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

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余英时  页数:420  
Tag标签:无  

前言

  北京三联书店决定印行“余英时作品系列”六种,我想借此机会说明一下这六种著作的性质。 《方以智晚节考》、《论戴震与章学诚》和《朱熹的历史世界》是三部史学专著,各自成一独立的单元。这三部专著虽都标举了个别思想家的大名,但研究的重心则投注在他们所代表的时代。《晚节考》详细追溯了方以智晚年的活动和他最后自沉于惶恐滩,但仍然不是一般意义的传记研究。我是希望通过他在明亡后的生活与思想,试图揭开当时遗民士大夫的精神世界的一角,因为明、清的交替恰好是中国史上一个天翻地覆的悲剧时代。这一精神世界今天已在陈寅恪先生《柳如是别传》中获得惊心动魄的展开,但1971 年我写《晚节考》时,《别传》的原稿尚在尘封之中。后来我果然在《别传》中读到方以智与钱谦益曾共谋复明,可惜语焉不详。在这个意义上,晚节考》也许可以算做《别传》的一条附注。 《论戴震与章学诚》则是为了解答为什么宋、明理学一变而为清经典考证的问题。关于中国学术思想史上这一重大转变,20世纪初年以来史学家先后已提出种种不同的解释。这些说法虽各有根据,但我始终觉得还有一个更关键性线索没有抓住。宋明理学和清代考证学同在儒学的整体传统之内是没有人可以否认的。既然如此,这一转变必然另有内在的因素,绝不是仅仅从外缘方面所能解释得到家的。我在罗钦顺(1466一1547)的《困知记》中读到一段话,大意是说“性即理”和“心即理”的争辩已到了各执一词、互不相下的境地,如果真正要解决谁是谁非,最后只有“取证于经书”。我在这句话里看到了一隙之明:原来程、朱与陆、王之问在形而上学层面的争论,至此已山穷水尽,不能不回向双方都据以立说的原始经典。我由此而想到:为什么王阳明(1472—1529)为了和朱熹争论“格物”、“致知”的问题,最后必须诉诸《大学古本》,踏进了文本考订的领域?现代学者一致强调顾炎武( 1613—1682)“经学即理学”那句名言是乾、嘉经学家的指导原则,这自然是事实。但是我在方以智为《青原山志略》(1669年刊本)所写的《发凡》中,也发现了“藏理学于经学”一句话,和顾炎武的名言如出一口。这岂不说明:从理学转入经典考证是16、17世纪儒学内部的共同要求吗?这样的线索越积越多,我终于决定作一次系统的研究;《论戴震与章学诚》便是这—研究的初步成果。这部书自1976年刊行以来,在明、清思想史的专门领域内曾引起了不少讨论,它的“内在理路”(“inner logic”)研究法尤为聚讼的所在。这些讨论主要是在海外(包括日本和美国)的学术界进行的。为了澄清误解,我在1996年的增订本《自序》中作了一次较扼要的回应。我说明“内在理路”是相应于此书的特殊性质而采用的方法;我并不认为这是研究学术思想史的惟一途径。不过我深信,研究学术思想史而完全撇开“内在理路” ,终将如造宝塔而缺少塔顶,未能竟其全功。或者像程颢讥讽王安石“谈道 ”一样,不能“直入塔中,上寻相轮”,而只是在塔外“说十三级塔上相轮 ”而已。现在三联书店将此书收入本“系列”之中,我盼望它能得到更多的新读者的指教。 《朱熹的历史世界》是去年(2002)才完成的,无论是所包括的时代或所涉及的范围,都远远超过了前两部专著。这是关于有宋一代文化史与政治史的综合研究,但同时又别有其特殊的重点。它的焦距集中在以宋代新儒学为中心的文化发展和以改革为基本取向的政治动态。由于背后的最大动力来自当时新兴的“士”阶层,所以本书的副题是“宋代士大夫的政治文化”。宋代的“士”不但以文化主体自居,而且也发展了高度的政治主体的意识;“ 以天下为己任”便是其最显著的标帜。这是唐末五代以来多方面历史变动所共同造成的。相应于所处理的历史现象的复杂性,本书在结构上包括了相互关联而又彼此相对独立的三个部分:上篇通论宋代政治文化的构造与形态;下篇专论朱熹时代理学士大夫集团与权力世界的复杂关系,上篇的《绪说》则自成一格,从政治文化的角度,系统而全面地检讨了道学(或理学)的起源、形成、演变及性质。20世纪以来,道学或理学早已划入哲学史研究的专业范围。以源于西方的“哲学”为取合标准,理学中关于形而上思维的部分自然特别受到现代哲学史家的青睐。近百年来的理学研究,无论采用西方何种哲学观点,在这一方面的成绩都是很显著的。但是理学的“哲学化”也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即使它的形上思维与理学整体分了家,更和儒学大传统脱了钩。我在《绪说》中则企图从整体的(holistic)观点将理学放回它原有的历史脉络(context)中重新加以认识。这绝不是想以“历史化”取代“哲学化”,而是提供另一参照系,使理学的研究逐渐取得一种动态的平衡。 在三联书店编辑的提议下,本“系列”中另外三本书选收了我历年来所写的单篇论文,集结在三个不同的主题之下。这些论文所涉及的时代、地域和范围都远比上述三种专著为广阔,这里不可能一一加以介绍。下面让我略述我研究中国史的构想和历程,以为读者理解本“系列”之一助。 我的专业是19世纪以前的中国史,就已发表的专题论述而言,大致上起春秋、战国,下迄清代中期;所涉及的方面也很宽广,包括社会史、文化史、思想史、政治史、中外关系史(汉代)等。但是我的目的既不是追求杂而无统的“博雅”,也不是由“专”而“通”,最后汇合成一部无所不包的“通史”。“博雅”过去是所谓“文人”的理想,虽时有妙趣,却不能构成有系统而可信赖的知识。“通史”在中国史学传统中更是人人向往的最高境界,大概可以司马迁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表达之。