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明论概略(上、下册)

出版时间:2012-9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姜奇平  页数:全2册  
Tag标签:无  

前言

新商务系列丛书总序商务印书馆历来重视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其中一个重要取向,是不断用人类新的知识,更新国人旧的头脑。在上一个社会转型时期,通过对工业文明智慧渊源及思想果实的系统引进,为推动中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在下一个社会转型时期,必将通过对信息文明智慧渊源及思想果实的系统挖掘,为推动中国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型再次提供智力支持。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新商务,既是商务印书馆的历史,也是商务印书馆的未来。我们推出这套“新商务”系列丛书的目的,就是继承商务印书馆的启蒙传统,抓住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转型的历史机遇,用下一代经济的先进理念,进行新商务启蒙,为迎接互联网带来的新商业文明浪潮,提供值得追随的智慧。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托夫勒就预言人类将从单一品种大规模制造,转向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方式。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先进生产力,有力推动了这一发展方式的转变。这是继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为工业生产方式之后,人类发展方式又一次深刻的历史转变。从此,人依靠机器生产转变为机器围绕人生产成为可能,个性化制造和规模化协同创新有机结合将成为重要的生产方式。人类上一次生产方式转变引发的世界范围的经济、社会、文化变化,包括欧美梦幻般的崛起,人们有目共睹;而对这一次意义更为深远的生产方式的转变,包括中国将对人类做出何种贡献,人们没有理由熟视无睹。“新商务”系列丛书建立在对“下一代经济”核心理念的发现力之上,通过追踪生产方式转变的历史渊源、现实进展以及未来走向,从中发现新的经典,发现新的规则,发现新的方法。为此,丛书开辟“发现经典”、“发现规则”、“发现方法”三个子系列。“发现经典”系列,主要定位于从世界范围信息革命中发现驱动国家转型的力量。通过系统翻译和重新发现世界知名学者的新经济思想和经典著作,为人们探索下一代经济的元逻辑,提供思考线索。“发现规则”系列,主要定位于从中国信息革命的实践中发现具有普遍意义的游戏规则。通过汇集中国学者对新商务实践的总结,为提炼新商务规则提供进一步研究的基础。“发现方法”系列,定位于指导新商务实践。侧重对国内外新商务概念的归纳、对前沿商业模式及其本地化的阐释,以期推动理论与实践的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发展。与工业革命“新商务”思想成果的引进不同,除了具有共同特点外,“新商务”系列丛书具有一些特殊性,一是信息革命正在发生,有待成熟,经典、规则与方法都是相对的,在探索中难免失误,恳请读者以批判态度、宽容心态对待;二是中国与世界同步走上信息高速公路,相对以往,中国学者有了更多产生原创发现的机会和条件,我们将以开放心态力推新人,也希望读者与我们共同前行、共同提高。春江水暖,先下水者当作先知;继往开来,新商务中敢为人先。让我们共勉。

