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史

出版时间:2011-5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作者:戴维·霍瑟萨尔  页数:558  译者:郭本禹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心理学史(第4版)以传记体的形式,对推动心理学思想和学科发展的重要人物及其思想和理论学派进行了生动的论述。既在心理学家的社会和政治背景下追溯心理学体系的发展,又注重考察个体心理学家的生活与事业。同时,作者坚持公正的立场,为心理学家的“弱势群体”正名,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心理学史(第4版)文献丰富,内容翔实。除此之外,作者在书中还配了许多图示和人物照片,让读者在理性的理解之外更多了一些感性认识。
  心理学史(第4版)除前言、导论和结语外,共包括15章内容,分别是第1章心理学与古人,第2章心理学的哲学与科学前提,第3章中枢神经系统的早期研究,第4章威廉·冯特与心理学的创立,第5章爱德华·铁钦纳与雨果·闵斯特伯格,第6章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的德国心理学家,第7章德国和美国的格式塔心理学,第8章临床心理学的历史与精神分析的产生,第9章达尔文、高尔顿、卡特尔、詹姆士和霍尔,第10章芝加哥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机能主义,第11章智力测验在历史上的使用和滥用,第12章伊凡·巴甫洛夫的研究和约翰·华生的行为主义,第13章四位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第14章四位认知心理学家和第15章人本主义心理学。
原著作者霍瑟萨尔教授多年来潜心投入心理学史教学和教科书编写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他能够对心理学的大量文献融会贯通,再用自己的语言流畅地表述出来。读者在品味每位心理学家的生平故事的过程中,会自然地产生一种轻松畅快的感觉。由于原著只写到第13章新行为主义,而现在国内本科生的心理学史教学内容一般还包括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学的内容,所以译者在翻译基础上又补写了两章内容,以便作为教材使用。
  心理学史(第4版)既可供心理学领域的教师、学者、学生阅读,也适用于广大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戴维·霍瑟萨尔(David Hothersall) 郭本禹 译者:王申连 魏宏波 朱兴国 等戴维·霍瑟萨尔( David  Hothersall),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名誉教授。出生在英国,后于1965年来到美国,并于1968获得田纳西大学的博士学位。自此,他一直住在俄亥俄州。他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心理学史课程,并获得了许多教学奖项,包括“俄亥俄州杰出教学校友奖”。除了心理学史,他也很喜欢为高年级学生讲授心理学导论课程。他写作并发表了大量关于学习和记忆的论文,并于1984年出版了一本心理学导论教材。1990至1998年期间,他是俄亥俄州立大学荣誉课程部的主任。如今,他不仅在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心理学史课程,他还为俄亥俄卫斯理大学的高年级本科生讲授心理学史。郭本禹,安徽肥西人。1964年生。心理学博士。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理论心理学和心理学史分会副会长、《心理科学》、《心理学探新》和《心理研究》编委。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30余部,主编《德育心理学丛书》、《外国心理学流派大系》等10多套大型丛书。主持国家、省部级课题10多项,获得省部级科研、教学奖励10项,其中一等奖各2项。2002年被列入江苏省“333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2007年被列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