但在现代的学术系统中,这样的著作只能求之于所谓“玄想的历史哲学”(“s peculative philosophy of history”)中,如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或汤因比的《历史之研究》。现代史学实践中所谓 “通史”,不过是一种历史教科书的名称而已。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和我的兴趣不合。 我自早年进入史学领域之后,便有一个构想,即在西方(主要是西欧)文化系统对照之下,怎样去认识中国文化传统的特色。这当然是“五四”前后才出现的新问题。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之所以震动一时,便是因为它提出了当时中国知识人心中所普遍关怀的一大问题。梁先生根据几个抽象的哲学概念对这个大问题所作的解答虽然也曾流行一时,但今天早已被人遗忘了。这不是因为梁先生想得不够深,而是因为这个问题太大,不是一个人或少数人在很短期间可以仅凭思考便能解答的。无论是西方的或中国的文化传统,都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演进而成,中间经过了许多发展的阶段。而且文化传统也不是一片未凿的浑沌,从政治体制、经济形态、社会结构到思维方式等等,都必须一方面分途追溯其变迁的轨迹,另一方面综观各部分之间的互相联系。所以我认定只有通过历史的研究,我们才能获致有关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认识。这当然是史学界必须长期努力的共业。中国史学的现代化目前尚在开始阶段,任何关于中国文化特色的论断都只能看做是待证的假设。 我虽然带着寻找文化特色的问题进入中国史研究的领域,但在史学的实践中,这个大问题却只能作为研究工作的一个基本预设,而不能也不必随时随地要求任何专题研究都直接对它提出具体的解答。这句话的涵义需要稍作解释。在世界上几个主要的古老文明中,中国的文明体系独以长期的持续性显其特色。这一点现在已为考古发现所证实,大致无可怀疑。所以仅就文字记载的历史而言,中国至少从商、周以来便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传统,一直绵延到今天。在这三千多年间,变化起伏虽然大而且多,但中国史的连续性与欧洲史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雷海宗先生曾指出:欧洲自罗马帝国分裂以后,便再也没有第二个全面统一的帝国体制出现。但中国史在秦、汉的第一周期终结之后,接着便迎来了隋、唐以下的第二周期。雷先生早年在美国专攻欧洲中古史,回国以后才转而研究中国史,他的观察在今天仍然有很高的启发性。所以中国与欧洲各自沿着自己的历史道路前进,无论从大处或小处看,本来应该是不成问题的。我们只要以此为基本预设,然后根据原始史料所透显的内在脉络,去研究中国史上任何时代的任何问题,其结果必然是直接呈现出中国史在某一方面的特殊面貌,因而间接加深我们对于中国文化传统特色的认识。 但在现代中国的史学界,建立这一基本预设是很困难的。这是因为从20 世纪初年起,中国学人对于西方实证主义的社会理论(如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已崇拜至五体投地。 严复译斯氏《群学肄言·序》(1903)已说:“群学何?用科学之律令,察民群之变端,以明既往、测方来也。”可见他已深信西方社会学(“群学”)和自然科学一样已发现了社会进化的普遍“规律” 。所以章炳麟、刘师培等都曾试图通过文字学来证实中国历史文化的进程,恰恰符合斯氏的“律令”。但当时西方社会学家笔下的“进化阶段”其实是以欧洲社会史为模式而建立起来的。因此与崇拜西方理论相偕而来的,便是把欧洲史进程的各阶段看成普世有效的典型,而将中国史一一遵欧洲史的阶段分期。从此以后,理论上的“西方中心论”和实践中的“西方典型论”构成了中国史研究中的主流意识。一个最极端的例子是清代学术史,有人把它比作“文艺复兴”(“Renaissance”),有人则比之为“启蒙运动”(“The Enlightenment”)。“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都是欧洲史上特有的现象,而且相去三四百年之远,如何能与清代考证学相互比附?中西历史的比较往往有很大的启发性,但“牵强的比附”(“forced analogy”)则只能在中国史研究上造成混乱与歪曲而已。但这一“削足适屦”的史学风气由来已久,根深蒂固。面对着这一风气,上述的基本预设是没有立足之地的。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的人文、社会科学,包括史学在内,显然已开始转向,实证主义(以自然科学为范本)、文化一元论和西方中心论都在逐步退潮之中。相反的,多元文化(或文明)的观念已越来越受到肯定。以前提倡“现代化理论”的政治学家现在也不得不重新调整观点,转而高谈“文明的冲突”了。也许在不太遥远的未来,“中国文化是一个源远流长的独特传统”,终于会成为史学研究的基本预设之一。 本“系列”所收三部论文集中,大部分涉及19、20世纪的文化与思想。 这并不是我违反专业的纪律,故为“出位之思”和“出位之言”,而仍然是关于中国传统研究的一种延伸。让我借用杜牧“丸之走盘”的妙喻来说明我的想法。他说: 丸之走盘,横斜圆直,计于临时,不可尽知。其必可知者,是知丸之不能出于盘也。(《樊川文集》卷一0《注孙子序》) 我们不妨把“盘”看做是传统的外在间架,“丸”则象征着传统内部的种种发展的动力。