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德国的大师

出版时间:2007-8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  页数:574  译者:靳希平  
Tag标签:无  

前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象学在汉语学术界引发了广泛的兴趣,渐成一门显学。1994年10月在南京成立中国现象学专业委员会,此后基本上保持着每年一会一刊的运作节奏。稍后香港的现象学学者们在香港独立成立学会,与设在大陆的中国现象学专业委员会常有友好合作,共同推进汉语现象学哲学事业的发展。中国现象学学者这些年来对域外现象学著作的翻译、对现象学哲学的介绍和研究著述,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均值得称道,在我国当代西学研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我们也不能不看到,中国的现象学事业才刚刚起步,即便与东亚邻国日本和韩国相比,我们的译介和研究也还差了一大截。又由于缺乏统筹规划,此间出版的翻译和著述成果散见于多家出版社,选题杂乱,不成系统,致使我国现象学翻译和研究事业未显示整体推进的全部效应和影响。有鉴于此,中国现象学专业委员会与香港中文大学现象学与当代哲学资料中心合作,编辑出版《中国现象学文库》丛书。《文库》分为“现象学原典译丛”与“现象学研究丛书”两个系列,前者收译作,包括现象学经典与国外现象学研究著作的汉译;后者收中国学者的现象学著述。《文库》初期以整理旧译和旧作为主,逐步过渡到出版首版作品,希望汉语学术界现象学方面的主要成果能以《文库》统一格式集中推出。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部理解海德格尔思想精髓的深入浅出的好书。这本书以平实的语言,一边说故事一边讲道理,介绍了海德格尔的家庭背景、童年和青年时的生活,他故乡的政治文化及宗教传统,他大学时期的思想转变,如何成为地下哲学王及与犹太姑娘,后来的著名的政治哲学家——阿伦特的恋情,纳粹时期的拙劣表演,光复以后政治上的顽冥与哲学上的深邃,并且按照海德格尔著作写作的时间顺序,一步一步地讲述评论了海德格尔整个思想的发展过程。 该书不仅仅是一本海德格尔的思想传记,而且是一本20世纪的哲学政治思想史。

作者简介

作者:(德国)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 译者:靳希平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第十六章第十七章第十八章第十九章第二十章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三章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附录译后记重印后记

章节摘录

第四章战争爆发1914年的观念海德格尔的哲学思75考对经院哲学的蒸馏邓·斯各特高校教职论文服兵役破格提拔未果男人团结婚刚刚获得哲学博士头衔的海德格尔,马上开始写作他的高校教职论文:《邓·斯各特的范畴和意义理论》。靠舍茨勒尔基金会的支持,他尚可无忧无虑地生活一段时间,不过,也因此承担了为托马斯主义为教会真理作哲学辩护的义务。大学里基督教哲学的教席还一直空着,如果论文能很快完成,他还有机会得到这个席位。一切都很顺利。这时战争爆发了。战争开始阶段的狂热情绪当然也烧到了弗赖堡大学。年轻的战士们在歌舞和鲜花的伴随下,在热情洋溢的讲话中走向战场。1914年10月10日海德格尔应征入伍,然而由于心脏病,又被退回,加入预备役的行列。这使他又得以回到书桌旁,沉浸到中世纪唯名论的烦琐争论之中。

后记

本书中文第一版名为《海德格尔传》,收入商务印书馆《世界名人传记丛书》中。这次重印,收入《中国现象学文库·现象学原典译丛》,书名按照陈嘉映和孙周兴先生的建议按原书直译为《来自德国的大师——海德格尔和他的时代》。此次重印只改动了个别译名的翻译,校正了一些手民之误,译文语句未做改动。张卜天先生为本书校出各类手民之误近百处,特此感谢。

编辑推荐

《来自德国的大师:海德格尔和他的时代》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来自德国的大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条)

 
 