书籍目录

前言 
导论 
第1章 心理学与古人 
 医学的进步:生物学取向 
 数学的进步:对秩序的寻求 
 原子论:作为物质的心灵 
 哲学的进步 
 古人的重要性 
第2章 心理学的哲学与科学前提 
 文艺复兴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 
 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 
 后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经验主义、联想主义和先天论 
 17世纪先天论者的反对之声 
 18世纪的联想主义 
 19世纪的联想主义 
 18世纪先天论者的反对之声 
 文艺复兴和后文艺复兴时代的重要性 
第3章 中枢神经系统的早期研究 
 脊髓机能的实验研究 
 感觉生理学 
 颅相学 
 脑机能定位 
 脑的直接刺激 
 进步与挑战 
第4章 威廉?冯特与心理学的建立 
 威廉?冯特(1832-1920) 
第5章 爱德华?铁钦纳与雨果?闵斯特伯格 
 爱德华?布拉德福德?铁钦纳(1867-1927) 
 雨果?闵斯特伯格(1863-1916) 
 铁钦纳和闵斯特伯格回顾 
第6章 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的德国心理学家 
 心理物理学 
 赫尔曼?艾宾浩斯(1850-1909) 
 弗兰茨?布伦塔诺(1838-1917) 
 卡尔?斯顿夫(1848-1936) 
 奥斯瓦尔德?屈尔佩(1862-1915) 
 被遗忘的德国心理学家 
第7章 德国和美国的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的概念基础 
 马克斯?惠特海默(1880-1943)与格式塔心理学的开端 
 沃尔夫冈?苛勒的顿悟学习实验 
 库尔特?勒温与格式塔心理学的应用 
 格式塔心理学展望 
第8章 临床心理学的历史与精神分析的产生 
 心理疾病的早期观点 
 心理疾病的早期机构与“治疗” 
 心理疾病机构的改革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 
 结论 
第9章 达尔文、高尔顿、卡特尔、詹姆士和霍尔 
 查尔斯?达尔文(1809-1882) 
 弗朗西斯?高尔顿(1822-1911) 
 詹姆斯?麦基恩?卡特尔(1860-1944) 
 威廉?詹姆士(1842-1910) 
 格兰维尔?斯坦利?霍尔(1844-1924) 
 结论 
第10章 芝加哥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的机能主义 
 约翰?杜威(1859-1952) 
 安吉尔和卡尔:芝加哥大学的机能主义 
 詹姆斯?罗兰德?安吉尔(1869-1949) 
 哈维?卡尔(1873-1954) 
 伍德沃斯和桑代克:哥伦比亚大学的机能主义 
 罗伯特?塞申斯?伍德沃斯(1869-1962) 
 爱德华?李?桑代克(1874-1949) 
 结论 
第11章 智力测验在历史上的使用与滥用 
 皮埃尔?布洛卡的颅测量法 
 阿尔弗雷德?比纳(1857-1911) 
 亨利?戈达德(1866-1957) 
 刘易斯?推孟(1877-1956) 
 罗伯特?默恩斯?耶基斯(1876-1956) 
 后来的争论 
 智力测验的新近发展 
第12章 伊凡?巴甫洛夫的研究和约翰?华生的行为主义 
 伊凡?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1849-1936) 
 巴甫洛夫之前的条件反射 
 约翰?布罗德斯?华生(1878-1956)的行为主义 
第13章 四位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 
 爱德华?蔡斯?托尔曼(1886-1959) 
 埃德温?雷?古斯里(1886-1959) 
 克拉克?伦纳德?赫尔(1884-1952) 
