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生态产业链管理理论与应用

出版时间:2010-2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王兆华  页数:231  

内容概要

  《区域生态产业链管理理论与应用》包括区域生态产业链的相关理论进展等内容。《区域生态产业链管理理论与应用》运用工业生态学理论、循环经济理论、产业链理论、博弈论等对区域生态产业链管理理论及实践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对该领域现有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评析,从而构建《区域生态产业链管理理论与应用》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区域生态产业链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从而为整体研究提供坚实的实证支持。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薄弱环节,《区域生态产业链管理理论与应用》分别从区域生态产业链的生成机理、结构模式、资源循环与管理三个维度开展专题研究,在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生态产业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问题开展了相应的对策研究。最后,在对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区域生态产业链管理理论与应用》以老工业基地、温州产业集群、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贵阳市典型产业为例进行了应用研究,以期为我国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简介

王兆华,(1974-),男,山东泰安人,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03-2005年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从事士后研究并被评为“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后”;2005年至今在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任教。 目前主要致力于资源与环境管理、技术创新和战略管理领域的研究。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球目20余项:出版专著2部,合著3部;在《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中国软科学》等重要的国内期刊、国际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8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以及被EI检索。 2005年以来获得省部级二等奖2项,先后入选“北京理工大学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北京市优秀人才资助计划”、北京市首批“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优秀人才计划”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书籍目录

