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氏闻见记校注

出版时间:2005-11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封演  页数:124  译者:赵贞信 注解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历代史料笔记丛刊·唐宋史料笔记:封氏闻见记校注(繁体竖排版)》是唐人笔记中较为重要的一种,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一九五八年我局出版的赵贞信先生的封氏闻见记校注因整理质量高、内容完备、极便使用,颇受读者欢迎。为汉足广大读者的需求,现予以重印。此次出版系据一九五八年版重排,重排前我们主要参考赵守俨先生生前在此书上的批注意见,对书中的一些标点和标线酌情修改。另外,陶敏先生封氏闻见记校注标点校勘拾遗一文(书品二○○五年第三辑)对此书有较多纠补,兹征得陶先生同意作为附录,以备读者参考。

书籍目录

封氏闻见记校注序
封氏闻见记序
卷一
 道教
 儒教
卷二
 文字
 典籍
 石经
 声韵
卷三
 贡举
 制科
 铨曹
 风宪原注「阙」今从唐语林
 卷八补
卷四
 尊号
 运次
 降诞
 金鸡
 露布
 匦使
 定谧
 明堂
 武监
 漳渎
卷五
 卤簿
 公牙
 官衔
 颂德
 壁记
 豹直
 烧尾
 花烛
 第宅
 巾幞
 图画
 长啸
卷六
 饮茶
 打球
 拔河
 绳妓
 石志
 碑碣
 羊虎
 纸钱
 道祭
 忌日
 ……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附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封氏闻见记校注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2条)

 
 

  •   唐 封演 著, 赵贞信 校注,属于考据辩证类的笔记,十卷,1-6卷记载掌故,考证名物;7-8卷记录古迹,附有杂论;9-10卷记录遗事轶闻。清人对此书评价高,此书的赵氏校注,也深受读者欢迎,可谓强强联合。平装,繁体,竖排,7万字,124页,32开本,除正文外,还有陶敏写的标点校勘拾遗,可互相参证阅读。
  •   唐代 封演 著,7万字.124页,繁体竖排,字体较小,纸质好,字迹还清晰.人名地名等有划线,印刷质量较高.
    本书共分10卷,有几个附录.书前有赵贞信写的校注序,内容较详细,质量高.对阅读本书有帮助.
  •   著名史料笔记,在赵先生的校注下,更是完善。当时居家学习必备之好书。
  •   中华书局的这套丛刊的史料价值非常高,也适合喜欢了解中国历史的读者闲暇时阅读。就是定价偏高。
  •   书很薄,印刷清晰,确是好笔记,可以了解唐朝许多社会现象,值得收藏!
  •   薄薄的一本,繁体竖排
  •   很不错呀!很有研究价值!还原时代风貌!需要慢慢看!
  •   唐史资料印刷很不错,推荐!
  •   这一个系列比较好啊
  •   写的很好,给入门的我们很多帮助
  •   我购《封氏闻见记校注》打折优惠后11.70元,书上标价11.00元。显然是网上标价错了,纠正一下吧。
  •   正在读,竖版,繁体,读来较困难,隋唐小故事。书发来时中间十余页发皱,还好不影响读。
  •   好书,这书不错!
  •   封氏闻见记
  •   先评价,再看书,一套书,很不错
  •   封氏闻见记校注:唐宋史料笔记
  •   难得的唐代笔记
  •      本书似乎只能称为校点,注的成分是很少的。而且从陶敏先生的文章推测,其中的讹误恐怕还有没校出来的,《封氏闻见记》前几卷记载考证事物源流,多采史传,如果能都找出出处,必然可以发现更多问题。较之校注原书,附录陶敏先生的文章倒是更像校注。
       开篇序言里,赵贞信先生讲古籍整理的一段文字很是透彻,抄在下面:
       “我从前因为想研究战国、秦、汉时候的学术思想,拟用《论语》、《老子》、《战国策》等书先来做骨干,不意刚拿这些书上手,无论是文字方面,句读方面,解释方面,真伪方面,问题都如麻而起。我觉得如不先把这些书的重要本子收齐,把各种古书里有引及这些书的文字录出,把古今人考证讨论这些书的专著或零篇汇集,再加入自己的见解评判,将文字、句读、解释、真伪等等问题解决,便没有研究的基础。所以要用古书,非先替古书做异文考、句读考、真伪考、解释集、辩论集一类工作不可。而在做这些工作的时候,自然常常需要查检,又觉得如果卷帙较多的书籍都有索引,岂不非常方便?因此,我总认为一部古书如能先经过校勘、标点、辨伪、集释、索引等手续,使研究学问的人用起来十分便利,这对促进和提高研究的效果,是有不小的贡献的。”
  •     <封氏闻见记>对于唐社会制度风俗人情的记录语多详实,少有怪诞渲染.中华书局赵贞信校本是<封氏闻见记>最好的一本,对于现存不同版本间的字词和内容差异,点校甚详,不仅如此,赵先生博览群书,对于书中一些错误,引多种史书的记载加以校正,列在书后,在此十分佩服前辈学者做学问不厌其烦精益求精的精神.
      
      ----------------------------------
      
      一 卷六 碑碣
      
      "墓前碑碣,未详所起。按《仪礼》。庙中有碑,所以系牲,并视日景。《礼记》:“公室视丰碑,三家视桓楹。”天子诸侯葬时下棺之柱,其上有孔,以贯繂索,悬棺而下,取其安审,事毕因闭圹中。臣子或书君父勋伐于碑上,后又立之于隧口,故谓之神道,言神灵之道也。古碑上往往有孔,是贯繂索之象。"
      
      去过西安碑林博物馆第三展室的人,可能会对两通汉碑留有印象, 这两通碑上碑首有孔,大小如碗口. 这种碑最早的形制说明了它原始的作用---立在墓前,绳索通过碑上的孔,慢慢放棺木入穴. 然后才逐渐有了刻石记载的作用. <封氏闻见记>的记载基本相同, 还提到了早期碑也用来系牲口和观时间.
      
      ----------------------------------
      
      二 卷五 第宅
      
      "郭令(子仪)曾将出,见修宅者,谓曰:“好筑此墙,勿令不牢。” 筑者释锸而对曰:“数十年来,京城达官家墙,皆是某筑,只见人自改换,墙皆见在。”郭令闻之,怆然动容。遂入奏其事,因固请老。"
      
      开元天宝盛时,达官贵人宅第无不穷奢极侈,明皇送安禄山一套宅子,还怕被直言直语的胡人笑话, 务令不计代价一切按最高标准来. 一场安史之乱, 物是人非, 这就是筑墙人所说的:"人自改换,墙皆见在".大道理我不讲了,也没什么意思, 大家都知道人生浮华,过眼云烟,财富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但是没见谁真的放弃了争名逐利,对不? 反正我没那么伟大, 小故事发点感慨而已.
      
      ----------------------------------
      
      三 卷九 奇政
      
      "李封为延陵令。吏人有罪,不加杖罚,但令裹碧头巾以辱之。随所犯轻重,以日数为等级,日满乃释。吴人著此服,出人州乡,以为大耻,皆相劝励,无敢僭违。赋税常先诸县,去官,竟不捶一人。"
      
      绿帽子是国人大忌.
      
      精神上的羞辱比肉体上的折损能更有效的摧毁人的意志. 这点上过学的人都有所体会.
      
  •   寫論文引到這部書,又看見若存兄了。。。
  •   强!对古文及历史现象的理解力似乎跟你的头像不太协调--
  •   恩 现在协调多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