  •   书的封面换了.可是原来翻译的问题还是在的.唉
  •   这书本来是为了解那个我喜欢的男人(他特别欣赏海德格尔)才去看的。现在,这段苦恋确实不可能了,男人走了,但海德格尔继续留在我的心中,他的思想的确是比那个男人永恒。只是啊,倘若真的要理解一个人,特别是一个伟人、哲人,不能单从他的传记出发,必须看他的原著。那时真正的原汁原味,真的海德格尔。
  •   德国哲学家是很吸引人啊。尤其是二十世纪前期的现象学、存在主义运动,引领了一代风潮,至今不息。当然应该好好看看。
  •   是我读过的最好的一本译著!绝对值得一读!
  •   深入浅出,鞭辟入里,哲学盲都看得懂
  •   抵制胶版,容易掉页。可是,现在商务、中书的平装本,为了省成本,80%以上是胶版。很怀念旧版本。网上买书须谨慎。
  •   我是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的,读完后狠喜欢。正好在卓越看到就买了下来。这本书也是以前出版过的,作为商务的名人译丛出版的。这次作为现象学译丛出版,更见系统。外国人写传记侧重于一个人的思想史,喜欢海德格尔的一定会喜欢这本书的
  •     我的原文放在这里:
      http://bcboycn.mysmth.net/2008/05/04/%e3%80%8a%e6%b5%b7%e5%be%b7%e6%a0%bc%e5%b0%94%e4%bc%a0%e3%80%8b%e7%ac%94%e8%ae%b0/
      
      《海德格尔传》笔记
      注:这是我寒假的时期做的一个读书笔记,今天开博,就拿来凑数了!见笑(http://bcboycn.go2.icpcn.com/log2008/2008-1-1.htm)
      
      2008-1-30
      
      【前语】:
      
      从放假开始读《海德格尔传》到现在,也不过是几天的时日。却感觉是过了好久,可能是因为到那几个县城转了一圈的缘故;又或者是这连日来的大雪,和火车窗外白茫茫一片给人带来的厚重;还是焦急而茫然的心绪,使人不能平静下来……可以找到的理由看上去都那么可信,于是能够做的事情只有思考,还有就是记录下这记忆的片段和思维的旅行。
      
      在读《海德格尔传》以前,对存在主义的理解除了两个人(萨特、海德格尔)和一本书(《存在与时间》),更多的是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对人生意义的理解。
      
      人的存在是我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人的意义就是存在,或者换个方式说,人的存在就是人生最大的意义。意义这个词,本身的含义并不确切,人们在讨论某件事情的意义的时候,其实并不了解意义这个词究竟是什么。比如,我们讨论到“某件事情有意义”,或者“某件事情有什么意义”,这个“意义”二字究竟代表什么呢?《说文》里解释到,“意,志也”,“義(义),已之威仪也”。从这种转义中,似乎也找不到令人满意的基本原语定义。
      
      对于意义的此在说明,就是最根本的事物,往往是自在而存在的;而存在的一般法则在某种层面上就是意义的代名词。如此,寻找一个事物的意义,往往就是寻找这个事物存在的一般法则。这样就引入了存在这个一般性定义,因为离开了存在的意义是没有意义的。对没有存在(经历)过的事情谈意义,这本身就是没有意义的。[L. Zheng1] 对存在本质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如果抛开认识论和世界观在意识形态上的区别,存在和意义这对孪生子之间的讨论就显得十分必要。
      
      【前语-续1】
      
      对于世界上物质、能量、信息三种事物的理解,同样需要建立在存在这个基础上。离开了自在存在的物质,就无从谈起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没有对物质作用规律的把握,就不能谈及物质存在的意义。意义是建立在存在之上的,这是首先需要明晰的道理。
      
      讨论存在,不能够离开的一个概念是时间。任何事物的存在必然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存在,“诞生”是一种存在,它的存在表现为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必然是有时间限制的过程;“死亡”也是一种存在,死亡的意义就在于死亡这个过程,同样这个过程也是受时间限制的过程。没有永恒,或者说没有绝对的永恒——因为永恒离开了时间这个概念,没有这个概念就是虚无的永恒,是不存在的永恒,因此也是没有意义的。
      
      但人类却又不能离开永恒,没有永恒的世界让人类感觉到绝望。我不太相信人类创造了上帝,而不是上帝创造了人类这样的主观认识——虽然我并知道究竟是谁创造了谁。上帝是永恒的么?不,它诞生在人类对它的感知,它之前的存在是一种无意识的存在;它正在死亡,因为人类对上帝存在意识的淡化和更多无神论者相信没有上帝的世界的存在,上帝又在逐渐向无意识存在变化。
      
