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学书城

出版时间:2009年12月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辛德勇  页数:319  
Tag标签:无  

前言

  这是我关于读书与藏书的第四本文集。寒往暑来,又是一年过去。去年的今天,编辑好上一本文集的时候,我在序言里讲,恐怕至死也不会停止搜集和品味心爱的书籍。再转过一岁,就要进入孔夫子所说知天命之年,已经清晰触及生命旅途的一大界限,看人,看世界,都有了不同的感觉,想尽可能减除一些桎梏和负担。阅读和品味书籍,一时还很难割舍;但在这一年里,却是很干脆地超离了对搜求旧书的耽溺。  汇编在这里的文章,大多是一年来的新作,也有一部分过去发表的东西。除了谈藏书与读书的心得和感想之外,里面有几篇文章,是应人之邀所撰书序,另外还有几篇书评。收入这些文章,是因为文中写有我对相关文献或学术问题的看法,而不只是出于应酬的浮泛空话。  清代学者彭兆荪,在一首警醒自己不要随俗刊刻诗集的诗里曾经写道:“不求元晏先生序,不要东林佛院交,只与同心二三子,一灯风雨省传抄。”前贤自我约束如此,吾辈动辄灾梨祸枣,实在惭愧。不过,如同甘亭先生在同一组诗里所说:“一检缃囊一搔首,过来无限好华年。”扭头回望在风雨青灯中流逝的年华,不拘贤愚,都难免心生感慨。编成这本文集,主要是想清理这一年的读书生活,重看一眼度过的日子。还不知道是否有出版社来印它,但这并不重要。

内容概要

编入本书的25篇文章,都是作者读书和藏书所感。内容大部分围绕历史地理学,涉及古文献研究、地理学史、历史地图诸方面,少数谈购书、藏书、读书、佚籍、版本、校订等,如作者之治史随笔。文风平实,重在读书得间,论事谈史,追溯源流,概述演变,史识别有洞见。作者读书心细,思维严密,善于从很浅显的史料和极细微的信息里发掘背后的复杂往事,玄妙之处令人击节、叹服。

作者简介

   辛德勇,1959年生,东北人。1988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2年转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先后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兼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教授。2004年调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兼事中国地理学史和中国地图学史研究。主要学术兼职有《历史地理》主编、国际史学刊物《中国史学》副主编等。
已出版的书籍,有《隋唐两京丛考》、《古代交通与地理文献研究》、《黄河史话》、《未亥斋读书记》(初集、二集)、《历史的空间与空间的历史》、《两京新记辑校、大业杂记辑校》、《读书与藏书之间》。其他主要学术论文,有《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两汉州制新考》、《阴山高阙与阳山高阙辨析——并论秦始皇万里长城西段走向以及长城之起源诸问题》、《张家山汉简所示汉初西北隅边境解析——附论秦昭襄王长城北端的走向与九原、云中两郡的战略地位》、《准望释义——兼谈裴秀制图诸体之间的关系以及所谓沈括制图六体问题》、《唐人模勒元白诗非雕版印刷说——兼论中国早期书籍雕版印刷技术在世俗社会的传播扩散过程》、《重论明代的铜活字印书与金属活字印本问题》、《重谈中国古代以年号纪年的启用时间》等。

书籍目录

自序念书买书 黄永年先生与古文献研究 谭其骧先生写给我的一封信 漫谈丛书零本的收藏 记我买过的几部影印本古籍品书评书 默窒求深,备其宣导 聚遗刻以还正史传 从诉于九州河山 旧京新黄图 徐松身后之东西两京里坊 探索者的足迹 去欧罗巴看震旦图 沿革也要传承 识往古兵略于聚米图经 华夷交争之世的草莽英雄说书论书 中国人文地理的传统 知闻地中海 也说“匆匆不暇草书” 由国朝到宫室再到里坊 子虚乌有的金刻本《旧五代史》 东莱考史例说 明刻本《广游志》 清后期的历史地图 清代城镇街头的公众文字信息 跋绍良先生旧藏无著盒辑校《草窗词》 《全唐诗》补遗后记

章节摘录

  黄永年先生与古文献研究  业师黄永年先生去年过世以后,我写过几篇文章,缅怀先生,但都是回忆往事,没有涉及先生的学术贡献。这是因为自己虽然蒙先师不弃,视同及门弟子,但所学甚寡,并没有能够很好地领会先生的学术见解。现在动笔撰写这篇文字,依然无力全面阐述先生在古文献方面的造诣,只能勉为其难,简单谈谈极为粗浅的受学体会。即使如此,不得要领之处,还是在所难免,先师若是健在,必定要遭到斥责;或许只有老老实实说实在话、不做官样文章这一点,尚能因恪守师训而免吃杠杠。  学术界有很多人用古文献学家、历史文献学家、古籍整理专家或是版本学家、目录学家等诸如此类的头衔来称呼黄永年先生,但先师却一直不大喜欢这些称呼,他觉得自己就是一位研究古代文史的学者,版本、目录等古文献知识,只是研治古代文史必备的基础,犹如欲研究某一外国的问题,则必须首先掌握其语言文字一样;了解这些基础知识,从这里入门,本是人所例行的正常途径。  黄永年先生虽然早在中学时期,就蒙受一代宗师吕思勉先生亲炙,后来又问学于顾颉刚先生等学术大师,但具体做研究,并没有专门接受某一老师的特别指点,更主要的恐怕还是依赖他自己读书体悟。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孔夫子把人的资质分作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和困而不学四等。生而知之是圣贤的天资,学而知之则应属大师的禀赋,这是因为孔安国解释“困而学之”的“困”是“有所不通”,读书知理而绝没有什么“不通”的窒碍,自然非大师莫属。我资质驽钝,做不来自成一家体系的大学问,又不甘心混迹于“困而不学”之流,故随心所欲,胡乱读书多年;动笔写文章,只是尝试对自己有所不通的地方做出一些解释,或是谈一谈粗浅的认识和感想。所以,这部文集就以“困学书城”来作书名。  ——辛德勇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困学书城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作者视野开阔,每一篇的选题都很有价值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