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社会学

出版时间:2009-8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缪建东 编  页数:313  

前言

  本教材作为一本社区工作者学习的教材.力求做到让读者达成以下目的:(1)了解教育社会学的基本知识,领会教育社会学发展史上的闪光思想;(2)学习教育社会学的思维方式.尝试以教育社会学的思路去分析批判教育社会学问题;(3)领悟教育社会学的分析框架,认识社区中的教育社会现象的主要内容、表现形式、运作方式等;(4)感受社区中教育的现代特征,把握社区教育的时代脉络。  作者力求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教材的特色:(1)体例的开放性与灵活性。以基本理论为主线,穿插一些案例、提示,结合思考题,以求让读者加深理解,融会贯通;(2)语言的严谨性与通俗性。在语言风格上注重科学性与通俗性的结合,力图通过严谨通俗的语言,把所涉及的基本理论问题讲清楚;(3)视野的广阔性和前瞻性。以终身教育思想为主线,在全社会背景中探讨相关的大教育问题。力求关注教育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位置,关注不同阶段、不同类型教育的原理、特征与走向;(4)内容的科学性与时代性。立足在教育社会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学科发展的最新理论成就,以及当代社区教育的最新实践,力求让读者认识转型社会中社区教育的基本现象与发展规律;(5)使用上的可操作性与适用性。本教材提供的案例、实务、指南等,力求使读者一目了然,获得启迪,取得借鉴。

内容概要

掌握必要的教育社会学知识。不但有助于社区教育工作者加深对工作意义的理解,也能够打开开展工作的思路。本书以帮助社区教育工作者了解教育社会学的基本知识,领悟教育社会学的分析框架,学会以教育社会学的思路去分析社区教育问题。认识社区中教育社会现象的内容、表现形式、运作方式,并把握社区教育的时代脉络为目的。全书分10章,包括介绍教育社会学的概念与历史,说明社区教育的价值取向,并结合社区教育的实际,对家庭教育、校外教育、社会公共教育、女性教育、老年教育进行了逐一阐释。

作者简介

  缪建东,男,教育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学位点带头人,研究方向为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成人教育等。现任南京师范大学人事处处长;兼任江苏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任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出版专著《家庭教育社会学》,发表有影响的学术论文数十篇,并连续承担多项国家、省级科研项目,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校级教学、科研、管理工作表彰。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教育社会学概论  第1节  什么是教育社会学  第2节  教育社会学研究什么  第3节  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还是社会学  第4节  怎么研究教育社会学第二章  教育社会学发展的历史轨迹  第l节  学科产生的背景  第2节  学科的萌芽期  第3节  学科的建立与形成  第4节  学科的发展与前景  第5节  教育社会学在中国第三章  从教育公平到社会教育的构建  第1节  理想:教育公平  第2节  现实:教育丧失公平  第3节  归宿:社会教育系统的构建第四章  社区教育的价值取向  第1节  生命教育取向  第2节  公民教育取向  第3节  道德教育取向  第4节  创造教育取向第五章  家庭教育  第1节  家庭教育的意义与功能  第2节  家庭教育的特点与规律  第3节  家庭教育指导  第4节  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力量整合第六章  社会公共教育  第1节  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  第2节  闲暇教育  第3节  环境教育  第4节  失学青少年教育  第5节  流动人口教育第七章  校外教育  第1节  资质认证辅导教育  第2节  校外拓展教育  第3节  “家教”辅导教育第八章  社区早期教育  第1节  社区早期教育的意义  第2节  社区早期教育的形式  第3节  社区早期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4节  国外社区早期教育的经验  第5节  我国社区早期教育的成功实践第九章  女性教育  第1节  独立人格与女性自觉  第2节  女性学习、成才与就业  第3节  婚恋家庭与育儿指导  第4节  女性参政与权利维护第十章  老年教育  第1节  身心和谐——老年教育的目标  第2节  人生新起点——老年教育的取向  第3节  老年大学——老年教育的形式  第4节  老年教育的现状与启示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1)课程改革的后遗症。课程改革是学校教育的一个较大的改革,但它对学生的影响一时还难以被全面了解和觉察到。这次课程改革,虽然解决了以前课程体系中存在的机械、死板、僵化、冗繁、陈旧、沉闷的问题。但是,作为一种改革。它也引发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教材虽然明快了很多,但改革步子跨越太大,探究式学习、参与式学习都很好,然而教师和学生还不能把握这些理念在实践中的要领,还不能驾驭这种学习方式。  课程改革后,教材似乎有些地方变得更啰嗦、迂回了。有些问题的设计,违背了简约的原则,令人费解,学生也无所适从。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在课堂上弄不懂的知识,在课下若再没有老师的辅导,学生就会把问题越积越深,越积越多,最后导致严重的学习问题,家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所以请家教成为无奈的选择。  (2)学校教育的实际“应试性”。素质教育已经提出有10多年,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影响,对应试教育也形成了巨大冲击。但是。由于教育惯性和国情不同,众多人口和有限的教育资源,导致公众接受教育成为一种不容易的事情。而应试教育,通过考试分数来决定谁有资格获得继续学习的机会,解决有限教育资源的分配问题。这种作用,在高考中更为明显。其结果,直接导致学校教育的依然应试性,学生仍要学习大量机械无用的书本知识,卷入无休止的学习、考试、再学习、再考试的恶性怪圈。学习任务繁重,考试有增无减、学业压力不断变大,导致学生已无力应付沉重的学业负担,转而求救于家教的帮助。  (3)学校“减负”的负面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提出并开始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在内容与形式上都有别于应试教育,最为明显的就是为学生“减负”,甚至规定在小学阶段不得进行考试等。然而,推动教育改革的有识之士,或许不会明白为什么人们“歇斯底里”地呼吁为学生减负,孩子的学习压力与任务却不减反增。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教育社会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