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管理

出版时间:2009-12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作者:李华 编  页数:311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我国农村改革的要求,农村的基层组织体系和公共管理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农村发展中的众多问题日益凸显出来,而这些问题解决与否以及相关制度的改革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将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实施农村公共管理是农村发展的客观需要,农村公共管理状况影响着农民自身利益的实现及对国家、社会的满意度,影响着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影响着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本教材编写组在多年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工作的经验基础上,借鉴学术界相关优秀研究成果,紧密联系实际,对我国农村公共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制度变迁等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总结。教材涵盖了农村公共管理的主要领域,主要包括农村公共管理主体及特征、农村公共产品、农村基层公共管理组织、农村公共政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农村科教卫生管理、农村非营利组织管理、农村信息化管理、村镇规划管理等内容。  本教材由李华教授主编,编写大纲和要求由李华教授与郭爱云老师提出,并和各章的执笔人商定阶段划分和主要内容。编写分工为:郭爱云、杜德斌撰写第一章;何忠伟撰写第二、四章;李刚、郭爱云撰写第三章;何美丽撰写第五章;陈娆、吴春霞撰写第六章;孙素芬、张峻峰、罗长寿、刘娟、孟鹤、崔运鹏撰写第七章;李华、蔡倩、田淑敏、黄大英撰写第八章;李瑞芬撰写第九章。全书的统稿与总纂工作由李华和郭爱云负责完成,黄大英和苏卫良参与了校对工作。

内容概要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我国农村改革的要求,农村的基层组织体系和公共管理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农村发展中的众多问题日益凸显出来,而这些问题解决与否以及相关制度的改革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将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公共管理概论第一节 公共管理概念及特点一、公共管理的概念与特征二、公共管理的职能第二节 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和行政管理的区别一、私人管理与公共管理的区别二、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区别第三节 公共管理学的理论渊源一、新制度经济学二、公共选择理论第四节 农村公共管理第二章 农村公共产品第一节 农村公共产品理论一、公共产品理论沿革二、农村公共产品的特征及分类三、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分析第二节 农村公共产品制度变迁一、新中国成立初至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特征二、1979-2000年间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及效率变化三、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分析第三节 农村公共产品现状一、我国现行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二、现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三、多元社会主体参与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四节 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变革一、重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配套改革措施第三章 农村公共管理组织第一节 农村基层公共管理组织一、农村基层公共管理组织概述二、农村基层公共管理组织存在的问题三、农村基层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第二节 农村基层非政府公共管理组织一、农村基层非政府公共管理组织概述二、农村基层非政府组织存在的问题三、农村基层非政府公共管理组织制度的完善第三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一、基层农村党组织的设置二、乡镇党委的主要职责三、村党支部的主要职责四、村党支部对本村工作的领导五、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第四章 农村公共政策第一节 农村土地政策一、土地政策的历史变迁二、农村土地政策存在的问题三、农村土地政策展望第二节 农村城镇化政策一、农村城镇化概述以及必要性二、我国农村城镇化政策的历史演进三、研究农村城镇化政策进一步的方向第三节 取消农业税政策一、农业税的政策背景二、农业税取消的政策效果三、农业税取消后的展望第四节 农村基础设施政策一、我国目前农村基础设施的现状和问题二、造成农村基础设施发展滞后的原因三、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建议第五章 农村社会保障第一节 农村社会保障概述一、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成第二节 农村养老社会保险一、农村养老社会保险发展历程二、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基本方式与模式三、农村养老社会保险制约因素分析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展望第三节 农村医疗社会保障一、农村医疗社会保障发展历程与现状二、农村医疗社会保障制约因素分析三、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第四节 农村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制度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二、农村“五保户”救济第六章 农村科教卫生管理第一节 农村科技管理一、农村科技的概念二、农村科技的特点三、农村科技管理的内容四、农村科技管理的过程五、提升农村科技水平的措施六、农村科技创新第二节 农村义务教育一、农村义务教育的属性及特点二、农村义务教育的供给与需求三、农村义务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第三节 农村公共卫生管理一、公共卫生的概念与特点二、农村公共卫生体系三、国外公共卫生体系的经验与借鉴四、完善我国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措施第七章 农村信息化管理第一节 农村信息化概述一、农村信息化的概念二、我国农村信息化的发展阶段三、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第二节 农村信息化建设组织管理一、政府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主导力量二、科研院校是农村信息服务的核心力量三、企业及合作组织在农村信息应用的关键力量四、农民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受益者第三节 农村信息化应用系统一、农村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二、农村信息服务系统建设与应用三、农村电子政务系统开发与应用四、农村电子商务系统开发与应用第八章 村镇规划管理第一节 我国村镇规划概述一、村镇规划工作阶段及特点二、村镇总体规划三、村镇建设规划四、村镇规划纲要五、村镇规划发展用地第二节 村镇规划设计具体要求一、村镇内道路规划设计二、居住规划用地规划设计三、村镇绿地第三节 村镇规划管理一、村镇规划在城乡规划管理中的地位二、城乡一体化与村镇规划管理三、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强村镇规划管理的对策第九章 农村非营利组织管理第一节 非营利组织的定义及分类一、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与含义二、非营利组织的特征与分类第二节 农村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及其困境一、农村非营利组织概述二、农村非营利组织的作用三、农村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困境第三节 农村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一、农村非营利组织管理的特点二、农村非营利组织的监管

章节摘录

  3.公共管理的基本手段是公共权力和公共财政。公共管理的手段方法很多,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等手段,但公共权力是最基础性的手段,也是公共管理区别于其他管理活动的本质特征。公共权力是指公共机构处理公共事务的权力。公共事务大部分无法通过市场提供,或者即使市场能提供但数量不能满足整个社会的需要,因而需要公共权力来保证公共利益的实现。因此,公共权力是实现公共管理活动的基础性力量。由于社会公共事务的内容十分广泛,公共管理活动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公共财政就成为实现公共管理目标的基本手段。  4.公共管理活动以实现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公共利益是社会中一定范围内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在价值上具有多元性和综合性,包含着生存、安全、秩序、公平、公正、民主、效益等保证社会成员进行正常有序的共同生活所必需的基本价值。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主体从社会本位出发所进行公共选择的结果,并且通过一定的法律规范予以制度安排体现出来。公共管理主体要把实现公共利益作为公共管理活动的出发点,从公众需求出发,努力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实现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为公众服务,促进社会发展。  (二)公共管理的特征1.管理主体宽广。公共管理的主体包括政府等公共部门、非营利部门、第三部门和权威性机构等社会公共组织,其中政府是公共事务的主要管理者和责任者,但不是唯一的管理主体。现代社会中众多的非政府组织与私营部门,甚至跨国组织或国际性组织,都可以成为良好的公共服务的组织者和提供者。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服务的供给者,但不能说所有公共服务的供给者都是公共管理的主体。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社会公共组织而不是私人企业或私人机构,这就将公共管理与私域管理从管理活动的主体上区分开来。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农村公共管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