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免疫学

出版时间:2008-6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章晓联 编  页数:325  

内容概要

《感染免疫学》一书主要介绍感染免疫学的最新理论知识和研究所采用的最新技术手段及其应用。20世纪以来,医学微生物学发展不断融合了免疫学、分子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对进一步理解宿主细胞和微生物致病机制间的分子联系起到了极其重要作用,尤其是将免疫学的研究范围拓宽到了微生物防御,并且在研究哺乳动物器官的自身调节和致病机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今,免疫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如单克隆抗体技术、ELISA和ELISPOT;流式细胞术的荧光活性细胞分选系统、细胞分离检测、细胞因子的细胞计数分析;运用四聚体技术对抗原特异性T细胞应答的定量分析等技术。免疫学的发展进程相当迅速,因此免疫学技术方法的改进和更新以及前沿技术的学习都是很有必要的。    《感染免疫学》是一本系统介绍当代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的感染免疫学的为数不多的专业参考书。当前传染性疾病研究是纳入我国“十一五”重大研究计划的重要内容,而感染免疫是传染性疾病的重要研究内容,该书介绍了感染性病原体(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导致的固有免疫和适应免疫机制,详细介绍主要检测原理、方法和手段,还介绍了当前国际这一领域的最前沿进展,是一本既有理论、又有研究方法的实用性书籍,可作为研究生教材,也适合广大科学研究人员使用。    《感染免疫学》一书介绍的理论和技术运用之间交互连贯,结合感染免疫学基础理论和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为在微生物学、病毒学、真菌学、寄生虫学、免疫学和医学等领域研究的学者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本书内容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全书内容包括:①感染性病原体(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导致的固有免疫和适应免疫机制;②感染性疾病免疫应答的主要检测原理及方法;③感染动物模型;④人类感染性疾病的免疫学检测手段等。

作者简介

  章晓联,博士,女,武汉大学珞珈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胞内病原微生物的分子致病机制和感染免疫研究,在分子及感染免疫、糖基化和免疫治疗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章晓联于1997年获得香港科技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1997~2001年在美国universityr of Maryland at college Park做博士后和研究专家,2001年底作为武汉大学引进人才回到武汉大学医学院工作,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赴日本福岛医科大学做访问研究学者,从事感染免疫与分子生物学研究。任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系主任,武汉大学过敏及免疫相关疾病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免疫研究室主任、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并担任中华医学会武汉市微生物及免疫学会副理事长,武汉市免疫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糖复合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及免疫学会青年委员和《中国病毒学》等杂志编委。  章晓联教授曾获得第二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提名奖”(全国共5名);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武汉大学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培养博士后、博士和硕士30余名。  章晓联教授是国家教育部《医学免疫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负责人。主编了《诊断免疫学》和“十一五”规划教材《医学免疫学》等多部教材和学术著作。  她发表了核心期刊以上学术论文70余篇,发表在国际SCI收录的研究论文40余篇,如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J.Immunol、Infect.Immun等杂志发表文章,被国际权威杂志Nature、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等引用240余次。章教授主持和参与了国家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等多项基金项目。申请了发明专利19项,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6项。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感染性病原体的免疫应答机制 第一节  感染性病原体的固有免疫机制 第二节  感染性病原体的适应免疫应答机制 第三节  炎症反应及细胞因子在感染中的作用机制第二章  感染性病原体免疫应答的检测原理及方法  第一节  感染性疾病中白细胞的分离和检测原理及方法  第二节  分泌细胞因子的T细胞的检测及分离  第三节  人树突状细胞的分离和增殖  第四节  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HC配体和抗原的T细胞表位:抗原表位疫苗的应用  第五节  T细胞免疫反应定量分析中四聚体技术的应用  第六节  应用ELISA、ELISPOT、流式细胞术及RT-PCR定量检测T细胞反应细胞因子  第七节  应用微点阵技术研究病原体感染后宿主基因转录变化  第八节  鼠吞噬细胞的分离及功能检测  第九节  细菌感染小鼠的免疫反应  第十节  免疫应答的体内检测  第十一节  鼠T淋巴细胞杂交瘤单克隆细胞系的建立和发展  第三章  感染动物模型 第一节  鼠的结核杆菌模型 第二节  利什曼病模型 第三节  鼠类巨细胞病毒动物模型 第四节  啮齿类动物模型 第五节  DNA疫苗接种方法 第六节  佐剂的应用和制备 第七节  免疫细胞体外分析第四章  人类感染性疾病的检测手段 第一节  T细胞的分离及T细胞系的建立和克隆   第二节  人T细胞的生长转化   第三节  人杀伤细胞的产生和特征 第四节  人类细胞因子的测定   第五节  原位免疫反应的检测:免疫荧光和免疫酶联技术 第六节  人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分离、纯化和培养中英文索引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感染性病原体的免疫应答机制  免疫系统的任务主要是保护宿主免受入侵的感染因素的攻击,由此防止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病原微生物(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应用各种机制来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而免疫系统也会通过非特异性(固有性、先天性)或特异性(适应性,后天获得性)免疫反应形成相应的防御机制。通常情况下,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需要固有性和适应性免疫系统的共同参与。  各种微生物通过不同的机制侵袭宿主。病毒可在宿主细胞内自主复制,故其属于胞内病原体;而蠕虫无法在宿主细胞内存活,属于胞外病原体。此外还有细菌、真菌和原生物。细菌也可分为胞内菌和胞外菌。  入侵的病原体是否致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宿主的免疫反应。要对宿主和入侵的病原体之间的反应进行分析,需要用到多种免疫学方法。本书归纳了一些免疫学方法,特别适于鼠和人对感染因素免疫反应的体内外分析。本篇是对抗感染免疫防御机制的简要回顾,为读者在后续章节中的学习提供导向作用。  第一节 感染性病原体的固有免疫机制  一、概述  固有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系统)是一种不需要对抗原特异性识别的保护机制,但是它可以增强特异性免疫的保护作用。非特异性免疫机制包括吞噬作用、急性炎症反应、I型干扰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等。

编辑推荐

  《感染免疫学》是一本既有理论、又有研究方法的实用性书籍,可作为研究生教材,也适合广大科学研究人员使用。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感染免疫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印刷质量不错。内容比较系统易学。
  •   刚拿到,应该不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