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的管理

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机械工业  作者:彼得·德鲁克  页数:175  译者:吴振阳  
Tag标签:无  

前言

  我总是感觉自己没有资格为德鲁克先生的著作写序,但是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的邀稿盛情难却,此外,作为德鲁克先生生前少数耳提面命过的中国人之一,我也有责任和大家分享我从他那里得到的启迪。  改革开放初期,德鲁克夫妇来过中国。对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人从战争创伤的心理阴影中复原的艰难过程,他遇到的中国人充满活力和乐观精神,这一点令他惊讶不已。十年前我刚认识德鲁克先生时,他告诉我,世界在苏联解体后,只有美国一国独强的局面是不健康的,应该至少还有另一股力量可以和美国互相制约,在俄罗斯、印度、巴西和中国这几个正在上升的大国中,只有中国有这种可能。他还说,中国可能向好的方向发展,也可能向坏的方向发展,因此在中国迅速培养大批有道德和有效的管理者至关重要。这也是他后来全力支持我创办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的原因。  德鲁克管理学院开办不久,有一位著名商学院的教授建议我们走精英教育的路线,收昂贵的学费,德鲁克先生反对这么做。他对我说:“中国固然需要大公司和领导它们的精英人才,但中国像任何国家一样,90%的组织将是中小型的和地方性的,它们必须发挥作用,单靠大公司,不能提供一个健康社会所需要的各方面功能。

内容概要

本书从确立使命、从使命到成果、绩效管理、人力资源与关系网络和自我发展5个方面系统而全面的阐述了非营利性组织管理的问题,并包括了与一些在非营利性领域获得卓越成就者的访谈。为实现组织的使命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为我国的非营利性组织领域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作者简介

彼得•德鲁克小传,管理学科开创者,他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现代管理学之父”,他的思想传播影响了130多个国家;他称自己是“社会生态学家”,他对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影响深远,他的著作架起了从工业时代到知识时代的桥梁。
1909年彼得•德鲁克生于维也纳

书籍目录

推荐序一(邵明路)推荐序二(李志刚)推荐序三(詹文明)前言致谢第1章 首先确立使命:领导者角色 1 奉献精神 2 领导工作充满艰险 3 设定新目标:弗朗西斯·赫塞尔宾访谈录 4 领导者负债:马克斯·德普雷访谈录 5 小结:实践原则第2章 从使命到成果:市场营销、创新和基金发展的有效战略 1 实现理想 2 制胜战略 3 定义市场:菲利普·科特勒访谈录 4 构建捐赠群体:达德利·哈夫纳访谈录 5 小结:实践原则第3章 绩效管理:绩效定义与测评 1 无底线时如何确定底线 2 不该做的和该做的:基本规则 3 有效决策 4 如何落实学校职责:艾伯特·尚克访谈录 5 小结:实践原则第4章 人力资源与关系网络:职员、董事会、志愿者和社区 1 人力资源决策 2 重要关系 3 从志愿者到义工:利奥·巴特尔神甫访谈录 4 卓有成效的董事会:大卫·哈伯特牧师访谈录 5 小结:实践原则第5章 自我发展:个人、管理者和领导者 1 勇于承担责任 2 你希望被人记住的是什么 3 非营利组织是第二职业:罗伯特·比福德访谈录 4 非营利组织的女性主管:罗克珊·斯皮策莱曼访谈录 5 小结:实践原则译者后记

