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项目化教程

出版时间:2011-8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作者:郑明望 编  页数:289  

内容概要

郑明望主编的《财务管理项目化教程》以国家最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财务管理法律法规为依据,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以企业资金筹集、投放、使用、收回及分配等一系列财务活动的管理为主线,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财务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财务管理项目化教程》共分为八个项目,分别是财务管理基本知识的认知、财务管理的基本价值观念、预算管理、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收益与分配管理和财务分析等内容。突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提高了学生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书可作为高职学院财务、会计、经济管理、金融等专业相应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同时,也适合金融机构、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阅读。

书籍目录

项目一  财务管理基本知识的认知
任务一 财务管理的内容
一、财务活动
二、财务关系
任务二 财务管理目标
一、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含义与种类
二、财务管理目标的协调
任务三 财务管理环节
一、财务预测
二、财务决策
三、财务预算
四、财务控制
五、财务分析
任务四 财务管理环境
一、经济环境
二、金融环境
三、法律环境
综合实训
项目二 财务管理的基本价值观念
任务一 资金时间价值
一、单利的终值和现值
二、复利的终值和现值
三、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四、各种年金的终值和现值
任务二 风险价值
一、风险的概念及其分类
二、风险的衡量
三、风险报酬的计算
综合实训
项目三 预算管理
任务一 预算管理的认知
一、预算的特征与作用
二、预算的分类与预算体系
三、预算工作的组织
四、预算的编制方法与程序
任务二 预算编制
一、企业年度预算目标与目标利润预算
二、主要预算的编制
任务三 预算的执行与考核
一、预算的执行
二、预算的调整
三、预算的分析与考核
综合实训
项目四 筹资管理
任务一 筹资管理的认知
一、筹资动机
二、筹资分类
三、筹资渠道与筹资方式
四、筹资原则
五、企业资金需要量预测
任务二 股权筹资
一、吸收直接投资
二、发行普通股股票
三、留存收益
四、股权筹资的优缺点
任务三 负债投资
一、银行借款
二、发行公司债券
三、融资租赁
四、债务筹资的优缺点
任务四 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
一、资本成本
二、杠杆效应
三、资本结构
综合实训
项目五 投资管理
任务一 投资管理认知
一、投资的含义与种类
二、项目投资的特点与意义
三、投资决策及其影响因素
四、投资的程序
五、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任务二 财务可行性要素的估算
一、财务可行性要素的特征
二、投入类财务可行性要素的估算
三、产出类财务可行性要素的估算
任务三 投资项目财务可行性评价指标的测算
一、财务可行性评价指标的类型
二、投资项目净现金流量的预算
三、静态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及特征
四、动态评价指标的计算及特征
五、运用相关指标评价投资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任务四 项目投资决策方法及应用
一、投资方案及其类型
二、财务可行性评价与项目投资决策的关系
三、项目投资决策的主要方法
四、两种特殊的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综合实训
项目六 营运资金管理
任务一 现金管理
一、现金的持有动机与持有成本
二、现金持有量的定量分析方法
三、现金的日常管理
任务二 应收账款管理
一、应收账款的功能与成本
二、信用政策
三、信用政策的制定
四、应收账款日常管理
任务三 存货管理
一、存货的功能与成本
二、存货经济批量模型
三、存货的日常管理
任务四 流动负债管理
一、短期借款
二、短期融资券
三、商业信用
四、流动负债的利弊
综合实训
项目七 收益与分配管理
任务一 收益与分配管理的认知
一、收益分配管理的意义
二、收益分配的原则
三、收益与分配管理的内容
任务二 收入管理
一、销售预测分析
二、销售定价管理
任务三 成本费用管理
一、成本性态分析
二、标准成本管理
三、责任成本管理
任务四 利润分配管理
一、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
二、利润分配制约因素
三、股利支付形式与程序
四、股票分割与股票回购
综合实训
项目八 财务分析
任务一 财务分析的认知
子任务1 财务分析基础
一、财务分析的意义与内容
二、财务分析的方法
三、财务分析的局限性
子任务2 财务指标分析
一、偿债能力指标
二、运营能力指标
三、获利能力指标
四、发展能力指标
任务二 上市公司基本财务分析
一、上市公司特殊财务分析指标
二、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任务三 企业综合绩效分析
一、杜邦分析法
二、沃尔评分法
综合实训
附录A 复利终值表
附录B 复利现值表
附录C 年金终值表
附录D 年金现值表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一)现金的持有动机  通常情况下,企业都持有一定数量的现金。其持有动机或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交易性需求交易性需求是指企业持有现金以满足日常业务的现金支付需要。为了满足交易性需要和日常经营活动对货币的需要,企业必须持有现金。如果每天的现金流出量与现金流入量能密切配合,企业就不需要持有大量的现金,现金余额甚至可以降低到零。但在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如企业提供的信用条件与企业接受的信用条件不同、季节性的大量现金支出或购买大量廉价原材料等,会使现金流出与现金流入很难同量同步。因此,为使业务活动正常进行,企业必须持有一定量的现金。这些现金被称为交易性余额。  交易性需求的现金数量取决于企业规模、现金管理体制和管理人员的偏好。企业规模越大,交易性需求的现金数量就越多,反之则越低;采取现金集中管理,建立内部银行的企业,交易性需求的现金数量比采取分散管理的企业要少,反之则较多;愿意承担风险的管理者,其交易性需求的现金数量较少,反之则较多。  2.补偿性需求补偿性需求是指企业维持良好的银企关系,按银行规定在其存款,账户中维持一个最低的存款余额的现金需要。银行常常通过将客户的存款放贷出去获得利润。因此,银行的存款越多,其可放贷的资金也就越多,可获得的利润也可能越多。因此,有时基于贷款存款的规定,有时也因给客户提供额外服务的需要,银行通常会要求客户在其存款账户中维持一个最低的存款余额,这种余额被称为补偿性余额。  3.预防性需求预防性需求是指企业持有现金以应付意外事件的现金支付需要。企业现金的收支量通常很难被准确地预测出来,而现金流量的可预测程度也会随着企业管理与行业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企业需持有若干现金以防不测。这些当作安全存量用的现金被称为预防性余额。  预防性需求所持有的现金数额,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第一,现金收支预测的准确性程度。现金收支预测的准确性程度越小,所需持有的现金数额就越大,反之则越小。第二,临时借款能力。如果企业临时借款能力强,则预防性需求所需持有的现金数额较小,反之则较大。第三,企业愿冒缺少现金风险的程度。如果企业不愿冒缺少现金的风险,则预防性需求所需持有的现金数额较大,反之则较小。  4.投机性需求有时企业也会持有一些现金,以便能随时购买偶然出现的廉价材料或资产,如在适当时机购入价格有利的有价证券等。一般而言,除金融企业和投资企业外,其他企业很少专为投机动机而持有现金。为达到这一目的而持有的现金被称为投机性余额。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我们可以将大多数企业管理的现金余额视为由交易性、补偿性、预防性和投机性余额四个部分构成,但由于企业可以使用相同的现金余额来同时达到一种以上的目标,所以我们无法估计出企业的适当的现金余额。只不过企业在决定其目标现金余额时,我们需要将以上四个因素都纳入考虑范围。  ……

编辑推荐

  《财务管理项目化教程》打破传统教材体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来设置项目!以真实的工作情境为平台,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财务管理项目化教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