内容概要

  我们今天的世界,来到了一个三百年难得一遇的岔路口——可以选择文明路径的岔路口。

作者简介

  姜奇平,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互联网周刊》主编,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资监管信息化专家组成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网络文化启蒙者之一,中国“数字论坛”成员。《北京青年报》1999财富风云人物之一;2007年获中国传媒思想贡献奖;2009年获中国传媒思想贡献人物奖;当选互联网10位启蒙人物。2008年获中国信息经济学会论文一等奖。“奇平视点”专栏作家。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进步观:作为进步标志的自由
1.1什么是文明的进步
1.2旧文明与新文明所指
1.3以自由个性看待发展
1.3.1.新生产方式
1.3.2.新生活方式
第二章 存在观:作为意义的世界
2.1作为意义的世界
2.1.1.意义的意义
2.1.2.意义同实体、价值的区别
2.2意义所在的世界
2.2.1.文明:世界一、世界二、世界三
2.2.2.作为存在方式的世界
2.2.2.1.自然的世界
2.2.2.2.价值的世界
2.2.2.3.意义的世界
2.2.3作为生活结构的意义世界
第三章 价值观:从启蒙理性到后现代心性
3.1新旧话语的转换:中心与外围
3.1.1.中心与外围
3.1.2.两种不同意义上的感性
3.2心物关系:文明分水岭
3.2.1.存在方式意义的心-物区分
3.2.2.科学与人文的不同取向
3.2.3.从心物关系看新旧文明的分别
3.3理性文明论中的感性传统
3.3.1启蒙理性内部的生活世界
3.3.2同质性价值内部的感性批判
3.3.2.1.逃避自由
3.3.2.2.新感性论
3.4异质价值:西方的“心性”
3.4.1.诘问“什么是启蒙?”
3.4.2.异质性话语从边缘到中心
3.4.2.1.异质学的源头性概念
3.4.2.2.异质的社会存在
3.4.2.3.解构“异化之人的哲学”
3.4.3.异质选择的自由
3.5东方本体论:与西方理性相对的心性
3.5.1.从东方观点看中心与外围关系
3.5.2.前现代的异质本体论
3.5.3.与西方物性相对的心性
3.5.3.1.作为物化体系对立面的心学
3.5.3.2.心的实质内容与精神无关
3.5.3.3.消弥心物二元的诚
3.5.4.心学的局限与IT对心性的重新激活
第四章 技术观:从机械系统到生命系统
4.1技术与文明
4.1.1.从历史观点看技术革命
4.1.2.技术的遮蔽与解蔽
4.1.2.1.爱比米修斯的过失
4.1.2.2.技术可以去蔽与返魅
4.1.3技术的代理作用与复归机制
4.2信息和信息技术为什么是湿的
4.2.1.跨越机器与生命
4.2.2.信息技术为什么是湿的
4.2.2.1.生命赖信息为食
4.2.2.2.技术向活系统方向演化
4.2.2.2.1.生命化对技术范式的影响
4.2.2.2.2.信息技术与生命技术的融合
第五章 信息观:信息空间的意义
5.1回到信息本身
5.1.1.信息即生命
5.1.2.信息权利与权力
5.1.3.1.信息权利的解放
5.1.3.2.信息对权利的解放
5.1.3.3.信息对权力基因的解放
5.2世界三与信息空间
5.2.1.一切化为语言的存在
5.2.2.与“我思”对立的计算
5.2.3.面向正当性的话语分析
5.3文明的意义结构
5.3.1.作为总代码的“礼”
5.3.2.结构中的能指网络
5.3.3.结构中能指与所指的关联
5.3.4.结构中的意指的体验化
第二部分 回归意义的新商业文明
第六章 新的选择:网商的自然权利
6.1重新认识财富主体
6.2自然权利增量
6.2.1.现代权利中的同质特征
6.2.2.论不可转让权利的天然性质
6.3网商的自然权利
6.3.1.自主劳动的权利
6.3.2.分享的权利
6.3.3.自主的权利
第七章 我思的扬弃:财富的转型
7.1网络商品价值与交换
7.1.1.商品细胞与新物种基因
7.1.1.1.商品细胞中隐含的权利关系
7.1.1.2.对价值论的重新发现
7.1.1.3.价值论范式的历史演进
7.1.2.价值形态物化的扬弃
7.1.2.1.扩展商品二重性的背景
7.1.2.2.价值形态的过渡:服务价值
7.1.2.2.1.网络组合商品:产品加服务
7.1.2.2.2.服务价值形态
7.1.2.2.2.1.组合商品中的非产权交换
7.1.2.2.2.2.价值构成的变化
7.1.2.3.商品价值形态:商品的新属性
7.1.2.3.1.体验价值
7.1.2.3.2.产品语意
7.1.3.商品的第三重属性
7.2资本异化及其扬弃
7.2.1.我思的经济对应物
7.2.2.所有权并非自然权利
