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开国功臣密事追叙

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外文  作者:孔鲱  页数:248  

前言

假设中国历史以时问为主脉存在,那么将其横断,它便会有别种形态。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的所有文明都浓缩在这五千年中,知识、财富与思考都可以从其中获得。从历史的任一截点切断,它都会成为一部崭新的画卷。    《历史的横断面》丛书包括《远逝的王朝》、《尘扬古战场》、《权臣斗》、《浴血功臣录》共四本。该从书将历史按不同的形态重组,分别以朝代、地理位置、人物等为主线,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解读历史,让历史看起来更有线条。    《尘扬古战场》    荒骨潜销垒已平,汉家曾说此交兵。    如何万古冤魂在,风雨时闻有战声。    唐张蠙    今天的和平,是以无数英雄的头颅和热血换来的。战争本身无法给人们正面的启示,但战争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故事的转折却能让我们思索。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失败?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为向前看和回头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动作。    战争已离我们远去,与我们共存的,是见证历史的古战场。    虽然血光已经散去,但暖风吹不开古战场的神秘,阳光也照不进古战场的荆棘。这里有太多辉煌,被厚重的沧桑埋藏。或许有那么一天,将重重幽怨剥离,古战场,才能恢复昔日的光芒。

内容概要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长平古战场——沉睡两千多年终见天日 一桩悬案 1.三面环山的小盆地 2.触目惊心的尸骨坑 3.众多史学家的努力 4.“白起坑赵” 上党这地方 1.上党特殊的地位 2.赵国的分歧 3.廉颇的抉择 长平之战,攻心为上 1.破解秦军参战人数 2.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3.白起的秘密 4.专家重演赵括之死 第二章 巨鹿古战场——依稀可见巍巍大秦轰然倒下 沧海横流。方显本色 1.项羽,不朽的神话 2.张耳,被忽略的英雄 江东子弟兵的历史传奇 1.江东 2.所向披靡的江东子弟兵 3.楚军的实力 黄扫六合的秦军突然瓦解 1.秦军的作战优势 2.军事家章邯的过人之处 3.长城兵团真的存在吗 军事史上的完美之作 1.钜鹿之语 2.破釜沉舟 3.无奈之下的章邯 4.中国骑兵第一次独立作战 第三章 垓下古战场——越历史迷雾向后人诉说着什么 来自垓下的争议 1.垓下不是具体地点 2.垓下聚是一个具体地点 3.美丽的垓下八景 两种说法 1.一场战役还是两场战役 2.垓下之战究境发生于何处 这是一场大会战 1.偷袭彭城 2.对峙于荥阳 3.刘邦毁约 4.围攻垓下 5.决战东城 悲剧英雄的历史结局  1.乌江自刎,尸归何处 2.霸王别姬的真相 第四章 白登古战场——汉民族与匈奴的第一次交锋 真正的遗址 1.白登是台还是山 2.凭吊白登山 3.“汉阙式”碑亭 4.探秘采凉山 匈奴 1.“天之骄子”匈奴 2.冒顿是个什么玩意 重解白登之谜 1.“白登之围”中的兵力问题 2.刘邦因何被困白登山 3.