大体上看,18世纪以前,中国传统内部虽经历了大大小小各种变动,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但始终没有突破传统的基本格局,正像“丸之不能出于盘”一样。我研究18世纪以前的中国史,重点往往放在各转型阶段的种种变动的方面,便是想观测“丸”走“盘”时,“横斜圆直”的种种动向。 但19世纪晚期以后,中国传统在内外力量交攻之下,很快进入了一个解体的过程。这次是“丸已出盘”,一般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都认为这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新阶段。我虽不研究19世纪以后的中国史,但“ 传统”在现代的归宿却自始便在我的视域之内。这里只能极其简略地提示两个相关的问题。第一是“传统”与“现代”(或“现代化”)之间的关系;第二是中国传统的价值系统在现代的处境。 自从韦伯(Max weber)在他的历史社会学中提出“传统”与“现代”两大范畴以后,西方社会科学家一般都倾向于把“传统”看作是“现代化”的反面。“理性”、“进步”、“自由”等价值是“现代”的标帜,而“传统 ”则阻碍着这些价值的实现。这一看法的远源当然可以追溯到18世纪“启蒙时代”的思想家,但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现代化理论”(“modernization theory”)的思潮中却发挥到了极边尽限的地步。“传统”是“现代化”的主要障碍,必扫除一分“传统”才能推动一分“现代化”,在五六十年代几乎成为学术界人人接受的观点。这一观点自然也蔓延到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领域。由于史学家一般将鸦片战争(1840)当作中国近代史的始点,这就造成了一个相当普遍的印象,认为中国的“现代化”是由西方势力一手逼出来的。当时美国史学家如费正清(John K.Fairbank)便是在这一理解下提出了 “挑战”与“回应”的理论(借自汤因比)以解释中国自19世纪中叶以来的历史进程。他的基本看法是:西方的文化力量(如“民主”与“科学”)代表了 “现代”,向中国的“传统”进行“挑战”,但中国的“传统”一直未能作出适当的“回应”,所以一个多世纪来,中国的“现代化”都是失败的。这个“典范”(“paradigm”)在西方的中国史研究的领域中,支配了很长的一段时期,直到70年代,因为萨义德(Edward W.Said)《东方主义》(Orientalism)一书的出现,费氏门人中才有开始对这一“典范”提出质疑的。但是我从来没有为“传统”与“现代”互不相容的理论所说服。在我看来,所谓“现代”即是“传统”的“现代化”;离开了“传统”这一主体,“现代化”根本无所附丽。文艺复兴是欧洲从中古转入近代的第一波,19世纪的史家大致都认为它已除中古“传统”之旧而开“ 现代”之新。但最近几十年来,无论是中古史或文艺复兴时代的研究都远比百年前为深透。所以现在史学界已不得不承认:文艺复兴的“现代性”因子大部分都可以在中古“传统”中找得到根源。不但如此,60年代末期社会学家研究印度的政治发展也发现:不但“传统”中涵有“现代”的成分,而且所谓“现代化”也并不全属现代,其中还有从“传统”移形换步而来的。所以“传统”与“现代化”之间存在着一种“辩证的”关系。我在《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1994)的长文中,便从明清思想基调的转换,说明清末不少儒家学者为什么会对某些西方的观念与价值有“一见如故”的感觉。我不能完全接受“挑战”与“回应”的假定,因为这个假定最多只能适用于外交、军事的领域,不能充分解释社会、思想方面的变动。中国“传统”在明清时期发生了新的转向,“丸”虽没有“出盘”,但已到了“盘”的边缘。所以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传统”也曾发挥了主动的力量,并不仅仅是被动地“回应”西方的“挑战”而已。 关于传统的价值系统在现代的处境,我的预设大致如下:20世纪初叶中国“传统”的解体首先发生在“硬体”方面,最明显的如两千多年皇帝制度的废除。其他如社会、经济制度方面也有不少显而易见的变化。但价值系统是“传统”的“软体”部分,虽然“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但确实是存在的,而且直接规范着人的思想和行为。1911年以后,“ 传统”的“硬体”是崩溃了,但作为价值系统的“软体”则进入了一种“死而不亡”的状态。表面上看,自谭嗣同撰《仁学》(1896),“三纲五常”第一次受到正面的攻击,“传统”的价值系统便开始摇摇欲坠。到了“五四” ,这个系统的本身可以说已经“死”了。但“传统”中的个别价值和观念( 包括正面的和负面的)从“传统”的系统中游离出来之后,并没有也不可能很快地消失。这便是所谓“死而不亡”。它们和许多“现代”的价值与观念不但相激相荡,而且也相辅相成,于是构成了20世纪中国文化史上十分紧要然而也十分奇诡的一个向度。正是根据这一预设,我才偶尔涉笔及于20世纪的思想流变和文化动态。 上面我大致说明了本“系列”所收各书的性质和我自己研究中国文化传统的一部分心路历程。中国历史和文化是一片广大而肥沃的园地。我虽然长期耕耘其中,收获却微不足道。但是我这一点点不成功的尝试如果能够激起新一代学人的求知热忱,使他们也愿意终身参加拓垦,那么这一套“系列” 的刊行便不算完全落空了。  余英时 2003年12月10日于普林斯顿