7.2.2.1.高利贷与心物边界上的资本
7.2.2.2.洛克说法的可疑之处
7.2.2.2.1.洛克为何急于证明财产先于公民社会
7.2.2.2.2.石器时代的财产意识
7.2.2.2.3.所有权:支配与占有的区别
7.2.2.3.什么是对意义的权利:看不见的心
7.2.3.资本范式的转变
7.2.3.1.资本作为我思的崇高客体
7.2.3.1.1.何为物化:从物化到异质性
7.2.3.1.2.异化与物化
7.2.3.2.网络经济与资本物性的扬弃
7.2.3.2.1.物化劳动与自主劳动的矛盾
7.2.3.2.2.在资本内部扬弃物性
7.2.3.2.2.1.资本物化批判理论及其局限
7.2.3.2.2.2.资本内部的结构性变化与生产力作用
7.2.3.2.3.从规模经济到范围经济
7.2.3.2.3.1.工业化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
7.2.3.2.3.2.两种相反报酬递增的分别
7.2.3.2.3.3.范围报酬递增的技术经济实践
7.2.3.2.4.权力转移与利益关系调整
7.2.3.2.4.1.从使用权、支配权到创造权
7.2.3.2.4.2.从活劳动到自主劳动
7.2.3.2.4.3.生产关系:去物化的阻力与动力
7.2.3.3.通过意义弥合资本心物对立
7.3企业组织范式转变
7.3.1.从职能转向流程推动企业扁平化
7.3.2.企业虚拟化:社会水平的支配权与控制权分离
7.3.3. 回到商业本身
7.3.3.1.经济是生活
7.3.3.2.新商业文明的组织范式
7.3.3.3.融入整体经济
第八章 回到未来:话语与制度分析
8.1作为文本的经济:从制度的能指到所指
8.2新商业话语的语法结构
8.2.1.代码的“语法”
8.2.1.1.代码的三重维度
8.2.1.2.对等关系与边际成本
8.2.2.话语权的语法
8.2.2.1.语言交换的经济
8.2.2.2.话语、权力和主体
8.2.3.场域与话语正当性的语法
8.3制度的话语转向:网络规则与意义结构
8.3.1.开放与分享:客体的规则
8.3.1.1.知识开放规则
8.3.1.1.1.知识开放的代码规则
8.3.1.1.2.以开放方式建立隐性知识蓄水池
8.3.1.2.基于报酬递增的网络资源分享规则
8.3.1.2.1.报酬递增与资源分享:双层经营
8.3.1.2.2.免费模式与资源分享
8.3.2.诚信与责任:主体的规则
8.3.2.1.诚信:主体关系的行为规则
8.3.2.1.1.诚信:有意义地实现权利的规则
8.3.2.1.1.1.从历史与逻辑结合角度理解诚信
8.3.2.1.1.2.从权利角度理解诚信
8.3.2.1.2.社会资本:为人力资本注入信任
8.3.2.1.2.1.正反两方面的意见
8.3.2.1.2.2.诚信:化复杂为简单的权力
8.3.2.2.责任:主体行为规则
8.3.2.2.1.新商业文明的责任语境
8.3.2.2.1.1.责任:推广的自我认同
8.3.2.2.1.2.主体的环境及责任的内化
8.3.2.2.2.面向未来的责任观: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
8.3.2.2.2.1.个体担当
8.3.2.2.2.2.家庭责任
8.3.2.2.2.3.企业责任
8.3.2.2.2.4.公共责任
8.3.2.2.2.5.社会责任
8.3.2.2.3.责任话语:个性道德与自律
8.3.2.2.3.1.个性道德
8.3.2.2.3.2.自律的涌现
第三部分 社会生活的权利话语
第九章 新的选择:在日常生活中主张权利
9.1自然权利与政治权利的和谐
9.1.1.自然权利先于政治权利
9.1.2.新自然权利:跨文明比较
9.2政治权利
9.2.1.政治权利与自然权利的区别
9.2.2.网民的政治权利
9.3.3.政治权利的局限
9.3更高的自然权利
9.3.1更高的自然权利与私权
9.3.2卢梭的“漏洞”
9.3.3个性契约论
9.3.4更高自然权利的原则
9.4网民权利论
9.4.1网民的特性
9.4.1.1网民不是什么
9.4.1.2网民是什么
9.4.2网民自然权利的现象
9.4.3网民在日常生活中主张权利
第十章 我思的扬弃:从人民到人人
10.1现代性行政的逻辑:为人民服务
10.1.1.政治与行政二分的工业化实质
10.1.2.行政官僚制的工业化实质
10.1.2.1.韦伯官僚制的理念:合理性与合法性
10.1.2.2.行政之恶
10.1.3.公共行政中的公共选择主张
10.1.3.1.公共选择的主张:小政府
10.1.3.2.技术驱动效率的策略
10.1.3.3.公共选择的定位:经济人的官僚制
10.1.4.新公共管理:扬弃官僚制
10.1.4.1.区分文明代差的公共行政标准
10.1.4.2.新公共管理:针对行政的变革
10.1.4.3.企业化体制的含义:与新公共选择的区别
10.1.4.4.政府再造与流程重组