章节摘录

  第1章 首先确立使命:领导者角色  1 奉献精神  非营利组织的存在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深刻变化。我们首先要探讨的是什么样的组织使命是有用的,什么样的组织使命是无用的以及如何来定义使命。最终的检验标准不是辞藻华丽的使命陈述,而是正确恰当的行动。  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者最经常向我咨询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是领导者素质?这个问题似乎假设可以在一所魅力学校里学会领导能力,同时也假设只要具备领导能力就足够了,领导能力本身就是终极目标。然而这是一种误导,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领导者会误入歧途。重要的不是领导的魅力,而是领导的使命。因此,领导的第一要务应该是思考并定义组织机构的使命。  确立具体的行动目标  举一个简单普通的例子——一家医院急诊室的使命陈述:“我们的使命是为受病痛折磨的人提供保障”——简洁、清晰又直观。美国女童军的使命陈述同样简洁明了:“帮助少女成长为自豪、自信和自尊的年轻妇女。”美国东海岸一所新教圣公会教堂确定了这样一项使命:“使耶稣成为教堂和主教的指南。”美国救世军(salvation A珊y)的使命则是:“使公民不再被社会所抛弃。”英国拉格比公学的阿诺德校长,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教育家,创建了英国公学,把其使命定义为“使绅士告别野蛮状态”。  我所钟爱的其实并不是那些非营利组织的使命定义,而是一家企业的使命定义。使命定义彻底改变了西尔斯公司(searn)的命运——使其从20世纪初的一家濒临破产、挣扎求存的邮购小公司,在短短的10年间奇迹般地成长为世界领先的零售业巨头:“我们的使命是为见多识广和反应敏捷的顾客效劳——首先是为美国农场主,然后是为所有的美国家庭。”  几乎每一家我所了解的医院都众口一词:“我们的使命是保健。”然而这是个错误的定义。医院所做的其实并非保健,而是治病。我们通常采取不吸烟、不酗酒、晚上早点休息以及控制体重等措施进行保健,只有在生病时才上医院看病。更糟糕的是在阐述了“我们的使命是保健”之后,没有人告诉你他们将采取什么行动或措施来贯彻落实所陈述的使命。使命陈述必须是切实可行的,否则就只是良好的愿望而已。使命陈述必须着眼于组织机构确实计划采取的行动,然后加以贯彻落实,使每个组织成员都能明确地表示:这是我对组织目标的贡献。  许多年前,我有幸和一家大型医院的主管进行座谈,探讨急诊室的使命陈述。我们用了很长的时间才达成一个非常简单并且(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极其浅显的陈述方式:急诊室就是为受病痛折磨的人提供保障的地方。要做好这一点,你必须明确实际行动措施。使医生和护士感到十分惊讶的是,一流急诊室的职能仅仅是如此直白地告诉大多数就诊者:只要就诊者能够一夜安睡,不需照料,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你也许会对此感到惊讶,而实际上即使婴儿得了流感,变得烦躁不安,也不是什么很严重的问题,因为有医生和护士提供保障。  我们就这样确定了使命,但它看起来实在是太浅显了。然而使之转化成实际行动,则意味着前来就诊的每一位患者在一分钟内就能得到一位训练有素的医生或护士的接待。这就是使命的意义,这就是组织的目标!其余则是如何执行的问题了。一些患者被立即安排接受治疗,一些被安排去接受检查,还有另外一些则被告知:“不用担心,回去睡上一觉,服片阿司匹林。如果没有好转,明天再来看医生。”但首要目标是立即接待每位患者,因为这是为患者提供保障的唯一方式。  非营利组织管理者的任务是将组织的使命陈述转化为明确具体的行动目标。组织使命可以是永恒的,至少应和我们所能预见的一样久远。只要人类存在,我们就是卑劣罪人;只要人类存在,就有饱受疾病煎熬的人们;只要人类存在,就有酗酒吸毒及其他诸如此类的悲惨故事。(正因如此,为了减轻人类的原罪、病痛和私欲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千百年以来我们建立了各式各样的学校,想方设法将一点一滴的知识灌输给才七岁的学龄儿童,尽管他们更喜欢的是出去游玩。  然而目标可以是短暂的或者可以因使命的完成而进行大幅调整。