内容概要

  现代儒学的困境  儒学在中国史上遭遇困境不自现代始。孔子之后有杨、墨,特别是墨家的挑战,这是第一次困境。汉晋之际有新道家反周孔名教的运动,这是第二次困境。这一次困境的时间特别长,因为继反名教之后便是佛教长期支配中国的思想界和民间信仰。第三次困境发生在晚明。由于泰州学派的风行一时,遂有“三教合一”运动的兴起,李卓吾承王阳明之说而更进一步,公开宣称“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这次运动虽未如魏晋时代明标“反名教 ”之名,但实际也相去不远,所以才引起顾炎武、黄宗羲等人的大声疾呼。 黄宗羲在《明儒学案·泰州学案序》中更明白地指出:泰州学派到了颜山农、何心隐诸人手上,“已非复名教所能羁绊”。  如果从历史背景着眼,我们不难看出,这三次反儒学的思想运动都爆发在中国社会解体的时代。解体的幅度有大有小,深度也颇不相同,因此对儒学的冲击也有或强或弱之异。但以现代的眼光看,上述三次社会解体都没有突破中国文化传统的大格局。儒学在经过一番自我调整之后,仍能脱出困境,恢复活力。  现代儒学的困境则远非以往的情况可比。自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社会在西方势力冲击之下开始了一个长期而全面的解体过程;这个过程事实上今天还没有走到终点。由于社会解体的长期性和全面性,儒学所面临的困境也是空前的。