10.1.5.新公共行政:扬弃政治与行政二分
10.1.5.1.新文明特点在新公共行政中的体现
10.1.5.2.将顾客升级为公民:公平与公正的回归
10.1.5.3.对电子政务转型的要求
10.2归于日常生活的政治:行政复归政治
10.2.1.作为政治理论的后现代公共行政
10.2.2.作为行政理论的后现代公共行政
10.2.3.后现代公共行政与电子政务
10.3扬弃我思与幸福导向:为人人服务
10.3.1.理念缺位的现代化
10.3.2.工业化实现不了为人人服务
10.3.3.信息化实现为人人服务
第十一章 回到未来:意义结构中的话语正当性
11.1语言与制度的意义结构
11.1.1.霍布斯:语言、我思与国家
11.1.2.福柯的相反理解:话语与权力
11.1.3.自我的重新界定
11.1.4.对自我进行认同的元规则
11.2公共行政的语言:元规则
11.2.1.话语主体的元规则:对我思的置换
11.2.2.制度设计的动力学:效率的解构
11.2.3.作为组织的话语:形式的不定形化
11.2.4.行政的终结:“反行政”
11.3作为意义结构的制度
11.3.1.作为意义的正义
11.3.1.1.从科耶夫到罗尔斯
11.3.1.2.认同的双层结构
11.3.1.3.意义的制度化
11.3.2.话语正当性:构成、言说与语境
11.3.2.1.公共行政的话语正当性
11.3.2.2.“一事一议”与话语正当性的制度化
11.3.2.3网民的话语正当性实践
11.3.2.3.1.正当性话语的更高权利价值
11.3.2.3.2.正当性对自由个性的意义
第四部分 回到精神现象本身
12.0精神文明的本体存在方式
第十二章 新的选择:网民的文化自然权利
12.1文化的自然权利
12.1.1.问题的背景
12.1.2.作为存在方式的崇高
12.1.3.崇高的异化
12.2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
12.2.1.崇高视域
12.2.2.何谓崇高:作为美的异化的崇高
12.2.3.意识形态的“崇高”
12.3新文明中的文化自然权利
12.3.1.意识形态认同不是自然权利
12.3.2.意识形态透支:犬儒主义的出现
12.3.3.快感:文化与政治
12.3.4.意义认同的东方价值
12.3.5.网络文化与文化自然权利
第十三章 我思的扬弃:从现代性到“艺术的终结”
13.1艺术与审美的关系
13.1.1.艺术与审美活动中的自我
13.1.1.自我之镜的观照方式
13.1.2.生活世界的中介化
13.1.3.审美现代性:美学中的最优化理论
13.1.2.艺术现代性与非现代性的分别
13.1.1.1.艺术与现代性的关系
13.1.1.2.艺术中介的理性化
13.1.1.3.艺术主体的理性化
13.2艺术中的自我:从现代到后现代
13.2.1.艺术中的进步话语
13.2.1.1.艺术的黄金时代
13.2.1.1.1.作为前现代反抗者的乐观现代性意识
13.2.1.1.2.最为光彩焕发时刻的艺术
13.2.1.1.3.不发达社会转型中的文明意识
13.2.1.1.4.中心与外围反差中的现代性意识
13.2.1.2.唯美的形式主义
13.2.2.艺术对现代性的批判
13.2.2.1.以艺术形式反对启蒙理性
13.2.2.1.1.瓶子与酒的错位
13.2.2.1.2.唯美主义在形式与审美态度上的矛盾
13.2.2.2.文学中对进步话语的批判意识
13.2.2.3.“晚期风格”与理性的低潮
13.2.2.4.把解构形式作为艺术
13.2.3.有形式与无形式的后现代
13.2.4.艺术的终结:自我与存在方式的统一
13.2.5.东方审美趣味
13.3 美是直接的
13.3.1.“回到边沁”
13.3.2.从迂回之美到直接之美
13.3.2.1.迂回之美
13.3.2.2.直接之美
13.3.2.3.互联网时代的美
13.3.3.过渡策略:中心与外围共存
13.3.3.1.繁荣网络文化
13.3.3.2.如何看待网络文化的“低俗”
第十四章 回到未来:网络文化的话语标准
14.1重建认同的意义结构
14.2以体验方式认同
14.2.1.体验中“回忆”的特指
14.2.2.以接受者为中心的体验
14.2.2.1.以“快乐”为纲的体验哲学
14.2.2.2.体验的三种实现方式
14.2.3.日常化的高峰体验:狂欢
14.3文化认同的尺度
14.3.1.研究对象
14.3.2.网络文化的客体规则
14.3.2.1.服从与自我:话语的支配权与使用权
14.3.2.2.话语权的开放与分享
14.3.2.3.认同的权力分析:体验、服务、创造
14.3.3.网络文化的主体规则
14.3.3.1.对等式责任的建立
14.3.3.2.责任话语的权力分析:基于体验的自适
14.3.4.认同方式:从中介到复归
14.3.4.1.体验转向的形式特征:图像转向
14.3.4.2.体验认同:焦虑与回家的心理意义
结语 新普世价值