      2008-1-31
      
      【关于前言】
      
      作者说,海德格尔的人生和哲学包含着整个世纪的激情和灾难。这不禁使我想到了尼采,这位超人哲学家,这个将矛头指向上帝的哲学大师。不知道尼采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想法,存在主义其实就是进化论和其激进哲学的一种另外的表述。
      
      海德格尔的激情是提问,将存在的问题抛向了人间,却不做任何的回答,等待世间的凡夫俗子们去揣摩。这使我想到了算命大师,这些大师们从来只是说些模棱两可的话,让你去猜测,当你想进一步问明晰的时候,他却用一句“天机不可泄漏”来隐藏他的无知。海德格尔在这个方面显得更加精明,他甚至都不给你线索,只是抛出一个问题让这个本来就繁杂纷乱的世界显得更加不知道头绪。或许从来大学大儒者,都如斯吧。
      
      政治与哲学的纠纷[L. Zheng2] ,向来是自由主义哲学的悲哀。海德格尔的政治纠葛为其哲学实践的提供了一个好的去处。好在他的存在和“德意志”精神得到了统一,这也为其哲学理念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必要条件。
      
      作者对海德格尔的评论是否公允,还不得而知,只有在全书完结以后,才能看到,才能评论!
      
      【第一章】
      
      海德格尔说,哲学应该始于“人生之心境情调”,始于惊异、畏惧、忧虑操心、惊叹好奇和狂欢。我在心情平静而生活欢愉的时候,是不会想到哲学的。现在的哲学是在对未来的忧虑和心境的空虚中,想寻找到人生的意义,想追寻失落中能够拥有的一份宁静,便又寻向了哲学。
      
      研究生考试复习的过程中,知道了罗素对人类知识的划分:a、人类不可能明晰的知识:神学 b、人类有可能明晰却又无法立即明晰的知识:哲学 c、人类能够明晰或者已经明晰的知识:科学。在这种划分中,哲学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衔接。我不可能把我的未来交予上帝,我还不是一个虔诚的信徒,这就决定了我对人生意义的讨论不能建立在上帝授予我们的神学(宗教)知识体系中;我又不能从我正在学习的科学知识中找到属于这个世界的真谛,否则我就不会这么苦恼和烦闷;剩下唯一的一个就是哲学了。
      
      对于哲学的讨论,我即是又不是一个新手。但基于我生活的经验和所学知识的限制,注定我永远只能是一个门外汉。但并不妨碍一个门外汉对哲学也能有一些理解。
      
      15岁的海德格尔喜欢上了数学,喜欢上了物理,知道了进化论,重视了柏拉图。精神上的冒险开始了……喜欢大动作,是一切伟人的相似性格。海德格尔对存在的辩论就是在融合了西方世界和自在内心世界的统一体中进行,他的人生之心境情调所想往的就是大变故——当然他的人生本身就是一个大动作了。
      
      【第二章】
      
      20岁,海德格尔开始了神学学习。弗赖堡的一个基金会资助了他的学习费用。卡尔.布莱克(《论存在:存在论大纲》)成为了他的导师,特别是其“鞭辟入里的思维方式”。黑格尔谴责康德过于谨慎,布莱克则鼓励人们去超越先验的界限:我们仅仅发现了世界,就完事了么?为什么不会是世界发现了我们呢?难道不可能,恰恰是我们被认识,所以我们才从事认识?我们能够思想上帝,为什么我们不能是上帝的思想呢?
      
      对于经验中的自怜性陶醉的批判,对世界观上的印象派的批判(只表达个人情绪,而没有表达客观内容),以生活的需要为取向的流行世界观的否定,是海德格尔对真理的一种阐释。“只有那些能够忽略自己的人,才能够超出本能的世界,达到精神上的自由,真正发现真理。它是对无节制的自律主义的严峻挑战。真理在那里发光,但是,真理却不会自发地明晰起来”对于真理与价值的辩论历来是哲学问题中的一个热点。海德格尔的辩论并没有给人一种明晰答案,这或许就是其风格吧。
      
      海德格尔认为,含辛茹苦,孜孜以求,是达及真理的标志。在信仰庇护下假想的真理(宗教真理)的占有,不是达及真理的捷径,而是背叛真理的道路。凡是唾手可得者,不期而至者,都被海德格尔斥为浅薄之物。
      