100年前,结核病疗养院还是19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但现在,至少在发达国家,它的使命已经完成了,因为我们已经掌握了如何使用抗生素来治疗结核病。因此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者必须对目标及时进行审核、修正和系统的扬弃。使命是永恒的,并且可能是上帝指定的,而目标则是短暂的。  我们所犯的一个最普遍的错误是把使命陈述弄成一锅良好愿望的大杂烩㈢,而实际上,使命陈述必须简洁明了。这就意味着,要增加新的任务,你就得放下原先的任务,因为你只能做有限的事情。看看目前我们一些学院的所作所为吧,把使命陈述弄得混杂不堪——我们正在设法做50件不同的事情,但实际上却做不了这么多,这样的使命陈述毫无意义。而正统派基督教学院恰恰以其非常精炼的使命陈述吸引了许多年轻人,我们可能会认为这种使命陈述实在是太狭隘了,但它却是清晰明确的,它使学生容易理解,也使教师了然于胸,还使学院当局能够明确地声明:我们不打算教授会计学。  虽然有得必有失,但你也必须仔细考虑我们所能够完成的哪几件事情是最重要的,哪几件事情的作用不大或不再重要。100年前,医院对社会所做的最大贡献是妇产科,尽管大众过了很长时间才接受它。当时在新兴城市由于容易感染和接生员没有经过严格系统的培训,在家分娩被认为是相当危险的。而现在我可以说并非每家医院都开设妇产科,事实上也确实有很多医院根本就没有妇产科。部分原因在于现在已经可以相当精确地预测分娩情况,分娩已经十分安全;除此之外,如果确实有问题而且问题十分严重的话,就需要集中医疗资源才能解决问题,而郊区医院可能没有足够的医疗资源进行良好诊治。因此,目前这些医院虽然并没有放弃妇产科,但也会逐步放弃。另外,五六十年前,在精神药物问世之前,医院对精神疾病韵治疗往往都感到力不从心,而现在大多数精神病患者或潜在患者都能在社区医院得到诊治,对于诸如抑郁症此类的患者只需在医院做短期治疗就可以康复。因此,社区医院就能治疗大多数的精神疾病。  因此,虽然医院时时刻刻都在关注尖端科技的最新发展动态,寻觅所在社区的各种各样的发展机会,但医院不会去尝试销售鞋类商品,也不打算大肆介入教育系统。医院要做的是治病救人。然而,医院特定的目标可能会调整变化,其首要的业务可能会变成次要的甚至无关紧要的业务。你必须时刻关注事态的变化发展,否则很快会被淘汰。  成功使命的三要素  现在,让我们来探讨一下优势和绩效方面的问题。首先需要确定所做的事情是否正确,然后再精益求精。每个组织并非是万能的。如果行动与组织的价值观背道而驰,就会一事无成。在20世纪60年代,整个学术界都一窝蜂地去研究城市问题,结果是大家都无法胜任。这是因为学术界的价值观并不适用于政治问题,这些学者也不谙权术。与此同时,医院也在争相开展所谓的保健教育。诸如糖尿病之类的患者前来接受治疗,在他们康复出院之前,医院教育他们如何控制饮食和应对压力等,期望患者不再复发,但这并没什么效果。保健教育并非医院专长,医院也并不精通疾病预防之道,医院所擅长的是治疗已经产生的疾病。  首先,向外寻求机会和社会需求。基于所拥有的有限资源——不仅包括人力和资金,还包括竞争力_一我们在哪些方面能够真正地形成独到之处,真正地创立行业新标准?组织只有通过踏实做事并做好事情,才能创建一个崭新的行业绩效标准。  其次,什么是我们真正信仰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使命是有感情色彩的。我从来没见过一个组织的成员缺乏奉献精神还能做好事情。  我们都知道伊泽尔(Easel)汽车的故事。每个人都认为伊泽尔汽车之所以失败是因为福特汽车公司没有做好“功课”,但事实上这是一款具有最佳的设计、最出色的研究开发并且在其他任何方面都是最好的汽车,只有一点除外:在福特汽车公司没有人相信它会成功。它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但也仅仅是基于研究开发的设计,而非基于奉献精神的设计。正因如此,一旦有了一点小小的问题,就没有什么人支持这款新型汽车。在此我无意说它本来是可以成功的,但如果没有员工的奉献精神,它绝不可能成功。  因此首先要问的是,我们所面临的机会和需求是什么?然后要问的是,这些机会和需求是否适合我们?我们的行动措施是否合适?我们是否具有竞争力?机会和需求是否与我们自身的优势相匹配?我们是否确实相信这些原则?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制造业,也适用于服务业。  因此,成功的使命需要具备三要素:机会、竞争力和奉献精神。请相信我,任何使命陈述必须全面地反映三要素,否则就无法达成最终的目标、最终的愿望以及通过最后的检验,也就无法调动组织的人力资源来做好正确的事情。

