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造设计基础

出版时间:2000-9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刘绍如  页数:162  
Tag标签:无  

前言

  刚接触建筑构造课程的学生说:“这门课怎么这么难?连一页书也看不下去,对着详图拼命想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刚学完这门课的学生说:“这门课蛮有劲的,怎么就完了?!以后还有吗?”  临近毕业的学生说:“我们构造学的内容太简单了,做法太陈旧,太落后。”  成了建筑师的学生说:“学到用时方恨少,在工作岗位上,很多与构造有关的东西都要重新去温习起来,特别是当自己想创新的时候。”  于是,带着种种愧疚和设想,掺和着许多前人和同仁的劳作辛苦和自己的辛苦劳作,终于将这本《建筑构造设计基础

内容概要

  《建筑构造设计基础》是在《建筑构造设计基础》第一版的基础上扩充、修改而成。 《建筑构造设计基础》根据初学者的特点,以系统理论为依据,从建筑物实体的构成和细部的处理及实施的可能性两个方面,探讨对建筑物实体进行构造设计时所涉及的基本问题。全书共分三篇。第一篇讨论与构造设计有关的基本问题以及常用的建筑体系和常用的建筑材料及其连接方式;第二篇介绍建筑物各部分的构成及相互联结;第三篇阐述建筑物的构造细部处理方法及环境的关系。书中附有大量建筑物实景照片构造详图,以及设计实例分析供读者参考。

