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适应和变迁

出版时间:2006-10  出版社:上海人民  作者:徐平  页数:298  
Tag标签:无  

前言

  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民率先在农村进行经济、政治体制改革,解放了生产力,同时也解放了自己。在农业大发展的同时,农村的工副业逐步发展为主导产业,农民走上了致富道路,农村面貌日新又日新。农村的昌盛,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城乡协调发展呈现了美好的前景。民富国强,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上升。盛世忧事,怎样保证国家长盛不衰,党、政府和人民共同关注着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认为这个“三农”问题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矛盾的聚焦点,是当今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重大、最基本的问题。为解决这一历史和现实问题,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进行了或正在进行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等一次又一次的社会变革和制度创新。这是明智的战略思考和实践。为反映我国“三农”在现代化进程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新趋势,记录和检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与农民观念的变化,《中国乡村考察报告》丛书应运而生。  2002年10月,上海人民出版社探索性地出版了《中国乡村考察报告:乡镇社区的当代变迁——苏南七都》一书,得到了社会的认同,我们遂决定筹划以“中国乡村考察报告”为主题出版丛书。我们将这个计划向著名社会学人类学家费孝通报告,他十分赞同,希望扎扎实实地做好选题和调查研究工作,打好丛书出版的根基。他带头,为该丛书做了两件实事,一是将他1981年以来有关乡村考察的文章选编为《志在富民》一书,作为《中国乡村考察报告》丛书的一种;二是为《中国乡村考察报告》丛书写了《总序》。他在《总序》中说,计划组织出版中国乡村考察报告丛书,“这既是现实的需要,也是社会学等学科发展的需要,是一件好事,我积极支持和参与。”他认为,“‘中国乡村考察报告’可以为社会学专业人才的成长提供一个舞台,坚持数年必有成效。丛书的出版可以打破常规,条件成熟可以同时出几本,也可以成熟一本出一本,要努力适时地反映不断变化的农村实际,提高考察报告的水平”。

内容概要

  党项羌,这个曾经盛极一时、建立过强大西夏王朝的民族,如今又是何种状况,应当何去何从呢?翻开《文化的适应和变迁:四川羌村调查》,或许能给你想要的答案。《文化的适应和变迁:四川羌村调查》作者徐平教授在对羌村这一典型社区进行了长达三年的实践调查基础上,运用文化人类学、社会学、考古学和历史学的研究方法详细描述了分析了羌村人的经济生活模式、社会构建和运转、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精神世界的构造,进而联系羌族历史上从游牧到农耕的巨大变迁,以及羌村现实生活的变化,提出“文化的本质在于适应,适应带来社会进步“的理论假设。在文化适应和文化交融都更为剧烈的今天,人们如何更好适应急剧变化的世界?羌村人的故事,或许对我们有所启迪。

作者简介

  徐平,1962年生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1979年考入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1984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院研究生院民族学系,1987年考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师从费孝通教授,专攻“边区开发”。1990年获法学博士学位,毕业后进入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所工作,长期从事西藏及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人类学调查研究工作。现任中共中央学校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出版有《羌村社会》《西藏农民》《活在喜马拉雅》《西藏农民的生活》《西藏秘境》《东方大族之谜》《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江孜》《帕拉庄园》等三百多万字的成果。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研究意图第二节 理论和方法第三节 调查区域的选择第四节 羌村概况第二章 羌村人的经济生活第一节 一本二本,庄稼为本第二节 穷不丢猪,富不丢书第三节 要得富,找门路第四节 羌村经济的定量研究第五节 影响羌村经济的因素分析第六节 羌村的9个家庭第七节 羌村人的日常生活和消费第八节 羌村人的大型支出第三章 羌村人的社会结构第一节 羌村社会的特征第二节 羌村人的家庭第三节 羌村人的父系血缘亲属第四节 羌村人的母系血缘亲戚第五节 羌村的地缘关系第六节 羌村的行政关系第四章 羌村人的一生第一节 出生礼仪——满月酒第二节 成人礼仪——结婚第三节 独立礼仪——建房第四节 老年礼仪——做生第五节 死亡礼仪——丧葬第六节 永别礼仪——新清明第五章 羌村人的精神世界第一节 二元认知体系第二节 羌村人的宗教思想第三节 羌村人的文学艺术第六章 文化的适应和变迁第一节 文化和适应第二节 从游牧到农耕第三节 多元文化的适应和趋同第四节 羌村的民族交融和适应第七章 走向未来第一节 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第二节 生产力的推动作用第三节 行政系统的改革完善第四节 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痛苦选择第五节 迈向新时代参考书目附录:徐平博士学位论文《文化的适应和变迁——羌村社区调查研究》的学术评议后记再版后记