媒体关注与评论

  全世界的管理者都应该感谢这个人,因为他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来理清我们社会中人的角色和组织机构的角色,我认为彼得·德鲁克比任何其他人都更有效地做到了这一点。  ——通用电气前首席执行官 杰克·韦尔奇  在所有的管理学书籍中,德鲁克的著作对我影响最深。  ——微软总裁 比尔·盖茨  德鲁克是我心中的英雄。他的著作和思想非常清晰,在那些狂热追求时髦的思想的人群中独树一帜。  ——英特尔主席 安迪·格鲁夫  (在本书之前)几乎没有为非营利组织量身定做的领导和管理理论。大多数管理理论都是为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发展而来的,很少关注非营利组织与众不同的特征或特殊的关键性要求。例如,很少关注其与企业以及政府机构使命的重大区别;很少关注究竟什么是“非营利组织工作”的成果;很少关注其出售服务和获得运营资金的策略;很少关注其因大量依赖志愿者导致无法推行强制性命令而引起的机构改革和调整的种种挑战等  ——彼得·德鲁克  作为非营利组织的一位管理人,德鲁克的书中有很多道理都可以让人从中有所领会,从书中参透一些管理的理念和价值观。德鲁克的书对我在组织管理方面的影响和帮助非常大  ——陈思堂 香港宣明会中国区主席  (看到)彼得·德鲁克的《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时,我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我急不可待地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他那近乎于写小说、讲故事进行非营利组织管理理论研究的独特手法简直让我这个原本学语言文学出身的后生爱不释手,于是我便成了德鲁克的铁杆粉丝。之后我几乎阅读了他的全部著作,有的读了好几遍。我每次拜读德鲁克的书都能获得新的灵感,既让人反思,又让人振奋。每次阅读都有新的体会,百读不厌  ——庄爱玲 上海映绿公益事业发展中心董事长兼总干事

编辑推荐

  关于非营利组织管理的开创性著作  非营利组织将成为继政府和企业之后维持社会平衡和稳定的中坚力量。  非营利组织作为一种社会力量正在崛起,我们正处于一种全球性的“结社革命”中。  启蒙中国现代管理第一人  当今中国一代活跃着的组织最近的眉睫的问题,正是德鲁克向我们描述的如何管理的问题。  只有中国人才能建设中国,只有中国人才能发展中国。  ——彼得·德鲁克  超越时空的德鲁克,管理者永恒的导师  他称自己是“社会生态学家”,他对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影响深远,他的著作架起了从工业时代到知识时代的桥梁。  非营利组织将成为继政府和企业之后维持社会平衡和稳定的中坚力量。  非营利组织作为一种社会力量正在崛起,我们正处于一种全球性的“结社革命”中。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非营利组织的管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4条)

 
 

  •   “非营利组织应该从最终结果开始,应该把注意力由外界转向内部,而不是由内向外。每一家非营利组织的存在,都是因为在这个社会里有着某种没有被满足的“改变人类生活”的需求。德鲁克认为:绩效是任何组织机构的最终检验方法。”