      作者认为海德格尔对名人的攻击是带有妒忌的成分,尽管他攻讦那些大人物,但是,他缺乏那些人的文雅。文雅之气度不是学习或者装样而出来的,它是一种底蕴的体现。对于没有文雅气度,或者积累的量还不够时,不妨就用一种本色体现可能效果更好一些。
      
      布伦坦诺是现象学奠基人胡塞尔的老师,他力求解决上帝存在的形式问题。如果有上帝的话,这个“有”是什么意思?是我们头脑中的表象?是存在与外在世界之中?布伦坦诺发现,在主观表象和物体自身之间,还有个“意向性对象”。布伦坦诺把我们同上帝的关系置入这个意向性对象的世界之中。在我们经验到客体实在之处,我们无法验证对上帝的意识。
      
      2008-2-3
      
      【第二章-续】
      
      哲学关注“什么是什么的问题”,而科学则更多的是考虑“怎么样”。人们开始把注意力从无限转向有限,这说明我们的认识变得更加理智和现实起来。实验心理学的兴起,使人们不再进行意义上的分析,而转而对其结构进行讨论。
      
      逻辑学不是描述经验上我们如何思想,而是描述我们该如何思维。科学对逻辑的依赖是建立在对真理的坚持之上的。逻辑推理的根基必须首先是真理,否则基于此的推理将会毫无意义。“在可思想物的广阔领域里面,逻辑不是作为自然规律出现,而是那种如果我们让其生效,它变生效的东西。”对科学,同样需要认识到这点。在谬误之上的推理,是伪科学——它只是穿上了科学的华丽外衣而已。
      
      “胡塞尔研究工作的目的是把逻辑学从自然注意之下解放出来,再现逻辑的规范性特征,即精神性的特征。”“逻辑学的工作是在心理性的东西中进行的,但是,它是心理性东西的规范性产物,而不是心理过程的自然规律。”如何理解这一点?我们心里所想的东西,总是带有随意性。通产所说的思绪的飘荡就是指的这个。而逻辑学是建立在一个框架之中的规范性推理过程,如果脱离了这个框架,逻辑推理就不会朝着一个达及真理目标的路径运行。
      
      P43:心理行为通它的结果的关系问题,思维的生成过程同思维内容的有效性之间的关系问题。计算活动在进行过程中,到底有没有意义?按照作者的说法,计算结果要求的有效性与在哪个大脑中进行的计算是毫无关系的。“谁进行了计算,或者谁完成了逻辑演算(推理),谁就称为超主体的精神领域的分享者。”
      
      “逻辑结论不需要经验的维护”。这个话的正确性要看两点:1、逻辑推理的起点是否正确;2、逻辑推理的过程是否正确。“逻辑不是思维的自然规律,而是属于有效性的理念性范畴”,“演绎证明的形式,不是我们相互间建立了协定,然后宣布它为正确,而是它本身就是正确的”。
      
      “自然不是被我们称之为自然规律的那些规律生效的地方,而是只要我们从一定的角度把某种东西视为规律,我们便把它构造为显相的自然”。按照马克思的学说,物质决定意识;或者说是自然决定规律。但问题是我们这里究竟是否只有这一个自然?还是只有一个规律?或者是许多规律对应许多自然,是一个多对多的概念?
      
      “我们是现象世界的构成部分,是有规律的自然的部分,是诸物中的一个,同时,每个人都体验到自己的自由的自决性。”每个人的自由都是框架下面的自由,这个框架就是自然规律。社会规律是自然规律的衍生和延伸,而社会制度总是在社会规律的条件下建立和发展来的。个人的自由虽然总被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限制,但是仍然能够感受到自由。即是是被监禁的人们,所控制的仍然是相对的自由。自由是人类的本性,或者说是本真属性。思想也是自由条件下的多样性产物。逻辑则是思维规律的体现,或者说是外在本真对自在本真的约束。这种约束是必要的,是人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协调统一的的基础,也是内部自然与外部自然进行沟通的一个桥梁。
      
      我们知道,互联网通信需要有个协议,这个协议是两个终端或者终端与外部空间进行通信的一个规范性准则。没有这个准则,通信没有办法实现。我们人类的语言也是如此,在全球化环境下,我们需要用英语来进行交流。英语称为国际化语言是其历史性原因导致,而不是强势文化的导入造成。正如拉丁语当初在欧洲的地位一样。
      
