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文集

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 编  页数:444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华民族的形成经历了漫长而又波澜壮阔的历史过程,中华文明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孕育、诞生,并成为世界上几个最重要的历史悠久而又独具特色的原生文明之一。她汇聚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逐渐成长、壮大,至今仍然生机勃勃,吐故纳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宝贵财富。自1899年发现甲骨文以来,追寻中华文明起源的脚步就没有停止过。探寻中华文明的源头不但是中外学术界历久弥新的课题,更是每个中华儿女热切关注的焦点;不仅具有重大学术意义,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华文明起源于远古的史前时代,依托多种自然科学技术支撑的考古学自然成为探源的主要手段。经过历代考古学家,及其他人文科学家和自然科学家的努力,至20世纪末,中华文明探源工作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但仍然存在大量有待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中华文明何时形成、如何形成、早期中华文明的特点等一系列重要问题都远没有得出一致的认识。因此,自2001年起,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和领导下,在科技部和国家文物局等有关部委的组织实施下,开始了多学科联合攻关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目的即是充分揭示早期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和辉煌成就,回答中华文明形成的时间、地域、过程、原因和机制等基本问题。在此基础上,扩展视野,探讨中华文明与周边地区文明化进程的互动关系,进而通过与世界其他古代文明的比较研究,总结早期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至2008年底,已经实施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一)”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二)”三个阶段的研究,并将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集将就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各个阶段部分成果进行汇编。它汇集了工程下设的年代、环境、技术与经济、精神与文化等各个课题的主要收获。

内容概要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文集:环境卷1》收录了自“中华文明探源T程”开始以来,全新世环境演变及其与文明形成、早期发展关系方面的研究文章33篇。内容涉及我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辽河流域全新世中晚期气候演变、植被面貌、自然灾害特征、重要遗址和重点地区的古环境重建、环境特征对古文化发展和中华文明起源的影响等方面。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文集:环境卷1》适合考古学、环境演变和历史地理等方向的研究人员以及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阅读。

书籍目录

序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环境课题主要进展黄河流域史前经济形态对4kaBP气候事件的响应甘肃省洮砚遗址晚全新世文化演变的环境背景研究青海喇家遗址废弃原因再探讨——与《古代中国的环境研究》一文作者商榷青海省长宁遗址沉积物元素对晚全新世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响应跨度为2332年的考古树轮年表的建立与夏塔图墓葬定年中全新世关中陕北陇东地区文化演变及环境驱动力关中地区的新石器古文化发展与古环境变化的关系山西省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演化及驱动因素分析二里头遗址出土木炭碎块的研究河南洛阳寺河南剖面沉积物的磁化率及其与粒度参数的关系河南孟津寺河南中全新世湖泊沉积物的易溶盐测定及其古水文意义基于小流域人类生态系统的洛阳河环境考古登封王城岗遗址出土木炭碎块的研究双洎河中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聚落分布变化与自然环境关系初探利用木炭碎块分析研究古人类的生存环境、木材利用山东沭河上游史前自然环境变化对文化演进的影响中国境内考古所见早期麦类作物不同类型沉积物磁化率的比较研究和初步解释我国黄河流域距今4000年的史前大洪水中国东部山地泥炭高分辨率腐殖化度记录的晚冰期以来气候变化重庆忠县中坝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与2372BC~200BC气候生态环境研究湖北辽瓦店遗址地层记录的环境变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研究湖北辽瓦店遗址地层中多元素指标对古人类活动的记录湖北屈家岭遗址孢粉、炭屑记录与古文明发展长江下游巢湖9870cal aBP以来孢粉记录的环境演变巢湖流域新石器至汉代古聚落变更与环境变迁安徽蚌埠禹会村遗址4.5ka-4kaBP龙山文化的环境考古江苏宜兴骆驼墩遗址地层7400BC~5400BC的海侵事件记录连云港藤花落遗址消亡成因研究沉积物光释光测年在环境考古中的应用浙江田螺山遗址古盐度及其环境背景同河姆渡文化演化的关系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及其在生产经济中地位的不断提高是郑州及颍河地区古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鲜明特点。这一点与该地区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该地区已经接近于中国暖温带分布的南部边界,尤其嵩山东南的颖河、双洎河等流域,在仰韶时代一度成为稻、粟混作农业区。郑州大河村遗址即曾发现稻作遗存(张居中,王象坤,许文会,1998)。如果将黄土高原视为旱作农业分布区,那么中原地区就处于旱作农业区的东南边缘,全新世气候的干湿冷暖波动并不会对该地区农业生产造成太大的影响。而且,无论是在山前的丘陵地带,还是在平原地区,均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来满足农业生产不断扩大的需要。正因如此,农业生产技术可以获得持续而稳定的进步。全新世早中期,农业在经济生活中的比重逐渐增加;从仰韶晚期开始到夏商时期,农业在整个生业形态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郑州及邻近地区的聚落分布具有以下特点:旧石器晚期一新石器时期一夏商时期,人类活动范围有由山前、丘陵(包括山地丘陵间谷地)向台地、河流阶地和平原逐渐扩展的趋势;许多遗址表现为长时期的连续使用(尤其台地和河流阶地区表现明显),聚落呈现相对稳定的发展过程(王辉,2007)。夏正楷(2009)通过河南新密新寨遗址附近地貌和沉积特征的研究,证明该遗址及其附近在新寨文化时期,有两次由于双洎河泛滥而形成的较大规模洪水堆积。由于该地区属于嵩山以东的黄土台地区域,地形上有一定起伏,故两次洪水只淹没了遗址附近部分区域,没有对文化的发展造成特别大的负面影响。孢粉研究表明这一时期同之前的龙山文化时期和之后的二里头文化时期相比,是相对较为湿润的时期,也是稻作农业比例较高的时期。夏正楷等通过对河南焦作西金城遗址记录的古洪水过程进行了研究。西金城遗址中出土有较丰富的龙山文化遗存,包括大量生产劳作工具的残断石器和部分生活器具如陶器以及丰富的采捞田螺壳和少量猪、狗、鹿等哺乳动物遗骸。考古发掘表明西金城在龙山中晚期已经存在。由于黄河及其支流的逐渐淤积,水位逐渐升高,至龙山后期,河水泛滥日益严重。人们为了避免洪水的侵扰,构建了城墙和护坡来防御洪水。后来由于地震的破坏,城墙破裂,洪水人城,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造成一定的损失。但由于当时人类选择了高土岗居住,因此损失的程度比较有限。夏正楷等(2009)对河南荥阳薛村遗址所记录的古地震遗迹进行了研究。遗址一带的古地震造成了地面破裂、断陷和水井错位,二里冈下层的人类居住面遭到严重破坏,地震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但地震的影响毕竟有限,在地震之后,二里冈上层的先民再次回到这里,他们重建家同,开始了新的生活。