 伯勒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1904-1990) 
 对新行为主义的回顾 
第14章 四位认知心理学家 
 西蒙(1916-2001)和纽厄尔(1927-1992) 
 乔治?阿米蒂奇?米勒(1920- ) 
 乌尔里克?奈塞尔(1928- ) 
 对认知心理学的回顾 
第15章 人本主义心理学 
 戈登?威拉德?奥尔波特(1897-1967) 
 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1908-1970) 
 卡尔?兰塞姆?罗杰斯(1902-1987) 
 肯?厄尔?威尔伯(1949- ) 
结语 
参考文献 
主题索引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虽然盖伦不是一名基督教徒,但他是古代原子论和机械论者所倡导的无神唯物论的强烈反对者。古代原子论者认为宇宙是由原子构成的,所有物质纯粹是原子间偶然相遇碰撞的结果,盖伦发现这种观点是完全不能让人接受的,因为它忽视了其解剖学研究所揭示的一个基本事实:人的身体结构是神的设计的证据。盖伦强调,身体的错综复杂、和谐与美不可能是一个偶然事件。他声称已证明人体没有哪个部分是多余的。例如,他注意到,我们有两只手并非偶然。如果我们仅有一只手,我们将不能做两只手很容易做到的许多事情;如果我们有三只手,那么第三只将是多余的。如果我们缺少拇指,将不能使拇指与食指相对,因此,就无法从事双手所能做到的精巧操作。要想出一种能取代任何一部分身体并执行这部分身体的所有正常功能的替代物,这是不可能的,盖伦引用这种不可能作为神的设计存在的进一步证明。例如,什么样的替代物能像人手一样多才多艺呢?没有神的设计就不可能有创造,盖伦的这一观点已被详细探讨了好长时间。18世纪,坎特伯雷的大主教约翰·蒂洛森(John Tillotson)把盖伦的思想运用于诗歌、散文、?籍和肖像的创作中(Bennett,1977)。蒂洛森问道,在创作一首诗或一篇散文前,一个人脑中的文字需要酝酿多久才能浇塑成型?将这些文字集结成书又需要多长时间呢?在人们制作画像之前,又需要在油画布上涂多少次颜色呢?只有在人类智慧得到运用时,诗歌、散文、书籍和画像才得以创作;蒂洛森主张,同样如此,在人类和世界的创造过程中,一定也运用了神的智慧。这类观点使得盖伦关于我们的精神本质的看法历经多年而长存。盖伦对心脏功能的描述,也反映了他在亚历山大的学习经历以及在对人类理解上的灵魂走向。亚里山大博物馆的解剖学家?注意到.人的呼吸是温暖的,而且一般来说温暖是活的机体的特征,而寒冷则成为无生命机体的特征。他们认为这种温暖是由心脏中的火创造的;他们把我们在有雾的早晨呼出的水汽看成是火冒出的烟。为了验证他们的这些理论。博物馆的解剖学家们不惜牺牲奴隶.剖开他们的胸腔寻找那团生命的火焰。当他们没有找到时,他们断定是因为胸腔打开得不够迅速,让火乘虚而逃了。盖伦认为,心脏的生命之火可以从血液中提炼出负责运动和感觉的精神物质——生命元气。他没能认识到心脏作为泵的作用,对这种作用的认识实际上拖延了大约1500年,直到一个名叫威廉?哈维的英国才提出了这一观点(第2章)。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是我教授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采用的教科书。我非常喜欢看哲学先驱对不同心理学流派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不同于其他的教材,霍瑟萨尔的写作风格不是空空而谈,凡他讨论的主题都显示出他的博学多才。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霍瑟萨尔博士对心理学历史的介绍独具匠心,他巧妙地在心理学历史和体系中的重要概念和知名人士之间寻找到了平衡点。他的著作虽多在本科课程中使用,却极其通俗易懂。任何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在看这本书时,都会读得津津有昧。他不仅仅是在介绍实际情况,还娓娓讲述了隐藏在这些事实背后的故事。书里满满的都是故事,正是这些故事,使得心理学独具特色。  ——(美国亚马逊网站读者)这是我在研究生时期学习心理学史的教材。一般说来,我讨厌学历史。历史中的那些名字和日期从我左耳进,又从右耳出,我根本记不住。但霍瑟萨尔笔下的人物鲜活而栩栩如生,他赋予了历史人物以灵魂和血肉,所以这本书非常好读,甚至对我来说,也很容易记住。我想向教心理学史课程的教授和对此感兴趣的读者强力推荐这本书,尤其是那些对心理学史有兴趣、又希望能像看小说一样读历史的人,这本书超合适,是你们的不二选择。  ——(美国人格心理学研究会会员)