作者简介

余英时,1930年生,安徽潜山人。香港新亚书院第一届毕业生,美国哈佛大学中国史教授、耶鲁大学历史讲座教授、康奈尔大学第一任胡适讲座访问教授、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1973——1975年出任香港新亚书院校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2006年获美国国会图书馆颁授的克鲁格入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Kluge Prize rewards lifetimeachievement)。中英文著作数十种。

书籍目录

总序 “创新”与“保守”(1988年) 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激进与保守(1988年) 再论中国现代思想中的激进与保守(1992年)——答姜义华先生 现代儒学的困境(1988年) 中国近代个人观的改变(1990年) 中国现代价值观念的变迁(1995年) 附:“天地君亲师”的起源(1996年) 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1994年)——从明清思想基调的转换看儒学的现代发展 士商互动与儒学转向(1997年)——明清社会史与思想之表现 儒家思想与日常人生(1997年) 《现代儒学论》自序(1997年) 儒家“君子”的理想(1986年) 曾国藩与“士大夫之学”(1992) 侠与中国文化(1998年) 轴心突破和礼乐传统(2000年) 怎样读中国书(1991年)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儒学在中国史上遭遇困境不自现代始。孔子之后有杨、墨,特别是墨家的挑战,这是第一次困境。汉晋之际有新道家反周孔名教的运动,这是第二次困境。这一次困境的时间特别长,因为继反名教之后便是佛教长期支配中国的思想界和民间信仰。第三次困境发生在晚明。由于泰州学派的风行一时,遂有“三教合一”运动的兴起,李卓吾承王阳明之说而更进一步,公开宣称“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这次运动虽未如魏晋时代明标“反名教”之名,但实际也相去不远,所以才引起顾炎武、黄宗羲等人的大声疾呼。黄宗羲在《明儒学案•泰州学案序》中更明白地指出:泰州学派到了颜山农、何心隐诸人手上,“已非复名教所能羁绊”。 如果从历史背景着眼,我们不难看出,这三次反儒学的思想运动都爆发在中国社会解体的时代。解体的幅度有大有小,深度也颇不相同,因此对儒学的冲击也有或强或弱之异。但以现代的眼光看,上述三次社会解体都没有突破中国文化传统的大格局。儒学在经过一番自我调整之后,仍能脱出困境,恢复活力。 现代儒学的困境则远非以往的情况可比。自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社会在西方势力冲击之下开始了一个长期而全面的解体过程;这个过程事实上今天还没有走到终点。由于社会解体的长期性和全面性,儒学所面临的困境也是空前的。 为什么儒学的困境和社会解体的程度有这样密切的关联呢?这首先要从儒学的性质说起。儒学不只是一种单纯的哲学或宗教,而是一套全面安排人间秩序的思想系统,从一个人自生至死的整个历程,到家、国、天下的构成,都在儒学的范围之内。在两千多年中,通过政治、社会、经济、教育种种制度的建立,儒学已一步步进入国人的日常生活的每一角落。我们常常听人说儒学是中国文化的主流。这句话如果确有所指,则儒学决不能限于历代儒家经典中的教义,而必须包括受儒家教义影响而形成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制度化的生活方式。但是我们必须紧接着澄清两点必有的误会:第一,中国文化包罗甚广,自然不限于儒学。我们说儒学弥漫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每一角落,并不意味中国文化整个是儒学的实现。事实上,在每一角落中我们也都可以找到非儒学的成分。不过整体地看,确没有任何其他一家的教义散布得像儒学那样全面。第二,我们并不天真地认为儒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制度化即是儒学的充分实现,缘饰和歪曲都是制度过程中所确实发生过的现象。儒学基本上是要求实践的,无法长期停留在思辨的层次,从个人的心性修养到制度化显然都是归宿到实践。