关于匈奴骑兵的四色马 4.陈平的“馊主意” 5.因和亲而封侯的人 第五章 昆阳古战场——数十万军队难以思议地土崩瓦解 风雨摇摆的王莽政权 1.“绿林军”的历史由来 2.何为赤眉军 3.“短命”的王莽 历史沧桑中的昆阳 1.昆阳古城 2.“昆阳故城”冠名权之争 关于刘秀与巨毋霸 1.刘秀——一个发迹的农民 2.一个巨毋霸 经久不衰的传说 1.五里堤 2.倒马沟和刘贵庄 3.草场庾 4.点军场 5.烧车河 第六章 官渡古战场——历经沧桑仍然闪烁着不朽的光辉 1.“官渡”是河名还是地名 2.马头村力争官渡之战遗址 3.中牟对原阳“抢滩”是喜是忧 不可避免的一场战争 1.水火不容 2.白马之围 戏剧性的转折与结局 1.火攻乌巢  2.曹操引袁绍在官渡决战 第七章 赤壁古战场——自古最受关注的古战场 “新赤壁大战” 1.文赤壁 2.武赤壁 3.历史的证明 真实的赤壁之战 1.赤壁之战的不同版本 2.火烧乌林前的水战 3.探讨两军的行军路线 4.曹军大败 赤壁之战留下的历史谜团 1.双方的军事实力 2.借东风 3.华容道 第八章 夷陵古战场——在遗迹中感受当年战争的壮烈 兵家必争之地 1.扼巴楚咽喉,控川鄂门户 2.历代战争屯兵和制造武器的要地 3.夷陵故土——宜昌县 三个关键性人物 1.生子当如孙仲谋 2.屡败屡战的刘备 3.儒将典范陆逊, 夷陵之战: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 1.矛盾全面激化 2.刘备报仇 3.以静制动 4.反击 5.蜀军溃败 6.夷陵之战的导火索 第九章 淝水古战场——八公山下至今依然草木皆兵 古今之淝水 1.淝水又作肥水 2.原是楚文化 “势不两立”的前秦与东晋儿 1.投鞭断流的前秦 2.偏安江东的东晋 四个核心人物 1.长相平凡的苻坚 2.明察善断的苻融 3.善于治军的谢玄 4.东晋大将朱序 难以思议的以弱胜强 1.多事之秋 2.第一次交锋 3.对峙之后  第十章 雁门关古战场——杨家将铁血传奇的历史见证 中华第一雄关 1.只有大雁才能飞过 2.“城随山势转,关并塞云齐” 3.细说雁门关 前奏曲:从燕云十六州说起 1.高粱河之战 2.报仇雪耻和帝国梦 杨无敌弯弓射苍狼 1.“无敌”当关 2.擒贼先擒王 3.遭到诬陷, 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北伐 1.孤军奋战 2.忠烈的象征 第十一章 郾城古战场——岳家军大破“拐子马”与“铁浮图”之地 郾城——辉煌的历史 1.岳飞成名之地 2.这一片热土 “拐子马”和“铁浮图” 1.“拐子马”  2.“铁浮图” 3.优势何在 “连结河朔。直捣中原” 1.盟约 2.东西并进,夹击汴京 3.直扑郾城 4.拼死一搏 5.岳家军的战绩 第十二章 采石古战场——山川灵秀之地不时回荡着金戈铁马之声 六朝古都的天然屏障 1.采石矶的得名 2.“千古一秀” 3.文化底蕴 4.林木葱绿的翠螺山 5.景色秀丽的蛾眉亭 6.简朴典雅的燃犀亭 不可思议的宋军武器装备 1.与众不同的海鳅战舰 2.射程强大的三弓床弩炮 3.杀伤力强的霹雳炮 历史“成全”了两个人物 1.战成名的虞允文 2.觊觑中原的完颜亮 影响中国政治格局的采石矶大战 1.屈辱的和约 2.金军入侵 3.文臣上阵 4.追击  第十三章 钓鱼城古战场——旷日持久的攻防战持续了年 钓鱼城:上帝折鞭处 1.无法磨灭的历史 2.宋军的作战装备 3.蒙古军开凿“v”形古地道 4.“南水军码头”和“南一字城” 改写历史的人物 1.英勇善战的蒙哥汗 2.善骑射的史天泽 3.有勇有谋的王坚 4.屡立战功的张钰 历史的转折点就在钓鱼城 1.连续的失败 2.进取之计 3.混乱的局势 4.蒙哥之死 5.历史的转折 第十四章 崖山古战场——给南宋王朝划上了句号 走近崖门 1.