章节摘录

版权页:   6.3.2分享的权利 现代文明条件下,经济权利不是从劳动权,而是从财产权开始的。但财产权并不像洛克所说,是一种自然权利,而是由委托权利产生的代理权利。从学理上说,委托权利是不可转让的,而财产权这样的代理权是可以转让的。分享是一种委托人具有的天然权利,当然前提是分享具有共同消费性的财富。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权利并不是政府赋予的,因此也是不能以行政手段剥夺的。 公共选择理论的代表布坎南认为,财产权是自由的基础和保证。看出“是自由而不是效率,具有关键性的重要意义”。布坎南解释,人们要求财产所有权,为的是获得保有处置资源的自由。但在新文明的条件下,如果所处置的资源具有外部性和网络效应,使用而不拥有,就成为更加自由的选择。例如在云计算的情况下,支配基础设施、平台和软件,并不是“获得保有处置资源的自由”的最佳方式;以近于租赁的方式使用这些资源,所付出的代价更低。 这就暴露出作为代理权的财产所有权的局限。代理的前提是契约。契约已经把权利对象化了,已不再是不可转让的权利的事情,而是由不可转让的权利——主体的权利——委托给代理人处理对象化财富的权利。这一过程并不能绝对保证主客体的一致性。 布坎南的理论建立在社会契约基础上,先验地假定了原子论的状态作为自由的初始状态。这既不是前现代的事实,也不是后现代的事实。新文明论认为自由的初始状态(天然状态)在契约出现之前,人处在非原子论的委托人状态(在前现代是委托人代理人不分,在后现代是代理人复归委托人的状态),也就是自然权利状态。人并没有通过财产所有权这种代理权利,以圈占资源的方式,获得保有(排他性地)处置资源的自由。在初始状态,不圈占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并没有在资源占用上发生(具有制度意义的)交集;在新文明中,是因为网络资源可以非排他地使用。

编辑推荐

《新文明论概略(套装上下册)》编辑推荐:第一部系统、全面并具有中国特色的解读当下文明转型的理论著作。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引起了文明存在方式的转变,新文明不仅意味着技术层面、产业层面、媒体层面的一般性变化,而且意味着文明基本范式的转移,意味着启蒙理性导向的物化世界,向生命意义导向的生活世界的转变。以基本价值范式的转变为契机,文明发生着中心与外围位置的偏转。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的复兴恰好与这一过程相合,欧美不再是世界绝对的中心,不再具有普世价值的独家解释权。这好比文明论中地心说向日心说的转变。新文明论是对这一历史转变的解释,也是这种对历史转变的理论准备。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新文明论概略(上、下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完结,启迪了一个时代的到来!这本书一定要珍藏。
  •   内容不错,比较深奥,看着有点费劲。
  •   很高兴看到这样观点新颖、见解深刻的作品。更难得的是,这本书对当下文明转型的描述以及所提出的应对方略是基于中华文化的,如同给国人打了一剂强心针!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