编辑推荐

《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是余英时作品系列之一。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发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5条)

 
 

  •   在评论余英时教授的《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之前,我先跟大家分享一下正在读的谷园先生的《人生四书》,绝对是五四以来最牛B的四书解读本,也可以说是最成体系的大众儒学读物。这本书里也有两处引用了余英时先生对儒家四书的分析,包括说大学里的定静安虑得对西方社会的意义,以及他强调的儒家从建制中退出。等等吧,总之,很精彩。 言顺正传。余英时教授是当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虽然他自己不承认这一点,就像在这本书中他对钱穆的分析一样,他就是儒家的作派!不行,来事了。转发一个杜教授的百科内容吧,算是支持了!余英时,1930年生于天津,祖籍安徽潜山,曾师从钱穆、杨联升,当代华人世界著名历史学者、汉学家,曾任密西根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教授、香港新亚书院院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现居美国。2006年11月,余英时获得美国国会图书馆颁发的有“人文诺贝尔奖”之称的克鲁格人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专书
    《近代文明的新趋势》,香港:自由出版社,1953。

    《民主制度的发展》,香港:亚洲出版社,1954。

    以上二书合刊为《西方民主制度与近代文明》,台中:汉新出版社,1984。

    《民主革命论》,香港:自由出版社,1954;台北:九思出版社重印本,1979。

    《到思维之路》,香港:高原出版社,1954;台中:汉新出版社重印本,1984。

    《自由与平等之间》,香港:自由出版社,1955;台中:汉新出版社重印本易名《自由与平

    等》,1984。

    《文明论衡》,香港:高原出版社,1955;台北:九思出版社重印本,1979。

    《方以智晚节考》,香港:新亚研究所,1972;台北:允晨文化公司增订扩大版,1986。

    《历史与思想》,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6。

    《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香港:龙门书店,1976;台北:华世出版社重印本,1980;台北:东大图书公司增订本,1996。

    《红楼梦的两个世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8;1981年增订再版。

    《中国知识阶层史论:古代篇》,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

    《史学与传统》,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82。

    《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

    《从价值系统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84。按:此书有英文简介,见Heaven Earth, the Chinese Art of Living, Journal of Fine Arts Inner Arts I.1(May 1991), San Francisco;德文译本见Martin Miller, Die Modernitat der Tradition, Zum Kul***vestandnis des Chineisischen Historikers Yu Yingshi, Munster: Lit, 1995, pp. 59-121.

    《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森纪子日译本,东京:平凡社,1991;郑仁在韩译本,大韩教科书株式会社,1993。

    《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本为一名同实异的论文集,列入《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台北:允晨文化公司,1990。

    《犹记风吹水上鳞:钱穆与现代中国学术》,台北:三民书局,1991;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本《钱穆与中国文化》,内容略有不同。

    《内在超越之路:余英时新儒学论著辑要》,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中国文化与现代变迁》,台北:三民书局,1992。

    《民主与两岸动向》,台北:三民书局,1993。

    《历史人物与文化危机》,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5。

    《现代儒学论》,美国纽泽西:八方文化企业公司,1996;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本,有增订。

    《中国知识分子论》(康正果编),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

    《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8。

    《论士衡史》(傅杰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

    1.Views of Life and Death in Later Han China. Doctoral Dissert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1962.
      2.Trade and Expansion in Han China, A Study in the Struc***e of Sino-Barbarian Economic Relations.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7.
      3.Early Chinese History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Editor and principal author, Seattle: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1981.
      4.The Power of Cul***e, Studies in Chinese Cul***al History. Co-editor (with Willard J. Peterson and Andrew H. Plaks),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1994.
    著作
    《现代儒学论》(第2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9月。

    《余英时学术思想文选》,何俊 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

    《史学研究经验谈》,邵东方 编,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

    《人文·民主·思想》,海豚出版社,2011年1月。

    《中国文化史通释》,精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5月;平装,2012年1月。

    《中国文化的重建》,中信出版社,2011年5月。

    《朱熹的历史世界》,精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7月。

    《重寻胡适历程:胡适生平与思想再认识》,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1月。

    《余英时访谈录》,陈致 访谈,中华书局,2012年3月。

    余英时作品系列:《论戴震与章学诚》(增订本)、《方以智晚节考》(增订本)、《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精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4月。

