜吧。
  •     看这本书很多时候常常哈哈大笑。
      
      伍尔夫不是一个幽默的人,但她有自己不知道的可爱和聪明。一种女人的聪明。那种幽默不是滋味不强烈,而是散落在文中,出其不意,让人不禁为她的巧妙的说法莞尔,而我的反应就会强烈一些,总是哈哈大笑,将心中的欣喜和赞叹散发出去。
      
      比如在《赞助人和藏红花》里,她说作者和读者的关系,是不是要从完全不顾及公众走向完全迎合公众的写作极端:“接受《泰晤士报》和《每日新闻报》编辑可能向我们提供的优厚的条件——‘二十英镑现金买你的藏红花,正好一千五百字,让它明天早上九点钟之前在全国从南到北的每张早餐桌上开放,署有作者的名字?’”……她并不是取得幽默的效果,因为她不是那种追求强烈效果的作家,但你想象一下她一本正经又带着点小挖苦小戏谑样子,禁不住就会哈哈大笑起来。
      
      比如她又说到一个作者必须要考虑读者,这样写道:“世界上第一个人或最后一个人可以只为他自己而写,但他是一个特例,并且不令人羡慕,只好欢迎海鸥欣赏他的作品,如果海鸥能阅读的话。”
      
      呵呵,再笑一下。她的幽默是在特定语境下的巧妙,甚至都不算幽默,很文雅,是一个聪明女人说出来的聪明话。
      
      看她的书得有准备,因为她的文章没有一句废话,是需要细细品味的,没有情节,不会激动,不会伤心。就像一个精美的中国瓷器,精美巧妙,还很有韵味,您就慢慢欣赏吧。
      
      也不要指望能有什么发现,因为她不想说教,也不追求惊人的思想。她只是一个女人,一个乐于做点小思考的女人。她只是往前走,有一条思考的道路,人类一代代地在上面行走,她也在走,但一点都不着急。她没想到要到达什么样的目标,建立自己的思想王国或哲学体系,她只是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旅行。这是一条没有尽头的道路,因此这样想来便会很心安,同时还有点意义。
      
      很平淡,但绝不是贫乏,而是丰厚得出人意料。每一个字都呆在合适的位置,看似随意,就像一片片树叶,最后你会发现原来是一棵大树,这里的每一片叶子都有自己的个性,都很有味道。仔细的摩挲每一片叶子会发现他们都如此的巧妙。
      
      《普通读者》写得很随意,但她评价每一个作者都精确清晰,她不是下定论,没有批评家严谨的思路和深厚的理论。她的语言很清晰明白,直达深处,能在其中看到思维的血肉。
  •     读伍尔芙,看她评价乔治.艾略特,实在有意思。
      她说无论如何,对于像她那样的“普通读者”来说(我总觉得她自称普通读者未必是过份谦虚,而是那个时代欧洲的阅读风气,确实是这样的,普通读者完全会去读伍尔芙所读的那些书,现在似乎更应该把大群的畅销书追随者称为普通读者更对,只有那些中文系的或是对文学有特殊爱好的人才会去读十九世纪的欧美文学罢),“和书有关的一些东西,如作者的性别、外貌或者人品,却会像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真实事物一样引起我们的爱憎。乔治.艾略特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据说,她现在的声誉已经大不如以前了。确实,她的声誉怎么能不受影响呢?她那张难看的马脸、那张难看的长鼻子和那对难看的小眼睛,总是从她的书页后面浮现出来,使男批评家觉得不快。他们不得不称赞她,却实在没法喜欢她......”
      不胜莞尔。
      突然想,伍尔芙的观点倒也一部分说明了现在“美女作家”风靡的原因。看来以后也不能一味认为美女作家是肤浅流俗的代名词——如果她们自身确实有才华并且足够自重的话,也不必再气得回骂“你才是美女作家,你全家都是美女作家”了。
      不过说真的,伍尔芙自己长得也不怎么样,要是光看人,我肯定不会喜欢她,可是她行文的风格比她的人更容易令我接受一些,虽然不是百分百,但也够了。
      
