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类专业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出版时间:2008-10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张小平 编  页数:199  
Tag标签:无  

前言

  大学生就业工作,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为了进一步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导精神,认真实施《就业促进法》,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和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07年10月份联合组建了“大学生就业教学资源建设”课题组,联合教育部直属211、985院校和其他专业院校近40所,吸收卫生部、最高人民检察院、首都钢铁公司、国信证券以及IT行业协会等相关行业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周远清会长、教育部赵沁平副部长担任顾问,分批分期组建了专业课题组研究探讨。课题组的宗旨是,力争在两到三年内,探索建构出全国本科院校就业教学的基本内容框架。并且能够对应我国按照专业设置教学、培养学生的现状;同时,建设一套适应纸介教材、音视频等多媒体的互联网教学资源,尤其是把与所学专业相对应的职业、行业、岗位真实情况,通过音视频方式提供给学生,改变广大学生不了解岗位、行业等的现状,既丰富就业教学内容,同时满足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外自学等多种学习方式的需求。  与此同时,课题组还组织业内专家进行了大学生就业理论的研究工作,为大学生就业教学资源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呈现在诸位面前的“大学生就业教学资源建设”课题实验教材等系列成果,是参与课题组的领导、专家和各行业用人单位、专业院校等课题组所有成员心血的结晶。应该说,“基于专业背景,凸显职业特性”是本课题组追求的最大目标,也是目前国内高校在就业教学领域内的第一次尝试。为了更好地实现课题组确立的研发宗旨,不仅为每个专业教材通过互联网配备了一定的职业岗位音视频资源,还专门配有《大学生就业工作教师培训教程》,从而方便开设就业类课程的教师和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使用。  任何一项探索、实验都是一个不断完善、丰富甚至补充的过程,热诚欢迎本套教材使用者提供宝贵意见,从而使本套实验教材真正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帮助,为高校就业工作提供支持,为中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教学理论框架的早日形成提供探索。

内容概要

本书为教育部学生司、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组建的“大学生就业教学资源建设”课题实验教材之一。
本书由“大学生就业教学资源建设”计算机课题组组编,参与课题研究和教材编写的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8所院校教师以及部分用人单位资深人士。
本书贯彻“基于专业背景,凸显职业特性”的课题研究和教材编写思路,从行业状况和个人素质两个方面展并论述,一方面让学生了解行业特点及行业现状,并了解行业内典型岗位的特点;另一方面,从行业需求角度,重点谈学生在专业素质之外应该着重培养的综合素质。本书从高校培养和行业需求两个视角同时分析,可以让学生领会“学”与“用”的辩证统一,将指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调整学习方向,了解自身特点,规划人生定位。
为使计算机类专业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典型就业岗位的状况,本书配套开发的网络教学资源采取视频形式,较为详尽地展示了软件工程师等主要就业岗位的工作状态和主要工作流程,以及典型就业岗位对毕业生的能力、素质要求,切实拉近了学生与职业和岗位的距离。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学习使用;也是计算机类专业大学生提升自我、成功就业的重要参考读物。

作者简介

  张小平,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助理研究员,现任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党委副书记。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职业生涯指导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曾获“清华大学优秀党员”、“北京市德育先进工作者称号”。负责并参与了多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和发展计划”重大项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通信学会一等奖。主要研究领域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高性能路由器体系结构、网络测量等。  王钧  天地英才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裁、双体实训策划人,全围首创“技术实战+关键能力培养”的大学生岗前实训模式。兼任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家、北京中关村IT专业人士协会执行副理事长。  李军凯  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北京大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选修课、职业规划训练营、就业指导专家系列讲座授课老师。研究专长有:职业生涯规划、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素质拓展、简历制作与面试技巧、现代商务礼仪与求职礼仪等。