    《卮言自纪——余英时自序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272页,286 千字。

  •   儒学的回顾与展望,一些好的论文的集合。
  •   余英时的作品没得说,是绝对的好书。买来看看非常值得~~~~~~我对中国知识史、社会史和文化史的研究涵盖古代乃至20世纪,而我的第二个轴线始终把重点放在改朝换代之际。和其他文明比较起来,中国的特点在于其漫长的历史延续性,延续性与改朝换代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携手并进。因此我为自己设定两个研究目标,其一是辨识中国历史上知识、社会和文化的变迁,其二是尽可能辨识中国历史的改朝换代是否有其独一无二的模式。中国历史上的深远变迁往往超越了朝代的兴亡;“朝代循环”在中国自古有之,在西方也曾短暂流行,但这个名词具有高度的误导性。20世纪初年,中国历史学家开始以西方的历史模式重新建构及重新诠释中国历史。从此一般都认为,中国一定也曾经历过和欧洲类似的历史发展阶段。在20世纪前半期,中国历史学者采用早期欧洲的断代方式,把中国历史分为古代史、中古史和近代史。这种粗糙套用的模式,不管它有什么优点,都不可能充分阐述具有地域性传统的中国文化。敝人深信,只有着重于中国文化变迁的独特进程和形式,才有可能看清这个伟大的文化传统是如何被其内在的动力鞭策,从一个阶段进展到另一个阶段。
  •   儒学的书买了很多,这本算是比较全面的
  •   余英时坚称自己不是新儒家,但毫无疑问却是一位儒家精神的敬仰者和弘扬者。他所弘扬的儒家精神究竟是什么,可以从本书中获得答案。本书也论及了儒家理想在近现代中国的演变。
  •   包装很好,送货速度很快。余英时的书是经典了
  •   书很不错的,余英时老师收集在这部集子里的文章我零零散散看过一些,其观点前后一致,动态贯通,文笔优美,表达到位。
  •   收集余英时系列,现在市面上有的差不多全了
  •   帮助自己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好。
  •   很好的儒家发展书籍
  •   当当实在该改善包装了,硬装书因运输、包装原因老是磕角,可惜啊!
  •   三联版 的书,满意的书!
  •   好书,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
  •   不错,喜欢。装帧好,其中的文章都是精品。值得推荐。
  •   久已向往。
  •   好书,好作者,好出版社!
  •   大作,无需多说
  •   多继往开来之音
  •   虽然看起来有点枯燥,而且不是太成系统地论述关于现代儒学,有重复的内容部分,但仍不失为一本有见解的介绍现代儒学发展和现状的书。
  •   余英时先生身为历史学家,不承认自己是现代新儒家,但是却比现代新儒家耕耘中国文化更深,别具洞见,现实问题意识更强烈。
  •   可以好好啃一下 饿补国学知识
  •   儒学,这一博大精深的价值体系,是否在现在还保有其价值?是否在将来有内在人心的突破?是否儒的“游魂”已回归“躯体”?这些问题都是本书所围绕的主题。看完余英时先生这本书,我想,儒学的游魂最终能找回其托身之所,也许不一定在典章法律中,而是渗透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之中。的确,受益匪浅!!
  •   都买来看看,五折,很划算
  •   书很精致,老师推荐的
  •   浩如烟海的儒学著作有时候令人绝望。不做学术研究,仅仅作为闲时翻阅的书籍来说,余英时的书值得一读。
  •   平心而论,我对卓越的服务还是十分满意的,可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书籍被标榜无货,难免气从心来,愤慨颇多,也不得不反思一个事实,客户的评论到底是作为歌功颂德的摆设还是促进卓越顾客至上观念一以贯之且与时俱进的鞭策良言。本着对真理追求的切迫心情,希望快点进货。
  •   论文集,要与其他几部合看。
  •   余先生的论述非常有说服力
  •   儒学的生命力是强大的
  •   余英时先生的著作
  •   有一些文章和另外两本有一些重复
  •   重印的精装
  •   余先生的书收了三本
  •   余英时系列
  •   余老师的大作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