后记

中华文明是世界最古老的四大原生文明之一,而且是世界上唯一连续发展至今、未曾间断的文明。中华文明历史悠久,覆盖地域广阔,内涵丰富。文明的特征、发展道路和模式,均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对于我国乃至世界人类文明史研究的重要意义众所周知。中国学术界几代学者乃至国际上的一些有识之士对中华文明史的艰难探求已持续了近一个世纪。而承载着我国学术界热切期盼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在中央领导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下,以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多学科结合的模式,几乎应和着新世纪的步伐逐步展开。在“探源工程”实施已逾八年之际,科技部和国家文物局决定编辑出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文集》,对于总结已有成果,进一步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和研究重点,其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自然环境及其演变对人类社会及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有时甚至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点被越来越多的研究所证明。因此,国内外对这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任何古老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历史,文明的特点与文化内涵,都与该文明孕育、诞生和发展的地区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中华文明的特点、文化内涵、发展道路和模式、文明起源与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的研究,无一例外,都与自然环境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所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自开始以来,就将自然环境及其演变同文明起源与发展关系的研究列为重要内容。环境方面的研究,围绕项目整体目标,与项目其他课题紧密配合。在“探源工程”预研究(2001~2003,环境课题负责人:夏正楷、袁靖)和第一阶段(2004~2005,环境课题负责人:周力平、赵志军)的研究区域集中于以豫西晋南为重点的巾原地区,第二阶段(2,006-2008,环境课题负责人:莫多闻、赵志军)将研究区域扩大到了包括中原地区在内的整个黄河中下游流域、长江中下游流域和西辽河流域。《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文集》(环境卷I)收录了探源工程开展以来环境课题组成员在国内外发表的论文中的一部分,其中只有少数几篇是专为本书写作而首次发表,共计33篇。由于第二阶段的研究规模、参与人员和覆盖地域都远远超过了预研究和第一阶段,所以本卷收录的论文也以第二阶段的论文为多数。所有论文由莫多闻和赵志军负责收集。这些论文的内容主要涉及全新世中晚期各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及其演变的研究,主要包括气候、地貌、水文过程、沉积过程、植被演变历史等方面的研究。某些地区的动物遗存和微体古生物的研究也有所涉及。有些论文研究和探讨了黄河流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些洪水灾害事件。

编辑推荐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文集:环境卷1》是“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 甲种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文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