第1章 区域生态产业链的相关理论进展 1.1 工业生态学相关理论的研究进展 1.1.1 工业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1.1.2 生态工业园的研究进展 1.2 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进展 1.2.1 循环经济的本质 1.2.2 循环经济的发展原则 1.2.3 循环经济与产业结构生态化 1.2.4 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趋势 1.3 工业共生理论的研究进展 1.3.1 生物学范畴的共生理论 1.3.2 工业生态学与共生理论的融合 1.3.3 工业共生研究的新进展 1.4 生态产业链的研究进展 1.4.1 产业链的研究进展 1.4.2 区域生态产业规划的研究进展 1.4.3 生态产业链的研究现状 第2章 区域生态产业链发展的国际比较 2.1 典型区域生态产业链案例分析——生态工业园 2.1.1 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的发展 2.1.2 美国生态工业园的发展 2.1.3 加拿大生态工业园的发展 2.1.4 日本生态工业园的发展 2.1.5 中国生态工业园的发展 2.2 区域生态产业链发展的政策、法规比较 2.2.1 促进生态工业发展的环境立法 2.2.2 生态产业链发展中的政府角色定位 2.2.3 促进生态产业链发展的环境政策比较 2.3 区域生态产业链发展的创新环境及机制比较 2.3.1 生态产业链发展中的智力来源 2.3.2 文化交流与融通机制 2.3.3 生态产业链发展中的创新环境差异 2.4 区域生态产业链中共生网络发展的比较 2.4.1 工业共生网络形成路径比较 2.4.2 工业共生网络中企业合作的影响因素分析 2.4.3 工业共生网络中的企业组织模式 2.4.4 生态产业链中的共生网络类型 第3章 区域生态产业链生成机理研究 3.1 区域生态产业链生成的成本推动机理 3.1.1 生态产业链生成的成本传导机制 3.1.2 追求低生产成本的动力 3.1.3 降低交易费用的动机 3.2 区域生态产业链生成的效益拉动机理 3.2.1 区域生态产业链衍生集群经济效益 3.2.2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牵引效应 3.2.3 外部经济的内化效应 3.3 区域生态产业链生成的环境取向机理 3.3.1 环保法规与政策的压力 3.3.2 满足联盟企业的环境标准 3.3.3 改善与周边社区的关系 3.3.4 提升企业形象与声誉 3.4 区域生态产业链形成的内生机理 3.4.1 生态产业链的复杂系统运作机理 3.4.2 生态产业链的自组织机理 3.4.3 生态产业链的协同机理 第4章 区域生态产业链结构模型与发展模式 4.1 区域生态产业链一般结构模型 4.1.1 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链结构 4.1.2 区域生态产业链结构 4.1.3 基于价值链的生态产业链分析 4.2 区域生态产业链运作模式研究 4.2.1 区域生态产业链运作模式一:依托型共生网络 4.2.2 区域生态产业链运作模式二:平等型共生网络 4.2.3 区域生态产业链运作模式三:嵌套型共生网络 4.2.4 区域生态产业链运作模式四:虚拟型共生网络 4.3 区域生态产业链中的资源循环管理 4.3.1 区域范围内的工业代谢 4.3.2 工业共生网络中的资源循环管理 4.3.3 工业共生网络中的副产品交换系统 4.3.4 典型案例:天津开发区的生态产业链规划 第5章 区域生态产业链稳定性研究 5.1 区域生态产业链稳定性概述 5.1.1 区域生态产业链稳定性的内涵 5.1.2 区域生态产业链稳定性的特征 5.1.3 区域生态产业链稳定性的结构与功能 5.2 区域生态产业链稳定性影响因素 5.2.1 “关键种”对生态产业链稳定性的影响 5.2.2 产业多样性与生态产业链稳定性的影响 5.2.3 影响区域生态产业链稳定性的相关因素 5.3 区域生态产业链典型运作模式稳定性分析 5.3.1 区域生态产业链的稳定性评价模型与假设 5.3.2 平等型共生模式的稳定性分析 5.3.3 依托型共生模式的稳定性分析 5.3.4 嵌套型共生模式的稳定性分析 5.3.5 区域生态产业链中的竞争模式稳定性分析 5.3.6 模型分析小结 第6章 区域生态产业链资源循环与价值优化 6.1 区域生态产业系统中物质流分析 6.1.1 物质流分析的内涵 6.1.2 物质流分析的内容与功能 6.1.3 物质流分析的发展与实践 6.1.4 投入产出法在物质流分析中的应用 6.2 区域生态产业链中物质流投入产出分析模型 6.2.1 物质流投入产出矩阵 6.2.2 物质流静态投入产出模型 6.2.3 物质流动态投入产出模型 6.3 资源循环中的动态投入产出预测控制模型 6.3.1 资源循环中的动态投入产出预测控制模型 6.3.2 线性多变量调节器的设计 6.3.3 模型的应用实例 6.3.4 模型分析结论 第7章 区域生态产业链治理研究 7.1 区域生态产业链内产业共生网络治理的相关基础 7.1.1 从科层治理到网络治理的演变 7.1.2 产业共生网络治理的基本特性 7.1.3 区域生态产业链内部产业共生网络治理的目标——协调与维护 7.2 基于博弈论的区域生态产业链中的合作与投机行为分析 7.2.1 区域生态产业链中的合作与投机行为表现 7.2.2 区域生态产业链中的合作与投机行为的博弈模型分析 7.2.3 相关分析结论 7.3 区域生态产业链内部产业共生网络治理范式 7.3.1 生态产业链内部产业共生网络市场治理范式 7.3.2 生态产业链内部产业共生网络双边治理范式 7.3.3 生态产业链内部产业共生网络三边治理范式 7.3.4 生态产业链内部产业共生网络一体化治理范式 第8章 区域生态产业链理论的应用 8.1 老工业基地区域生态产业链规划 8.1.1 老工业基地资源与环境现状 8.1.2 老工业基地区域生态产业链发展模式 8.1.3 老工业基地化工生态链发展模式 8.1.4 老工业基地煤炭生态产业链发展模式 8.1.5 老工业基地石油生态产业链条发展模式 8.1.6 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可持续发展 8.2 浙江温州产业集聚区生态产业链发展模式 8.2.1 温州市产业发展现状 8.2.2 温州服装生态产业链发展模式 8.2.3 温州鞋革生态产业链发展模式 8.2.4 温州小家电集聚区生态产业链发展模式 8.3 贵阳市典型生态产业链发展模式 8.3.1 贵阳市传统工业发展模式面临的挑战 8.3.2 贵阳市磷生态产业链结构及发展模式 8.3.3 贵阳市铝生态产业链结构及发展模式 8.3.4 贵阳市中草药生态产业链结构及发展模式 第9章 研究结论及后续研究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后续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区域生态产业链管理理论与应用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