何为崖门 2.杨太后陵 3.碗山 4.崖门奇石 5.仿古战船 6.崖山祠 7.崖山诗碑廊 8.崖门古炮台 一场震古烁今的大海战 1.逃亡 2.背水一战 3.宋帝的踪迹 海战之后的千古之谜 1.崖门失玺 2.蟠龙山桔 3.宋少帝的下落 第十五章 鄱阳湖古战场——承载了两个帝王的全部野心 万里长江的腰带 1.鄱阳湖的形成 2.兵家必争之地 3.刘伯温误听山名 水面上的战略大决战 1.农民起义如火如茶 2.第一次交锋 3.激战之前 4.三次交锋 5.得人心和失人心 窥秘战争 1.陈友谅失败的根源 2.朱元璋报恩 第十六章 土木堡古战场——对于明朝永远是个噩梦 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土木堡 1.一战成名的土木堡 2.闻名中外的显忠祠 3.同出一辙的鸡鸣山驿 皇帝居然被活捉了 1.鞑靼部的崛起 2.不止怪王振 3.斗智斗勇 4.被捕之后 战争的因与果 1.有果必有因 2.“导火索”王振 3.历史的必然 第十七章 萨尔许古战场——血与火的厮杀过后硝烟难散 萨尔浒景观 1.风景明珠 2.景致独特的铁背山 3.保存完好的萨尔浒山 这场战争序幕拉了几十年 1.努尔哈赤的崛起 2.两军的兵力优势 3.两军的武器装备 胜负戏剧性地颠倒过来 1.战役的前奏 2.尘埃落定 3.迎战明军 萨尔浒大战的历史谜团 1.具有争议的东线战场 2.众说纷纭的朝鲜军中营 3.半截沟小战场的谜底 第十八章 山海关古战场——一场改写中国命运的大决战 天下第一关 1.两京锁钥无双地 2.颇具匠心的山海关城 3.第一关城楼 4.“天下第一关”匾额 清军如弦上之箭锐不可当 1.清军南下 2.吴三桂的立场 3.借兵 4.满兵来矣 李自成兵败山海关之迷 1.对敌人军情不了解 2.军事战略 3.武器装备 4.军事战术 5.参战军力对比悬殊 第十九章 乌兰布通古战场——仿佛闻到狼烟气息和烽火热浪 乌兰布通,这个美丽的疤痕 1.红色的坛子 2.独特的风景 3.四面环山的将军泡子 4.令人陶醉的公主湖 5.十二座连营 准噶尔大汗与康熙大帝的交锋 1.噶尔丹的挑衅 2.康熙的反击 3.“驼城”激战 4.胜败已定 最后的游牧帝国——准噶尔 1.独立的准噶尔部落 2.与沙皇的盟约 3.噶尔丹的“帝国梦” 4.康熙的反击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2.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派左庶长王龅攻韩,夺取上党。上党的百姓纷纷逃往赵国,赵驻兵于长平,以此来安抚上党的百姓。随后,王龅攻赵。赵王命廉颇为将抵抗秦军。双方僵持多日,赵军损失巨大。 廉颇看到敌强我弱、初战失利的不利形势,最终采取了坚守营垒以待秦兵进攻的战略决策。无论秦军怎样挑战赵国就是不出兵。 很快,秦军的进攻势头被很大的遏抑,形成了两军对峙于长平的僵局。为打破僵局,秦相应侯范睢派人携千金行贿赵国权臣,并不断散布流言说:“廉颇老了,不敢打仗。秦军最怕赵括,赵括要来,秦国就要倒霉了!” 赵括是大将赵奢的儿子,自幼读兵书,谈起兵法来,振振有词,连他父亲也辩不过他,可是具体到实战赵括就不行了,他只会纸上谈兵而已。但昏庸的赵王竟为秦军的谣言所惑,撤掉廉颇,派赵括替代廉颇为将,率兵击秦。 3.白起的秘密 赵括上任后,不但更改了部队的制度,而且大批撤换将领,以致赵军战力下降。 秦国得知此事后,暗中派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表面的统帅王齿乞却只是尉裨将,并严令,军中任何人都不能泄漏武安君的真实身份,违令者斩。自起暗中对赵括进行了一番调查,发现赵括没有实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而且骄傲自大,容易听信谣言,鲁莽轻敌。 