      伍尔芙评论简.奥斯汀的一段话,看的时候也颇有感触。
      “她完全明白自己的能力所在,明白自己作为一个对作品持有高标准的作家应该处理怎么样的题材。有一些生活内容不是她所能写的;有一些情感,无论她怎样努力,无论她用什么方法,都不可能给它们披上一件适当的外衣,或者找到一种适当的表现形式,她也没法写出激情、浪漫的、场面,即使拼了命写也不行。”
      我们都不是天才,所以不可能没有局限。这是急不来的,既然“拼了命”也没用。
      尽管如此,简.奥斯汀毕竟还是能得到有着惊人的直率和刻薄的伍尔芙的一言片语的肯定,这样的肯定对于简本人毫无意义,可是对于后世喜欢简的人多少还是有些意义吧。
      
      我有时不明白,当读一本书,觉得能引起自己共鸣的地方越来越多——而那些全是你心里想过,却一直无法确切地表达出来的东西——是一件好事,还是恰恰相反。
      
  •     这个版本是选本,五十二篇中的二十四篇,不过没什么关系,这本就不是追求完整性和逻辑性的著作,而只是伍尔芙和我们的谈心。
      修为有限,并不熟悉她提及的大多数作家作品,记忆力薄弱,也不能复述她说过的内容,然而她的文字,并不高高在上却优美有力的淌过眼前,似乎是溪流,带着热爱的声响。
      
      大家小书系列的开本,装帧和附赠的藏书票也让人满意,可读可藏,并不是一般小书让人痛恨的俗艳模样。
  •      终于读完了《普通读者》的最后一篇。作者弗吉尼亚•吴尔夫。当然自己读到的只是中文选译本中的二十四篇。从第一篇《普通读者》到最后一篇《“我是克里斯蒂娜•罗塞蒂”》,最后又看了一遍译者刘炳善先生的译序,惭愧的是对于书中的大部分的内容是不记得的。若不借着目录都不晓得自己看了什么了?
      
       算了一下完整读完用了一个月,真正集中是在上一个星期,除了上课没有读过,坐车时拿来打发时间,自修时用来调剂神经,最多的还是在睡前,当是饷粮,搞得一个星期没有哪天晚上是饱着肚皮睡觉的。也难怪记下的内容寥寥可数了。
      
       正如刘炳善先生在译序中所言“她的评论文章的语言比她的小说更为平易、流畅、好懂……好像在听一位有高度文化修养的女作家向我们谈天。”这一场谈天比读到吴尔夫的《墙上的斑点》轻松有趣的多,不用用种朝圣般的敬意。
      
       《普通读者》不是专门性的文学评论,的确它没有高谈阔论,所言谈的就是“从读者的角度所读到的作家作品和传记”,但这个读者又不是普通读者,是“一位有高度文化修养的女作家”,所以里面有她自己独特的视觉角度,语言虽然“平易、流畅、好懂”,不妨阐述她的主张思想,比如《现代小说》、《现代随笔》和《对当代文学的印象》,《现代小说》在译序中有言不多说,《现代随笔》是针对一本书的评论,《对当代文学的印象》中作者说当代(二十世纪英国)文学不好评价,文学观念和社会生活的改变,对各流派作品评价褒贬不一,辞差甚大。当代中国的文学是否亦不好讲呢?失去某些纯粹性的东西什么算是“文学”也时不时迸出来成为讨论的问题了。吴尔夫在文中也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当代文学是没有出现莎士比亚的《暴风雨》,拜伦的《堂•璜》或者迪福的《鲁宾逊漂流记》那样的鸿幅巨制,但当代文学的零星片断是一个为未来杰作作准备的过渡阶段。还未逾百年,言对否可能还为时过早,再一个门外汉也没有发言权。
      
       这本书给我的最大价值是指导了一批英国著名作家的生平作品、写作生涯、逸闻趣事,其中很多自己都不熟悉。就如外国人知道中国的李白、曹雪芹……不怎么晓得张若虚、冯梦龙吧?
      