章节摘录

  五月:河坝地玉米松窝匀苗除草。到周围荒山上去割“蒿子”(事实上从春到秋,有时间有劳力的家庭天天都割),用来喂牲畜踩圈粪。小麦防病防虫,施化肥壮实。  六月:收获小麦。玉米除二遍草,逐棵施清粪灌溉,收获春洋芋,抢种一季迟玉米。翻耕小麦地,抢种红苕(即甜薯)。  七月:旱情正重,连续灌溉几次。早玉米施化肥攻苞。迟玉米除草、灌溉。  八月:收获早玉米,紧接着翻地、上长粪(底肥),再种上秋洋芋或红苕。二季玉米地里上粪除草、灌溉。摘花椒。  九月:收高半山玉米,种秋荞。摘苹果、打核桃,收获黄豆,种秋荞。  十月:挖红苕,种冬季蔬菜,主要为萝卜、圆根、白菜,收获二季玉米,翻地上长粪(底肥)播种小麦。  冬月:收获荞子,挖秋洋芋,经营冬天蔬菜。砍足一年用的柴草,建新房、杀猪。  腊月:继续砍柴烧炭,杀猪建房,举办婚礼、做生,打扫卫生,准备迎接新年。  事实上,羌村人一年中最忙的季节只有二三月的春耕春播,五六月的抢收抢种,八九月的秋收。由于总体上人多地少劳力充足,再加上亲朋之间互助帮工,每个忙季最多只需10天左右。农忙之外的大量农闲时间,就造成找副业的机会。妇女在家经营农业、看管家庭、饲养牲畜,男子农闲出门找副业,农忙回家干农活,成为羌村人的一般生活模式。  二、生产工具及生产方式  从生产工具上看,羌村人还停留在比较原始的人畜力利用阶段。除磨面、照明、提灌实现电气化,运输部分实现机械化,1988年始有自来水外,大多数工作还是靠人畜力完成。  翻地:大多用牛耕地,俗称二牛抬杠。犁高二尺三寸,拖杆长七尺,铧分鸭嘴鸡嘴二种,视土地板结程度而定,多用双牛牵曳,部分使用单牛和人力。山坡陡地和种“预留行”时多用人挖,使用尖锄或平底锄。  播种:种玉米、土豆,用刨锄挖窝子,逐棵丢撒种子;种小麦、荞麦,人跟犁后撒播;种黄豆杂豆用点锄子挖窝下种。红苕栽苕藤。  ……

媒体关注与评论

  作者不仅从经济基础看到社会结构,而且更进一步进入到人们的意识形态,这在我国的人类学和社会学著作中还是少有的。    《羌村调查》在这一系列(民族)研究中是走在前面的,同时在方法上提供了一个范本。  ——费孝通(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    作者的知识面相当广泛,从一个社区研究,联系到有关的许多学科,竟把社会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以至语言学和统计学的各类知识,融汇贯通,互相配合,从而得出比较有根有据的结论。特别能把羌族的历史和现况相接合,做出了比较妥善的分析研究。    我认为作者在羌村对精神生活的调查论述特别精彩,他获得了人们详述的传说、故事以及山歌、情歌等详细内容,从而看出他调查研究的深入程度。  ——林耀华(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文化的适应和变迁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本书条理清晰,虽然以现金的学术眼光来看阐释的问题着实浅显,而且还保有浓厚的马列主义思想等强烈的政治因素。但这正能反映出90年代中国大陆学界的人类学水平,虽然有时候某些语言在现今看来的确觉得有些可笑。应该在那个年代算是一篇合格的博士论文,其实某种层面上来说,看本书本身就是在看历史,大陆人类学发展20年史。特别强调的是本书的框架结构可供初学者学习。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