书籍目录

第一篇  行业概述
第一章 计算机行业发展史
1.1 我国计算机专业教育发展的历史
1.2 计算机行业发展现状
1.3 计算机行业发展趋势
第二章 国内高校计算机专业发展现状
2.1 计算机专业设置情况
2.2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规模
2.3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第三章 计算机专业岗位要求的能力素质
3.1 能力素质的通用要求
3.2 计算机相关岗位的专业能力素质要求
第四章 选择适合自己的组织文化
4.1 传统国有企业的文化特点
4.2 欧美外企的文化特点
4.3 东亚地区外企的文化特点
4.4 新型民营企业文化特点
4.5 传统民营企业和承包经营、被管理层收购的国有企业文化特点
4.6 政府及国有事业单位的文化特点
4.7 学校和科研单位的文化特点
第二篇 自我认知与生涯决策
第五章 自我探索
5.1 我喜欢什么样的工作?——职业兴趣
5.2 我能够胜任什么样的工作?——职业能力
5.3 在择业时,我最看重的是什么?——职业价值观
第六章 生涯目标
6.1 生涯规划从设定目标开始
6.2 生涯目标设定的SMART原则
6.3 如何进行生涯目标的设定
第七章 生涯决策
7.1 职业生涯路线
7.2 影响生涯决策的因素
7.3 生涯决策平衡单法
第三篇 行动规划与能力提高
第八章 大学生生涯行动规划
8.1 大学生生涯规划步骤
8.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策略
8.3 大学生生涯规划实例
第九章 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
9.1 专业学习是对未来就业的最重要的准备
9.2 在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和竞赛中培养创新精神
9.3 大学生就业是否一定需要有实习经验
第十章 非智力素质培养与职业发展
10.1 社会工作岗位锻炼是培养非智力素质的最好途径
10.2 丰富多彩的班团活动是未来社会的演练舞台
10.3 提前了解社会的良好机会——社会实践
第四篇 就业指导
第十一章 求职材料的准备
11.1 就业信息的收集和应用
11.2 计算机专业学生个人简历的制作
11.3 其他自荐材料的准备
第十二章 笔试与面试
12.1 笔试
12.2 面试
第十三章 就业权益与法律保障
13.1 大学生的就业权益
13.2 大学生就业的法律保障
13.3 防范求职陷阱
第十四章 自主创业
14.1 大学生创业概述
14.2 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法规
14.3 计算机专业学生创业需要做哪些准备
第五篇 职场初涉
第十五章 成功走好职场第一步
15.1 认清新角色,从心态上做好转变角色的准备
15.2 适应新角色,定位“职业我”
15.3 尊重职场规律,科学规划,成就梦想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十、硬件设计与制造工程师  硬件设计与制造是计算机专业工作里的小工种,社会需求总量不大,但专业性较强,进入门槛较高。专业要求不限于计算机专业。该岗位非常适合动手能力强、学习能力强的毕业生,在校期间曾参加过电子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等校园专业性竞赛者,或者有专业技术相关的社会实践经验者会更胜一筹。  硬件设计与制造需要很多学科的知识,需要创造力,需要成本意识、工艺能力等工程意识,需要一定的商业知识,需要具备成就欲,需要专注,需要有较强的客户导向意识,是一个一生都可以在时尚、年轻心态中度过的职业。  硬件设计是一个对经验有较高要求的职业,入门级薪资水平不高,但具备了一定水平后薪资很可观,而且职业较为稳定。  总体而言,我国的工程设计水平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正呈迅速追赶的势头。因此,在我们这个制造大国里从事硬件设计工作,发展前景较好,职业发展空间较大。在职业发展路线上,既可以向设计专家发展,也可以走生产管理乃至企业管理的管理路线。  十一、维修工程师  IT产业的迅猛发展,设备的维修正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维修工程师的需求量很大,就业机会很多,地域分布很广,进入门槛较低,初级工程师的待遇较低,但中高级人才职业稳定、收入稳定。  维修工程师对动手能力的要求很高,即不一定懂得原理,但能手到病除。这与考大学、在大学里学专业课要求的逻辑能力相关度较低,因而比较适合动手能力强、对动手实践有较高兴趣的毕业生。若想成为高级维修人才,一般也要求掌握原理,所以大学毕业生在此行发展的后劲,普遍而言会比中等学历者为好。  十二、培训师、教师等其他技术服务岗位  除上述大规模用人的岗位外,还有培训工程师、教师等其他技术类岗位。培训工程师、教师对个人形象、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人际亲和力等有较高要求。培训师、教师职业的特点是稳定,加班较少。

编辑推荐

  国内第一套分专业编写的就业指导教材;  国内第一套由就业专家、教师与用人单位资深人力主管共同编写的教材;  国内第一套与网络视频教学资源配套的就业指导教材;  配套开发面向就业指导教师、工作人员的培训教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计算机类专业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还可以吧,体系比较完整,但是深度不够,不像《通信行业,求职宝典》那本书经典!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