       吴尔夫是个女权主义者,所以她关注着知识女性,《普通读者》中评说女性作家的篇目也是我喜欢的,喜欢吴尔夫笔下的那些女人们——“想的就是出名”的玛格丽特•凯文迪什,“性格可爱古板脾气”的简•奥斯丁,到最后“那位个子不高,身穿黑衣服的中年妇女”克里斯蒂娜•罗塞蒂,或乖戾或反抗或害羞……都可以暂时免了看她们的传记了,好吧,我现在可以拿着吴尔夫告诉我的有关勃朗特姐妹在颜色感受上的相似和朋友说上几分钟了。
      
       这本小书就是这么杂,在每晚睡前来读,同时也把里面的文字想象成是作者在品着下午茶的档写出来的,不过事实当然不是如此。《保护人和番红花》还告诉我们英国文学创作的一种关系——作家与支持他进行创作的社会力量之间的关系。不自然令我想到中国古时的门人食客们,不过这两者可比性看来太小。
      
       这本《普通读者》是由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和北京十月出版社出版。由于里面有些错别字,修改了不少,比如在38页和93页,平时不会在新书上涂改的,也就不满意里面太明显的错误,不过刘先生的翻译语言自我觉得很有味道。
      
       值得读读,要是不很忙的话!
      
  •   我昨天刚开始读第一篇,发现简单的读一遍也是什么都没理解。然后我在背的过程中,才一点一点的理解了这是在说什么
  •   在背=。=!!!天啊啊啊
  •   我觉得这本读起来很带感 不像前几天看的集子那么昏昏欲睡
  •   其他集子,哪些集子?
  •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440401/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440399/
    你是说这两个?
  •   不是,是伍尔芙散文全集。四本只读了一本多就放弃了。
  •   哦,那你卖给我吧。行不?
  •   我在图书馆看的……
  •   爱玲那张照片看起来很尖刻,其实没有。
  •   我在mason的书店,使劲找common readers,想找着就买给你,也没找着。一身汗。那儿就是小说多,这些评论啥的都少。
    写的不错。
  •   To二花,
    T T 感动。那是文化沙漠,不怪你,他们都不看书,哈哈,反正咱们都有自选集,更精华。亲个~
  •   这本书让人感到亲近
  •   这样的人以那样的方式死去,心里有种并不仅仅是“可惜”的感情。像一美好的事物就出现这么一会,然后就消失不见了。到了我们这辈都已经成为传说的传说了。好难受哦
  •   我还以为伍尔夫的自杀和詹姆斯·乔伊斯的去世有关
    默哀
  •   说到乔伊斯,我之前在新华书店的特价书市还买过一本吴尔夫的传记: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279015/
    封面却是乔伊斯的,阴差阳错
  •   始终是杜拉斯和萨岗好看的。
    人就那七情六欲翻来覆去。不然就是那七宗罪,浮浮沉沉,
    有史以来都是有的,语境不同而已。
  •   奥斯丁才不会去为了“写出激情、浪漫的场面”拼命呢...
  •   哈哈,那个是伍尔芙的YY:)
  •   为什么恰恰相反啊?
  •   当读一本书,觉得能引起自己共鸣的地方越来越多——而那些全是你心里想过,却一直无法确切地表达出来的东西——是一件好事,还是恰恰相反?
  •   算了一下完整读完用了一个月,真正集中是在上一个星期,除了上课没有读过,坐车时拿来打发时间,自修时用来调剂神经,最多的还是在睡前,当是饷粮,搞得一个星期没有哪天晚上是饱着肚皮睡觉的。也难怪记下的内容寥寥可数了。
    我和你感觉一样,读完了,像没记住什么东西。现在在读她的随笔全集,也是这样的感受。大概是意识流搞的吧。
  •   终于读完了 一年咯 一年了啊 才读完 虽然是英文版 写的太TM优美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