      人的内部自然同样需要一个规范性的协议,这是同外部自然进行交互作用的必要条件。可问题是,这个协议不是人们自定的,而是同自然相互试探(试验)性交流中,摸索到的。或者说这个协议是由于历史原因,在人类存在和强大起来以前就已经存在的自然强加给我们的,虽然人类已经足够强大可以利用自然,但这个已定协议却无法消去。
      
      【第三章】
      
      海德格尔完成了从神学向哲学的真正转变过程中,两次心脏病起了一定作用。天主教哲学家终究只是一个暂且的过渡,而在弗赖堡大学的数学、物理和化学的学习也不过是对哲学的一个补充。1913年,海德格尔拿到了博士学位,论文是《心理主义中的判断理论》。这篇受胡塞尔影响较深的文章,批判了心理主义中用心理的东西来解释逻辑的内容。“同心理主义的争论,迫使他第一次思考时间问题。这个问题后来称为他的代表作《存在与时间》的核心问题。”
      
      “尼采想使他的生活成为哲学,狄尔泰想使精神的作家重新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前者把对生活哲学的追求当作生存的历险,后者把它当作对教育的经验。”而20世纪的柏格森的《创造进化论》是对生活哲学进行哲学体系化的一个尝试。“1913年,舍勒在其《生活哲学之尝试》一文中描述了当时的情况”。很幸运的是,生活哲学或者说生命哲学的兴起导致的非理性主义思想的蔓延,没有让海德格尔趋向对它的兴趣。
      
      理智和直觉是接受生活知识的两个不同源泉,这是柏格森的说法。柏格森接受康德对理智的定义,“认为空间、时间、因果性、广袤都是理智的范畴”,但是“柏格森改变了观察的角度:他从生物进化论的角度来观察理智”,认为“理智乃生物进化的产物,是生活世界中进行定向和对行为进行控制的器官。理智经受过考验,是生物对现存的生存条件灵活适应的表达。”
      
      理性是存在事物自在规律的认识,通过主体的重认识得到的逻辑能力;而直觉主要是主体内部的自然作用,而存在事物只是将表象或者存在的形式影响和反作用于认识主体。从认识的角度,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直觉)是截然不同而又相互作用的一对矛盾体。如果说理性认识是意识上升到一个阶段后进行的归纳性结论,那么直觉则是这个周期的首尾连接点。
      
      【第四章】
      
      “一切都是从存在开始的”,“现实存在的东西都是个体的东西”,“每个具体的东西都是一次性的,唯一的,不可重复的东西”——邓.斯各特。
      
      既然有具体的东西,当然有抽象的东西。没错,当我们讨论具体事物的时候,我们应当注意具体和个体的特性;但是这种思维不能够应用到一般规律的讨论上,否则我们无法实现对事件一般规律的认识。而这种认识却是我们系统化认识世界的唯一方法。
      
      战争是人类打破物质框架的束缚,实现精神(理念)现实的一种手段。姑且不评论这种手段的优劣,战争时刻往往是世界科技大进步的一个过程。战争对古老文明的毁灭是新文明建立的开始,人类世界在特定的时候是需要战争的。或者说,战争是人类发展到某种程度的时候所必须的一个环节。古老而腐朽的东西不能老占据着我们的世界,人类要想真实的理解这个世界,就必须创造一些新的文明,新的次序。这些东西往往是老派主义所不能容忍的,新事物要产生是必然的。这个矛盾可以用两种方式得到解决,一个缓慢的变换;然而问题是,人们的耐性有限,不能够容忍这中缓慢;另一方面,这种缓慢的量变往往总是差那么一口气,总也实现不了最后质的变换。骤变就产生了。。。
      
      “哲学最应手的工具,不是意义齐一的形式逻辑,而是历史性,意义多重性,以及在诗歌形态中被使用的语言”。诗性语言是人类表达情怀最为简洁和有力的一种方式。哲学是一种情怀,也是一种人生态度的体现,它富含的美感总是以逻辑的形式表示。可是,当人类用形式语言去表达的时候,这种拆分往往破坏了内在逻辑的美感;枯燥的文字,整齐划一的形式,这些看起来死气沉沉的东西绝对不应该用来表现哲学的道理。
      
      2008-2-8
      
      【第五章】
      
      关于现象学和胡塞尔。成为胡塞尔的学生,是海德格尔的幸运。“哥廷根是现象学的大本营”——伟大的哥廷根真是无处不在!“回到事情本身!”是现象学家的座右铭。“事情本身显示的内容,以及它们显现的方式,被现象学家称之为现象。”
      
