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病理解剖学

出版时间:2008-8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高丰,贺文琦 主编  页数:293  

内容概要

本书介绍了动物疾病的病理学研究、诊断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强调动物病理解剖学的临床应用意义。本书在内容编排上除了介绍动物疾病的基本病变特征外,重点按动物分类编写了大量国内外常见动物疾病(特别是近年来新见病)的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要点,以及研究方法。本书文字简明扼要,图文并茂,附有200余幅插图。    本书共含20章,第1~5章是基本病理过程,阐述基本过程中共同的病理变化特征,为认识病态打基础;第6~14章是动物各器官系统的病理变化,阐述疾病过程中各脏器常见的病理变化及其主要特征,为认识疾病打基础;第15~20章为动物疾病病理学,其分别阐述了禽类,犬、猫、猴类,猪、牛、羊、马等动物的病毒性疾病、支原体病、细菌性疾病、真菌病、寄生虫病和中毒性疾病的病理学特征,为临床诊断动物疾病打基础。    本书具有较大教学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适合于高等院校动物科学、畜牧兽医相关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供动物医学相关工作者参考使用。

书籍目录

绪论第一章  血液循环障碍第二章  局部组织细胞的损伤第三章  局部组织的修复、代偿与适应第四章  炎症第五章  肿瘤第六章  心脏、血管系统病理第七章  呼吸系统病理第八章  消化系统病理第九章  泌尿生殖系统病理第十章  运动器官病理第十一章  代谢性疾病病理第十二章  神经系统病理第十三章  造血器官病理第十四章  败血症第十五章  病毒性疾病病理第十六章  支原体病病理第十七章  细菌性疾病与螺旋体病病理第十八章  真菌病病理第十九章  寄生虫病病理第二十章  中毒病病理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血液循环障碍  第四节 血栓形成  在活体的心脏血管系统内,由于某种病因作用,从流动的血液中析出固体物质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thrombosis)。所形成的固体物,称为血栓(thrombus)。  一、原因和发生机制  血液中存在着凝血系统和溶血系统,在生理状态下这两个系统处于动态平衡,所以血流在心血管系统内保持流动状态。如果在某些因素影响下,这种平衡状态被打破,凝血系统的活性居主导地位时,血液便可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形成固体物质,即血栓形成。血栓形成的条件与机制分述如下。  1.心、血管内膜损伤血栓形成是凝血系统被激活的结果,而心血管内膜的损伤则有利于凝血系统的激活和血液凝固。  ①内膜受到损伤时,内皮细胞发生变性、坏死脱落,内皮下的胶原纤维裸露,从而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的Ⅻ因子,内源性凝血系统被激活。  ②损伤的内膜可释放组织凝血因子,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  ③损伤的内膜变粗糙,使血小板易黏附于裸露的胶原纤维上。  心血管内膜的损伤多见于炎症,如猪丹毒时的心内膜炎,也见于血管结扎、缝合等场合。  2.血流状态的改变主要是指血流缓慢、漩涡形成等。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在血液的中轴流动(轴流),血浆在周边部流动(边流),边流的血浆带将血液有形成分与血管壁分隔开。当血流缓慢或有漩涡时,血小板便离开轴流而进入边流,增加了与血管内膜接触的机会,因而其黏附在内膜上的可能性也增加。此外,血流缓慢使被激活的凝血酶和其他凝血因子不易被稀释、冲走,因此形成局部的浓度升高。  血流缓慢,见于心功能不全所致的静脉血回流受阻时。据统计,在人发生于静脉内的血栓高于动脉内4倍,而下肢静脉内的血栓又比上肢静脉血栓多3倍。这些事实均表明血流缓慢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  3.血液性质改变主要是指血液凝固性增高,见于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增多。如在严重创伤、产后及大手术后,血栓形成较为常见,这是由于此时血液中血小板数目增多,黏性增高,血浆中凝血因子Ⅻ含量增加所致。

编辑推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动物病理解剖学》具有较大教学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适合于高等院校动物科学、畜牧兽医相关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供动物医学相关工作者参考使用。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动物病理解剖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书外观挺好,内容嘛,要看了才知道,本人是初学者,不知适不适合我看
  •   给别人买的 据说不错
  •   适用性强!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