编辑推荐

《心理学史(第4版)》是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心理学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6条)

 
 

  •   因为工作关系,需要查阅一位心理学家的资料。在网上“百度”到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这本《心理学史》(第4本),然后下单购买……拿到书后找到那位心理学家的资料后便“爱不释手”了,强烈吸引我工作之余将剩余部分细细品完。这本书值得推荐给大家,原因如下:
    一、写作形式不同于以往的《心理学史》教科书。本书是以传记的形式对推动心理学思想和学科发展的重要人物和流派进行了生动论述。因此,阅读本书除了学习到心理学知识外,还能了解到自己感兴趣的心理学家们的另外一面。
    二、原作者写作角度新颖,立场公平。本书原作者戴维。霍瑟萨尔站在新的角度,冲破传统的心理学史观,为心理学家正名,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三、本书作者和译者都是研究心理学史的权威人物。曾获得“俄亥俄州杰出教学校友奖”的原作者戴维。霍瑟萨尔教授,多年来一直潜心致力于心理学史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本书译者郭本禹教授作为中国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首倡西方心理学史论研究,突破了以往单纯的历史本身研究,开展对心理学史的史学理论研究,拓宽了心理学史的学科领域。
    四、本书作为一本教科书,在保持其知识性的同时,兼具了故事性和趣味性,避免了一些教材的枯燥性。
  •   《心理学史》的作者霍瑟萨尔在描述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人物故事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这本书是美国许多本科教育的指定教科书,但是并不照本宣科,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任何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在阅读本书时都会爱不释手。作者不仅给我们描述了心理学发展的基本事件,而且还给我们讲述了这些研究事件之后的有趣故事。比如,书中不仅提到华生构思酝酿行为主义基本理论的故事(这启发了斯金纳的工作),而且我们还能发现华生的一些早期童年经历促使他与“传统”心理学决裂。霍瑟萨尔博士还给我们详细讲述了华生在麦迪逊大道的岁月所作出的诸多贡献,包括华生所开创的第一名人代言产品的销售。这本书满是心理学研究的趣闻轶事,让人对心理学研究工作耳目一新,阅读起来让人欲罢不能。
  •   这本书最初买的时候是为了期末考试的,只因为里面涉及的一个知识点只有这本书上有,买了之后看了发现真是不错,不像传统的书那样,只是纯粹的理论,而是以一个个心理学家为线索来讲述的,读来全然不觉得枯燥,有趣得紧,而且郭老师的翻译也很好。作为一个心理学本科生,私觉得要了解心理学,读那些所谓的“一分钟读懂心理学”完全是唬人的,读懂心理学史才是真正了解了心理学。
  •   《心理学史》是心理学历史方面的研究生教科书。我过去非常讨厌学习历史,我几乎记不住历史课本里的任何内容,这些人名和年代于我而言都是左耳进右耳出。但是霍瑟萨尔写作能力很强,他使书本上所描述的人物活生生地站在我们面前,所以这本书非常具有可读性,我记忆起来也非常轻松。我向所有在大学院校讲授心理学历史的教授推荐这本书,也向所有对心理学发展的历史感兴趣、但是又想像读小说一样了解心理学历史的朋友推荐这本书。
  •   内容是很好的,特别有新意,与传统心理学史比起来,偏重心理学家个人的性格、环境的描写,言语也不晦涩,翻译也不错,就是觉得好厚好重,要是分成两部就好了。