      哲学追求根本,那么什么是根本?数学的推导是建立在某种根基上的,如果这种根基本身就是错误的,那么我们的数学思维和推理又有什么意义呢。问题就在于这个根基很多就是凭我们自己的认识归纳得到的,而并不能认定就是唯一正确的道理。太阳的升起是我们经验感觉到的东西,可事实上太阳并不存在升起或者落下的运动,这些只是我们在地球上的一个感性认识而已。这也是欧几里德几何与黎曼几何同样有效的原因,而数学却都是在这种仅仅有效性根基的推理上得到的理论体系。既然我们无法知道根基,我们只能研究现象。
      
      现象学的研究是从意识的根本上展开的,现象学认为意识只是意识的意识。这个话听起来很绕口,可事实就是如此。胡塞尔采用现象学还原来实现自我启发,因为人的意识的内容同样也是一个意识。“在这个实施过程中,注意力不是集中到被感知的东西上,而是集中在感知活动的过程上”。存在的事物有其唯一的存在方式,而我们的感觉对存在事物的认知却永远不同。我们的意识只是对感知的回忆,而感知本身也是意识的一种。因此,谈意识的时候,永远也到不了尽头。
      
      现象学总是以这种方式考虑问题:“把主体化的内在空间和一个客体化的外在空间对立起来”,然后再问,“世界如何进入主体,主体如何达及世界。”胡塞尔的现象学给我们带来的了关于意识的更加多样化的解释。可是,脱离了感知客体的意识,却只能是一种空洞的理解。
      
      胡塞尔说,“通过严格的哲学科学来发现一条通向上帝和真正的生活的道路”。问题是,哲学向来都是与科学不沾边的东西,哲学展现的是人生的态度以及科学永远也回答不了的无限和永恒。不知道胡塞尔是怎样对其解释的。赛普的《胡塞尔与现象学运动》或许是值得一读的著作。
      
      2008-2-13
      
      【第六章】
      
      终于进入了第六章,此前的彷徨让我失去了阅读的快乐;没有了心境,便把阅读这件事情摆在了一边。渐渐感觉自己又要走上正轨了,于是重新拿起了这本书,延续了已经开始的阅读。或者,这也是时间与存在的一个矛盾吧!
      
      在这期间,竟然拿起了希特勒的《我的奋斗》来看。红色的潮水,制造着赤色的革命;纳粹比集权的苏维埃更加集权。在德语里面,法西斯应该算是一个外来语,其源头是古罗马时代权利的标志。权利,到底是谁赋予谁的权利;权利是怎么得到的,又是怎么施展的呢?还是回到海德格尔这里寻找答案吧。
      
      托尔斯泰说,“科学是无意义的,因为,它不能回答对我们来说是最有意义的问题: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应该怎样生活?”这样的人生问题,应该在什么里面去寻找答案呢?我想只有哲学了。
      
      “世界世界着”——海德格尔发明的这个词在我看来就是存在,或者说“存在存在着”。“开始仍是意蕴。开始时它就世界着。不是这样就是那样地世界着。”不清除他这里的世界是否就是“存在”的同义词呢?数学的推理,一定是建立在一个按照海德格尔的“原初”的公理上面。可是这个公理却一直是在那里存在的么?还是我们人为的制造。
      
      【第七章】
      
      “我们应该如何谈论人,才能使人们注意到,人们在作此思考时已经处于问题的内部之中了。”主体与客体不能够分离,这样能够去讨论人的实践本质么?
      
      在《存在学的新道路》一书中,哈特曼谈及了此在问题与人类学本身存在的一个固有矛盾,即是人本身的社会性。那么这里的主体是认识主体,客体就是我们这个社会,作为社会成员一部分的主体,怎么才能从客体中分离出来呢?站在屋子里面是永远不会知道屋子的形象的。
      
      对于“运作意义”的考虑才是把握“存在意义”的手段。作者在这里举例说明的一些东西,在我看来就是体验的意义。利用现象学考虑问题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态度的作用。“爱情只显示于爱情中,上帝只显示于信仰中。”从外部考虑事情的时候,我们找不到意义,但是却能得到现象本身;意义只有在从事这件事情的过程中,才被我们发现它的价值所在。
      
