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简研究(第3辑)

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长沙简牍博物馆,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北京吴简研讨班 编  页数:40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在组稿过程中,我们本着开放原则向海内外学者请稿,本辑所收除北京吴简研讨班一年来的讨论稿外,还有学界同仁惠赐的大作。值得特别指出的是,本辑收入多篇新人新作,反映了吴简研究领域人才层出,显示了吴简研究作为一个日益成型中的新学科的蓬勃生机与活力。

书籍目录

长沙三国吴简的现场揭取与室内揭剥——兼谈吴简的盆号和揭剥图/宋少华
走马楼吴简采集简“户籍簿”复原整理与研究——兼论吴简“户籍簿”的类型与功能/凌文超
长沙走马楼吴简连记式名籍简的探讨——关于家族的记录/鹫尾祐子
孙吴时期的“给吏”与“给户”——以走马楼吴简为中心/韩树峰王贵永
走马楼吴简师佐及家属籍注记“见’’考/蒋非非
走马楼简所见未成年“户下奴”“户下婢”/王子今
试论走马楼吴简所见“中妻”/赵宠亮
试论吴简中的客/沈刚
走马楼吴简所见“士伍”辨析/凌文超
“名刺简”三论/关尾史郎
长沙吴简中的“要簿”/王素
“原除”简与“捐除名簿”/魏斌
长沙走马楼所见三州仓出米简初探/戴卫红
吴简折咸米、渍米、没溺米及相关问题/熊曲
长沙走马楼吴简所见的“调”——以出纳记录的检讨为中心/阿部幸信
嘉禾吏民田家莂中的“旱田”及相关问题/张灿辉
走马楼吴简中的左、右郎中/孙正军
走马楼吴简所见乡官里吏/孙闻博
走马楼简所见孙吴临湘县廷列曹设置及曹吏/徐畅
肿足新解——长沙走马楼吴简所见的一种病症考述/曲柄睿
张荣强著《汉唐籍帐制度研究》评介/孙闻博
长沙走马楼吴简研究论著目录(三编)/凌文超
吴简征引格式
编后记

章节摘录

  总体来看,吴简都应是编连成卷的册书。由于受到挤压的缘故,每坨中都有可能存在错位、断层的情况。关于揭剥图所反映每坨的情况,根据我们在揭剥中观察与揭取的体验,有必要再说一下。  简牍的清理揭剥,是严格地按照考古清理的操作规则,运用揭剥技巧,按其保存的状况及叠压层次,分坨、分层、分面细心地进行揭剥与记录。揭剥的方式采用分层式、环绕式或分层环绕相结合等方式,记录的内容包括区位、层次、排列、数量、卷折面及裹夹的包含物,诸如木简、木榻、封检等。这一工作程序及要求始终贯穿简牍清理揭剥的全过程。  具体来说,每坨简的形状各不相同,揭剥方式也随情况变化。一般情况下,是依据肉眼可以观察到的平面按层揭剥。但每层的层面并不是水平的,存在着凹凸不平的情况,示意图上显示的水平层面,只是为了方便表示每枚简排列的位置,难以确保每层简牍必然存在联系。  当遇到呈卷曲状的成坨简,首先假定它有可能为一较完整的册书,在不伤及简牍的情况下,成坨简也采取按卷曲的形状,由外至里揭取的方法。成卷的册书,由于受到挤压亦形成椭圆形或扁平形,最大径或核心的地方常会出现两枚或数枚简的字面(竹黄面)相贴的情况。根据对吴简的长期观察,我们发现吴简墨书的正文大多书写在竹黄面,少部分写在竹青面,这是吴简书写的特点。我们将简上书写墨书的竹黄面称之为正面,未写字的竹青面称之为背面。这是我们用以判定该册书的核心或边缘的依据之一。揭剥前当发现某坨简上半部正面朝下、下半部正面朝上、边缘处正面与正面相对时,我们就判断它有可能为一卷册书。揭剥图中每枚竹简正面用直线表示,背面用曲线表示。木牍、木褐,则正背面皆用直线,有字的一面用文字表示。  我曾与侯旭东先生交流这些观察的体会。“示意图描绘的是此坨平置情况下,自侧面即竹简顶端(宋按:也有可能是底端)观察此坨逐层叠压形成的状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吴简研究(第3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内容都是大家专家写的论文,很丰富。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