  •   虽非精装本,拿到书摸着还是很舒服。排版也疏密有致,不错不错。
    以传记体形式写心理学史,以寻常的以心理学派学史相比,很新颖,当然,就优点来说,两者各有长短,后者所短,即是前者所长。
    此版是根据2004版(最新版本)译出,译笔也不错。
    鉴定为好书。
  •   生动有趣的介绍了心理学历史,各位心理学家之间的关系经历,郭本禹老师,还增加了两张内容,使的更加全面
  •   一直找这样一本书,非常不错。有助系统了解心理学史,而且可以作为系统阅读更多心理学家作品的指南。
  •   这本是我读的心理学史里面最好懂的书,是按大师的生平来写的,比起那些按照理论体系写的枯燥晦涩的心理学史,更有趣更适合阅读,令人开阔视野。
  •   心理学学生的必读之作,是心理学史研究中的经典版本,值得慢慢品味。。。。。。。。
  •   讲述心理学史,内容不枯燥,趣味性很强,将心理学发展史生动的呈现出来
  •   经典之作,,心理学史内容详细,对于学习心理学有很大帮助
  •   经典的心理学史作品 我喜欢这样的东西
  •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喜欢心理学史者值得一读
  •   这本书故事性较强,趣味性比较强,与其他心理学史不太相同
  •   心理学史,经典
  •   只要介绍了西方心理学发展是上的重要人物,同时也提到了与科学、哲学领域的相互影响的作用
  •   这本书很适合对心理学感兴趣的朋友阅读。内容很丰富,值得推荐
  •   如题,都是在论述各种心理学家的生平和轶事,对理解各理论流派很有帮助。但是最后译者补的那两章有点画蛇添足。
  •   对不起,又是一个环保者的本能反应了。再有,纸张太重了!真希望出版社能考虑这点!内容还没看,书质量不错,图文并茂,等我看完它,相信我对心理学的兴趣会由现在的向往变成探索~计划此后每天看点
  •   超厚的一本书,不是心理学科班出身,但是有点兴趣,准备先看一些通俗的心理学书,再来看这本,以形成一个系统的认识~
  •   国外的心理学视角比国内教材更活泼生动
  •   心理学的历史也是每个人认识自己的历史。
  •   买了另外一本,体系的~这本的评价也不错,跟中国的心理学史书籍相比,~~更像讲故事……
  •   正常心理学的基础教材之一,先赞一个!
  •   希望对我的心理学专业有帮助,书很好的,谢谢
  •   对于心理学专业的我,就当增长见识了。不错的书。
  •   心理学史书汗牛充栋,良莠不齐,唯此书,道出种种真相,种种真谛,种种人生。
  •   经典,适合心理学专业的人读
  •   心理学家的学术野史~内容丰富,精彩~
  •   好书,不想一般的历史书,用传记体,每个人的故事单独写,比较有趣。就是最后几页有点皱,估计在哪是压的。
  •   要学习一门学科,首先要了解它的历史。学习历史知识是很枯燥的,这本把知识写成故事,很好。
  •   外国人写的,中国人翻译再作补充,很好很强大,尤其是纪传体的,有趣一点。
  •   看着挺舒服的,好书就该印好点。内容其实也满好的,不算枯燥。
  •   内容精彩生动,一点也不枯燥无味,喜欢,书的质量也不错!
  •   本以为历史类的书很枯燥,没想到这本书这么有趣。非常好。
  •   翻看了下 内容庞杂 但线条简单清晰 尤其难得的是较其它史书有趣些
  •   内容蛮好看 的
  •   挺好的还没来得及看内容
  •   没看正文,只看了序,就觉得是一本很好的书。
  •   既满足求知欲,又满足偷窥欲的好书
  •   好书,力挺!
  •   适合普通读者,故事性强。
  •   呵呵,激动激动,一直想看的书终于买到了,大概的翻了翻,看到书中对弗洛伊德的描写,呵呵。大烟鬼,支持购买!
  •   一直以来还是对当当比较满意的,只是勉强满意而已。一直不敢恭维当当的库房保存。稍微旧一两年的书就又脏又有多破。希望当当能更上一层楼吧。
  •   书的质量不错,经典之作~
  •   看过最有趣的书!
  •   看了不会很枯燥 很满意的书
  •   这本书还不错,虽然搞特价还是觉得价格高些,不过书很好!
  •   我忘了是谁了,在书里找不到
  •   书还没读,送货速度实在没的说。昨晚下单,今天三点就到了。保持啊!
  •   我觉得这本书非常有趣,老师也有推荐。
  •   嗯嗯,还不错,挺好挺好!