      但是事情远远没有存在那么简单,生存才是意义所在。“当我生存时,我不是简单地手头现存在那里。我必须生存我自己。我不仅简单地活着,我还必须领导我的生存。生存是一种存在方式,生存不仅‘在’,而且还维护着它的‘此’”。到了这里,才总算是对“此在”这个问题有了一定了解。
      
      我觉得,海德格尔在这里所说的存在是一种运作(运动)的观点,与我所思考的意义在于经过的想法有一定的相似性。限制于时间范围以内的经过才是最有意义的存在,这就是自主运作的过程。如果进一步讨论,有意识的自主运作才是人生的意义。
      
      “要对生活的沉沦倾向加以澄清,要切断逃亡所谓的稳定性的道路,要保持让生活的躁动不安进入到意识中,让人们看到,所有所谓持久的、确证的、约束性的东西,都无非是某种装饰,都是人生此在自己给自己戴上的假面具,或者是由公众的解释,即由占统治地位的意见、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给人生此在戴上的假面具。”
      
      2008-2-21
      
      【第八章】
      
      《对亚里斯多德的现象学解释——对解释环境的说明》。
      
      汉娜.阿伦特与马丁.海德格尔……爱情与哲学的交错,性爱过程存在本身对哲学思想的反哺,还有令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显得更加完备的补充,这些就是汉娜的作用。而反过来呢,对于汉娜来说,海德格尔“将是她的一切:情人、朋友、兄弟、父亲、同事”。
      
      1927年:《存在与时间》发表在胡塞尔和舍勒主编的《现象学与哲学研究年鉴》特刊。实际说来,这部著作在海德格尔最初只是其用来评职称的一本书,“只不过是一个过渡性的工作”。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本书反而成了存在学领域的一部经典呢?
      
      【第九章】
      
      本章在全书中算是一个总结性的章节。从海德格尔学术生涯的开始,谈到《存在与时间》的诞生,这个过程中经历了许多荒诞的转折。挣开了所谓的基督教哲学家这个束缚以后,海德格尔开始显得迷惘。现象学领域的问题,让人摸不清楚道路究竟在哪个方向。终于,“在海德格尔这里,哲学成为一种人生此在使自己觉悟的艺术”,“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想通过他的工作从哲学上证明,人生此在除了在他那里存在的此在以外一无所有。……尼采思考上帝的死亡,批判最后的人,……以逃避对上帝消失的惊恐。在《存在与时间》里,则是有勇气去畏惧。”
      
      “对存在意义的发问,已经不再属于高度发达的精密科学所研究的问题——在那里这个发问已经作为不良行为被戒掉了”。哲学体系向上分离出了神学;向下则是科学。自从科学从哲学的体系中分离出来以后,意义就不再是其讨论的问题。科学更多关注的应该是how,而不是why的问题了。因此,在科学中我们不要去讨论起源,而应该关注毁灭;起源的东西是无法真正得到答案的,因为我们无法知道最初到底指代的是什么?最初的最初又是什么呢?
      
      终于谈到了海德格尔的存在与马克思关于物质的区别。马克思的物质性,忽略了人与人交往中的劳动。“与自然的材料(物质)交换”只是我们劳动(或者可以理解为运作)中的一部分,但是马克思巧妙地将精神劳动凌驾在了自然劳动之上。在海德格尔这里,精神劳动所需要的材料仍然是劳动材料的一部分。这就是区别。海德格尔对于“存在决定意识”的反驳,是建立我们并不知道究竟什么是存在的基础上的。海德格尔的工作就是寻找这种存在的意义。
      
      非常赞同这个论断:“忧虑操心无非是生活本身体验着的时间性”。我们忧虑和操心的东西,都是没有到来的东西。对于已经逝去的时间,我们是不会去操心的。因此现在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操心,不是操心这个就是操心那个。你能不能不操心呢?在除去操心以后的时间,我们则是在回忆。但是,回忆和操心相比较起来,更加没有意义。这个时间里面,我们还不如用来操心——至少能够对以后的事情有个盘算!对于现在,我们是不能把握的;当我们意识到现在的时候,现在已经成了过去。测不准原理是否在这个问题上,也有所启示呢?
      