    大师就是大师,眼光穿越了现实,直接指向人类发展的未来。
  •   参与非营利组织的工作有5年多的时间了,一直都没有这么系统的学习非营利组织管理的知识,看了这本,有醍醐灌顶的感觉。不愧是德鲁克,推荐购买。当然,如果你只是初入门非营利,可能不会有太多的感触,但只要接触时间长。看这本书,肯定会有收获的。
  •   非营利组织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从来都是缺少理论支持,还好有了这本德鲁克的《非营利组织的管理》
  •   中国公益起步较晚,诸多方面处于摸索阶段。德鲁克的管理理念通吃与整个知识社会,无论第一部门政府,还是第二部门企业,第三部门NGO同样实用。强烈建议做公益志愿者无论领导还是追随者,有空都去读一读,这种一周知识的填充远远大于您几年公益的滚打摸爬。有电子版,但还是买了这本书,送给我最尊敬的公益人。
  •   虽然出书在90年,可是此书确算经典,忽略出版社把这书封面弄得像地摊货山寨书的瑕疵,就内容而言,中国公益组织发展尚不成熟,正好可向本书学取经验,需哦这并不是空谈理论,作者结合与多个非营利组织的领导管理人员的访谈,其中包括美国女童子军、教会、美国心脏协会、领袖关系网等组织机构的重要领导者管理者,将非营利组织管理与政府、盈利性企业部门区分开来,并提出一系列问题,和应该着重关注的要点。推荐。
  •   虽然本书是针对“非营利性组织”而写,但对于那些“营利性组织”从业人员亦有着极强的借鉴意义。德鲁克的书,是真正需要品的,而且回味无穷。
  •   德鲁克最后的20多年一直对NPO管理情有独钟,这本书是他社会企业思想的精华,而里面和美国优秀NPO掌门人的对话又是很好的案例,这本书是值得阅读且收藏的精品。
  •   特别好的书 好好琢磨 德鲁克大师的东西学习管理的不能错过
  •   德鲁克的书其实都写的很朴实。坚持实事求是的的原则,做管理的中国人,把心态方正了,也就是了
  •   很多时候,我们认为非营利组织不用管理,也不需要管理,看了本书,你会发现大师的眼光,更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
  •   如果在年轻时,把德鲁克所有的著作都读完,想必会受益终生。
  •   德鲁克大师的书是ngo必修课程
  •   德鲁克经典。
  •   这是再版的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刚开始还有些不确定,但是看过后发现,真的是本很好的书。
  •   德鲁克的书很喜欢,物流也很快。
  •   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很有帮助
  •   德鲁克的每一本书都值得好好阅读品味!
  •   德鲁克的书籍,值得一看!
  •   为中国的非营利组织提供思路
  •   非营利组织必看书籍,推荐
  •   非常好的书,帮我们这样的NGO团体明确了使命,帮助建立适合自己的管理体系,强烈推荐!
  •   上世纪一位思想巨人在管理理论和实践上所作的探索。令人不忍释卷。
  •   NGO的管理,不错啊,建议所有做公益的都看看
  •   以前买过两本,都送给朋友或者合作伙伴了。大师的作品自然经典,值得保存,反复阅读,受益良多。
  •   对所有的企业都是很有用的指导用书。不要先急着赚钱,要知道社会赋予自己什么样的责任,自己怎样去完成这个责任,建立一个可循环的市场环境,企业不管大小,与做人一样,不管贫富,都会创造自己的幸福感。
  •   大师的书只有带着虔诚的心去学。
  •   这个领域最经典的
  •   在一个社会团体工作,边干边学这本书,心里特别清楚,很好!
  •   本书不是生硬的教科,而是以访谈形式整理的文字,比较好懂!
  •   这本书其实很耐读的,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可以说本书是一本访谈录,对于很多问题的解释都深入浅出
  •   应该不错,但也许不如第一本
  •   一般很不错的管理学书籍!
  •   别人推荐的,看一下,经典
  •   正在看,是感觉不错,很用心。
  •   正想学习
  •   朋友推荐的,据说不错,但我才刚刚开始看,从序本身来看应该一如既往的不错
  •   之前买了三本,之后又买了三本。 发货很快。 很好
  •   不错,适合我们公益性企业
  •   值得一读,改变思想
  •   实用性强,很有现实指导意义,喜欢!
  •   手边就有同一系列的其它图书。
    相比之下,在当当买的这本纸张很次,毛糙偏白,味道很重。
    印刷字体和行间距也是不一样的。
    最后一页还有被泡过皱巴巴的痕迹。
    说实话真的很像盗版书籍,颇为失望和气愤。希望后来的买家慎重选择。
  •   书的封面不错,印刷很好
  •   书很好 能被广大读者所接受
  •   书的质量不错,发货速度快,挺喜欢的。
  •   包装什么都的很好 正版 书的内容值得好好看看
  •   很多年前的书,竟然和现实情况这么吻合
  •   老公让我帮他买的书,他说很好,书的质量也不错,内容也很好
  •   慢慢学习中 慢慢了解中
  •   很喜欢这本书,很受益!
  •   包装不错,印刷也很好。值得一看~~~
  •   对老公的工作帮助还是挺大的,老公感悟比较多。
  •   好书值得细致体味
  •   对于改革很有作用
  •   和工作相关,慢慢学习一下子。
  •   在看,质量很不错的!
  •   老公读的,他很想有一套,呵呵
  •   多看多读
  •   一直都在当当网购物,每次的感觉都很好!
  •   
  •   超前的思维和理念今天仍然适用,很受益
  •   非常好的管理书,对于事业单位管理很有指导意义!
  •   常看常新,常有收获。
  •   非常的满意!还买了第2次。
  •   好书 德鲁克的 要看
  •   主要是了解大师的理念,国外的非营利组织和国内的运作还是有极大差距
  •   很多朋友都在盈利性的组织或者团队,
    但了解一下非盈利性组织的管理,对于我们将来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十分有意义,
    而且,对现在的管理工作也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觉得一个作者的书有价值,最好把他的书全读了,才能真正全面的了解作者的原意!
    当当的折扣非常给力,值得一读的好书!
    正在看第二遍!
  •   对于了解和认识非盈利性组织很有帮助。
  •   对于学管理的这本还行
  •   这个领域的专著不多,大师之作,还不错。
  •   还不错,大师作品,装订一般
  •   收到书大致翻了还不错,正在学习中……
  •   珍藏版,不错。内容很有看法。值得收藏
  •   一些观念还是很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   这本书更可以被称作访谈录
  •   德鲁克经典之一
  •   物流挺快的,就是物流人员服务不是很满意
  •   适合ngo和npo看看
  •   看是一回事 用是另一回事
  •   还可以 值得购买 NGO 嘎嘎!!
  •   名符其实
  •   德鲁克书评
  •   不错,值得每一个人看
  •   最近的热门
  •   非营利组织管理
  •   非营利组织
  •   正好我是在非盈利机构工作
  •     如果只帮助一个人,根本不需要什么策略,若要帮助一百人,就需要良好的装备和计划,而要帮助一万人或更多,则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策略和管理体系,将每一个实施环节落实到位。----李志刚
      