  •   看到这个题目非专业人士应该就不会买了吧,推荐有一定功底,本科高年级可以读了。
  •   纸质很好,而且排版也不错哦,看起来很舒服
  •   值得收藏,慢慢看
  •   收了还没看
  •   bucuo,nengliaojiedaoqitaxinlishujishangliaojiebudaodezhishi
  •   不论专业或者业余都可以看看,值得推荐。
  •   很好,专业性强
  •   心理学虽然只有一个并不漫长的当代史,但却不妨碍其流派纷呈,名家辈出,学习心理咨询师课程时,挺头疼的的一项内容,就是心理学史的记忆,简单的人物、时间、事件和主要成就的罗列,为了记忆而记忆,索然无味。不过其实,心理学的历史也可以非常精彩。如果想要在心理学的领域钻研一下,此书无疑有助于弄清心理学发展的脉络。著者对于学界的纷争并不回避,甚至某些当年学术公案也一并解说,挺有意思的。不过,不要指望它会像迈尔斯心理学或者上海人民版性心理学那样吸引你,让你恨不能一口气读下去,毕竟,这是一部讲授学科史的著述
  •   大概翻了翻,涉及的人物众多,能全面了解心理学史了,讲述的风格很有趣
  •   书不是很枯燥,有许多名人故事,易懂易读
  •   书的内容还是很好的,可是有的页要掉下来的样子,书皮的边角也磨破了。
  •   一直想据为己有,终于如愿,经典好书,不多说,看了就知道。
  •   和教科书不同,不枯燥!~我们老师的辅导书也是这本~~
  •   书还没看,印刷质量倒是极好,就是有点胖……比我买的其他的书都宽一些,放书架上总是突出一截,比较让人纠结
  •   本书趣味性较强,值得阅读,就是价格稍高
  •   与描述不符啊
  •   书籍非常不错 喜欢 谢谢
  •   内容好,不过书本质量有小瑕疵。
  •   收到前几十页都撕破了。
  •   要是有彩图的话,会变得跟易入眼.
  •   大概用了一周看完了全书,这个是考虑到自己一向的看书速度比较快,另外可能自己专业知识比较扎实吧。总的感觉还是很不错的,前面13张是翻译的,很不错,清晰明了幽默风趣。后面两章实在是狗尾续貂,太烂。我本善良,基本不批评人家,可是烂成那样的东西你们好意思写呀,还出版给人看。。。哎,不好意思。感觉不吐槽不行呀,不然要憋出内伤出来了。。。
  •   这本书内容翔实、生动有趣,翻译的很准确很精练,是我读过的心理学史中最好的。
  •   简略的勾勒出了心理学的一个发展脉络,对各个时期的主要流派、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均做了简略交代。文中对心理学的很多代表人物的生平叙写的过多,这些内容与心理学的学科关系不大,有点喧宾夺主的感觉。最后有郭姓作者的补写。其目的就是为了在图书上使自己成为作者之一,毫无意义,而且续写的部分水平明显较差。
  •   一本很有趣的心理学书,适合广大的心理学爱好者和心理学专业人士,可以与心理学与生活相提并论。
  •   灰常喜欢哦 内容很有意思 本身就喜欢历史在加上是心理学类
  •   挺喜欢这本书的 很系统 物流好快
  •   纸质不错,没有错别字,印刷也挺好。
  •   适合刚刚接触心理学的人,编排的很有意思,内容充实,是一本真正的心理学史。
  •   该有的基本都有了,再细的还得自己再看。
  •   本书从古说到今,详细有趣,知识性十足。书本纸张质量非常好,一看就是正版的。对于爱书的我算是找到了购物的好地方。
  •   读心之理论书,了解心理
  •   很好,老婆很喜欢,赞一个
  •   充实自己的底蕴,学习。
  •   第一次从图书馆看到这本书就知道是好书了,所以才特意买一本自己看加收藏。
  •   无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翻译都很好
  •   厚厚的一本书,没几张图,全是字,可见信息量有多大。尽管如此,却能带给我质量比较好的阅读体验。我想是因为该书再排版上考虑到了用户的感受吧——在每一页的左侧留有一条空白,既可以方便读者作批论注,又能够让劳累的眼睛能休息片刻。... 阅读更多
  •   内容和品相都不错
  •   专著!慢慢学习
  •   看看心理学的历史
  •   心理学史
  •   还可以,适合专业人士
  •   非常生动的教科书
  •   不错,从人物传记的角度来探讨了心理学史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