书籍目录

第一篇 导论第一章 概论第一节 构造设计的主要内容一、建筑物是一个大系统二、构造设计的主要内容第二节 影响构造设计的因素一、客观物质环境的影响二、使用者的要求三、建筑材料的影响四、社会整体技术力量的影响五、经济因素的影响第三节 建筑构造设计的基本原则及构造图的表示方法一、建筑构造设计的基本原则二、建筑构造图的表示方法第二章 几种常用的建筑体系第一节 墙承重体系一、墙承重体系的特点二、常用的墙承重体系第二节 框架一、框架承重体系的特点二、框架承重体系的常见结构形式三、框架体系的围护和分隔墙体第三节 排架一、排架体系的特点二、排架体系的外围护结构第四节 空间结构体系一、空间结构体系综述二、常用空间结构体系第三章 常用建筑材料及其连接第一节 常用建筑材料及其性能和用途一、砖石二、混凝土三、砂浆四、钢材五、其他金属六、天然木材七、人造块材和板材八、玻璃和有机透光材料九、其他常用建筑材料十、常用建筑材料断面的表达方式第二节 常用建筑材料间的连接一、建筑材料间连接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二、常用建筑材料的连接方法第二篇 常用构件在建筑物系统中的位置及相互关联第一章 水平构件第一节 楼板和梁一、研究路径二、楼层的支承系统三、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梁第二节 悬挑和悬挂构件一、悬挑构件二、悬挂构件第三节 地层构造第二章 垂直构件第一节 墙体一、承重墙二、非承重墙第二节 基础与地基一、地基状况对建筑物基础的影响二、天然地基的改良三、基础的构造形式四、设备管线对基础的影响第三节 门窗一、研究路径二、门窗的种类三、门窗的构成四、门窗的开启线五、门窗开启方式与组织室内气流的关系六、门窗安装七、门窗缝构造八、防火门构造第三章 楼梯、台阶与坡道第一节 楼梯一、研究路径二、楼梯的构成三、楼梯的施工工艺四、楼梯对整个房屋构造的影响五、楼梯设计六、楼梯细部构造第二节 台阶与坡道第三节 有高差处无障碍设计的构造问题一、坡道的坡度和宽度二、楼梯形式及扶手栏杆三、地面提示块的设置四、构件边缘处理第四节 自动扶梯第五节 电梯一、电梯井道二、电梯机房三、电梯井门洞构造四、电梯井道防火及隔声第三篇 建筑构造细部及环境应对策略第一章 建筑面装修第一节 面装修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一、设计过程——由表及里二、界面处理——由此及彼三、标注内容——材料、级配、厚度、做法第二节 建筑饰面构造一、粉刷类二、粘贴类三、钉挂类四、涂覆类第二章 建筑防水构造第一节 防水构造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一、防水构造的一般原理二、防水构造的一般方法第二节 屋面防水构造系统一、屋面排水系统二、坡屋面防水构造系统三、平屋面防水构造系统第三节 楼面防水构造一、有水房间楼板层的防水构造二、有管道穿越楼层处的防水构造第四节 地下室防水构造一、地下室防水状况分析二、地下室防水构造第五节 外墙防水构造一、普通外墙的防水措施二、装配式外墙板板缝防水构造第三章 建筑保温、隔热和隔声第一节 建筑保温和隔热一、研究路径二、建筑热环境三、热传导的方式和建筑保温、隔热的重点部位四、水气对建筑物保温、隔热构造的影响五、建筑外围护结构保温构造六、建筑外围护结构隔热构造第二节 建筑隔声第四章 变形缝第一节 建筑变形缝一、变形缝比较二、建筑物设变形缝的方法三、变形缝盖缝节点第二节 不设变形缝对抗变形一、建筑物设变形缝带来的负面影响二、不设变形缝对抗变形的可能性讨论附表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篇  导论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构造设计的主要内容  建筑空间是现代人类生存和活动的主要场所,它使人类能避开自然界中的某些不利因素的影响,生活在相对舒适和易于控制的环境中。而建筑物的物质实体正是提供和界定空间的依托。所谓有为之利而无为之用,可以准确地描述建筑实体与其构成的空间之间的关系。这两者都是建筑设计研究的主要对象。本课程则主要探讨对建筑物实体进行构造设计时所要涉及的基本问题。  一、建筑物是一个大系统  建筑物作为室内外空间的中间屏障,必须同时适应其外部自然或人工条件变化的影响以及满足其内部的各种使用需要;建筑物作为独立的实体,又必须具有形式上的美学价值,因而便形成了自身复杂的系统。  (一)建筑物的组成  建筑物通常由楼地层、屋顶、墙体、基础、门窗、楼梯等几大部分组成。它们相互搭接成整体,同时每一部分又可以由不同的构件或层次组成。例如楼层可以由楼板和梁构成受力的结构部分,其上下表面又有装修和保护层次,等等。  (二)建筑物的支撑和围护、分隔系统  1. 建筑物的支撑系统  建筑物的支撑系统指建筑物的受力结构系统及保证结构稳定的系统。它保证建筑物能将各种使用荷载及自重合理有效地传递给支承建筑物的地基。楼地层、屋顶、楼梯都属于结构系统。使用荷载通过它们传递到下一个层次的承重构件,例如墙或柱子上,再经由基础部分传递给地基。除了垂直荷载,有些建筑物,像高层建筑,还要考虑承受风荷载的作用。当某些自然灾害,特别是地震灾害发生时,对建筑物结构系统的破坏应被控制在一一定的范围内,以尽量避免或减少对使用者的伤害。  建筑物的支撑系统是不可变动的部分,建成后不得任意拆除或削弱。其构件的大小必须经过结构计算。它们之间的联系主要是考虑受力的合理性及结构的稳定性。  2. 建筑物的围护和分隔系统  建筑物的围护和分隔系统指建筑物的各部分作为围合和分隔空间的界面之间的相互关联以及形成闭合的屏障与其内、外部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在建筑物中,有些部分并不起结构的作用,它们只是作为界面来围合和分隔空间的,例如某些轻质的隔墙和用柱子来作为垂直承重构件的体系的填充外墙。这些部分虽然不承重,但它们的自重却要通过结构系统传递到地基上去。因此,它们在系统中的合理位置以及与支撑系统的合理连接是应考虑的首要问题。  此外,许多支撑系统的结构构件同时也兼有界定空间的围合和分隔的作用,例如屋顶、楼板和承重内外墙等。因此,它们必须同时作为围护和分隔构件来设定。  ……

编辑推荐

  《建筑构造设计基础》可作为建筑学、城市规划等专业的教学用书,亦可供广大建筑工程人员阅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建筑构造设计基础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