白起决定采取诱敌深入,困敌聚歼的战略方针:第一,他将现在的前线部队变成诱敌部队,准备将出击的赵军引向主阵地长壁;第二,利用长壁地形构筑口袋形阵地,用主力军抵挡赵军的进攻,并组织一只精锐突击队,不断出击以消耗赵军的实力;第三,将二万五千人埋伏在两侧翼,插到出击的赵军的后方,切断赵军退路;第四,把五千骑兵渗透到赵军防御阵地中,牵制和监视留守的赵军。 八月,赵括冒然采取进攻行动。秦军假意败走,实际上是暗中设两翼奇兵胁制赵军。赵括不问虚实,立即追击。赵军前进到秦军的预定阵地——长壁后,遭到了秦军主力的顽强抵抗,攻势大大受挫。 赵括此时打算退兵,但为时已晚,秦军两翼伏兵迅速出击,及时插到赵军进攻部队后面,将赵军截为三段,切断了赵括主力的对外联系,构成了对进攻赵军的包围。赵军首尾分离,粮道被断。 随后,秦军又派轻骑兵不断骚扰赵军。赵军看到战势危急,只好筑垒壁坚守,等待救兵到来。 秦王听说赵国的粮道被切断,亲临河内督战,准备倾全国之力与赵作战。 赵兵断粮四十六天后,饥饿不堪,甚至出现了自相杀食的情景。 赵括实在是没有办法了,不得不重新集结部队,分兵四队轮番突围,但是没有成功,于是赵括亲率精兵出战,被秦军强弩射杀,死于乱箭之下,赵军大败,四十万将士皆投降。 赵括军队大败,秦军将赵国降军全部坑杀,只留有240名年纪幼小的赵人被秦军放归了赵国。赵国上下为之震惊。 4.专家重演赵括之死 在高平,有这样一个传说,赵括死于高平县釜山乡老背坡村。那么,这个传说究竟是不是真的呢? 众所周知,传说虽然有时会将事实夸大,但是有时它也不完全是臆说。高平许多地名都是根据长平之战命名的,如箭头村、参军村、围城村、哭头村、老背坡等。 “老背坡”,就是“老兵背着赵括来到此坡”的意思。恰巧,《史书》对此也有所记载。所以史学家推断赵括死在老背坡的说法是成立的。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泽州府志》记载:赵括乘胜追至秦壁,即今省冤谷也,其谷四周皆山,唯前有一路可容车马、形如布袋,赵兵既入,战不利,筑垒坚守……后括自出搏战为秦射杀之。 按照《高平县志》中赵括追秦兵的记载:“其谷四周皆山,唯前有一路可容车马,形如布袋”,根据地形分析,只有釜山乡地夺掌村符合其条件。而且,距地夺掌村15里的寺庄镇杨家庄村西南曾经出土过一件战国青铜“聚将钟”,此器物为两军交战时赵国军队“鸣金击鼓”所用。 “地夺掌”是“地段之争夺”的意思,老背坡距“地夺掌”了里地,由此可以推测:赵括在“地夺掌’’战斗中被箭射伤或已被射死,然后被下属背至老背坡,仓促之间埋在此地。 此外,在老背坡还发现了一具男性尸骨和佩剑。尸骨胸膛内有二枚扁型三菱青铜箭头,从箭头方向看,应该是从背部射入体内。 后来,经过电脑复原,专家得出这样的结论:死者年龄在30岁左右,身高在1.75左右,腰间右侧有一把佩剑。剑长52厘米,格卫宽5厘米,重610克,青灰色长锷,无绿锈斑,坚韧锋利,格卫两面为“虎头纹”和“兽形纹”,铸工考究,纹刻深明清晰,富有神韵,剑刃有撞击痕迹。 那么,在没有“铭文”的情况下,怎么肯定这把剑就是赵括的呢? 事实上,长平之战历时3年,赵王中反问计后,临危急用有理论而无实践的赵括。此时,赵括没有资历和时间,为刚刚世袭其父马服君封号专门铸剑。要知道,战国时期刻制铭文多为在政治上有杰出贡献,有自己的封地,有长期固定官爵的王侯将相。年轻的赵括显然不具备这条件。

编辑推荐

《尘扬古战场:中国古代战场秘境追踪》讲述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古代开国功臣密事追叙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