      
      在看完这本书后,我就给我们(国际行动援助中国)的国家主任发了一个短信:建议所有的管理人员都读一下这本书。
      其实,我觉得不但管理人员需要读,员工也应该读:管理人员读了知道如何管理;而员工读了,知道管理人员的思路,以便更好地配合工作;同时,也可以积极地参与到机构的管理工作中去:管理并不是谁管谁,或谁受谁管,我觉得更主要的是如何上下一起工作,配合,最大可能地实现机构的目标。而且,说不定有一个,我们这些读者也会成为一个管理者,读一下此书也无害。
      
      NGO,NPO都是最近才在中国蓬勃兴起,所以,一直以来,我们中国的NGO,NPO应该根据中国国情来走,大家都在探索,而如何借鉴国外的经验则是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学习的。我看这本书的过程中,除了很多观点都引起了我的共鸣,说出了我的心里话;还有很多观点是有启发和借鉴意义的。现在就与大家分享一下。
      
      本书为商业界的管理学大师彼德。德鲁克所著,他把商业体制中的管理与NGO,NPO的特殊性结合起来,并根据实地的采访与考察,写出了这本书。本书中很多地方借鉴了商业模式,或说,在不少地方,与商业管理有异曲同工之妙,管理就是如何合理组织各种资源来实现效率最大化。
      
      全书一共分5章:
      第一章首先确立使命:领导者角色
      第二章从使命到成果:市场营销、创新和基金发展的有效战略
      第三章绩效管理:绩效定义与测评
      第四章人力资源与关系网络:职员、董事会、志愿者和社区
      第五章自我发展:个人、管理者和领导者
      
      通过章节就可以看出,德鲁克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很系统。从上到下,从理论到实际,从组织到个人,他都进行了全面的思考。
      
      第一章首先确立使命:领导者角色
      如果说商业机构第一要务是利润的话,对于NGO,NPO来说,第一要义就是组织机构的使命。
      所以,德鲁克开门第一篇就是说使命。
      他说非营利组织是为其使命存在的,它们的存在是为了改善社会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它们为其使命存在,这一点必须铭记在心。而领导者的首要任务则是确保每个人能够看见,使命、听见使命并使之体现在组织的日常经营活动中。
      在文中,德鲁克列出了成功使命的三要素:机会、竞争力和奉献精神。
      
      德鲁克特别强调奉献精神,他说:“因为你的组织是献身于一种崇高的理想,你期望作为领导的人,应胸怀组织所赋予的伟大理念,应严肃认真地承担起神圣的使命。”而有了这种崇高的理想与使命感,才能带领组织去规划远景,应对危机,实行改革。我想这不论是对商业机构,还是NGONPO来说,都是一样的。
      
      第二章,就是结合了商业机构的一些手法,来进行非营利的销售;
      
      第三章,绩效管理。
      作者说:“既使理念本身是合乎道德的,最好还是以能取得成果的方式来追求理想。要追求美好的道德理念是很多的,但我们能够用来追求道德理念的资源总是有限的,。。。。。。。所以应该精心合理地分配其稀缺的资源来有效地达成目标,而非为了正义的事情一掷千金。。。。。。非营利组织都必须根据其所设定的远景和标准、所创建的价值、所做出的承诺以及所提高的人类能力的绩效来进行自我测评。”
      所以绩效评估是很有必要的。光有伟大的理念还不行,还得落到实处来执行。
      