      但是这个问题在宏观领域却不是那么的明晰。这恐怕就是质变和量变的矛盾吧。从整体上看到现在却又是可能的,因为这个时候本质还没有来得及变化,我们把握的就是这个本质。当然这样的本质也只能在某一个时间限制范围内存在,量变的过程最终也一定会导致这个本质的变异。
      
      人从出身开始,就是一个死亡的过程。虽然人们出于情感的原因,不愿意这么去说,但事实就是如此。每一分钟,我们都在死亡。但是另外一个不可不考虑的因素是我们同时也在诞生,新的细胞在不断繁衍出来。人的存在就是一个死亡与诞生同步进行的过程:在少年时期,诞生的内容大于死亡的内容,于是显示出来的是成长;到老了,诞生的内容不足以补充死亡掉的东西,于是表现出衰老。
      
      【注】关于“本己本真”的概念好像还没有什么体会。这个问题可以放在全书完结以后再来解决。毕竟我不是在做哲学研究,这样的工作更多的只是一种启发而已。。。
      
      2008-2-24
      
      题外话:
      
      生活在让人迷惘的同时,也给我们希望。伟大的人,总会有一段伟大的经历,我们之所以平凡,原因就在此。有个朋友曾经这样对我说:在精神上,我从来就没有输过!是啊,一旦精神上输了,一切也就结束了。
      
      【第十章】
      
      海德格尔认为,“人固定生活在自己创造的文化中,在不断寻求立足点和隐蔽所,这样他对自己自由的意识便消失了”,因此“必须把人生此在带到它的原初的赤裸状态和被抛弃之前”。
      
      我也常常在想,什么样的自由是真正的自由?在我看来,自由不过是一个框架;一个人拥有的自由限度越宽,这个框架也就越大。可事实是,当这个框架大到一定程度而没有约束以后,人反而不知道该干什么事情了。这样的事实是否与我们平时所认为的产生了矛盾呢?因此,人类用文化这个约束来控制自由的蔓延。海德格尔此时的想法就显得不够深远了。
      
      另外,辩论并不是一个解决哲学争端的好办法。卡西尔和海德格尔的辩论,最终其实是偏离了两人本身的观点;这是辩论的目的性所决定的,在辩论过程中,为了达到最终的胜利,必然在某些方面要做一定的妥协和让步,然后针对对方观点的某个弱点进行攻击。如此下来,最终两方的观点必定有一定的调和;否则,辩论是没有结果的。
      
      【第十一章】
      
      读书到现在,我想有这么两本书,是作者常常引用的:《海德格尔与纳粹》、《海德格尔与雅斯贝尔斯通信集》。该书的附录中,有海德格尔的著作目录,不知道为什么竟然没有看到那本有名的《现象学的基本问题》。我大概浏览了一下,至少有这么几本书是值得我再去看看的:《时间概念》、《时间概念史》、《存在与时间》、《关于存在问题》、《形而上学导论》、《什么是形而上学》。
      
      1929年,海德格尔开始转向“形而上学”。新的风格:世界-有限-孤独。怎么会是这样三个词语?什么是世界?关于世界这个词语,所指代的意义范围十分广阔,这是因为我们所认为和认识到的世界,不过是我们意识中存在的一个有限世界;但是毕竟同时也存在物质上在早就有,而我们意识中暂时还装载不下的那个世界,只是没有被我们认识罢了。因此,关于世界的定义就显得十分艰难了。
      
      但是,海德格尔的做法就显得很巧妙了。他从无聊入手,来考察我们这个世界;这样以来,介入点就显得十分恰当和匹配。(这个也是对于科研的一个启示,一定要从小处入手,从细节入手,然后展开讨论。)“关于无聊的繁琐的分析,无非是对我们如何把世界作为整体来占有的方式加以描述的一种尝试。”
      
      然后,海德格尔开始接触“自然哲学”。对于我来说,学习哲学最重要的恐怕就是“自然哲学”了,只是为了系统的需要,才去考虑从古希腊到德国哲学的全部过程。中国哲学中许多问题,其本身也是建立在自然哲学中。只是现在还没有时间去考虑。海德格尔关于世界的许多认识,我也在很久以前做过考虑,只是没有他这么深入和全面。
      
      这里提到了一个“世界构图活动”,是“对可能性和虚无的信赖中显现出宽松的世界关系”,而这种关系“在动物通世界的关系中根本不存在”。这个怎么理解?是意识么?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