      这一节是吸引我的有两个地方:
      一个是信息。德鲁克说:“(在一个组织内)最重要该做的事项应该根据信息的流畅和交流沟通的有效性而非管理层来构建组织。非营利组织的每位成员,包括所有的管理人员,都应该负起传递信息的责任。”我个人的经历对这一点感触很深。我说的信息不但是工作方面的,还有管理方面的,员工方面的信息。信息如同血液,如果不能流畅,发生堵塞,就会引起瘫痪,中风,半身不遂,从而大大降低机构的效率。所以他说的,按信息的传递来沟建组织结构让我眼睛一亮。
      他指出,信息型组织的员工有向上级汇报信息的责任。他说“信息要从执行工作的个人自下而上流向高层人员—最终的责任承担者那里—而且信息还要自上而下进行回流。这种信息的流通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非营利组织必须是一个学习型组织。”
      
      如果一个机构,一线员工的意见不能得到及时的倾听与反馈,最后导致实际工作与计划的脱节,导致机构工作无法完成,甚至引起不必要的人事矛盾,或引起员工的不满,甚至是冲突,这是让人很疼心的事:一边说要帮助别人,一边却是内讧。原因之一我觉得就是信息不畅。上面的不了解下面的问题困难;下面的不知道上面的想法意愿,都在自说自话,等问题一出来,就互相指责,推诿。这是管理中的大忌。
      所以,德鲁克说:“信息型组织的成员都必须向其领导和同事汇报情况,更重要的是,必须让他们理解实际情况。。。。。。。。。这也是组织成员之间相互之间建立信任的有效途径。组织的成功运作取决于信任。信任意味着你清楚成员之间能够期待的是什么;信任就是相互理解;。。。。。。。组织的成功运作必须依靠众多志愿者(包括员工—稻草人补)的辛勤工作。。。。。特别是在非营利组织,由于成员认为他们都是致力于同一个理念,因此如果相互猜疑,造成的伤害会更大。”
      说到这,我想到了以前看到的一篇文章,说
      “慈善机构未必不会出现办公室政治。另一个普遍假设是,由于慈善机构工作人员的精力,都集中在拯救世界上,他们没有时间互相在人背后捅人一刀。但事实上,正因为他们都对自己做的事情非常热心,他们就更可能这么做。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英国电信集团(BT Group)董事长克里斯托弗•布兰德爵士根据其经历很好地解释了这一点:“一个团体存在的诽谤、暗斗和欺诈的数量,与其目的的高尚程度成正比关系。”(http://bbs.green-web.org/showthread.php?s=&threadid=11792)
      
      在《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一书中,德鲁克也提到了这一点:“维护团结、言行自由、互相信任。信任需要各抒已见、开诚布公和胸怀坦荡。
      这对非营利组织尤为重要。正因为大家都献身于美好的理念,非营利组织比企业更容易导致内部冲突。不同意见并非仅仅表示你我意见分歧,更是你我对组织信仰和理念的高度忠诚的一种对比。因此,非营利组织必须特别留意避免长期纷争和互不信任的困境,对不同意见必须开诚布公并认真对待。”
      
      所以,信任的建立非常重要,有了信任意见能得到表达。这既利于工作,也能有效地处理组织机构内的问题,比如,德鲁克就说:鼓励不同意见还可以让机构能与时俱进,而且“开诚布公地讨论不同意见也能使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者排除那些没有必要、毫无意义并且无足轻重的矛盾干扰,使他们能集中精力处理真正重要的事务。当把矛盾公布于众,许多矛盾会自行消失,因为这可以使人认识到这些矛盾只是小事一桩,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就我个人经历而言,很多国内的草根组织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内部矛盾,争吵,最后,因为处理不当,信息沟通不恰当,造成了攻击,漫骂,冲突和伤害,导致机构运行效率低下,甚至是停滞。产生了很严重的负面影响,这是让人遗憾的事。民主,团结,妥协,信任,不论是组织还是公司,机构还是国家,朋友还是同事,甚至亲人还爱人之间都需要的。这些道德价值观点是所有人类关系和谐的核心。所以,我觉得我们不但在工作中要强调这些价值,在生活中也应该这样,所以我一直强调NGONPO的从业者,如何提升自己修养和道德,是非常重要的。而此书中作者不时提到,奉献,倾听,自律,关爱等字眼,我觉得这是所有NGONPO从业人员都应该反思和警醒的。中国人花在内讧的时间精力远远高于花在工作中。如果我们能提高自己的修养,能把自己周围的人团结起来,能培养一种团结的气氛,能有民主意识,懂得包容与妥协,与已,与工作,都是获益无穷的。
      
      另一个亮点就是他说:“在大多数非营利组织中,地方性机构在人员配置方面是独立自主的,这就需要高层人员经常亲自走访各地方性组织,而非派人去看。。。。。。。。高层的管理者必须时刻提醒自己:我们是为地方分会和地方分院服务的,我们的职责是确保他们按统一标准行动;我们是为他们服务的,工作是他们做的;我们不是他们的老板,而是他们坚强的后盾。。。。。。。管理者需要能过以身作则来进行领导。最伟大的榜样就是献身于组织的使命。”
      
      我不知道有多少领导或管理人员能明白这一点。至少对我而言,我觉得这才是正确的管理方式和态度。至少我个人是相当认可身先士卒,我最喜欢举的一个例子是,想知道为什么美式武装到牙齿的国民党军队输给了草鞋光脚的共产党军队,你听一下他们打仗时的口号就知道了:
      国民党是说:“弟兄们,给我上!”
      共产党是说:“同志们,跟我冲!”
      
      
      第四章:人力资源与关系网络
      
      套句天下无贼的话,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
      
      德鲁克对人才的观点有也独到之处:首先,你不能基于人的弱点来做事;与学校教育集中在孩子不能做的事情上,组织中的成员要表现卓越的话,就必须发挥员工的优势。
      
      除了员工发展,团队精神,他对管理者提出了要求:“管理者的首要职责是使那些想做好工作的人、领薪做工作的人、具备技能做好工作的人能够顺利有效地做好本职工作,给他们提供必要的工具和信息,消除阻碍和延缓他们进度的各种障碍。要确定这些方面的唯一方法是实地调查访问,而不是坐在那儿凭空猜测。”
      
      他语重心长地建议:“决定非营利组织成败的关键是组织应具有吸引并留住具有奉献精神的成员的能力。一旦丧失了这种能力,组织就会走向衰亡。”
      
      第五章:自我发展
      在这一章里,德鲁克说“构建有这样一种(勇于承担责任)精神组织的关键在于:安排工作时要使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对于所信仰的目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要希望员工能勇于承担责任,因为“能使工作做得更有成效的恰恰是你自己而不是别人。”
      
      所以,他要员工问自己这个问题:你希望被人记住你什么?
      
      通览全书,作者从NGONPO基于使命而生存的目的这一观点发发,围绕个人的精神,修养,道德,民主,信任,团结等核心价值,与能力培养,组织结构,领导力和制度等各个方面相结合,很系统地整理出了一套清晰地管理哲学与思路。让人受益匪浅。书中既有理论,也有实例;有交谈也有采访,每章后面还有总结。全书从管理与被管理者两个角度出发来思考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这本书既让管理者知道如何从员工的角度出发来管理;也让员工知道如何接受机构的理念来从事相关工作。既让管理者如何根据机构的使命来构建立组织;而员工则知道要如何提升自己,发展自己,以适应机构的文化与理念。最终上下一心,为实现机构的使命而共同努力。
      
      我觉得这书也是所有NGONPO组织应该必备并组织阅读与学习的书。并且,可以结合中国的情况及各自的特征,有机地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形成有中国特征的NGONPO管理体系来。
  •   对不起,你发的网站是电影游戏类的。有广告之嫌,不好意思,我删除了。
  •   很感兴趣,有机会找来读读,谢谢lz
  •   www.51gongyi.org
    这也是对我影响很大的一本书,你写的书评很好,转载到网站上了,不可以的话,请告诉我,,我删除,谢谢。。
    http://www.51gongyi.org/space.php?uid=120&do=thread&id=968
  •   没关系,好东西大家分享!
  •   感恩推荐,随喜赞叹!
  •   最近正在看,本来还觉得看完第一遍之后还没有什么体系的感觉,读完你的文章后,瞬间豁然开朗。太谢谢你了,有机会咱们可以交流一下,如果你有空并且愿意的话。
  •   好的,没问题,思想是需要碰撞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